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种中药单体改善脂毒性研究
2020-06-11郑思彤钱倩宇徐甜甜吴相尧窦晓兵柴惠
郑思彤 钱倩宇 徐甜甜 吴相尧 窦晓兵 柴惠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排除过量饮酒或者其他导致肝脂肪变原因、和胰岛素抵抗及遗传密切相关的一种代谢应激性损伤,其重要病理改变是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质蓄积[1]。NAFLD 普通成人发病率为6.3%~45%,其中10%~30%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 hepatitis,NASH),而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数亚洲国家NAFLD 患病率>25%[2]。因脂肪性肝病与糖尿病、肥胖的发生密切相关,有预测[3],至2030 年或有超过总人口1/3 的人患有脂肪性肝病,其中相当一部分患者进展成脂肪性肝炎。目前防治NAFLD 的药物大多为化学合成,价格昂贵且副作用较多[4]。从化学合成物种筛选新药越来越困难,迫使人们转向天然药物。我国是天然药物资源大国[5],传统中药药效明确、毒副作用小,是筛选有效的治疗脂肪肝新药的重要研究方向[6-8]。本研究对栀子苷、三七皂苷R1、益母草苷、升麻素、石斛碱、白术内脂I、黄芪甲苷、厚朴酚、鸦胆子素、竹节香附素A,10 种中药单体进行评价,为具有改善脂毒性功能的传统中药的开发及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1 材料和设备
1.1 细胞和试剂 人肝癌细胞(HepG2)购于美国培养物集存库(American Type Culture Collection,ATC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检测试剂盒购于北京普利莱基因技术有限公司(批号:E1003);油 酸(oleic acid,OA)、 棕 榈 酸(palmitic acid,PA)、DMEM、培养基噻唑蓝[3-(4,5-dimethyl-2-thiazolyl)-2,5-diphenyl-2-H-tetrazolium bromide,MTT]、Hoechst33342 荧光染液均购于Sigma 公司(批号:75090、P5585、D5796、11465007001、H21842);胎牛血清购于Biological industrie 公司(批号:04-00-1ACS);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检测试剂盒购于Thermo 公司(批号:TR20015);BCA 蛋白浓度检测试剂盒购于碧云天生物技术公司(批号:P0010);Bodipy493/503 染液购于Invitrogen 公司(批号:D2191);栀子-栀子苷(Gardenoside,40μM)、三 七- 三 七 皂 苷R1(Notoginsenoside R1,50μM)、益母草-益母草苷(Ajugol,80μM)、防风-升麻素(Cimifugin,40μM)、石斛-石斛碱(Dendrobine,40μM)、 白 术- 白 术 内 脂I(Atractylenolide I,100μM)、黄芪-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100μM)、厚 朴- 厚 朴 酚(Magnolol,20μM)、 鸦 胆 子- 鸦胆子素(Bruceine,50μM)、香附- 竹节香附素A(Anemodeanin A,20μM)均购于成都瑞芬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实验时间2019 年3 月7 月。
1.2 主要仪器和设备 酶标仪为美国MD 公司产品;荧光显微镜购自Leica 公司。
1.3 实验方法 (1)细胞培养:HepG2 细胞培养于含10%胎牛血清的DMEM 培养基中,在37℃、5% CO2培养箱中进行培养。每天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待细胞融合至密度为80%~90%时进行传代,取对数生长期细胞用于后续实验。(2)细胞干预:①细胞造模:取对数生长期细胞,以105个/ml 的数量接种在24 孔板内,每孔体积1ml,于培养箱中培养24h 后,设未加药物的细胞为对照组,其余组别细胞分别予0.1、0.25、0.5mmol/L 的OA 干预12h,测定肝细胞内TG 含量确定脂质蓄积情况;0.1、0.25、0.5mmol/L 的PA 干预12h,LDH 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选取最佳造模浓度。②药物干预:取对数生长期细胞,以105个/ml 的数量接种于24 孔板内,每孔体积1ml,置于培养箱中培养24h 后,设置空白对照组(UT 组)、模型组及药物干预组,分别为A:栀子苷、B:三七皂苷R1、C:益母草苷、D:升麻素、E:石斛碱、F:白术内脂I、G:黄芪甲苷、H:厚朴酚、I:鸦胆子素、J:竹节香附素A,各组活性单体预处理细胞2h,而后加入OA 或PA 干预12h,检测相关指标。(3)脂质沉积检测:①TG 含量检测:细胞分组及药物处理方案同上,采用TG 检测试剂盒,测定细胞内TG 的含量,并依据蛋白质含量对TG 含量进行校正。通过测定细胞内TG 含量检测细胞内脂质沉积。②Bodipy 染色:脂质染色采用Bodipy法,2μmol/L Bodipy 于37℃染色30min,弃染色液,PBS 洗涤2 次,荧光显微镜下检测。