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未来社区”场景的社区美育价值和实现路径初探

2020-06-10

美育学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美育社区艺术

卢 懿

(浙江传媒学院 公共艺术教育部,浙江 杭州 310018)

由居民和其居住环境构成的社区,也被称作城市肌理的最小单位。“未来社区”是浙江省面对新时代中国社会转型发展现实需求,为有效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以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的价值导向提出的新概念。2019年“两会”首次写入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并正式印发《浙江省未来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明确第一批全省24家试点创建单位,引起社会高度关注。“未来社区”打造包括教育场景在内九大场景(图1),涵盖未来社区的方方面面,以形成一种无形的邻里感与归属感,构建和睦、生态、便捷、向美的社区生活,进一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图1 “未来社区”九大场景

一、“未来社区”教育场景下美育价值的再认识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它不是一般的知识教育,而是与美感有密切关系的特殊教育,即是通过美感来进行的教育”。[1]基于社区的美育一般被认为是属于社区教育的一种。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6年颁布的《社区服务指南第3部分:文化、教育、体育服务》,“社区教育”(community education)概念内涵:“在社区中,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以社区全体成员为对象,开展旨在提高成员的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成员的全面发展和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活动。”[2]有学者认为,目前我国社区教育的主要围绕社区居民的“谋生”与“乐生”两大主旨开展教育和活动。[3]“乐生”所对应的范畴与社区美育基本相当,按照马斯洛人的需求五层次理论,大抵处于三和四层级,满足归属和爱的需要,部分满足自尊需要,而显然不能达到自我实现需要。这也与中华传统美育精神中“游于艺”的境界相比差距甚远。究其原因,固然与社会的功利化思潮泛滥不无关系,同时也反映出社区教育、社区美育上的问题,即缺乏系统设计,存在价值与功能上的错位与割裂,终身教育概念被偷换为成人教育,艺术熏陶让位于技艺培训,寓教于乐演变为“娱乐至死”。

鉴于此,“未来社区”的教育场景设计中尤其注重系统性问题,在自洽的同时突出他洽性和续洽性,强化成长性和开放性。明确了“托育全覆盖”“幼小扩容提质”“幸福学堂全龄覆盖”“知识在身边”等指标,打造社区青少年线上线下学习交流平台,打通优质教育资源进社区渠道,集成素质拓展、审美体验等多种类教育活动。有专家认为:“未来社区教育所形成的新场景,就是孩子向美而行的驱动器。”[4]以教育场景来重新定义与规范社区教育同样体现未来社区新的理念和格局,场景不仅是基于空间的“硬元素”,也包括基于行为与心理的“软元素”,由此构成的环境氛围。社区美育不同于一般意义的美育,一般意义的美育对象明确,主要是各年龄层的在校学生和文艺工作从业者,而社区美育的对象是某一特定地理空间区域内的所有居民;社区美育和一般社区教育也有明显区分,一般社区教育主要还是基于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传授,而社区美育主要从培养某一特定区域社区居民在欣赏、理解、评价和创造生活中和艺术中的美好、崇高事物方面的能力和素养。

“未来社区”教育场景下对社区美育价值的再认识必须要厘清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学校美育存在的结构性问题,这是社区美育存在的必要条件;二是社区美育在未来社区治理中的独特价值。

(一)尺有所短:学校美育存在的短板

一般认为,学校是实施美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但是我们同样需要清醒认识的是,基于校园、基于课堂、基于教师的学校美育存在结构性问题。

其一,有限的学校教育时限不能满足美育终身受教的需要。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认为:终身教育贯穿人的一生,要把终身教育放在社会的中心位置上,教育不是一次性完成的,需要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因此要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美育更是如此,无论是西方的需求五层次理论,还是代表中华美育精神的冯友兰的四境界说,都强调自我提升、不断精进的重要性和必然性。而学校美育以艺术教育作为通常达成手段,“艺术是审美的集中、典型形态,作为审美教育的美育当然也是以艺术教育为主要途径”[5]。相比较艺术素养,专业技能的习得由于效果更加显性而被认为更具价值,从而影响教学对象有限的选择性,而且学校教育都有明确规定的学制年限,不能满足全社会成员全员、全过程的终身学习的需要。

