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9年全国卷Ⅰ第25题看经济史教学
2020-06-09刘其姣
刘其姣
展阅2019全国高考试卷,笔者印象最深的一道题是Ⅰ卷第25题,通过货币史内容考汉代中央集权制度,从经济角度考查政治问题:
25.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朝廷这种做法( C )
A.加强了货币管理
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
C.削弱了诸侯实力
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
题目本身不难,从笔者收集到的有限样本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够选出正确答案。但以往考查中央集权,大多从政治制度本身去考查,此次从经济货币的角度考查令人耳目一新。在古代国家体制下,经济也是为政治服务的,经济政策更是如此,包括货币政策,土地政策,税收政策,都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
白鹿皮币本质上是一种虚值货币。在古代商品经济不够发达的情况下,货币本身往往就有价值,如金银。只有到了现代,纸币以强大的政府信用作为背书,加上商品流通的有效性,虚值货币才有了“价值”。而定价“40万钱”的白鹿皮币显然没有这个“价值”,政府强迫使用不仅仅是经济目的。此外,面值太大,不可能拿去民间交易兑换,因此拿到皮币的诸侯王等于是拱手把财富让给了政府,政府借此从经济上打击诸侯王。
据陈雨露,杨忠恕先生解释[1],汉武帝推行皮币的另外一个出发点是为了筹措攻打匈奴的军费。汉初休养生息70余年攒下的财富已经被这位雄才大略的君主花见底,为了缓解财政上的压力,汉武帝除了推行皮币(主要針对诸侯王)、白金币(主要针对富户)外,还推行三铢钱这种减值货币(主要针对普通百姓)。据彭信威先生考证,白金币为银锡合金币[2],在金(黄金)钱(铜钱)本位的汉代,可兑换300—3000个铜币不等,所以白金币本质上也成了一种虚值货币。后来引起疯狂的盗铸,原因就是盗铸虚值货币有利可图,严刑酷法都不能阻止,但最终苦的还是百姓。三株钱铸造时间不详,因上有“三铢”二字,故名之。此币寿命短,铸造不多。但有一点可以确定,汉武帝废半两,铸三株类似的减值货币,是想通过减轻货币重量来聚敛财富,政府要求三铢钱与四铢钱一比一兑换,结果劣币驱逐良币,民间盗铸成风,最终也是苦了百姓。汉武帝除了用这种方式“抢劫”民间财富,还颁布了针对中产商人阶层的“算缗令”(财产税)和“告缗令”。这两个制度充满了政治告密意味,但也是从经济的角度解决政治问题。“算缗令”直接让商人们依据自己财产报税,可想而知商人们不会乖乖上报。于是“告缗令”出台,只要告发属实,被告者的财产被政府和告密者共同分享。“于是商贾中家以上大率破”[3],破产了。这些政策败坏了社会风气,也不利于经济的正常运行,汉初休养生息,经济复苏繁荣,社会奖励勤劳致富的风气为之改变。最终汉帝国走上下坡路[4]。
后来历史上多次出现这种利用货币,尤其是减少铜币重量来聚敛财富的政府行为。背后基本上都有恰逢乱世,政府需要筹措军费,或者打击豪强或政治对手这样的背景,他们共同的后果都是扰乱市场秩序,百姓苦不堪言,甚至把自己的政权葬送掉。远一点的如三国时期蜀政权诸葛亮在四川地区发行的“直百五铢”[5],所谓“直百五铢”就是一枚铜钱当一百枚使用,直接通货膨胀100倍,诸葛亮的本意是掠夺川中豪强,筹钱北伐,结果却加速了自己政权的垮台。近代如国民党政府在解放战争时期为了筹措军费而虚发法币,导致国民党政权更加不得人心。
从经济的角度考查政治问题,提醒我们经济史教学的重要性。高考除了“服务选才”,也应该为学生打下将来职场和社会适应的基础。作为一个现代人,金融经济知识是必备知识。这要求教师本身就是“硬铁”,能够从经济史、金融史的角度重新解读历史。多一个角度,多一层观感,无论是历史的深度和广度的延展,都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同时,了解更多经济史的内容,也是我们践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重要基础。
