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杠杆化对我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2020-06-11孙学敏王晓燊
孙学敏,王晓燊
(郑州大学 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现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但是伴随着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到来,我国迫切需要对供给侧机制进行优化、改善。一方面,近几年,我国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呈下降趋势。另一方面,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应坚持“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将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从生产领域扩大有效供给。在“三去一降一补”中,去杠杆主要是指减少金融机构或者金融市场的杠杆。高杠杆率一直是我国金融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去杠杆化作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五大任务之一,目的在于加强对金融领域的风险防范,提高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进一步增强金融市场对实体经济的服务力度。
2010年,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在《巴塞尔协议III》中引入杠杆率指标作为资本充足率指标的补充。2011年,我国进一步制定了《商业银行杠杆率管理办法》,并对杠杆率指标的计算方法和监管方式做出规定。近年来,我国为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双重监管条件下,不断完善监管要求。如今,强监管、严监管的势态逐步形成,金融去杠杆也将进一步深化,防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仍是重点。2018年4月,“结构性去杠杆”的思路在中央财经委员会成立后召开的第一次会议中被正式提出。这次会议要求地方政府和企业要以“结构性去杠杆”为基本思路,分部门、分类型采取差异化、有针对性的办法。这也就意味着,我国将继续以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去杠杆化将对银行业带来最为直接的影响。对于银行业而言,去杠杆化本质是各银行在特定的经济环境中,完成银行资本结构的不断优化与资产负债结构的协调发展。商业银行以获得利润为经营目标,高杠杆意味着用较少的钱可以“撬动”更多的资本,从中获得较高收益。去杠杆政策的实施,势必会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益产生较大影响。效率是展现银行业经营活动的重要指标。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银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营效率将直接影响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和发展。
当前,为防范金融风险,去杠杆化成为金融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去杠杆化背景下,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商业银行在降低杠杆率的同时如何稳定经济效益的增长?商业银行在此背景下又如何进一步提高经营效率和管理能力?针对上述问题,笔者通过选取相关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采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法)模型得到各商业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通过全要素生产率指标的变化来阐述银行效率的变动。
1 文献综述
针对商业银行杠杆率的研究。2008年,Blum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提出将杠杆率和资本充足率一同作为银行资本监管指标,并认为对杠杆率的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银行资本监管的有效性,提升银行的内在管理机制[1]。李如萍等分析指出,商业银行在进行监管过程中,对杠杆率水平应当合理把控,在经营过程中要及时进行防范杠杆率水平过高可能造成的风险[2]。张翼和徐璐认为,杠杆率指标本身具有一定的缺陷,而且在实施监管过程中会产生很多问题,因此,杠杆率不可替代资本充足率而作为单一监管指标[3]。董景文认为,杠杆率对银行的信贷规模具有反向作用,当杠杆率指标较高时,银行可以适当增加信贷规模,从而提高银行收益;当杠杆率指标较低时,银行应减少负债,从而达到杠杆率的监管要求[4]。
针对去杠杆化的研究。国外学者Gambacorta 和 Shin分析发现,提高银行收益的留存率,将有助于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以缓解最终借款人所面临的财务状况[5]。Roulet利用欧洲商业银行的数据,分析得到流动性指标对银行贷款增长有负面影响[6]。因此,在2008年后欧洲去杠杆化和“信贷紧缩”的背景下,监管机构需要确定何种类型的流动负债应被认为是更深层的稳定负债。黄海波等在研究杠杆率新规对商业银行行为的影响时认为,随着经济周期变动的影响,对杠杆率的监管会造成商业银行的套利行为,杠杆率新规应更多地被视为一种权衡机制[7]。王连军研究了中国银行业去杠杆化与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去杠杆化可以提高商业银行经营的稳定性;资本能力越强的银行,去杠杆的幅度也越大[8]。金浩和张梦菲通过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数据进行分析,认为去杠杆化会对商业银行经营活动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因此商业银行在满足监管要求的同时,应从自身资本结构出发将杠杆率调控在合理范围内[9]。