其二,学校美育往往基于经典理论,故而脱离了当下的现实语境,很难有效解决社会成员普遍存在的疏离感和孤寂感。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在给人带来便利的同时,不断撕裂了人与社会固有的紧密联系,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越来越疏离和陌生,人越来越觉得孤寂和虚无,没有归属感、责任感。学校美育在内容上强调对经典艺术理论的学习,内容一般更加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成熟度,对现实需求的回应难免滞后;在教学方式上采用讲授方式,这种“悟道”式学习模式对于更感性的审美体验和艺术实践能力的培养显然是有明显短板的,不能有效疏解现代社会快速发展带来的不安及疏离感。

其三,学校美育存在千校一面问题,不能有效地体现在地性特点,对传承与保护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传统缺乏有效手段。我国是一个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的多民族国家,中华传统美育强调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和而不同的开放包容精神。但目前学校美育是一种通识艺术教育,采用统编教材,与地方文化传统相关的特别是基于地方的、有浓厚民族特色的民间艺术往往鲜有涉及。这样的教育方式既不利于传承与保护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传统,也同样不利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民族文化根基的国际化人才。

(二)寸有所长:美育在“未来社区”建设中的价值

社区美育是一种组织化的校外审美教育经典模式,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在西方美术学院、音乐学院普遍建立之前,曾经是人类学习艺术的一种主要方式,其中最典型就是师徒传授制。随着时代发展,尤其是媒介技术的迭代深刻影响着美育的内涵特征和与之对应的教育模式。摄影术的诞生开启了人类读图时代,视觉文化为这种非正式的校外艺术教育提供了可能,互联网的出现使这种可能成为必然,这是未来社区的美育价值再认识的逻辑起点。

其一,有利于增强身份认同感,给予人们精神上的归属,提升生命内在幸福感。家园是每个人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港湾,作为一个城市居民,每个人的家园都会落于某个社区。社区成为每个城市的基本细胞,也成为城市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品质的承载体。物质欲求单向度满足带来的情感的冷漠和疏离,使人们的生活欲求与生命感动相脱离,理性获得与感性需求相脱离,物质追求与生命意义相脱离。在这样的新环境中,社区美育的体验及参与平台的搭建,不仅能够帮助社区内的居民建立并维系起社区人际关系,更重要的是能够给予人们精神之所属。蔡元培在他的《美育与人生》中提到:“人人都有感情……陶养的工具,为美的对象,陶养的作用,叫作美育。”[6]社区美育将营造文学艺术氛围,改造环境,引入音乐影视,通过形象直观的教育来培育居民的审美观,滋润热爱美好事物的情感,从而提升生命内在的幸福感,使在外紧张奔波的人们回到社区后感受到生活的温软和生命的光亮。美国在对“1978适于居住城市法案”进行论证时,布洛尼教父曾说过:“一个适当的邻里关系(环境)需要比砖头和水泥、房子更多的东西;它需要一个对邻里的身份认同感——以一种精神和自豪为基础去创造和维持一个美好的环境。”[7]。美育所包含的艺术、文化和环境正是与这种精神以及创造这种精神直接相关的条件。

其二,有利于培养社区居民的审美能力,以全员教育、终身教育践行人的全面发展理念。当前消费主义与快速发展的媒介技术不断合流,正在形成一股无形的操控社会的力量,致使人的内在精神世界流失或弱化,消费社会的高度发展不断消解着人的精神世界与人文情怀。物质世界的不断满足和精神世界的自由发展间出现了极大的不平衡。社区美育可以更加微观地观照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发展上不平衡、不协调的关系,通过选择现实生活场景中美教育的路径,培养社区居民的高尚的审美能力,以审美的方式重拾精神完整性,构建精神世界发展的内动力。审美意义是在发生中形成一种引导精神恢复的实际力量,从心灵意识内部唤起人在现实中的生活自觉,并不断走向生命意义的深度体验与现实提升。

其三,有利于取长补短,实现学校美育优势互补,探索美育新方式与路径。有学者认为“美育走进社区,是一种趋势”[4]。通过强调学校美育与社区美育相结合,可充分利用社会美育资源来解决学校美育中的结构性不足与缺陷。社区美育不再局限于常规的艺术培训,而是使美育理论与审美实践更加密切地结合起来,通过去功利化的公共艺术提升公众的审美素养,教会人发现和创造生活的乐趣。通过社区美育的制度推进,可为终身美育创造一个稳定的可持续场景。儿童、青少年、老年人都拥有着与生俱来的艺术天赋,如何学会欣赏美,如何将美育融合到生活中,需要对现代美育的实施方式与路径重新思考。通过观察儿童教育、青少年教育的特点,可以将“未来教育”投射到当下的社区生活里,以美育驱动他们成长,营造社区教育的孵化环境,使社区美育参与到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

