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入路显微镜手术治疗大脑凸面脑膜瘤的效果比较

2020-06-09李伟强宋振声孙传顺王麒麟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16期
关键词:脑膜瘤显微镜入路

李伟强,宋振声,孙传顺,王麒麟

(太康县人民医院新院区 神经外科,河南 周口 461400)

大脑凸面脑膜瘤是临床常见的颅内脑膜瘤,临床主要表现为肢体功能障碍、精神障碍、视觉和听觉异常、头痛、抽搐、癫痫等症状,且病程较长。目前临床多采用手术治疗,开颅切除术是治疗颅内脑膜瘤的首选方案,但不同入路显微镜手术各有优劣[1]。基于此,本研究选取太康县人民医院74例大脑凸面脑膜瘤患者,旨在探讨不同入路显微镜手术治疗大脑凸面脑膜瘤患者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经太康县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选取2013年12月至2018年12月太康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大脑凸面脑膜瘤患者,根据手术入路分为A组、B组,各37例。A组:男24例,女13例;年龄为28~58岁,平均(43.52±5.83)岁;肿瘤直径为3~7 cm,平均(4.42±0.58)cm;肿瘤部位为颞部3例,枕部5例,顶部8例,额部21例。B组:男25例,女12例;年龄为29~59岁,平均(44.13±5.68)岁;肿瘤直径为3~8 cm,平均(4.53±0.49)cm;肿瘤部位为颞部4例,枕部6例,顶部7例,额部20例。两组年龄、肿瘤直径、肿瘤部位、性别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2 选取标准纳入标准:(1)经CT、MRI、脑血管造影等临床检查确诊为大脑凸面脑膜瘤;(2)患者及家属均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糖尿病、高血压;(2)凝血功能障碍;(3)严重精神障碍;(4)免疫系统功能障碍;(5)临床资料不全;(6)不配合本研究。

1.3 治疗方法

1.3.1B组 行经眉弓眶上入路显微镜下手术治疗:(1)取仰卧位,给予全身麻醉;(2)取眉内切口,内侧位于眶上孔,将皮肤、皮下筋膜切开,暴露眼轮匝肌;(3)将部分颞肌、额颞筋膜切开,促使额骨颧突显露;(4)于额骨钻一孔,显露额底外侧,将额窦打开,用冲洗液冲洗,骨腊封填;(5)将额叶眶回抬起,脑底池打开,对颅底蛛网膜进行解剖,切除肿瘤;(6)复位骨瓣,缝合。

1.3.2A组 行经额外侧前颅底入路显微镜下手术治疗:(1)取仰卧位,全身麻醉;(2)以耳根上端水平为起点,距离耳根上端3~9 cm,将皮肤切开至帽状腱膜,对切口皮肤进行牵拉,促使额骨外侧暴露;(3)于颧突后方磨一小孔,切开硬膜,促使脑脊液流出,显露肿瘤并切除;(4)复位骨瓣,缝合。

1.4 观察指标(1)手术指标,包括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2)认知功能:采用肿瘤认知功能量表(FACT-Cog)对术前、术后3个月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估,满分1~10分,分值越高表示认知功能越好。(3)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下丘脑损伤、垂体功能减退、感染、尿崩等并发症。

2 结果

2.1 手术指标A组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B组(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

2.2 FACT-Cog评分术前两组FACT-Cog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FACT-Cog评分高于术前,A组高于B组(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前后FACT-Cog评分比较分)

2.3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A组垂体功能减退1例,尿崩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41%(2/37);B组下丘脑损伤2例,垂体功能减退2例,感染2例,尿崩4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7.03%(10/37)。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A组低于B组(χ2=6.366,P=0.012<0.05)。

3 讨论

大脑凸面肿瘤为外科常见肿瘤,多位于大脑颞叶、顶叶、枕叶、额叶外侧面,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若未得到及时治疗,肿瘤压迫大脑,易损伤脑组织,影响脑部血液循环,阻塞脑脊液通路,引发颅内积水、脑水肿,甚至导致脑疝,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给予有效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2]。

经眉弓眶上入路无需剃发、剃眉,对患者心理影响小,可直接作用于相应手术部位,避免造成副损伤,且无须分离外侧裂,对颞叶无牵拉,但其骨窗较小,手术路径狭窄,视野角度受限,需辅助内镜,影响手术的安全性,暴露第Ⅲ间隙有限,无法对向侧方发展的肿瘤进行全切。相关研究证明,经眉弓眶上入路易对面神经颞支前支及眶上神经、眶内容物造成损伤,对侧裂内鞍旁、鞍后的暴露不如经额外侧前颅底入路[3]。经额外侧前颅底入路是介于经眉弓眶上入路和翼点入路之间的一种手术入路,与经眉弓眶上入路相比,颅底矢状面与骨窗中心夹角更大,视野范围较广,结合显微镜、内窥镜,可到达较深病灶,充分显露双侧视神经、视交叉池、颈动脉池外侧面、颈动脉池内侧面,海绵窦内侧壁,手术操作更方便,更易夹闭前循环动脉瘤,利于彻底切除肿瘤。同时其主要使用前颅底偏外侧路径,无需大幅度牵拉额叶,避免损伤嗅神经,且无需磨除眶顶骨质,不开放额窦,能减少脑脊液漏出,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4-5]。本研究结果显示,A组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B组,术后3个月A组FACT-Cog评分高于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41%)低于B组(27.03%)。

综上,与经眉弓眶上入路显微镜手术相比,经额外侧前颅底入路显微镜手术治疗大脑凸面脑膜瘤患者临床效果显著,能缩短住院时间,改善认知功能,减少并发症。

猜你喜欢

脑膜瘤显微镜入路
侵袭性脑膜瘤的诊断及研究进展*
《用显微镜看大象》
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与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尺骨冠状突骨折的入路和预后
你会使用显微镜吗
住院时间、出院安排、90 d并发症和翻修率:一项比较直接前入路、后外侧入路以及直接上方入路的研究/SILJANDER M P, WHALEY J D, KOUEITER D M,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6):1658-1661.doi: 10.1016/j.arth.2020.01.082. Epub 2020 Feb 5.
如何治疗脑膜瘤?
显微镜下的世界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脑膜瘤分级诊断中的意义研究
脑膜瘤组织中相关分子标志物表达与预后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