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多重史料拨开“重农抑商”之迷雾

2020-06-09李双娉胡波

中学历史教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商人史料商业

李双娉 胡波

根据经济学一般原理,完整的社会经济运动由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环节组成。“一定的生产决定一定的消费、分配、交换和这些不同要素相互间的一定关系。当然,生产就其片面形式来说也决定于其他要素”。[1]因此,对于社会生产来说,商业的作用不可或缺。但是,由于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性,商业规模被限定在较低的水平上。中国古代的“抑商”政策“对生产过程中的交换环节影响较小,而对分配环节作用较大,即社会剩余劳动如何在剥削阶级内部进行分配,也就是说,它在本质上是减少私商所获社会剩余劳动,扩大国家所得份额,即国家从私商那里夺取商业利益”[2]。基于此,笔者尝试从国家税收变动的视角来进行教学设计,引导学生探讨和解释中国古代抑商政策的变化。

由于历史解释以历史叙述为表现形式,所有的历史叙述都包含史实和解释两部分,对同一历史事物的叙述会有不同的解释。基于此认识,设计了课堂的导入:

当代历史研究者关于中国古代抑商政策的三种完全不同观点:(1)中国古代长期采用抑商政策[3];(2)中国并非是实行一以贯之的抑商[4];(3)中国历代的统治者大部分重商[5]。设问:“历史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引导学生带着疑问回到史料和教材,并指导他们画出“抑商之变的时空轴”。

一、探抑商之源

以战国时期商鞅对待农业和商业的态度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以史料为依据,历史理解为基础,唯物史观为指导,对“抑商”概念进行历史解释。

农、官、商三者,国之常食官也(合法的谋生职业) 。农辟地,商致(流通)物,官法民。

—— 《商君书·弱民》

根据以上材料提问:商鞅眼中的农商关系? 学生回答:商业与农业同等重要。教师进一步提问:那么既然商业与农业同等重要,是社会经济发展运行不可或缺的,商鞅为何实行抑商政策?引入下一段材料:

言谈游士事君可尊身也、商贾可富家也、技艺足以口也。民见此三者之便且利也,则必去农……则必不为上守战也……国之所兴者农战也……农者寡而游食者众。众,则农者殆;农者殆,则土荒。

——《商君书·农战》

学生可从材料得出商鞅抑商原因:“民去农,不守战,土荒,农殆”,老师加以拓展:农业是当时国家的战略产业和经济支柱,农业人口的多少决定国家赋税收入的多少,商业冲击农业以及可能诱导人们去农从商,从而影响国家的经济基础。但是商鞅也看到“商致(流通)物”的作用,那么如何发挥“商致(流通)物”作用,又确保小农经济的基础地位?老师继续展示史料:

使商无得籴(买进粮食),农无得粜(卖出粮食)…… 重关市之赋,则农恶商,商有疑惰之心。农恶商,商疑惰,则草必垦矣…… 壹山泽,则恶农、慢惰、倍欲之民无所于食。

——《商君书·垦令》

设问:商鞅如何抑商?通过研读史料,你对抑商概念有哪些新认识?引导学生分析史料、分组讨论得出结論:(1)战国秦汉时期抑商是抑制民间商业,将商业利益集中于国家之手,退私商而进官商。重农是目的,抑商是手段,必要时用行政手段干预经济。

围绕抑商原因的话题,老师引导学生再次解读古代抑商的概念。

中国古代抑商概念亦有另一层含义:(展示战国、汉代和唐代有关商人的三则史料)

夫明王治国之政,使其商工游食之民少而名卑,以寡趣本务而趋末作。

——韩非《五蠹》

令商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困辱之……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

—— 《史记·平准书》

工商杂色之流……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

——《新唐书》

围绕三则史料,教师设问:材料反映古代社会对商人什么态度?在哪些方面抑商?若我们对抑商概念进一步完善,你觉得该如何补充?

