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市小麦增施商品有机肥的效果初探
2020-06-09袁月星冯耀栋
袁月星 冯耀栋
(江阴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苏省无锡市 214431)
有机肥料是指含有有机物质,并既能为农作物提供多种无机养分和有机养分,又能培肥改良土壤的一类肥料。有研究表明,施用商品有机肥不仅对土壤有保护作用,还能促进小麦增产增收,但商品有机肥在江苏省江阴市小麦生产上的施用效果及其适宜施用量尚不明确。因此,为验证不同用量商品有机肥在江阴市小麦生产上的施用效果,笔者进行了相关田间肥效试验,以期为科学指导江阴市小麦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现将相关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18年11月2日—2019年5月30日在江阴市华士镇向阳村农场进行。试验地远离交通主干道和村庄,前茬作物为水稻,田块平整,土壤肥力均匀,排灌方便,具有较强的代表性。试验地土质为黄泥土,pH为6.6,土壤有机质含量为26.8 g/kg,全氮含量为1.64 g/kg,有效磷含量为14.0 mg/kg,速效钾含量为73 mg/kg。
1.2 试验材料
供试小麦品种为江阴市主推品种“扬麦25号”,于2018年10月28日播种,每667 m2用种量为14 kg。供试肥料为5%商品有机肥(2-2-1)和40%小麦专用肥(15-15-10),均由江阴市长青肥业有限公司提供。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5个处理:处理(1)为空白对照,不施任何肥料(CK1);处理(2)为常规施肥(单施化肥)对照(CK2),按照上一年小麦生产上的N、P、K施用情况进行施肥,基肥每667 m2施小麦专用肥30 kg(氮素不足的田块每667 m2补施尿素7.17 kg),追肥每667 m2施尿素11.3 kg;处理(3)、(4)、(5)为增施商品有机肥处理,即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分别每667 m2增施商品有机肥80 kg、160 kg、240 kg作基肥。每处理重复3次,随机排列,小区面积为30 m2,小区间开沟隔离,沟宽0.3 m,四周设2 m宽的保护行。
1.4 试验实施
基肥按各处理设计用量施用,2019年3月10日按试验设计追施小麦拔节孕穗肥;2018年12月15日进行化学除草1次,2019年2月22日开展春季化除1次;4月12日进行“一喷三防”。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小麦生育期的影响
由表1可知,增施商品有机肥对小麦生育期无显著影响,其中,处理(3)、(4)的齐穗期比CK1和CK2推迟3~4 d,成熟期比CK1和CK2推迟1~2 d。说明增施商品有机肥作基肥,可使小麦生长后期不早衰,适当延长孕穗和灌浆时间,有利于形成大穗。
表1 不同处理对小麦生育期的影响
2.2 不同处理对小麦抗逆性的影响
由表2可知,仅处理(5)的小麦田间有轻微倒伏发生,其他处理均无倒伏情况发生。另外,各处理小麦田间均无赤霉病、白粉病、纹枯病发生。
表2 不同处理对小麦抗逆性的影响
2.3 不同处理对小麦穗粒结构及产量的影响
由表3可知,处理(3)、(4)的每667 m2有效穗数高于 CK1和 CK2;处理(3)、(4)、(5)的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均高于CK2。由表3、4可知,5个处理间小麦的产量差异显著;处理(3)、(4)、(5)的每667 m2实产比CK1分别增加197.5、218.4、192.3 kg,增幅分别为111.33%、123.11%、108.40%;比CK2分别增加16.9、37.8、11.7 kg,增幅分别为4.72%、10.56%、3.27%。说明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基肥中增施商品有机肥能增加小麦每穗实粒数,提高千粒重,从而提高小麦产量。
表3 不同处理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表4 小麦产量方差分析
2.4 不同处理对小麦经济效益的影响
由表5可知,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基肥中增施商品有机肥,可使小麦经济效益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其中,处理(4)的每667 m2产值最高,为831.18元,每667 m2经济效益比CK2增加7.38元。当每667 m2商品有机肥施用量达240 kg时[即处理(5)],由于小麦发生了轻微倒伏,使小麦产量有所下降,再加上施肥成本增加,每667 m2经济效益比CK2减少83.43元。
3 小 结
试验结果表明,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基肥中合理增施商品有机肥可使小麦中后期不早衰,适当延长孕穗和灌浆时间,有利于形成大穗,具有增产增收效果,其中以每667 m2增施商品有机肥160 kg的效果最好,全生育期延长1~2 d,每667 m2产量比常规施肥增加37.8 kg,增幅为10.56%,每667 m2经济效益比常规施肥增加7.3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