二、社区美育的基本特征和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般认为,社区美育是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随着社区教育的兴起而产生的,通常是依靠政府、各类非营利性公益组织、私人的资金支持,搭建固定的平台和项目,吸引居民、志愿者、艺术家等参与,有组织地实施的一种艺术教育模式。分析浙江省提出的“未来社区”教育场景,其社区美育主要需要解决这样几个问题:一是如何开发和提升相同社区内不同人群的正确审美观和具备对于美和崇高的感知与愉悦能力;二是培养社区不同年龄段、不同教育背景、不同艺术素养的居民遵循美的一般规律,具有创造日常之生活美和艺术美的能力;三是通过美育获得人性的完善,倡导社区居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从而提升社区治理水平。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进一步正确把握现代社区美育的基本特征。

(一)高度组织化、社会化的运行模式

社区美育应该是具有高度组织化、社会化的一种教育模式,能有效地、广泛地调动各种资源,包括资金资源、人力资源和各种艺术资源。设立政府支持的艺术基金或专项基金,或通过公益组织、企业、私人的募捐和市场化运作筹措资金;建立区域内公共艺术资源的共享机制,广泛动员和吸引艺术家、民间艺人、社区居民、师生、公益志愿者等参与其中,以此促进社区美育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政府要加大对公共文化艺术场馆设施的建设力度,提高服务意识和运营水平,为社区居民营造良好的公共艺术实践条件。高度组织化、社会化运作机制同时还表现在基于社区美育项目的丰富多彩,包括艺术培训、艺术展览、商业艺术等形式,以此推动全员、全过程、终身美育,提高公民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趣味,使美真正成为大众日常生活的一个不可缺的组成部分。这种美育模式凸显了学校美育所不具有的特点,具有不可替代性。

(二)立足开放式办学,基于终身教育理念

社区美育打破了学校围墙阻隔下的封闭式办学模式,社区的教育场景既包括教室之外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与艺术环境等实体的物理空间,也包括直播平台、网络慕课、线上博物馆等虚拟空间。在这个场景中师生走出教室、教材,通过双脚丈量和视觉远行去发现与感受真实的世界,通过交流对话走进彼此内心,通过艺术的方式使民众勇于面对复杂的社会问题。社区美育的开放性还体现在项目始终面向社会、面向大众,在学员的招收上以不设门槛或者尽可能少设门槛为原则,既有面向孩子的美育启蒙教育,也针对成年人的终身教育,致力于发现与发挥人的审美、创造力等潜能。此外,社区美育的师资队伍构成和教学内容也均具有明显的开放性特征。

(三)社区美育的民族性、在地性

社区作为区域文化共同体是中华美育精神落实的载体,是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层一线。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历史上我国各民族融合发展,形成丰富灿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千姿百态的各地特色人文景观。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继承与发扬各地各民族的传统文化艺术。落实到美育,就是要做到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科技与艺术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充分地利用好当地有特色的美育资源,将美育的资源优势转化为教育优势与智力优势;以共同的审美意识有效地疏解和排遣城市人疏离感、孤寂感的现代病。总之,审美不能脱离社区的传统和环境,其经验不能脱离现实生活和日常经验,这也是社区美育的重要意义所在。

(四)社区美育的日常性和参与性

相较于学校美育,社区美育强调体验与参与,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活动的日常生活化是社区美育的一种常态,日常生活的泛审美化与审美教育的参与性之间存在着应然性。正是这种关系使社区美育更加接地气,引导人们用好奇心在现实生活发现问题,用探究心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美不仅仅是感官的,而且是一种生命的态度。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艺术体验,促进社区成员与社区内部和周边环境的关联,强化他们对社区的身份认同,进而增进社区归属感。

目前浙江省遴选产生的24个“未来社区”首批试点单位的创建工作正在有序开展中。其主要模式是以行政推动为主导,以省政府的试点工作方案为指南,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在空间建设、治安治理、便民服务等方面已取得一定的成效,同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就社区美育建设而言,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一是对社区美育重视程度不够,还未意识到发展美育对社区发展的重要性,仅仅把它看作是与“谋生”相对应的“乐生”,缺乏顶层的系统设计。

二是组织架构过于行政化,社会化程度低,致使资金缺口较大,周边教育资源整合不足,社区与学校联系不够紧密,无法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三是对教育场景的理解有偏差,过多集中在物理空间的“硬元素”而忽视行为与治理制度等“软元素”。

