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次性根管治疗与一次性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的临床效果评价

2020-06-11杨琼珍

世界复合医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牙体牙髓根管

杨琼珍

云南省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云南红河 661199

牙髓病、根尖周病主要采用根管治疗方式进行临床治疗应用;根管治疗是指采用机械、化学方法对根管和髓腔内的感染物质进行清除,并且达到充填的作用;传统多次根管治疗牙髓病可以获得确切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且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但是,有一点不足之处,就是治疗时间相对较长,而一次性根管治疗的推出则有效缩短了患者的治疗时长,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获得和患者相对的确切治疗效果。该文对牙体牙髓病患者进行多次性根管治疗与一次性根管治疗,以此分别评价多次性根管治疗与一次性根管治疗的临床效果。该次实验的研究时间段为:2017年12月—2018年12月,研究例数为100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牙体牙髓病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各个小组均有50例患者的对照组、研究组,分别进行多次根管治疗、一次性根管治疗。

研究组:组内有男性与女性患者例数分别:30例、20例;年龄 51~71 岁,平均(62.22±5.32)岁;

对照组:组内有男性与女性患者例数分别:31例、19例;年龄 50~73 岁,平均(62.36±5.16)岁;

所有患者均处于初期隐裂性牙髓病;未累及根尖周组织。

组间基础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晓了该次实验研究的全部内容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该次实验研究经过了该院的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认可。

1.2 方法

对照组、研究组,分别进行多次根管治疗、一次性根管治疗。

对照组:采用牙尖定位仪和X线定位法精确测定牙根管的长度,之后根管预备,采用甲醛甲酚棉球封堵根管口,待一周之后复查,若根管充填条件成熟则实施根管充填。

研究组:牙体牙髓病患者采用DG16工具进行根管口的寻找、定位,髓室底是坚硬的牙本质,无卡住的感觉(Stick)根管口,一定的压力,探针能进入少许,有卡住感,此时可再用X线确定是否是根管口,用08#,10#锉,根管探针,逐步扩通根管。对于高度钙化根管,根管探针作用更大。显微镜或放大镜帮助找根管口。大多数根管口1~2 mm处弯曲,应去除颈部牙本质悬突。如果仍找不到根管口,可用2#长圆钻钻入根管口1~2 mm,应注意随时干燥髓室底[1]。

1.3 观察指标

对组间的炎症疼痛缓解率、治疗总有效率、治疗时间进行指标对比。

炎症疼痛缓解率依据《口腔修复学》[2]中相关标准进行评定,缓解:无炎症且无疼痛感;轻微缓解:无炎症但咬合时有轻微疼痛感;无缓解:叩痛阳性,根充后有自发性疼痛感。

炎症疼痛缓解率=缓解率+轻微缓解率。

治疗总有效率分为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显效代表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且不存在咀嚼不适;有效代表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好转,且经X线显示根尖缩小,不存在瘘管、松动等不良情况;无效:不符合上述判定标准。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处理文中数据,计数资料(炎症疼痛缓解率、治疗总有效率)用χ2检验和百分率表示;计量资料(治疗时间)用 t检验,用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就研究组而言,其炎症疼痛缓解率(96.00%)、治疗总有效率(94.00%)与对照组(炎症疼痛缓解率、治疗总有效率分别:92.00%、90.00%)之间相比,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治疗时间(3.33±1.11)d 比对照组(8.76±2.11)d 更短(P<0.05)。 见表 1、表 2。

表1 炎症疼痛缓解率[n(%)]Table 1 Inflammation and pain relief rate[n(%)]

表2 治疗总有效率[n(%)]Table 2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n(%)]

表3 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比较[(),d]Table 3 Comparison of treatment time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d]

表3 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比较[(),d]Table 3 Comparison of treatment time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d]

