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空间发展不平衡及区域协调发展统计研究
2020-06-11刘叶青王凌峰
刘叶青,王凌峰
(郑州大学 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区域间在自然、经济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东部地区由于沿海的地理位置优势,具有较为发达的经济基础,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经济得以飞速发展;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近年来也不甘落后,综合实力有了很大提高;东北地区在新中国初期凭借完整的工业体系,工业发展迅速,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我国区域间不仅在经济领域存在较大差异,在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也存在较大差异,而且这些领域的发展水平并不一定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因此,衡量一个地区的发展水平,不仅要看其经济发展水平,还应该重视其他方面。从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提出了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等一系列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党的十九大首次将区域协调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近年来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也取得了一系列成就。而如何增强区域内生发展动力,如何建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和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区域发展要在哪些环节重点着力,等等,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基于以上事实,本文运用2012—2017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样本数据,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分为四大区域,构建一个较为全面的衡量区域空间发展不平衡的指标体系,测度我国四大区域的经济效益、基本公共服务和生活环境水平,综合分析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程度和区域协调度,旨在完善现有的区域协调发展指标体系。
1 文献综述
区域均衡发展一直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新古典区域均衡发展理论认为,通过要素的自由流动所有非均衡状态都会趋于均衡。这一结论建立在一系列严格的假设基础上,在现实中很难实现,因而运用不多。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从社会分摊资本、需求和储蓄供给的不可分性出发,认为仅仅对部分产业投资不能实现长期发展,各产业只有全面发展才能突破发展瓶颈[1]。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认为,资本供给和需求存在恶性循环,这种恶性循环使得投资和储蓄能力减弱,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扩大市场规模,对各部门进行大量投资[2]。这些理论都重视投资的多元化,主张区域产业均衡发展。
国内学者对于区域均衡有诸多不同见解,从不同视角解读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梁春梅等从经济社会学角度提出,经济社会均衡发展的目标模式是实现动态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3];周云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提出,通过制度的差异化设计以实现区域平衡发展[4]。关于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分析,张瑞婷从历史、地理、国家政策、制度、体制等6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原因[5];杜振波认为,区域发展的差异是出于区位因素和资源禀赋差异、原有经济基础积累差异、劳动者素质差异、产业结构层次和市场化程度差异、政府政策和发展战略差异、政府执政能力和城市发展水平差异[6]。关于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分析,张荐华等对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客观实际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7];孙志燕等对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内在动力机制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区域间要素空间流动不均衡,先发展地区的要素集聚效应明显,地区间经济水平和福利水平差异仍然很大[8]。另外,不少学者也对我国区域发展协调度进行了定量分析。范振锐构建了一套由5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并对中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程度进行了分析[9];曾珍香等在系统整体性和可操作性原则指导下,分别构建了包含经济、社会和生态3个子系统的指标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求出3个系统的得分[10];邓宏兵等对我国2012—2016年的区域协调性进行测度,认为我国区域发展的整体协调性在波动上升[11]。