进而引导学生分析史料、分组讨论得出结论:(2)抑商是对商人政治、社会、法律地位的限制,在全社会形成轻商贱商的思想与观念,以约束人们行为,防止人们“背本趋末”。

但是中国古代抑商政策是处于变动之中的,具体情况又是怎样?通过连续设问,提升学生的思维层次。

二、析抑商之变

(1)商人地位之变

(桑)弘羊,洛阳贾人子,以心计,年十三侍中。

——《史记·平准书》

宋太宗诏“如工商杂类人内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科举考试)” 。

——《宋会要辑稿·选举》

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四民异业而同道。

——王阳明《节庵方公墓表》

依据三则史料,教师设问:在历史长河中,商人逐渐突破政治、社会、法律等各方面的限制,地位逐渐得到提升,其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经济背景?

幻灯继续展示另两则材料:一是《清明上河图》实物史料,二是“北宋初期商税数额”文献史料。

北宋时各朝商税征收数额从宋初至宋仁宗时期一直呈递年增长的态势:太宗至道中全国商税征收数额为 400万贯,仁宗庆历年间暴增至 2200 万贯,增长指数达到了 550,在当时国家岁入总额中占据了56.4%的比重,达到整个北宋时期商税征收数额的顶峰。

——摘编自《文献通考·征榷考一·征税》

通过引导学生对史料的分析,分组讨论回答之前的问题,再次回归史料,分析历史上不同时期商人地位的变化原因。进而在老师的梳理和引导下探究有关商人地位变化的特点和趋势:

随着商业的持续发展,一元农业型财政向包括商业在内的多元财政方向转变,将商业收入纳入封建经济轨道,商人的社会地位也由贱民阶层转向庶人阶层。

(2)商业政策之变

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水陆交通要地),驰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

—— 《史记·货殖列传》

教师设问:汉初为恢复经济,对私商采取什么政策? 汉代一直对私商如此宽松、自由放任吗?

(汉武帝时)愿募民自给费,因官器作煮盐,官与牢盆(煮盐的铁锅)……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釱(铁镣)左趾,没入其器物……外事四夷,内兴功利,役费并兴……赋税既竭,不足以奉战士……而富商大贾冶铸煮盐,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公家之急,黎民重困。

——《汉书·食货志下》

教师设问:据材料,概括汉武帝时期如何抑商?汉武帝时期为何抑商?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抑商政策在汉代初期和中期的不同表现,让学生认识到汉武帝抑商政策是“帝国出于财政的考量,以行政手段介入商业,与商人夺利,这才是历代帝国当权者在‘抑商口号下隐藏的真正利益动机”[6]。

教师继续展示唐代的相关史料拓展学生的认知。

唐朝初期,实行轻徭薄赋,“通盐池、盐井之利与百姓共之”。

——《中国盐业史》

唐高宗时“开永济渠入于新市,以控引商旅,通江、淮之货,以百姓利之”。

——《新唐书》

安史之乱后,平原太守颜真卿“以钱收景城郡盐,沿河置场,令诸郡略定一价,节级相输,而军用赡”。

——《全唐文》

教师设问:以上三则材料,哪些是严格执行抑商政策?哪些是抑商政策有所松动?为什么?由此得到什么认识?

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维层次:唐初与唐中后期抑商政策亦表现不同,与汉代一样,在王朝建立之初抑商松动,中后期加强抑商。抑商政策在朝代与朝代之间又会有怎样的异同?

北宋仁宗时创立了“盐钞法”,“令商人就边郡入钱四贯八百售一钞,至解池请盐二百斤,任其私卖,得钱以实塞下,省数十都被运之劳”。

——《梦溪笔谈》

宋代比唐代抑商政策表现更加宽松,宋代与明代抑商又有何不同?

