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GT AGTR1 ATP2B1基因多态性与萧山区原发性高血压相关性分析

2020-06-11高佳儿魏文娟彭俊张静陆云燕

浙江临床医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环境因素腰围肌酐

高佳儿 魏文娟 彭俊 张静 陆云燕

高血压是脑卒中及冠心病发病的首要危险因素,是全球导致死亡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发病机制仍不明确,是多种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复杂性疾病。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影响原发性高血压的机制进行较多研究,然而结果却不尽相同[1-4]。本文选取高血压最重要的发病机制之一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中2 个主要的高血压候选基因: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血管紧张素Ⅱ1 型受体(AGTR1)基因,及国外研究较多的质膜Ca2+-ATP 酶1(ATP2B1)基因为研究目标,旨在发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基因多态性,以及基因多态性与环境危险因素交互作用对高血压形成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选择2016 年10 月至2018 年12月本院就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 例(HTN 组),正常血压对照组70 例(对照组)。HTN 组纳入标准:收缩压≥140mmHg 和(或)舒张压≥90mmHg,或自述正在服用抗高血压药物。对照组纳入标准:收缩压<140mmHg 且舒张压<90mmHg,并从未行降压治疗。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患者;有原发性肾脏疾病者;有内分泌疾病者;合并妊娠者。

1.2 方法 (1)一般资料采集:所有研究对象均留取清晨空腹肘静脉血样,30min 内分离血浆并于-20℃保存。测量身高、体重、腰围和血压等,计算体质量指数(BMI),采集有无吸烟、饮酒史等一般病史。所有生化指标在本院检验科同批次专人检测完成包括空腹血糖(FB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尿酸、血肌酐、同型半胱氨酸(Hcy)等。(2)基因多态性位点的检测及分析:取空腹EDTA 抗凝静脉血300μl,应用血液基因组DNA 抽提试剂盒(美国Axygen 公司生产)提取基因组DNA,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采用直接测序法对所有研究对象的目标SNP 位点进行基因型检测。将需要检测的SNP 位点作为靶序列,根据SNP 位点两侧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引物设计合成以后(由上海派森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成),确认DNA 模板质量合格的情况下,使用BI-2720 PCR 扩增仪进行扩增,扩增条件按试剂盒说明书设定,PCR 产物纯化后应用美国ABI 3730XL DNA 自动测序仪进行基因分型(由上海派森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协助完成)。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 统计软件。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用t 检验;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M(Q1,Q3)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采用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原发性高血压的独立相关因素,及基因与环境因素交互作用对高血压的影响。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人群一般特征比较 HTN 组腰围、BMI、FBG、TG、尿酸、血肌酐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人群在性别、年龄、是否吸烟及饮酒、血胆固醇水平、血Hcy 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人群一般特征比较(±s)

表1 两组人群一般特征比较(±s)

项目 HTN组(n=100) 对照组(n=70) t/χ2值 P值年龄(岁) 58.36±12.70 57.26±13.29 0.409 0.684腰围(cm) 92.75±9.74 74.52±16.46 8.241 0.001 BMI(mmol/L) 25.38±3.00 22.07±4.98 5.248 0.001 FBG(mmol/L) 6.29±1.35 5.05±0.56 8.078 0.001 TC(mmol/L) 4.58±1.00 4.22±0.89 1.770 0.079 TG(mmol/L) 1.81±1.02 1.38±0.78 2.105 0.037 LDL-C(mmol/L) 2.71±0.72 2.51±0.65 0.727 0.469 HDL-C(mmol/L) 1.35±0.29 1.33±0.30 0.277 0.782尿酸(mmol/L) 392.70±103.79 334.72±102.71 2.533 0.013肌酐(mmol/L) 75.98±19.95 65.85±21.18 3.123 0.002 Hcy(μmol/L) 15.08±10.53 11.68±5.93 1.646 0.103吸烟(n) 14/86 10/60 0.038 0.845饮酒(n) 22/78 10/60 1.383 0.240性别(男/女)(n) 53/47 46/24 3.397 0.065

2.2 两组人群AGT、AGTR1、ATP2B1 基因代表性SNP 位点基因型分布的差异 AGT 基因两个SNP 位点rs699、rs5051,AGTR1 基因一个SNP 位点rs5186,ATP2B1 基因一个SNP 位点rs12817819 的基因型频率分布符合H-W 遗传平衡定律(P>0.05),样本具有群体代表性。上述SNP 位点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人群各SNP位点基因型分布的差异

2.3 基因多态性及环境因素与高血压的相关性 经Logistic 回归校正性别、年龄、BMI、血肌酐、血Hcy、尿酸后显示,FBG、腰围及TC 为原发性高血压独立危险因素,未发现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相关联(P>0.05)(见表3)。

表3 基因多态性及环境因素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

2.4 基因多态性及环境因素交互作用对原发性高血压的影响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基因多态性与环境因素交互作用对原发性高血压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FBG、TC、腰围三者交互作用与原发性高血压显著相关(P<0.01),校正性别、年龄、BMI、血肌酐、血Hcy 水平、尿酸、吸烟等因素后,上述相关性仍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肥胖、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增多,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在2012 年已达25.2%,高血压患者为2.7 亿[5],血压达标率却不足10%,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影响生活质量[6-7]。因此,阐明患者血压升高的遗传机制,寻找高血压相关基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发现较多与原发性高血压有关的基因和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8-10]。ATP2B1 基因便是其中之一,Kohara 等[11]在1484 例日本个体中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和候选基因分析,首次发现ATP2B1 基因为高血压易感基因。Xu 等[12]发现ATP2B1 基因rs17249754 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宁波汉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发生密切相关。本资料未发现ATP2B1 基因位点rs12817819 与原发性高血压存在相关性。两个目标基因AGT、AGTR1 的所有SNP 位点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未发现上述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相关联。

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是由遗传基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具有病因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可能受到多个基因位点及环境危险因素的共同影响[13-14]。本资料显示,HTN 组腰围、BMI、FBG、TG、尿酸、血肌酐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FBG、TC 及腰围为原发性高血压独立危险因素。此外本研究采用交互作用模型理论,探讨基因多态性与环境因素交互作用对原发性高血压的影响。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因多态性与环境因素交互作用对原发性高血压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FBG、TC、腰围三者交互作用与原发性高血压显著相关(P<0.01),校正性别、年龄、BMI、血肌酐、血Hcy 水平、尿酸、吸烟等因素后,上述相关性仍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综上所述,在萧山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环境因素FBG、TC、腰围是原发性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三者交互作用与原发性高血压显著相关。但未发现目标基因位点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相关联。本研究为高血压遗传学研究提供本地区的相关信息,但由于样本量较小,会产生一定的局限性,未来有待于更大样本量更多基因位点的研究揭示高血压遗传学方面的病因。

猜你喜欢

环境因素腰围肌酐
空间环境因素对西北地区电离层空间特征影响
腰围增加1厘米相当于老了1岁
选腰围 试戴半小时
肌酐升高就是慢性肾衰吗
腰围佩戴有讲究
血肌酐升高非小事,你的肾可能已“坏了一半”
尿蛋白正常了肌酐为何还是高
造成数学学困生的原因
浅谈会计目标定位
免耕播种实践及其对小麦生产环境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