在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方面,李晋等对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及差异程度进行了分析,认为河南省近年来区域经济差异在逐渐缩小[12];袁永科等基于产业层面对中国区域经济差异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我国经济发展总体上呈σ收敛态势[13]。笔者结合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试图构架一个较为合理的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并测度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程度和区域协调度。
2 区域发展度及区域协调度的度量方法
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正面对并急需解决的一个难题。影响区域协调发展的因素很多,包括经济、基本公共服务及生活质量等多个方面,这些因素又可细分为人均GDP、外商直接投资、科教文化水平、医疗卫生状况、基础设施水平及生活生态质量等。笔者构建了一个包含3个一级指标、23个二级指标的体系来分析区域发展度子因素,并综合得出区域发展度指数。区域协调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既没有统一的界定标准,也没有统一的衡量方法。目前对区域协调发展有3个方面的认识:首先,它描述的是区域间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领域全方位发展的状态或过程;其次,区域是开放的,区域之间相互联系进而形成区域间的交流互动;再次,区域能够可持续发展,并在发展过程中逐渐缩小各区域间的发展差距。笔者认为区域协调应包括两个方面:区域间相互联系程度,区域间发展差异程度。基于此,笔者从区域经济效益、基本公共服务和生活环境3个角度构建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用Moran′sI系数、水平值变异系数来衡量区域间的联系度和区域发展差异度。本文研究重点有3个:一是子系统权重的确定;二是区域间联系指数和区域发展差异指数的计算;三是衡量区域发展不平衡程度和区域协调发展程度。
2.1 区域发展度权重确定
确定权重的方法主要有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主观赋权法的优点在于,决策者根据实际状况确定各权重,不会出现权重与实际程度不符甚至背离的情况;但其缺点在于,检测结果具有较强的主观随意性,对决策者知识水平和经验丰富程度有很高的要求,实际应用中局限较大。客观赋权法根据原始数据之间的关系来确定权重,权重的客观性强,具有较强的数学理论依据。基于以上原因,笔者采用客观赋权法中的主成分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法通过降维使多个指标归为少数或几个维度,抹除数据间的相关性,并尽可能保留数据的原始信息,能极大提高权重的科学性。主成分分析法计算权重的公式如下:
其中,xij为第i个二级指标在第j个主成分上的系数,yij为第i个二级指标在第j个主成分上的因子载荷,mj为第j个主成分对应特征根,di为第i个二级指标的系数,fj为第j个主成分方差贡献率,si为第i个二级指标的权重。
2.2 区域协调度的度量
本文设计的测量区域协调度的指标有两个:区域发展联系与区域发展差异。区域发展联系,即我国四大区域发展之间的联系程度。利用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研究我国区域整体发展的联系程度,以反映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程度;区域发展差异,即我国四大区域发展的离散程度,利用变异系数计算,从而对我国四大区域的发展度进行客观比较,以反映我国区域整体发展的协调程度。
(1)区域发展联系。Moran′sI指数是最早应用于聚类检验的方法,用于检验整个研究区域中邻近地区间是空间正相关、负相关还是相互独立[14]。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I表示Moran′s I指数(下同),xit为t年第i个区域的发展度指数值,xjt为t年第j个区域的发展度指数值,wij为区域i和j之间的空间权重。本文设定若i区域与j区域相邻,wij=1;若不相邻,wij=0。Moran′s I指数值在[-1,1]之间。若I>0表示整个研究区域内具有正相关性,值越大相关性越强;I<0表示整个研究区域内具有负相关性,值越小区域发展差异越大,区域发展联系越小;I=0表示整个研究区域内不具有相关性。
(2)区域发展差异。用对应的指标具体数值的变异系数CV衡量区域发展差异,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3 我国区域发展度及区域协调度实证分析
3.1 指标选取及数据预处理
笔者从经济效益、基本公共服务和生活环境3个方面选取23个指标(见表1),使用Stata15.0软件对23个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其中,城镇化率由城镇人口除以年末常住人口得到;城市设施水平指标由城市用水普及率、城市燃气普及率、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数量、人均城市道路面积、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每万人拥有公共厕所数量6项指标通过加权平均计算得到;城镇登记失业率、废水排放总量、废气排放总量、恩格尔系数是负向指标,需做逆指数处理,用1减去相应指标标准化处理后的数值表示。各二级指标数据来源于2013—2018年《中国统计年鉴》,2013—2018年《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及国家统计局网站。另外,为了消除各项指标量纲不同的影响,对各项指标进行了数据处理,使得数据之间具有可比性。笔者采用离差标准化法对原始样本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具体公式为:
表1 选取的指标体系
