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麻醉恢复室细节护理对手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2020-06-11李进坚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15期
关键词:病情麻醉发生率

李进坚

(广西省贵港市人民医院麻醉科,广西 贵港 537100)

麻醉是临床医疗工作的关键环节,是运用麻醉药或其他方法使患者中枢神经产生可逆性功能抑制,使患者暂时性失去痛觉,达到无痛治疗的目的[1]。而麻醉恢复室则是确保麻醉恢复期人身安全的科室,由麻醉医生和护士共同完成;护理工作具有工作量大、重复性高、琐碎的特点,而做好日常护理工作,对于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作用;反之护理中若出现差错,会对患者的康复时间造成影响。本文将针对麻醉恢复室细节护理对于手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自2019年3月至2019年9月期间100例进入麻醉恢复室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手术1醉后患者,所有患者均在知情并同意情况下参与本次实验。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中男性36例,女性14例,年龄范围21岁-77岁之间,平均年龄(41.64±5.2)岁;其中37例为全身麻醉,13例为静脉麻醉。观察组中男性34例,女性16例,年龄范围20岁-79岁之间,平均年龄(42.51±5.4)岁;其中39例为全身麻醉,11例为静脉麻醉。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对比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进行护理,具体为:心电监护、输氧、输液、中心吸引装置,备好呼吸机、急救物品,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详细记录麻醉恢复期用药情况。

观察组则给予细节护理,具体方法为:①心理护理。受到麻醉的影响,患者意识并未完全清醒,然而潜意识中依然对手术、麻醉及术后疼痛存在焦虑感、恐惧感等不良情绪。因此医护人员必须在术前加强访视,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而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对于患者提出的问题要耐心解答,降低患者心中的疑虑[2]。此外,在麻醉恢复阶段,可为患者播放舒缓的音乐,通过音乐疗法放松患者紧张的情绪;麻醉恢复室的湿度在40%~60%之间,温度控制在22~25℃之间,使患者倍感舒适;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流动,营造一个安静、温馨的环境。②麻醉恢复室中的细节护理。严格观察患者病情及生命指标,遵医嘱治疗,了解患者的术中的麻醉用药,肌松药的停药时间、术前病情、药物过敏史、手术史、术中突发情况等;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备好急救物品和药品,如急救车,除颤仪,插管车和镇静药和肌松药,以备急用。仔细检查患者使用的药物,对于缺漏的药物必须及时补充。对麻醉未清醒的患者,给与适当约束,定时观察约束部位血运情况,拉好床栏,以免发生坠床;如患者病情较重,可约束四肢,以便更好的配合治疗。认真做好交接班,做到看医嘱、看病情、看记录、看交接报告,查看手续是否完整、患者皮肤情况、引流管情况,还包括患者麻醉经过、特殊用药、监测、输血输液等工作。同时严密观察患者病情,防止恶心、呕吐、血压异常、缺氧等并发症的发生,如有并发症发生必须对症治疗,查看患者是否存在躁动、低温、寒颤、苏醒延迟等情况发生,根据手术方式,为患者取适宜体位[3]。③呼吸道护理。观察患者呼吸频率,节律、血氧饱和度情况,确保患者呼吸道顺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麻醉未清醒患者,将头偏向一侧,避免误吸。如有需要可为患者进行吸氧治疗。④疼痛管理和体温管理:听取患者的疼痛的感受,采取多模式的镇痛模式,及时有效解决疼痛问题;利用血液体液加温仪加热血液和液体,同时使用升温装置保暖。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使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使用%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对比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详见表1;

2.2 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对比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对比

3 讨 论

随着舒适化诊疗的不断推广,现阶段临床上使用麻醉的手术越来越多,而手术后患者的生理功能尚未完全恢复,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麻醉恢复期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在麻醉恢复室实施细节护理,通过对患者心理护理,设备管理,恢复中的护理及针对并发症的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给予细致的护理服务,从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4]。结果显示观察组采取细节护理,对照组则采取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焦虑、抑郁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充分表明在麻醉恢复室采取细节护理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促进患者恢复。

猜你喜欢

病情麻醉发生率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急诊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昏迷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重症肺炎肺泡灌洗液miR-127-5p、 miR-3686、 sTREM-1的表达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七氟烷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麻醉中的效果研究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