四是居民的认同度和参与度不够,处于半强制化参与到政府工作方案中,而很少有积极主动参与的,缺乏居民之间人与人的关系建设。

20世纪60年代,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提出社会资本的概念,其与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等资本的形式一样,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重要资源,是社会组织的某种特征,例如信任、规范和网络,可以通过促进合作行为而提高社会效率。居民通过参加社区美育活动,不仅收获愉悦感,还构建了积极的社会关系网络,建立彼此之间的信任感、归属感,自发性地约束和激励便逐渐形成。显然,目前以社区美育建构社会资本的理想模式还未形成。

三、“未来社区”生态美育体系的基本构想

基于未来社区的社区美育以持续提升居民综合素养、构建“向善”“求美”的良性互动的社区文化、提高生活品质和生命质量为根本目的。以蔡元培提出的“以美育代宗教”的思想为圭臬,针对未来社区美育现存的主要问题和成因进行分析,力图构建融通中西理念、兼顾标准化和多样性的全新方案。

(一)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美育生态育人体系

美育当然是学校教育重要的必修课,但是显然不能止于学校教育。近百年前蔡元培就对此有过深入思考和精辟论述,“学生不是常在学校的,又有许多已离开学校的人,不能不给他们一种美育的机会”[8],他将美育分为学校美育、家庭美育和社会美育。社区美育是社会美育的子系统、家庭美育的总集合,也是学校美育的延伸和补充。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美育工作系列讲话精神,在新时期真正践行蔡元培的美育理想,我们提出在未来社区构建基于社会生态学理论的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美育生态育人体系(图2)。

图2 “未来社区”美育生态育人体系

按照以上技术路线图,内圈为学校,通过项目组整合学校美育及公共艺术教育资源,以学校为核心展开一些人文艺术活动、艺术设计活动、公共艺术活动等,用点对点的方式覆盖到社区每一个家庭,学校设计的课程与活动,在社区的各个中心、区域落地,从而产生美育在社区的价值。“未来社区”美育生态育人体系架构大致如下:

一是建设人人放心的社区儿童艺术中心。中心将开设儿童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包含舞蹈、绘画、戏剧等。课程设计的出发点是培养儿童的良好审美情趣与人文素养,让儿童在平等、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艺术,提高审美,参与创造。

二是开辟人人交流的社区公共空间。改变目前社区的公共空间普遍存在闲置或者利用率不高的现象,破除政策性、制度性藩篱,充分开放、开发这部分资源,利用这些空间开展一些项目,如:公共装置、涂鸦墙、广场舞、非遗传承活动、社区文化之旅等,吸引社区居民参与到各种项目中来,增强居民与艺术家、志愿者以及作品之间多维的互动。如北京市文化局主办的“名家名作进社区”系列活动,2018年开办了50余场进社区活动,足迹遍布北京的各个城区域内的街道、社区和学校。该活动通过组织各艺术机构、艺术家到街道、社区中来,为社区居民带来了生动、别样的艺术知识讲解活动,并现场展览作品,指导各类兴趣爱好人员参与现场创作等。根据社区的人文特点,利用公共空间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社区文化,不仅有助于提高社区美育的凝聚力和影响力,还可以通过人与环境的交互、人与人的交互,形成基于社区的美育共识进而提升居民的美育品格。

三是建设人人关注的社区美育公众号平台。平台以美育建设为主题,对美育的内涵和外延进行解读,对社区家庭美育观念与行为进行引导,通过身边的案例现身说法,以“隔壁家的孩子”教育自家的孩子;正确理解真善美的关系,以微传播方式弘扬美育教育“求真的旨趣、向善的意向和形而上终极信仰的人文精神”,纠正一些偏颇的教育观和美育观。[9]让更多孩子能够享受家庭港湾式成长教育场景,能够在父母的帮扶下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文化活动,培养健康审美情趣。

四是开设人人参与的社区美育中心。创建“一社区一文化”的格局,以相应的美育手段介入,形成独特的文化创意社区,从而开展社区独具文化特性的美育实践。美育中心将创造一个自由表达思想、情感、经验的小环境,通过艺术作品、人文讲座、艺术沙龙、非物质遗产传承等形式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提升鉴赏美的能力,同时深度激发新灵感和创意能力。同时,还可以在中心用美育的方式温和地处理一些社会或者社区敏感问题。

五是引进人人体验的社区艺术工作室。社区艺术工作室将广泛吸引艺术家、民间艺人、社区居民、高校师生、志愿者等,通过艺术参与和体验来促进艺术传播,提高获得感和幸福感,进而增强认同感。