3.2 区域发展度测度
本文运用SPSS21.0软件对经济效应、基本公共服务和生活环境3个方面的二级指标分别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主成分特征值和方差贡献率,结合旋转后的成分矩阵,分别得到各二级指标的权重。用标准化处理后的各二级指标的数据,乘以对应权重得到2012—2017年我国四大区域的经济效益指标、基本公共服务指标及生活环境指标,再对这3个指标进行加权平均得到各区域发展度。
3.2.1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区域发展度子因素测度及分析
(1)KMO(Kaiser-Meyer-Olkin)检验。进行主成分分析之前,笔者先对经济效益、基本公共服务和生活环境标准化处理之后的二级指标样本数据分别进行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其中KMO(0.809;0.524;0.581)大于0.5,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显著性均小于0.05(sig.<0.05),认为所有样本数据适合做主成分分析(见表2)。
表2 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
注:df指自由度;sig.指显著性水平。
(2)提取主成分。使用SPSS软件,根据主成分分析法,对标准化的样本数据进行最大方差法旋转后,可得到各主成分的特征值和累积贡献率,如表3所示。根据特征值大于1,累积方差贡献率(78.636%;86.760%;92.775%)大于75%,笔者对经济效益各二级指标提取2个主成分、对基本公共服务各二级指标提取4个主成分、对生活环境各二级指标提取3个主成分。
表3 解释的总方差 %
注:此表仅展示每一指标所含主成分对应的“解释的总方差”。
(3)确定权重。在对标准化样本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时,得到成分得分系数矩阵,结合旋转后的方差贡献率,可分别得到与经济效益、基本公共服务和生活环境相对的各二级指标的权重。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本文选取的数据是面板数据,因此在确定权重时,对各标准化样本数据取均值,再分别确定权重。具体数据见表4。
表4 区域发展子因素各二级指标权重值
(4)区域发展度子因素测度。结合各二级指标的权重,乘以相应的分区域计算的标准化样本数据,即可得到2012—2017年四大区域的经济效益、基本公共服务和生活环境的指标值(见表5)。
由表5的数据可知,2012—2017年,在经济效益方面,东部地区明显优于其他三个区域,发展稳健;中部地区紧追东北地区,差距在逐渐缩小;西部地区虽排在最末,但基本保持平稳发展;四大区域经济发展在时间维度上表现得较为稳健,但差距仍存在,协调度没有较为明显的改善。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横向来看,从高到低依次为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空间发展上仍存在较为明显的不平衡;纵向来看,四大区域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6年间均在下降,优质的基本公共服务资源过度集聚在发达城市,整体上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发展不充分,仍有待提高。不过对比各区域发展情况,四大区域间的发展差距在缩小,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取得一定成效。有学者研究指出,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仍需要优化完善。鲁达非等通过对城市“三生空间”的特征进行分析,认为我国在生活公共设施方面针对特殊群体的多元化、专门化服务空间供应严重短缺[15];路兴通过对北京居民居住环境的调查分析,指出北京在医疗设施上普遍存在“一床难求”的现象[16]。在生活环境方面,2012—2014年,东部地区最优,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次之且相差不大,东北地区最次,但我国生活环境质量整体上在上升;2014—2015年,由于环境污染的加剧,全国生活环境质量整体骤降;2015—2017年,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生活环境质量从2015年开始有所回升,但2017年又开始下降,西部地区的生活环境质量却持续提升,说明我国对生态源头的保护政策初见成效。但2012—2017年我国居民生活环境质量整体在下降,生态系统十分脆弱,废水、废气等导致的污染严重,生活环境质量亟待改善。
表5 2012—2017年我国四大区域区域发展度子因素测度结果
3.2.2 区域发展度测度
按几何平均法,将得到的经济效益指标、基本公共服务指标和生活环境指标综合为一个指数,以测度区域发展度。具体情况见表6和图1。
2012—2017年,从综合经济效益、基本公共服务和生活环境3个指标来看,我国整体发展平稳,波动不大,东部地区发展仍明显优于其他三个区域,究其原因是我国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鼓励东部率先发展;西部地区发展整体上呈上升态势,说明我国对西部地区的扶持政策、生态保护政策已取得一定成效。虽然我国经济实力逐年上升,但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生活环境质量仍有待提升。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居民对生活空间、生活服务和生活环境的要求日益提高,这都要求我国在发展上要统筹兼顾,向高质量、高水平方向发展。
表6 2012—2017年我国四大区域发展度指数
图1 2012—2017年我国四大区域发展度指数
3.3 区域协调度测度
3.3.1 区域协调度子因素测度
(1)区域发展联系。Moran′sI指数可以用来衡量受空间因素影响的经济指标之间的关联程度。笔者利用Stata15.0软件对2012—2017年我国四大区域的发展度分别计算出相应的Moran′sI指数,得到我国区域发展联系指数(见表7)。由表7可以看出,我国区域发展之间呈现正相关,区域间联系较为紧密。
