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剂量右美托咪定与酒石酸布托啡诺复合应用于乳腺癌根治术后静脉镇痛中的效果分析

2020-06-11和建飞孟远光

世界复合医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酒石酸布托国药准字

和建飞,孟远光

北京市仁和医院,北京 102600

目前,乳腺癌根治术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方案,然而由于手术对患者机体创损伤较大,显著增加了术后疼痛阈值,继而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右美托咪定属于新型的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类药物,不仅具有高选择性,且还具有抑制交感神经活性、镇痛、镇静、抗焦虑等作用,十分适用于临床镇痛与麻醉[1-2]。酒石酸布托啡诺属于阿片类受体兴奋-拮抗类镇痛药物,其作为高选择性κ受体激动药,在呼吸抑制与镇痛效价等方面的表现优于吗啡[3]。2017年12月—2019年12月该院对33例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应用了低剂量右美托咪定与酒石酸布托啡诺复合静脉镇痛,收效十分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于该院行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65例,以随机数表法对其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32例与研究组33例。纳入标准:经病理诊断确诊;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为Ⅰ~Ⅱ级;该次研究内容已告知患者知情,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该次研究内容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以及严重心血管疾病史;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有滥用药物史;近期应用过拟肾上腺素药;对阿片类药物过敏。对照组:均为女性;年龄33~72岁,平均(45.5±4.6)岁;体质指数(BMI)为 21~24 kg/m2,平均为(22.2±1.3)kg/m2;手术时间 110~130 min,平均(120.6±6.6)min;ASA分级为Ⅰ级18例,Ⅱ级14例。研究组:均为女性;年龄 33~73 岁,平均(45.4±4.5)岁;BMI为 21~24 kg/m2,平均为 (22.3±1.2)kg/m2; 手术时间 110~132 min, 平均(121.2±5.8)min;ASA 分级为Ⅰ级 18例,Ⅱ级 15例。 两组上述一般情况对比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①术中麻醉:两组患者入手术室后均通过心电监护仪进行监测,同时开放外周静脉,静脉注入4 μg/kg芬太尼(国药准字H20123297)、0.05 mg/kg咪达唑仑(国药准字H20143222)、1~1.5 mg/kg 丙泊酚(国药准字 H20031358)、0.15 mg/kg阿曲库铵(国药准字H20060869),完成快速诱导气管插管,连接麻醉机给予机械通气。在切皮前静脉注入 2 μg/kg 芬太尼,术中静脉注入 5~10 mg/(kg·h)丙泊酚、芬太尼间断推注给予维持麻醉,间断静脉注入3~6 mg/次阿曲库铵维持肌肉松弛。完成手术前5 min静脉注入2 mg托烷司琼(国药准字H20060287)预防恶心呕吐等症状。完成缝皮时停止注入丙泊酚。最后将患者送到复苏室进行麻醉复苏。②术后镇痛:两组均静脉注入1 mg酒石酸布托啡诺(国药准字H20020455)作为术后静脉镇痛负荷剂量。两组术后静脉镇痛泵内不同镇痛药物配伍方案为:对照组应用0.9%氯化钠+8 mg酒石酸布托啡诺稀释至100 mL;研究组应用0.9氯化钠+8 mg酒石酸布托啡诺+200μg/kg右美托咪定(国药准字H20090248)稀释至100mL。两组术后静脉镇痛泵设置相同,按压剂量1 mL,背景剂量1 mL/h,负荷剂量10 mL,锁定时间5 min,指导患者酌情按压,剂量为1 mL。若镇痛效果不理想,则肌肉注入50 mg哌替啶(国药准字H63020016);若镇痛期间出现呼吸抑制则马上关闭镇痛泵,并保持气道畅通,根据情况应用0.2 mg纳洛酮(国药准字H20058285)拮抗;若患者30 min内存在恶性呕吐等不良反应,且频次超过2次,则静脉注入托烷司琼止吐;若患者出现感觉虚脱、无法耐受的头晕等症状则停用镇痛泵;若出现严重皮肤瘙痒则静脉注入盐酸异丙嗪(国药准字H31021490)10 mg。

1.3 观察指标

①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比两组患者完成手术后24 h、48 h的疼痛变化。VAS评分法中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烈疼痛,评分越高说明疼痛越重。②通过Ramsay镇静评分法对比两组患者术后24 h、48 h的镇静情况,其中入睡但对任何刺激均无反应计4分,入睡但对物理刺激有反应计3分,入睡但对语言指令有反应计2分,清醒但嗜睡计1分,完全清醒计0分,其中0~2分为镇痛效果理想。③两组术后静脉镇痛泵的按压频次。④对比两组镇痛相关不良反应情况,观察指标包括恶心呕吐、心动过缓、头晕、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等。