对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主要建立在对银行效率的研究之上,其中对效率的计算方法主要分为非前沿分析法和前沿分析法。现今,运用最广泛的是DEA方法。国外学者Alhadeff根据投入产出法对商业银行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银行业存在产出规模效率递增和成本规模效率递减的问题[10]。1957年,Farrel提出了DEA理论,用于测度投入、产出和性质都相同的情况下,生产决策单位的相对有效性[11]。2013年, Abbott等同样采用DEA方法,根据固定的产出、投入比例度量了澳大利亚商业银行的经济绩效,为取消金融管制的澳大利亚商业银行提供了绩效评价方法[12]。国内学者张健华通过研究认为,商业银行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可以提升资源配置效率[13]。朱超认为,规模效率低是导致我国商业银行整体效率低的重要因素,调整规模是提高银行效率的主要途径[14]。刘信群和刘江涛通过对我国上市的商业银行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认为商业银行的杠杆率和其经济效益负相关;国有控股的商业银行、中小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在杠杆率同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方面存在差异[15]。
我国目前对银行杠杆率的调整受政府和市场的双重影响。此外,由于我国对杠杆率的监管政策实施时间较晚,目前学界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仍有待深入。在2015年《商业银行杠杆率管理办法(修订)》(以下简称《办法》)实施的背景下,去杠杆化会对我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文运用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杠杆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面板数据, 针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对此提出针对性建议。
2 商业银行效率的DEA模型
本文主要采用DEA方法中的规模报酬可变模型(VRS),对上市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VRS模型在规模报酬不变模型(CCR)的基础上,完善了CCR模型的适用范围,将效率进一步分解得到了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VRS模型最早是在1984年由Banker、Charnes和Cooper三位学者提出,也被称为BCC模式[16]。
用DEA方法衡量效率可以从投入与产出两个方面进行。鉴于银行业的性质,一般采用投入导向模型对其效率进行评估。在规模报酬可变模型下,可以得到综合技术效率(TE)=纯技术效率(PTE)×规模效率(SE)。其中,纯技术效率是制度和管理水平带来的效率,受企业的管理和技术等因素影响,表示的是在同一规模的最大产出下,最小的要素投入成本。纯技术效率等于1时,表示在当前的技术水平下,资源的投入使用是有效的。
规模效率是指在制度和管理水平一定的前提下,现有规模与最优规模之间的差异。规模效率值表示在最大产出下,技术效率的生产边界投入量与最优规模下的投入量的比值。如果纯技术效率不等于1,即样本单元的综合效率没有达到有效,表明规模和投入、产出不相匹配,需要增加规模或减少规模。
通过表1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办法》将杠杆率纳入监管指标后,2015年,超过50%的上市商业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得到提高。截至2017年,仅有4家商业银行(农业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中信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存在小幅度降低,其余12家商业银行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除平安银行和南京银行,其余上市商业银行仍未达到或保持完全有效状态。为进一步进行分析,笔者将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3种类型的商业银行的年全要素生产率均值进行了汇总。如图1所示。
表1 2014—2017年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均值
数据来源:河南省统计局
图1 2014—2017年三类上市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均值
从整体看,各类型上市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处于平稳增长阶段,尤其是自杠杆率实施之后,国有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均稳步提高。股份制商业银行,虽然整体存在波动,但效率指标整体处于中间层次,始终高于国有商业银行。这表明,在国家优化市场环境,完善银行监管体系的同时,各银行也在逐步转变经营模式,在应对经济形势变化的同时,找寻自身发展方向。此外,通过对城市商业银行效率的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的城市商业银行在效率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一直以来,地方商业银行主要依靠吸收公众存款、发放存款、票据贴现、发行债权等主要业务提升收入。同其他商业银行相比,地方商业银行在资本规模和资产结构方面都不具有竞争优势,又受跨区域经营的限制,在客户资源方面也存在一定约束性,无法充分发挥自身特点。