首先,我们要加强经济史方面的阅读,货币,金融,土地政策,税收政策都应该有所涉猎。我们的教材涉及的经济史内容远远不够,且经济金融本身是一个专业领域,必须通过专业阅读才可以了解相关知识。这里笔者分享一些笔者看过的、相对容易入门的、也帮助过自己的一些作品。中国古代史方面,吴晓波先生的《浩荡两千年——中国企业公元前七世纪到1869年》,此书有些史料有些错漏,但为我们打开了新的视角;吴晓波先生的另外一本《历代经济变革得失》也值得一看。波音的《王朝的家底:从经济史角度看中国历史》,有趣,看起来轻松愉快,从古代的盐铁,粮食,运河,长城等来解读中国历史。陈雨露、杨忠恕先生的《中国是部金融史——透过金融读懂三千年》,对中国古代货币金融史有很详细的梳理。改革开放以前包括近代部分的经济史,有吴晓波先生的《跌荡一百年:中国企业1870—1977》,更专业一些的有吴景平先生的《近代中国的金融风潮》。改革开放后的有吴晓波的《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如果想了解近十几年的历史,理解当下,还可以阅读吴先生的《激荡十年,水大鱼大:中国企业2008—2018》。读当下的经济史,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过去的经济决策。世界史方面,可以读陈雨露、杨栋先生的《世界是部金融史》。专门的货币史,可以去读彭信威先生的《中国货币史》,大部头,经典之作。简单一点的,可读徐瑾先生的《白银帝国:一部新的中国货币史》。
其次,要在课堂上有效落实唯物史观的教学。历史教师学习经济史是为了更深入更多角度地做历史解释,这就要求我们落实好唯物史观这个工具,而不是干巴巴地讲理论,讲道理。这要求我们能够整合一些素材,对特定的历史进行多角度的解读。笔者曾经遇到过这么一道题。
下图为西汉初年中央和诸侯王国所管辖的行政区和人口统计表。对比统计图表中中央和王国所管辖的郡和人口数,可以得出的推论是西汉初年( )
A.中央辖郡政治地位高于诸侯国
B.中央政府完全失去对地方的控制
C.统治者不赞成实行中央集权制
D.中央辖区经济发展高于王国辖区
答案选D。但是学生要证据,不能干巴巴地说中央辖区的经济就是好于王国辖区。《王朝的家底》一书解读古代粮食作物品种的改变对中国政治的影响,于是笔者试着整合书中的资料,加上采访身边的北方人和地理、生物学科方面的同事,设计了以下表格(见下页)。
表格里面的数据,粟的亩产量和宋代粮食的亩产量,学界研究有出入,其他的基本上都是史学定论。粟的亩产量差别尤其大,从40几斤到200多斤都有说法,本人最终采信了北师大教授葛金芳先生的研究成果[6]。古代社会,粮食生产对一个政策的影响是巨大的。汉代中央真正掌控的区域种上了产量更高、热量更高的小麦,而且可能已经推广。而东边诸侯王国平原地区并没有全部开发,小麦传播路线是由西往东,此时还没在这里大规模推广。因此,汉代中央政府才有可能在人口和郡区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最终成功扭转与东边诸侯国的力量对比。学生认为表格可以提供依据,能够解释得通。并且有学生推断,文景之治时国家粮食吃不完可能与改变了粮食作物的品种有关,而不仅仅是因为文景两帝的英明神武。至此,学生对唯物史观的理解也更加透彻了。
最后,谨防经济史教学变成经济学教学。经济学的思维方式重视定量分析,显得严谨、新奇。我们很容易在课堂教学中,把这些“特别”的东西一股脑儿倒给学生,让历史课堂变成经济学知识的“汪洋大海”,而全然忘了历史课堂的学科特点和历史素养的滋育。笔者曾经听过一节关于罗斯福新政的公开课,授课老师想从股市的崩盘以及由此造成的金融危机解读经济危机的严酷性,于是从证券知识入手,罗列了融资的重要性,股市的涨跌机制,金融行业的崩盘等等专业知识。可叹的是,解释清楚这些专业知识就花掉了大半节课时间,学生仍然没有直观体会到经济危机这个历史事件。相反,学生一头雾水,被迫陷入“证券知识”的“狂轰滥炸”中,面对四五条长材料,也没有通过“实证”方法获得经济危机的“感同身受”,更不用说去理解为什么罗斯福新政要想尽办法“卖”东西了。经济史教学也要充分发挥历史教学的人文性、叙事性和建构解释的功能。经济史背后是活生生的人,是有意思的事,而不只是冰冷的数据和高深的理论。通过经济史的教学,教师要引领学生感悟历史,开阔视野,解释历史,提炼本质,发现规律,关照自我和现实,让历史有更多的视角和内涵!
经济史的教学是重要的,一线教师要重视相关内容的学术前沿,及时学习、更新相关知识,完善我们的教学。望此篇能抛砖引玉。如有错漏,请批评指正。
【注释】
[1] 陈雨露,杨忠恕:《中国是部金融史——透过金融读懂中国三千年》,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3年,第48页。
[2][5] 彭信威:《中国货币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83、97页。
[3] 司马迁著,韩兆琦评注:《史记》,长沙:岳麓书社,2011年,第447页。
[4] 于民雄:《禍国殃民的告缗令(下)》,《贵阳文史》2017 年 第 1 期。
[6] 葛金芳:《中国经济通史 5 宋辽夏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2年,第2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