组别治疗时间研究组(n=50)对照组(n=50)t值 P值3.33±1.11 8.76±2.11 10.185 0.000

3 讨论

牙体牙髓病属于发生率极高的口腔科疾病,牙体疾病最常见的属于虫牙,医学中称之为龋病;牙髓病主要分为: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牙髓炎又分为:急性牙髓炎和慢性牙髓炎;根尖周炎主要又分为:根尖周脓肿,根尖周囊肿、根尖周致密骨炎[3];部分一些牙体疾病也可以归纳到牙体牙髓病之中,比如:牙体缺损;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牙体发育畸形也可以归纳到牙体牙髓病之中,比如:釉质发育不全,四环素牙等[4]。

近年来,牙体和牙髓疾病的治疗方式采用了不少新技术和新材料;牙髓炎根管治疗还是存在一定的风险性,随着显微镜和超声技术不断发展,牙髓炎根管治疗的临床效果大大提高,其风险性事件有降低,借助显微根管技术可以更为看清楚根管,也可降低遗漏根管的可能性[5]。

牙齿的周围有丰富血运,能够促进伤后组织更快修复,但是,若修复操作不合理则会引发伤后感染,严重病情患者甚至会引发并发症,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就目前阶段,口腔根管治疗牙髓病、根尖周病是相对理想的临床治疗方式,该种治疗方式可以采用机械、化学方法对髓腔、根管内感染物质进行有效清除,以此达到避免根尖周病变的发生,进而达到促进疾病快速愈合的效果;用填充材料能够对根尖组织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压迫、刺激,该种情况会导致患者产生一定的疼痛感,若根管治疗的过程中不规范且患者机体免疫力降低,则容易导致牙周组织感染的发生,也会引发患者发生牙痛等相关症状;根管治疗主要包括:多次根管治疗和一次性根管治疗,其中,传统多次根管治疗主要的过程包括:消毒、拔髓、封药、根管预备及填充,该种治疗方式可以获得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的疼痛感,但是,该种治疗方式的治疗过程相对漫长,一次性根管治疗则属于根管治疗方法的优化化,该种治疗方式能够将治疗方式有效缩短,还可以确保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6];在正常情况下,一次性根管治疗与多次根管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相当,都可以缓解患者的炎症症状,但是,一次性根管治疗的治疗时间相对较短,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治疗疗程,能够充分发挥出根管治疗的优势性[7]。

结合数据:就研究组而言,其炎症疼痛缓解率(96.00%)、治疗总有效率(94.00%)与对照组(炎症疼痛缓解率、治疗总有效率分别:92.00%、90.00%)之间相比,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治疗时间(3.33±1.11)d比对照组 (8.76±2.11)d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次研究数据结果与《多次与一次性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的疗效对比》(李小磊学者发表于:《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之中)[8]一文中的研究结论相似度极高,李小磊[8]的研究为: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4.00%。说明了该次研究结论具有可靠的理论基础,值得临床学者借鉴和参考;说明了,采用多次根管治疗与一次根管治疗的方式治疗牙体牙髓病,可以获得相当的临床治疗效果,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相对而言,一次性根管治疗的治疗疗程更短,优势性更为明显。

综上所述,对牙体牙髓病患者无论进行一次性根管治疗还是予以多次性根管治疗,都可以获得肯定的临床治疗效果,能够帮助患者缓解炎症疼痛症状,但是一次性根管治疗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长,可依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宜的治疗方式。

猜你喜欢

牙体牙髓根管
牙髓可以再生吗
激光治疗牙体牙髓牙周病临床应用价值探析
一次性根管治疗慢性根尖周炎感染的效果探讨
不同根管填充程度治疗牙体牙髓病的效果
重度牙周炎牙齿的牙髓治疗时机及牙周牙髓联合治疗对重度牙周炎的疗效观察
口腔科根管治疗术中的四手操作护理配合分析
橡皮障使用情况在牙体牙髓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采取根管填充氢氧化钙糊剂+根管治疗术治疗牙髓病及根尖周炎的疗效
分析多次法根管治疗术与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在牙体牙髓病中的效果差异性
V型根管的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