3 实证分析
在实证分析部分,笔者对去杠杆化对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进行回归分析,从而进一步阐述去杠杆化对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
3.1 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根据DEA方法的要求,为保证评价结果的有效性,评价单元DMU的个数必须是所选择的投入、产出指标个数的3倍以上。为了保证数据的真实性以及整理的便捷性,笔者以中国上市的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样本数据涵盖了目前已经在国内公开上市的16家商业银行2014—2017年的数据。样本包括5家国有商业银行,8家股份制商业银行,3家城市商业银行。样本数据主要取自各商业银行年度报告,个别缺失数据取自国泰安数据库,数据全部取自年度报告中的“本集团”口径,从而在对各家商业银行效率进行对比时,更好地保证了口径的一致性。
3.2 指标选择
3.2.1 全要素生产率
针对银行效率的测度方法有很多种,而全要素生产率作为近年来较为成熟的一种测度方法,不仅能够从追赶效应和前沿面移动效应两个方面对银行经营效率进行分析,而且能够展现商业银行效率变动过程中除技术进步以外其他方面的影响。根据DEA方法的基本思想,对投入和产出指标的合理确定是测度效率和生产率的关键。在实证分析中,对银行经营活动进行测度的主要方法有:生产法、中介法和资产法。由于中介法所使用的指标体系能最大范围地涵盖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因此,笔者根据中介法,以产出为导向对银行效率进行测度。在综合考虑各种方法并借鉴他人文献的基础上,选择了利息收入、税前利润总额和贷款总额作为投入指标,存款总额、利息支出和营业支出作为产出指标。
3.2.2 杠杆率
一直以来银行业的监管指标主要采用的是资本充足率。但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研究者发现,当资本充足率达到要求时,银行的资本质量可能依旧很差,所以,单一的资本充足率监管指标已经无法满足对银行业的监管。此后,根据金融危机发生时银行业暴露出的各种问题,巴塞尔委员会于2009年12月发布了《巴塞尔协议Ⅲ》,将杠杆率也作为了资本风险监管的指标之一。2015年我国实施了《办法》,对杠杆率的计算、监督管理等均做出详细说明。《办法》的实施有效地提高了对银行业的资本监管力度,维护了商业银行的安全稳健运行。《办法》中规定的商业银行的杠杆率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调整后的表内外资产余额=调整后的表内资产余额+调整后的表外资产余额-一级资本扣减项。
3.2.3 其余指标
除了全要素生产率和杠杆率两大指标外,笔者还选择了以下指标进行回归分析:16家商业银行每年年度报表中的存款总量(DT)、营业收入(OR)、税前利润总额(GPBT)、贷款总额(MA)。
3.3 模型构建
首先,以全要素生产率(TFP)作为被解释变量,衡量商业银行自身经营效率;以杠杆率(LR)作为解释变量,衡量商业银行的杠杆化程度。之后,为检验去杠杆化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影响,分别将商业银行的存款总量(DT)、营业收入(OR)、税前利润总额(GPBT)和贷款总额(MA)作为控制变量。构建如下模型:
TFPit=α0LRit+α1DTit+α2ORit+α3GPBTit+α4MAit+μit
(1)
将面板数据带入模型(1)中,其中TFPit表示i银行在t年的全要素生产率,LRit表示i银行在t年的杠杆率,DTit表示i银行在t年的存款总量,ORit表示i银行在t年的营业收入,GPBTit表示i银行在t年的税前利润总额,MAit表示i银行在t年的贷款总额。
3.4 模型检验
首先,对去杠杆化进程中杠杆率的变动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进行分析。其次,分析去杠杆化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存款总量、营业收入、税前利润总额、贷款总额各项因素的变动对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根据上述构建的计量模型(1),得到样本回归结果(见表2)。
根据回归结果得到回归模型如下:
(2)
根据上述回归结果,模型F-statistic(F统计量)检验方程的显著性结果为896.84,Prob(F-statistic,F检验)值为0.0000,证明模型是显著的。模型回归结果中系数R2表示模型拟合程度,拟合程度越接近于1,表示模型拟合程度越高。模型中R2的值为0.9870,表示模型解释程度较好,可以接受。模型中解释变量均在1%的显著水平下通过t检验,表示被解释变量的变化能被较好地解释。
表2 回归结果分析
注:***表示系数满足1%的显著水平,**表示系数满足5%的显著水平,*表示系数满足10%的显著水平;R2表示模型拟合程度;括号内数值为各解释变量对应的t检验值。
