APP下载

大学生群体性危机事件防范和快速反应机制研究
——基于社会燃烧理论的分析

2020-06-11龙水秀普胤杰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群体性危机群体

■ 龙水秀,普胤杰,谢 彦

(1.广西外国语学院工商与公共管理学院,广西 南宁 530222;2.南宁师范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1)

随着微信、微博等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的迅速普及,高校大学生群体性危机事件由于发展迅速、影响广泛,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从2003年在大学生群体中议论较大的“西安某大学的学生罢餐”事件到2013年“河北廊坊市某院校的聚众滋事抗议”事件等,使得大学生的群体性事件与日俱增与高校危机事件管理能力的缺位滞后对存在于学生和学校之间的矛盾得到凸显。由于此类事件后果极其影响的严重性,教育界从行政机关到教学主体都在不断反思,不断探索着大学生群体性危机事件防范和快速反应机制,学术界也从各个角度对此类问题进行着深入的探讨,人们都期待此类问题能得到有效解决。

一、大学生群体性危机事件概述

(一)大学生群体性危机事件的概念

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进步,大学生作为新知识、新思想的接受者和传承者,他们对社会现象的认知以及现实事件的判断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观点,在某一问题或事件的刺激下,年轻的大学生往往容易形成相对趋同的行为方式,进而发展成群体性事件。综合学者们对“大学生群体性危机事件”的概述,笔者认为大学生群体性危机事件是指部分在校大学生基于不同目的性的出发点,针对自己关切的某一校内热点问题或者现况事实,通过各种手段串联、集聚,并采取某一趋同的行为方式表达意愿诉求且造成不良影响的事件。

(二)大学生群体性危机事件的发展趋势

1.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推波助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步,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我国社会已经步入了互联网时代。近几年,智能终端以及互联网在大学生群体里得到非常大的普及,90%以上的大学生每人至少拥有一部智能终端设备(电脑和智能手机)。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升级,大学生可以随时使用随身携带的智能手机便捷地从网络上获取大量的信息数据资源,由于“微博”“微信”等网络媒体以及手机应用软件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可以“轻而易举”地对某一问题或事件通过手机等智能终端设备在网络平台和朋友圈中传播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其影响的扩散速度较传统媒介更为迅速。因此,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在客观上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快速便捷的沟通交流渠道。

2.大学生群体个性及朋辈心理的影响

大学生是当代社会中最为活跃的社会群体,他们比较容易接受某一或者某一类新鲜事物,他们会对某一现实事件或者某些涉及自己以及同学利益的问题而聚集起来,发表观点、探讨原因、辩论性质,甚至策划组织群体活动等。此外,在大学生群体性危机事件的参与者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是追随同学、师兄弟、室友、校友来充数打气的,他们并没有从根本上完全认同事件缘由或者全面考虑过事件的后果。大量事实表明:大学生群体性危机事件往往具有年轻人群体的个性表现,参与者也往往包括了许多受到朋辈心理影响的学生。

二、社会燃烧理论与大学生群体性危机事件的耦合性

我国学者牛元文院士创造性地运用物质燃烧效应来解释社会群体性事件运动和发展基本原理,他提出引起“社会燃烧”(即群体性事件)的必要条件有三个——“燃烧物质”(情绪流)、“助燃剂”(意见流)、“点火温度”(行动流)。当这三者达到某个阈值时,必然引起一定程度的“社会燃烧”。由于大学生群体属于社会群体中的组成部分之一,因此牛元文院士构建的社会燃烧理论可为我们分析大学生群体性事件提供合理的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社会燃烧理论模型

(一)大学生群体性危机事件爆发的条件

根据社会燃烧理论模型,结合高校大学生群体性事件发生实际,可知首先由于学校系统运行和管理过程中出现问题而引起学生的消极情绪以及不满情绪流形成了群体性事件爆发的第一个必要条件,即“燃烧物质”;其次,校方在处理该类事件过程中受到来自校内外线上、线下舆论压力而产生的意见流形成了群体性事件爆发的第二个必要条件,即“助燃剂”;最后,校内、校际间的学生串联或者受到某些势力影响的社会团体参与组织实施的小范围活动或者团体性统一行动形成的行动流构成了群体性事件爆发的第三个必要条件,即“点火温度”。当上述三个条件朝向一定阈值时,群体性事件将会爆发。