宋政府在广州、泉州、福州等地设立了市舶司,多次派使臣赴海外招徕外商并管理对外贸易。两宋亦利用民间力量来广招外商,友好往来。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明太祖“命礼部严禁绝之,敢有私下诸番互市者,必置之重法……申禁人民无得擅出海与外国互市” 。

——《明太祖实录》

教师结合此环节的史料教学,引导学生分析和理解宋明清抑商政策的特点:宋代在促进官方海外贸易的同时,放宽民间海外贸易,明代实行海禁,严格限制民间海外贸易。但明代“郑和下西洋”和清“乾隆二十五年发给中国商人的海外渡航证明书”的史实说明清时期抑商政策并不是一味的“固化”不变。

结合之前六则史料的阅读分析,引导学生开展课堂讨论,自主得出探究结论:

抑商政策随时代变迁而变动。抑商政策的调整,实为在政府和民间、官商与私商之间,重新分配既有的社会财富,其目的是为维护统治秩序。

进而向学生抛出更深层次的问题:中国古代抑商政策的实质是什么?

三、识抑商之本

为了让学生更全面认识抑商政策,给学生提供三则看似矛盾的史料来加深理解。

宋太宗下诏“除商旅货币外,贩夫贩妇,纸扇芒鞋及细碎物,皆勿税”。

——马端临《文献通考》

宋代凡是主要商品,几乎全在国有专营之列,包括茶、盐、酒、醋、矾以及外贸所得的香药、象牙等……私自酿造酒曲达十五斤者,处死;私自贩盐十斤者,处死……

——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上述两则材料体现的商业政策是否矛盾?材料反映宋代推行惠商措施的同时,抑制私商经营某些行业的看似矛盾的措施,其实质是什么?

宋代王安石说“盖制(抑制)商贾者,恶其盛,盛则人去本者众;又恶其衰,衰则不通,故制法以权之”。

——《王文公文集》

引导学生分析史料自主得出结论:宽松与禁榷可以并举。在保障政治稳定,财政充足的前提下,放开民间商业发展。“从根本上说,重商、隆商是出于当时国家财政的需要。然而,一旦国家的这种需要不能從与商人分利中得到满足,国家就会对商业直接经营,独占商利。”[7]

最后回扣课堂导入时关于中国古代抑商政策的三种观点:(1)中国古代长期采用抑商政策;(2)中国并非是实行一以贯之的抑商;(3)中国历代的统治者大部分重商。让学生自己选择同意哪种观点。让学生认识到历史结论不是固定的单一的,历史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复杂的、多元的。让学生认识到历史解释对于历史学习的重要性。

在本节课的史料教学尝试中,最后的设问环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认同哪种观点?”笔者并不要求学生得出同一的、固化的认知,而是提示学生: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史料的发现,从不同视角、站在不同立场,运用不同分析方法对同一个历史事物进行历史解释是不一样的。体验在历史理解的基础上,依据史料和理性分析构建自己的历史解释,就像“历史学家一样进行历史思考”,对社会现实发展形成一种持久的理解力,这是我们历史学习的意义价值所在。

当然,“历史解释”核心素养的培养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笔者在试图培养学生构建历史解释能力的同时,甚感困惑的是,如何能让学生在课外,从丰富的史料中甄别和选择有利于历史理解和历史解释的有价值的史料作为支撑,而不是老师搜集选择史料呈现出来给学生;如何提高学生对史料的敏感度和兴趣度,从而推进他们进一步解释历史的思维能力的提升,这可能需要更深层次的史料教学策略来实现。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102页。

[2]袁林:《中国古代“抑商”政策研究的几个问题》,《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3]王印:《本思想与中国封建时代的抑商政策》,《史学集刊》2000年第3期。

[4]吴慧:《中国商业政策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7页。

[5][7]陈长华:《抑商质疑兼论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史林》1995年第2期。

[6]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46页。

猜你喜欢

商人史料商业
走马史料赠故里 川渝民间文艺添新篇
言而无信的商人
威尼斯商人
记录二十年商业社会的风云变幻
绿建筑的商业姿态
中国商业医疗保险的增长轨道
史料教学讨论征文
史料教学讨论征文
商业物业经营个股表现
商人求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