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杠杆率LR与全要素生产率TFP呈正相关,随着杠杆率的提高,商业银行资本补充能力增强,通过补充资本,商业银行可以提高风险抵补能力。但是,在目前我国去杠杆化背景下,杠杆率不断降低。因此,为保证商业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不断增强,根据模型中存款总量和营业收入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影响,税前利润总额和贷款总额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负向影响,可以通过控制商业银行投入、产出变量,进而保证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稳健增长。另外,金融行业杠杆率的波动也会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产生较大波动。在前文描述性统计中,我们得到,地方商业银行本身经营绩效相对于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来说处于劣势,因此,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中,去杠杆化将会对地方商业银行造成较大冲击。
4 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运用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去杠杆化的推进,势必对商业银行效率产生影响,因此,可以通过对商业银行资产结构调整稳定银行效率。根据模型检验结果可知,商业银行存款总量和营业收入对全要素生产率起促进作用,税前利润总额和贷款总额对全要素生产率起抑制作用。在去杠杆化背景下,可以利用投入、产出指标,对存款总量、营业收入、税前利润总额和贷款总额做出适时调整,进而推动商业银行效率稳定提高。
此外,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业的主体之一,针对自身风险的监管要求,应将去杠杆化作为一种自主需求,主动将杠杆率控制在一个适宜的范围。这样既能满足国家的监管要求,又可将去杠杆化作为一种手段,有效提高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进而促进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提高。所以,商业银行在其发展进程中应当将去杠杆化作为市场的一种调节模式,并顺应其中的变化。
第一,创新银行产品形式,正视银行异质性。目前我国银行业按类型可分为中央银行、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世界银行5大类。不同类型的银行,职责也各不相同。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在发展时要正视银行异质性的存在,考虑自身风险应对水平。现如今,商业银行业务范围广泛,但是各商业银行之间差异不大。商业银行应着重关注专业型人才的培养,创新产品形式,实现多元化经营,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需求,从而彻底摆脱传统经营模式造成的弊端,寻求更好的发展途径,为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提升制定有效措施。
第二,健全风险监管制度,加大风险监管力度。去杠杆政策实施后,商业银行经营压力加大,应对风险的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稳步推进,去杠杆化取得明显成效,但是去杠杆化也会导致原本负债率过高的企业产生银行坏账。对此,我国商业银行必须要提高对风险的监管力度,尤其是对贷款的监管力度。必须在《巴塞尔协议Ⅲ》的基础上严格按照我国各项规定进行监管,绝不能因为去杠杆政策的实施而对银行金融风险的防范存有懈怠。另外,各商业银行要从自身情况出发,规范资本投资规模,强化自身经营稳健性。
第三,调整自身资本结构,提升服务质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关乎其未来的稳定和发展,商业银行要顺应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趋势,在国家政策驱动下,积极实现转型升级。为保证健康发展,商业银行不可只追求资本规模,必须重视资本结构,密切关注资本补充渠道,合理运用国内外市场,拓宽资本筹融资途径。另外,商业银行在调整资本结构的同时,要提升行业服务质量。随着我国经济内生增长动力的方向转换,商业银行要加大对“三农”、中小型企业等国家重点关注领域的信贷投放力度。随着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入,商业银行应加大对绿色低碳产业的资金扶持力度,更好地提升商业银行服务社会的质量。
第四,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加快业务转型升级。金融行业去杠杆政策实施后,中国人民银行提高了SLF(常备借贷便利)、MLF(中期借贷便利)、OMO(公开市场操作)利率,货币流动性降低,银行业(尤指中小型商业银行)套利机会随之消失。这造成了各银行短时间内只能通过回归传统存款业务的方式增加经营效益,使得银行间对存款业务的争夺更加激烈。2017年11月,中国中小银行发展论坛发布的《中国中小银行发展报告(2017)》指出,按照当前发展速度,到2022年银行业大零售市场规模将达到约100万亿元。较其他业务而言,银行零售业务受经济周期影响较小、经营风险较低。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强监管背景下,必须高度重视并加快银行业“大零售”的方向转型,这对各商业银行而言,是一次转型升级的机遇。
第五,充分利用金融科技,提高核心竞争力。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变化多端,银行转型升级成为必然趋势。现今,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的崛起为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提供了优质平台。在打造数字化、信息化银行方面,大型商业银行可以在自身基础上,借助金融科技进一步发展,中小型商业银行可以借助金融科技,实现弯道超车。这就需要商业银行在市场中充分挖掘客户需求,不断完善自身金融平台,将线下业务向线上业务过渡,实现银行业务一站式服务,增强客户黏性,降低人工成本,在提升服务效率的同时提高银行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