(4)细胞损伤检测:①LDH 法检测细胞凋亡率:各给药组分别收集细胞培养基30μl 加入96 孔板中,再加入LDH 工作液30μl,37℃孵育30min,加入终止液30μl,酶标仪于440nm 处检测吸光度(optical density,OD)值,细胞的损伤程度以各给药组与空白对照组OD 值的比值表示。②MTT 检测细胞存活率:细胞接种于96 孔板中,分组及药物处理方案同上,弃去培养基,向96 孔板中加入MTT 溶液,孵育4h 后弃去上清液,加入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并振荡充分溶解,酶标仪于570nm 处检测OD 值,计算细胞存活率。③Hoechst 染色:2μmol/L Hoechst33342 试剂于37℃染色30min,弃染色液,PBS 洗涤2 次,荧光显微镜下检测。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先进行方差齐性检验,满足方差齐性时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脂毒性模型建立 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的OA 和PA 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OA 呈剂量依赖关系显著增加肝细胞内TG 含量(P<0.05),见图1A。且通过LDH 释放量检测,发现PA 在HepG2 细胞中也呈剂量依赖性方式表现出明显的细胞凋亡作用(P<0.05),见图1B。随着OA 和PA 的浓度增加,细胞内脂毒性明显上升,因此后续实验中采用0.5mmol/L OA 和0.5mmol/L PA 作为干预因素。
2.2 10 种中药单体的降脂活性 用不同单体预处理细胞后,再予0.5mmol/LOA 干预,结果显示,与UT 组比较,OA 组TG 含量增加明显(P<0.01);与OA 组比较,三七皂苷、石斛碱、竹节香附素A 组TG 含量下降(P<0.05),栀子苷、升麻素及黄芪甲苷组TG 含量明显减少(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图2A。用Bodipy 染色进行观察显示,与UT 组比较,OA 组绿色荧光强度增加,脂质堆积明显,栀子苷、升麻素及黄芪甲苷组经预处理后,与OA 组相比,绿色荧光强度显著减弱,其余组细胞内荧光强度无明显影响。结果表明,栀子苷、升麻素及黄芪甲苷组可以减轻由OA诱导的脂质堆积。见图2B。
图1 细胞脂毒性模型构建
图2 各组细胞脂质沉积比较
2.3 10 种中药单体的抗凋亡作用 经各中药单体预处理细胞2h,再以0.5mmol/LOA 干预12h,检测培养基中LDH 水平,见图3A。结果表明PA 导致LDH 释放率明显增加,细胞存活率下降(P<0.01),而栀子苷、升麻素及黄芪甲苷组LDH 释放量明显下降,显示其可以减轻PA 诱导的细胞损伤(P<0.01)。见图3B,MTT检测结论与LDH 检测结论一致,PA 导致细胞存活率下降(P<0.01),而栀子苷、升麻素及黄芪甲苷组均能够提高细胞存活率(P<0.01)。其余给药组在抗细胞凋亡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Hoechst33342 染色试剂盒进行细胞形态学评估。见图3C。对照组细胞数量较多,细胞间连接紧密,染色后观察可见细胞核大小均一、圆滑,呈弥散均匀的蓝色。PA 组用0.5mmol/LPA单独处理12h 后,出现较多的凋亡细胞,其特征是细胞形态变小,边界收缩,细胞核出现浓染致密块状荧光。栀子苷、升麻素及黄芪甲苷组经预处理后,凋亡细胞数目减少。
图3 各组细胞损伤和细胞存活率比较
3 讨论
NAFLD 是全球最常见的慢性肝病,包括单纯性脂肪肝、NASH、脂肪性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单纯性脂肪肝时进展缓慢,若发展为NASH,则肝内巨噬细胞、星状细胞活化,导致肝内炎症、纤维化的发生发展,最终可进展为肝硬化、原发性肝癌等终末期肝病[9]。至今,NASH 的发病机制仍未清晰。血中游离脂肪酸(freefattyacids,FFAs)浓度升高、肝细胞脂性病变及细胞凋亡增加是NASH 的重要特征。当循环中FFAs 水平升高至超过肝脏的氧化和代谢能力时,会引发脂质在肝脏异位沉积、炎性因子释放和凋亡信号启动,同时肝细胞对炎性反应和各种损伤因素的敏感性也增高,由此导致的肝细胞功能障碍或者死亡称为脂毒性[10];由此引起的肝细胞凋亡,则称之为脂毒性凋亡。肝细胞脂毒性凋亡在NASH 的发生进展中是十分重要的始动环节且参与整个发病过程。
在细胞常规培养中加入OA 和PA,在体外模拟体内的游离脂肪酸浓度水平。利用TG 法及LDH 法检测脂质蓄积和细胞凋亡情况,确定0.5mmol/L 的OA 及0.5mmol/L 的PA 造模浓度,用于进一步的实验研究。体外脂毒性模型建立后,进行药物活性的筛选,在查阅文献后确定各药物单体给药浓度。经过综合考察细胞内脂质含量的变化,细胞凋亡情况后,筛选出三种能够对细胞内脂毒性产生调节作用的药食同源中药单体,分别为栀子苷(40μM),升麻素(40μM),黄芪甲苷(100μM),均可以降低由OA 诱导的脂质蓄积,对PA 诱导的细胞凋亡具有保护作用。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清楚,有待课题组进一步探究。
栀子、防风、黄芪均具有活血通络、祛肝经之瘀等功效,在较多复方制剂中均起活血化瘀、保肝护肝的作用[11-13]。本研究中,栀子苷、升麻素、黄芪甲苷对游离脂肪酸诱导的脂毒性改善作用明显,在细胞水平验证其明确疗效,使其在抗脂毒性功能药物开发方面显示出较大的应用前景,为今后传统中药改善脂毒性功能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