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意识在历史教学中的有机渗透
2020-06-09徐灿华刘静
徐灿华 刘静
当下,囿于应试教育的桎梏,劳动教育并没有引起家庭、学校及社会的广泛关注。它常被视为教师惩罚学生的工具,中学生所能触及的劳动教育也仅限于班级打扫卫生等基本任务。“劳动教育在学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软化,在社会中被淡化,中小学生缺少劳动机会,不会劳动,不重视劳动和珍惜劳动成果。”[1]针对种种问题,2018年9月10日,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特别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相较于往年,2019年全国新课标高考历史《考试大纲》增添了“引导其(注:指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一新的阐述。回眸2019年我省所使用的新课标全国Ⅰ卷,该套试卷充分体现了《考试大纲》的理念。例如,第34题以万能蒸汽机的发明为切口,旨在弘扬劳动价值,传承工匠精神。第47题以全国劳模、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源张的个人事迹为例,意在讴歌实干精神,传颂劳动美德。高考试题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它作为风向标在教学中具有很强的引领作用。以上试题对劳动精神的高度重视,正是对国家意志的一种回应。所以,在历史教学中凸显劳动精神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
一、秉持唯物史观,居于历史审视的高度
站得高,方能看得远。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物质生产而不是“自我意识”,人民群众的物质生产是历史的“诞生地”。在历史长河之中,人民群众通过自己的生产劳动孕育了人类璀璨文明。所以,在平常教学中,我们需引导学生认识到劳动人民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压舱石”。
统编教材九年级上册“古代亚非文明”介绍了古埃及、古代两河流域以及古印度的文明。陈述具体的文明成果固然重要,但教师还需说清楚这些辉煌文明背后的推动力。不然,我们的学生只知晓古代亚非文明是如何的灿烂却不知其背后劳动人民的卓越贡献。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太阳历、金字塔,古代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阴历、60进位制等出现与古代亚非人民的生产劳动密切相关。他们在劳动中积累经验,又因生产需求而不断革新。龚奇柱先生早年在讲授《古代埃及的文化》时,曾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劳动人民在划分田地经界等实际劳动中,产生了对数学的需要;通过不断的劳动实践,又使他们逐渐地了解了数学的规律,学会了筒单计算数学四则应用题,学会计算长方形和圆形的面积,并且开始懂得计算金字塔的体积。”[2]
统编高中教材方面,笔者发现已投入使用的《中外历史纲要》(下文简称《纲要》)有多处诠释了劳动人民的历史地位,彰显了劳动价值所在,如:“劳动人民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江南农民在长期生产中将耕犁改进为一种轻便的短曲辕犁”。事实上,古代中国历经了多次生产工具的变革,从打制石器到磨制石器、从直辕犁到曲辕犁、从翻车到风力水车等,每一次变化都离不开辛勤耕耘的人民群众。诚然,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离不开少数英明统治者,但更多是基于这一群体。又如,《纲要》在阐释东晋至南朝江南地区开发原因时,从劳动力、劳动技术与劳动工具等角度进行相关历史解释,此后,才有了经济重心的南移,其影响甚至延续至今。若在“大历史”的范畴内回望过去,劳动人民正是这段历史的推动者。
当然,历史上也有不少杰出人物在社会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然而,“科学家的发明创造不过是集中了多少年来劳动者的成果,少数有名科学家的贡献,总是同无数无名科学家——平凡劳动者的辛勤劳动分不开的。”[3]例如,北魏时期的农学著作《齐民要术》,它确实与贾思勰有着莫大关联。但作为地方官员的贾思勰,“他也有更多责任来促进当地的农业生产和更多机会接触土地和农民,这些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贾思勰具有农业生产经验的原因。”[4]又如《农政全书》、《天工开物》等又何尝不是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呢?笔者不由地想起了2018年全国Ⅰ卷第24题,《墨子》中的数学、物理学、机械制造等科学知识是对当时社会生产的研究和总结,它正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2019年全国Ⅰ卷第34题,瓦特所改进制成的“万能蒸汽机”源自于劳动实践,但也绝不是瓦特个人独有的功劳。第一次工业革命亦是如此,哈格里夫斯等仅属于普通的纺纱工人。
二、拓展研究视角,充实历史认识的厚度
梁启超认为二十四史不过是“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传统史学风格易导致“后人读了这些史书,只知道史上所谓的英雄人物,不了解在背后支持英雄成就功勋的群体”[5]。此外,教科书限于篇幅,呈现的多为结论性语言,过程性语言缺乏,可谓是“骨感”有余而“丰满”不足。如此,学生只会忽略劳动人民的历史功绩,他们所拥有的也仅是对历史的一种狭隘认识。
1.聚焦劳动者群体
笔者在研究历年全国卷时发现,命题者对古往今来中外劳动人民生活境况的考查青睐有加(见下表),其意在让学生贴近人民群众、尊重人民群众,感受到他们是如何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唯有如此,学生才可能会逐渐热爱劳动。