1.4 统计方法

通过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其中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24 h、48 h时疼痛情况对比

研究组术后24 h、48 h时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24 h、48 h时疼痛情况对比[(),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pain at 24 h and 48 h after surgery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points]

表1 两组患者术后24 h、48 h时疼痛情况对比[(),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pain at 24 h and 48 h after surgery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points]

组别 24 h 48 h研究组(n=33)对照组(n=32)t值 P值3.2±0.5 3.8±0.4 5.332 0.000 2.6±0.3 3.2±0.3 8.061 0.000

2.2 两组患者术后24 h、48 h时镇静情况对比

研究组术后24 h、48 h时Ramsay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1),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24 h、48 h时镇静情况对比[(),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sedation at 24 h and 48 h after surgery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points]

表2 两组患者术后24 h、48 h时镇静情况对比[(),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sedation at 24 h and 48 h after surgery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points]

组别 24 h 48 h对照组(n=32)研究组(n=33)t值 P值2.0±0.2 1.4±0.3 9.515 0.000 1.8±0.3 1.2±0.5 5.887 0.000

2.3 两组术后静脉镇痛泵的按压频次对比

研究组静脉镇痛泵按压频次为(7.4±1.2)次,对照组为(11.2±2.0)次,研究组按压静脉镇痛泵按压频次低于对照组(t=9.322,P=0.000)。

2.4 两组镇痛相关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研究组镇痛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5.15%与对照组15.63%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镇痛相关不良反应情况对比Table 3 Comparison of analgesia-related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女性生活压力的增加与生活方式的变化,乳腺癌群体也在不断扩增。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每年乳腺癌的新发病例约16.9万,占全球总发病率的12.25%,现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4-5]。目前,乳腺癌根治术是治疗乳腺癌的首选方案,然而由于术中操作所致的创面较大,多数患者术后需要面临疼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预后质量[6]。目前,如何通过有效且安全的镇痛方案缓解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疼痛阈值已成为临床学者研究的重点。

酒石酸布托啡诺属于混合阿片类受体兴奋-拮抗镇痛剂,亦可用于术后静脉镇痛,且镇痛效价是吗啡的5~8倍[7-9]。有研究发现,15 mg/70 kg的酒石酸布托啡诺对呼吸抑制具有“封顶效应”,所以安全性高于纯阿片类受体镇痛剂[10]。右美托咪定属于高选择性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类药物,具镇痛与镇静双重功效,不仅可以应用于镇静与麻醉诱导,还适用于轻中度疼痛的治疗。学者李洪涛[11]对100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其中DF组采用布托啡诺复合右旋美括咪定进行术后自控镇痛,结果显示该组患者术后24 h与48 h的Ramsay评分为(2.9±1.0)分、(3.0±0.7)分,均优于单纯布托啡诺组的(2.0±0.7)分、(2.0±0.9)分。学者郑英迎[12]对5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别应用了单纯酒石酸布托啡诺术后镇痛,与右美托咪定联合酒石酸布托啡诺术后镇痛,结果显示联合组术后 12 hVAS 评分(1.54±0.26)、24 h 评分(1.18±0.22)均低于单纯酒石酸布托啡诺对照组的 (1.37±0.47)分与(1.13±0.27)分。该文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术后 24 h、48 h时 VAS 评分(3.2±0.5)分、(2.6±0.3)分均低于对照组(3.8±0.4)分、(3.2±0.3)分(P<0.01),术后 24 h、48 h 时 Ramsay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果可见,两组药物复合术后镇痛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并具有显著的镇静效果。同时,研究组静脉镇痛泵按压频次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术后镇痛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种药物复合后发挥出了理想的镇痛效果,继而减少了患者静脉镇痛泵的按压频次,且两种药物复合应用未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佳。

综上所述,低剂量右美托咪定与酒石酸布托啡诺复合应用于乳腺癌根治术后静脉镇痛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猜你喜欢

酒石酸布托国药准字
更正声明
胃溃疡治疗药物的应用及进展分析
羟考酮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术中镇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HPLC 法测定药用辅料L(+)- 酒石酸中的D(-)-酒石酸含量
布托啡诺的药理特性及其应用进展
小剂量胺碘酮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肥厚性心肌病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评价
改性亚麻对阳离子染料的吸附特性
老人夜尿多隐患大
葡萄皮渣中提取酒石酸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贝·布托之父被“自己人”送上绞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