(二)大学生群体性危机事件的演化阶段

根据物体燃烧时的周期规律,我们可将大学生群体性危机事件的演化过程划分为四个关键时间点和三个阶段:即剧烈升温阶段,即T1、T2区间;稳定高温阶段,即T2、T3区间;逐渐降温阶段即T3、T4区间(如图2所示)。首先,在事件初始阶段,即事件爆发时间点T1之前,学校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大量问题或者某一类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在这期间来自学生的不满情绪日益蓄积,校内舆论监督与引导不足,高校管理系统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出现明显阻碍,信息传输不到位,导致大量不良情绪在相关学生群体中蔓延,小范围的学生线上讨论开始向大范围的线上线下传播。如果学生事务管理者忽略了在此阶段中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很容易导致不良意见流在相关学生群体中的形成。此时,极少数利益相关的学生由于个性冲动或者受到某种势力影响,往往开始谋求以实施行动来换取校方管理层的回应,他们往往以小规模小范围地集聚来讨论行动方案或者越级向上级组织部门投递联名意见书等形式。当此类行为发生时,校方管理系统若不及时作出处理,那么利益相关的学生将会迅速地在学生群体进行串联、煽动等,快速形成一股或者在某些势力影响下形成若干股行动流组合而成的大学生群体性事件。时间点T1,即为事件爆发时间,T1、T2区间是事件快速升级和蔓延的阶段,此阶段的特点是事件热度上升快,对抗程度较为激烈,利益相关的学生群体情绪波动剧烈、凝集力较强、意见看法较为统一、拒绝沟通、集体行为表现出一定的组织性以及较强的针对性;时间点T2,即为校方管理层出现并开始与相关学生代表谈判阶段的时间,T2、T3区间是事件的高温稳定阶段,此阶段的特点是事件热度缓慢上升,呈现出一个平稳阶段,对抗激烈程度下降,利益相关的学生群体情绪波动处于高位稳定、群体行动态度强硬,意见看法慢慢出现多样化、开始尝试与校方管理层沟通,集体行为仍旧保持相对同一;时间点T3,即为校方与学生代表经过平等协商后宣布并着手开始实施回应措施的时间点,T3、T4区间是事件逐渐降温的阶段,此阶段的特点是事件热度缓慢下降,学生群体对于事件处理措施的实施流程以及实施情况关注度较高,由于行动已经取得回应,因此在该阶段中,利益相关学生群体的对抗性群体活动强度迅速减弱,大多数学生抱着观望态度,群体组织出现消散趋势。

图2 大学生群体性危机事件的演化阶段

三、大学生群体性危机事件的治理防范措施

(一)增强治理主体力量

在治理高校大学生群体性危机事件中,学校从上到下需要提高认识。首先,抓好分管领导责任监督,确保相关责任具体明确且能够落实到位;其次,加强对一线学生事务管理人员的培训,使得学生管理队伍能从基层就有较强的应急处突能力;再次,从学校整体以及各二级院系的实际,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构建统一而可行性较高的应急响应机制,争取每个院系能够形成一套与学校应急响应机制相匹配的应急预案。最后,各高校间要加强沟通交流,分享经验教训,共同研究探索大学生群体性危机事件治理的新思路、新方法以及新路径。

(二)转变传统治理模式

由于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通讯技术的巨大进步,传统的大学生群体性危机事件治理模式收效逐渐下降。在大环境快速变迁的情况下,治理模式需要与时俱进,创新思路,尽可能多地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以提高治理水平和效率。首先,在电脑网络技术普及的今天,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者必须理解并掌握学生常用的网络通讯软件操作技术技能,能与学生保持经常性的线上沟通交流,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以及学生群体的线上舆论;其次,运用好有关的网络平台,做好线上、线下的互联、互通、互动,引导线上舆论与线下学生活动接轨,做好线下活动的线上推广宣传,将学生群体带入学校组织的正能量活动中。最后,高校高层管理者要搭建相关平台,加强与学生群体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基层需求,努力完善管理过程。

(三)精准把控治理节点

当大学生群体性危机事件发生时,在四个时间节点中,尤其注重T1、T2时间点的处理。首先,由于在这两个时间点学生群体的情绪较为高涨、情绪波动难以有效控制,意外情况较为容易发生;其次,在这个区间中,学生对有效回应的期待值高,行动较为统一且有针对性,若校方及时做出有针对性的具体回应,局面比较容易管控;再次,大学生群体性危机事件过程中,学生事务管理者需要从上到下形成统一的处理意见和行动,并针对不同的学生代表个人(领头学生)进行具体情况的分析以及及时的干预引导。最后,在大学生群体性危机事件治理过程中,需要努力了解学生真实需求,从根本上认真解决管理中存在的漏洞。

猜你喜欢

群体性危机群体
《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合作治理模式研究》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农民维权行动的逻辑进路与分析框架*——基于对浙北优新村“群体性上访”的调查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危机”中的自信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
特殊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关爱
关于群体性事件防控的思考
危机来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