以贞观之治为例,我们都习惯于从国家视角对其进行歌颂,却忽视了人民群众的作用。历史上,土地兼并现象屡见不鲜,农民受尽盘剥。虽然如此,他们却依旧沉醉于“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生活。所谓男耕女织,远非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美好和安逸。“以妇女为后备劳力,于农忙时从事劳作,平时则操持家务,也生产以纺织为重要项目的农舍手工业。事实上,农事稍闲时,男子也将多余的时间与精力投入手工业生产。”[6]这或许才是中国古代农民最真实的反映。再如,中国近現代的农民与工人群众是如何不断推动中国实现独立与富强的呢?十月革命以来苏(俄)联劳动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又是怎样的呢?诸如此类问题,学生未必了解,所以教师应当成为学生走进劳动人民生活的“领路人”。
2.关注劳动者价值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学说。只有当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高层次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才能实现。低层次的需要包含: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所以,学生还需意识到不同时代的统治者也给予劳动人民不同程度的关怀,劳动者的社会地位在逐步提升。如此,方可促进学生高层次需要的实现。
例如,在教学小农经济时,教师还需说明中国古代政府为保护自耕农利益而采取了哪些举措。在学习近代以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时,学生确实需要了解西方劳动人民是如何奉献自我,但还要认识到西方国家是如何建立、发展社会福利制度的?笔者以为,基于以上做法,学生才能获得归属感与尊重感,从而更好地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
3.坚持“五育”并举
马卡连柯曾指出,劳动教育应该与其他教育相结合,才能施展出教育的最大作用。所以,在一线教学中,我们要加强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融合贯通。限于篇幅,笔者仅枚举两例。
在介绍“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时,就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教师可充分挖掘他是如何发扬劳动精神、奉献精神的历史细节,以细节丰满人物,于润物细无声处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也促进了“立德树人”任务的有效落实。又如,在欣赏“农民画家”米勒的《播种者》《拾穗者》《晚钟》等作品时,除了寻求艺术美之外,学生还需体验作品中的劳动美。如此,美育与劳育实现了紧密结合。
三、搭建崭新平台,延伸历史理解的宽度
传统作业模式存在诸多弊端,“每一次作业仅仅是把课本的某些段落‘搬到作业本上,只能是学生形成一种定向、定式思维,不利于学生转换视角产生创新思维,达不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7]長此以往,学生认识历史的渠道仅为教科书和教辅资料,他们难以从实践中理解与感悟历史,其动手操作能力也很难在实践中发展起来。故而,学生的作业形式亟需创新。
对此,江苏省吴江高级中学张建秋老师颇有心得。在人教版必修二《发达的古代农业》一课教学中,张老师发现学生对耧车、翻车、筒车、直辕犁等生产工具易产生混淆,很难准确理解这些农具的巧妙所在,遑论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有鉴于此,张老师利用假期给学生布置了“制作中国古代农具,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这一耳目一新的作业。
苏俊良先生曾提出:结合生产劳动实际和社会调查,编写劳动人民的历史,是历史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最好方式。[8]四川成都树德实验中学近年开设的“读人阅世:我们的家史”综合实践活动与该观点正好相吻合。它由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人物访谈、材料收集、资料查询、实物证史等方式书写出自己家族曾拥有的某一段难忘历史。以此为中心,这将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进而收获成长,让生命更有意义、更精彩”。[9]
综上,我们要站在历史审视的高度,让学生基于唯物史观重塑劳动者的社会角色;要充实历史研究的厚度,让学生深入劳动者群体晓悟劳动价值;要延伸历史理解的宽度,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锻炼劳动能力。总之,寓劳动精神于历史教学之中绝不是简单的溢美之词。教师需充分运用自我的教学智慧,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唤醒学生对劳动教育的关注。
【注释】
[1]冯振飞:《关于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几点思考》,《辽宁教育》2019年第8期。
[2][3]龚奇柱:《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劳动教育的几种作法》,《历史教学》1965年第11期。
[4]程雅倩,彭光华:《贾思勰身世背景与官阶仕途考证——〈齐民要术〉成书原因分析》,《古今农业》2018年第1期。
[5]黄莹:《从〈中国历史研究法〉探析梁启超的史学观》,《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刊)2014年第1期。
[6]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119页。
[7]吴磊,王微:《高中历史创新体验活动课》,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5年,第26页。
[8]苏俊良:《对历史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体会》,《历史教学问题》1959年第2期。
[9]严健,周雪:《读人阅世,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我们的家史”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上半月刊)2019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