(二)构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社区美育的良性互动关系

高校在社会生态系统的构建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列入首批“未来社区”试点单位的云帆社区位于杭州钱塘新区,坐拥全省最大的高教园区,区域内汇聚14所高校、25万师生,大学生数量占全省总量的近1/3。虽然钱塘新区高校林立,各大学的公共艺术资源丰富且各具特色,比如传媒特色鲜明的浙江传媒学院,服装服饰设计久负盛名的浙江理工大学等,但目前的现实是这些学科和资源上的优势很难为社区共享,也未能转化为域内社区美育的独特优势。新时期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有责任和意愿发挥科研和团队优势服务社区,提升师生艺术实践能力,构建起社区美育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相互赋能的生态链。我们可以通过政府—高校—社区联动,整合新区资源,结合新区文化产业,推动高校为社区注入文化活力;依托新区文化企业、高校宣传平台助力社区美育传播;借力新区各方力量、高校艺术资源搭建文化艺术平台,丰富社区美育的形式与内容。

此外高校还可以为社区培养专业的美育工作者,输送大批年轻的美育志愿者,从国外的经验看,这两支队伍的质量与数量对社区美育建设至关重要。

(三)强化移动互联网美育功能,拓展社区美育发展时空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媒介技术对社会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变化,社会在媒介化中演进为媒介化社会,智能手机的出现使移动互联网成为日常生活的内容。一项问卷调查显示,“不同的媒介工具在审美功能上存在显著差异,手机的审美功能最强”。[10]传统的基于“静观”的审美方式不断消解和转型,移动性、娱乐化、视听化正在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审美的新特征。

如何用好移动互联网,在浩瀚的网络虚拟世界获取更多更好的社区美育资源,提升社区各类自媒体的美育内容和含金量,这已经成为当下社区美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如号称“北京最接地气的社区生活手机服务平台”的OK家APP,为全市近2000个小区提供个性化信息和各类便民服务;合肥市包河区滨湖世纪社区推出“世纪早茶”自媒体矩阵,作为社区媒介平台,整合了社区各类自媒体资源平台。但是客观地分析,目前无论是社区媒介还是社区对移动互联网的使用上,主要还是基于信息传递、便捷服务,缺乏有审美含量的内容,更没有专门固定的节目或者栏目。鉴于此,浙江“未来社区”建设要强化移动互联网美育功能,以此拓展社区美育发展时空,形成线上线下互动、虚拟现实互见的新格局。

一是建立浙江省传统文化数字资源库。由政府部门牵头部署,联合各艺术机构,收集并整理各个博物馆、美术馆和展演平台的文化作品,从中选取并制作完成数字化转化,用于全省社区传播与浏览。社区定期选择一些高质量的文化活动推送到社区美育订阅号,使居民能够通过最便捷的介质获得传统意义上的美育,从而提升居民对传统中华美育的自信。

二是建立社区美育全媒体传播矩阵。我们可以学习北京和上海等城市积极推动传统媒体进社区合办社区媒介的成功经验,邀请报社、广播电视、新闻网站或者有实力高校的新闻中心,与社区联合打造社区APP,构建一主多副的社区自媒体矩阵。只有提高自媒体矩阵整体艺术品格,处理好娱乐性和艺术性的关系,才能更吸引居民的审美兴趣,自觉遵循美的规律来塑造自己的心灵。

三是通过直播等方式打造社区文化品牌。武汉市百步亭社区自2012年起联合湖北卫视创办全国“社区网络春晚”栏目,每年1月份“百步亭社区”利用公众号和众多自媒体进行密集宣传造势,虽然节目表演者都是社区普通居民,制作成本也较低廉,节目整体艺术水准不高,但是每届都有超过1亿人次的收看量,吸引了全国2万多个社区的参加,这样一场“嘉年华”成为百步亭社区引以为豪的文化名片。如果能更多地植入地方文化传统或者社区独特的人文自然元素,利用网络吸引眼球、获取流量,无论对地域特色文化的传承还是社区美育都是好事,故而通过审美文化打造社区特色文化品牌是“未来社区”的应然性选择。

社区是指聚集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它不仅是有形的地理空间,也是无形的人文精神空间。社区美育固然关注有形的美,更关心无形的精神世界。精神所往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美育是通向所往的一把钥匙。“未来社区”建设中,美育不仅仅是文化发展的需求,更是人精神所往的必须。

猜你喜欢

美育社区艺术
论公民美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社区大作战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纸的艺术
影像社区
美育教师
因艺术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