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措施探讨

2020-06-09刘建瑛

天津教育·下 2020年4期
关键词:高中数学核心素养教学

刘建瑛

【摘  要】数学科目是学生在高中阶段需要学习的重要科目,它在锻炼学生的理性思维以及逻辑思维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好数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发展。现阶段,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助于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发展,进一步提升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本文首先对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和意义进行阐述,然后就高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培养的措施进行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学生;核心素养

进入21世纪,社会竞争更加激烈。为了有效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教育相关单位必须重视和加强核心素养教育。而高中阶段的学校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教育的重要平台。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要加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将理论教学和核心素养教学更好地融合在一起,优化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素养是学生所需要具备的核心素质和必备素养。高中数学核心素养,不仅是指对数学知识和理论的学习,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数学知识和理论的学习,渗透对学生相关数学能力的培养,包括抽象思维、逻辑推理、数学建模、运算能力、直观想象、数据分析等方面的能力。促使学生具备这些能力,是高中数学教师重要的教学任务。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涵盖日常教学的方方面面,为教师的教学指明了正确的方向。相比于传统的重知识和理论的教学模式,它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放在教学的重要位置,有利于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

随着高中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对高中数学科目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对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顺应我国教育发展和教学改革的趋势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顺应我国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趋势,是科学合理的教育改革措施,对促进我国教育改革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在核心素养理念的引导下,教师更加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的锻炼,将理论学习与应用创新更好地结合起来,促使我国在培养大量理论性人才的基础上,增强应用型复合人才的培养,进一步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和教学改革的发展。

(二)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很好地弥补了以传统应试教育为主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以更好地发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使学生在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发展各种优秀的品质和素养,实现更加健全的发展,从而有效提升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三)有利于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符合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在传统教学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将思想教育、德育、能力训练更多地融入教学过程中,可以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全面提升,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各种潜质,提升学生的各项素质,从而培养出更多品学兼优的学生,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

三、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措施

(一)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高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理念已经无法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要求教师摒弃传统固化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深入学习核心素养理念,研究核心素养理念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方法,不断增强核心素养教学能力,提升教学水平,促进高中数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发展。首先,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从学生的角度设计教学方案,重视核心素养培养;其次,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多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促使学生学会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最后,教师要将理论教学和学生的能力训练相结合,促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各项综合素质。教师只有摆脱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的束缚,才能有效落实核心素养的理念。

(二)从兴趣出发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高中阶段学习任务重,学生的学习压力也比较大。对于相对复杂的数学科目,很多学生往往感觉较为枯燥,提不起学习兴趣。很多学生一旦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就容易丧失对数学学习的动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传统的数学课堂往往以教师为中心进行授课,课堂一味强调对数学知识的讲解,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提高,要不断地创新教学方式,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多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偏好,积极采取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进行教学,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对学生的學习兴趣进行培养,以此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逐步渗透,层层推进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如推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应变能力等。对学生这些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在教学中逐步渗透、层层推进的,它是一个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过程。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将基础的理论知识先掌握好,才能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渗透在教学过程的方方面面,重视平时的每一节课,做好合理的规划安排,不断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增强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力,一步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四)增强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

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前提条件,同时增强对学生数学思维的锻炼也符合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学生在解决各种数学问题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思维,借助已知的条件,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往往是考验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过程,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和训练,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教学中,数学教师可以多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进行思考,以此增强对学生思维的训练,以及促进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现代社会需要大量创新型人才,创新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离不开创新意识。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多给学生创造一些探究知识的机会,在讲解知识时以引导为主,而不是将知识一股脑地灌输给学生,这样会严重束缚学生的创新意识。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多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个问题进行分析,探索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对解题方法进行创新,多启发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六)加强学生数学文化的教育

传统高中数学教学往往容易忽视对学生进行数学文化的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教给学生数学知识和理论,还要加强学生对所学数学理论文化和背景的了解学习,如理论背景、数学发展史、数学家个人经历等方面的内容,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同时,加强对学生的数学文化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通过对学生进行数学文化的熏陶,在无形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四、结语

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新时期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的要求,也为高中数学教学指明了方向。因此,高中数学教师要不断提高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视程度,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来提高对数学认知的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许雅红.浅谈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从课堂教学中数学运算的维度[J].新课堂,2018(5).

[2]张勇.刍议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好家长,2017(29).

(责任编辑  李 芳)

猜你喜欢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