(2)区域发展差异。通过计算2012—2017年我国四大区域的发展度指数的变异系数,客观分析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程度(见表7)。区域发展度的变异系数,反映了我国区域间发展的相对差异水平。由表7可见,从2013年开始,我国区域间相对差异在逐渐缩小。
3.3.2 区域协调度测度
笔者使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得到我国2012—2017年的区域协调度指数(C)。具体结果见表8和图2。具体计算公式为:
表7 2012—2017年我国区域发展联系及差异测度结果
由表8和图2可以看出,2012—2014年我国区域协调度呈下降趋势,但从2015年开始稳定上升,区域发展差距在逐步缩小,但我国整体区域协调度仍有待提高。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亟待解决,区域发展已经从过去的单个区域发展,转向多区域协调发展,各大区域要互补互动、互联互通。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未来区域发展的主要着力点,未来可通过区域发展扩围,东部地区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后带动中部地区、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发展。
表8 2012—2017年我国区域协调度指数
图2 2012—2017年我国区域协调度指数
4 结论与启示
4.1 结论
2012—2017年我国四大区域发展稳定,中部地区经济实力显著增强。近年来中部地区由于现代装备和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技术水平显著提升,因而经济效益逐渐提升。但就整体来看,我国区域发展仍不平衡,区域内发展不充分、区域间发展不平衡。2012—2017年,我国四大区域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均在降低,基本公共服务资源供应不足。我国生活环境质量在2014—2015年骤降,之后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生活环境质量开始有所回升但在2017年又开始下降,西部地区的生活环境质量从2015年开始持续提升;但6年间我国四大区域的生活环境质量整体上在降低,我国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生态保护及生态空间优化刻不容缓,居民生活环境质量亟待提高。整体而言,我国四大区域发展仍存在不平衡。
2012—2017年,我国四大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在日益增强,区域发展差距在逐渐缩小,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成效初显。东部地区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核心区,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都市圈成为引领我国区域发展的三大引擎。四大区域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推进实施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其他地区共同、协调发展机制。
4.2 启示
我国的发展正处在外部环境、基础条件、发展动力等发生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区域协调发展是应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拓展市场空间的内在要求,是挖掘发展潜力、培育增长动力的关键。
第一,效率与公平并重。我国在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营造宽松、便捷的准入环境和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实现区域间要素有序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有效激发市场活力和市场主体的积极性。针对西部地区发展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的现实,实施精准扶贫,使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大众。根据地方特色,培育优势产业,改善欠发达地区的生活条件,但在发展的同时要坚守生态保护红线。
第二,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我国四大区域的产业空间布局存在差异,东部、中部、东北和西部四大地区要进一步加强合作、交流与联动。东部地区在转型升级、结构调整上要起带头作用,促进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及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中西部地区要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地位,兼顾绿色经济,发展壮大新能源汽车、高铁轨道建设以及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东北地区要大规模改造传统优势产业内部技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鼓励发展新兴产业,带动经济复苏。
第三,建立提高资源配置的长效机制。我国区域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的同时要兼顾生态环境。比如,推进实施生态补偿机制,采取受益者付费和破坏者罚款的行政手段,加快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区域间和谐、协调发展;实施资源利益补偿机制,基于我国资源分布不均衡的客观实际,灵活调动资源配置;通过碳排放权、水权等的市场化交易,优化资源配置,建立良好的长效发展机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