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幼儿园园本课程创生的实施策略

2020-06-08石慧娟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21期
关键词:园本课程策略

石慧娟

摘 要:学前课程创生是幼儿园教师主动根据学前儿童的兴趣、需要和发展实际,结合幼儿园现状,创造性地开发和实施课程,以促进学前儿童多方面经验有效增长和建构实现其全面主动且富有个性地发展的过程。

关键词:园本课程;创生;策略

我园以“王阳明”命名,故在多年的办园历程中我们深入学习王阳明“知行合一”教育思想,紧密新时代的幼儿教育的发展需求,逐步凝练“文化润泽童心,实践启迪智慧”的课程理念,以省编《幼儿园课程指导》为依托,开展基于“重实践、亲生活”的课程园本创生尝试。

经过近2年的课程实施,渐渐形成了《乐· 知行园本实践课程》的四种典型的创生表现形态及主题实施路径。

一、构建“乐· 知行”园本式课程框架。

园本式课程创生是教师基于幼儿园现有实际,整合幼儿园内外一切可利用的课

程资源,创造性地开发和实施符合本园儿童发展的课程创生。遵循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理念引领,通过“重实践 亲生活”的,以多元整合、平衡兼顾开展规律式自然探课程(包括自然探索、习俗过节、食俗体验等活动)、立体式节日课程、联动式成长活课程、自选式项目课程(包括创玩游戏、混龄运动、小小社团、学习中心等活动)四大板块内容。

二、预设“乐· 知行”班本式主题课程。

班本式课程创生是教师立足所在班级学前儿童的发展共性和存在的普遍问

题以及教师的实际,充分利用所在班级的资源,创造性地开发和实施适合本班儿童发展的课程。

1. 规律式自然活动

春天到了,幼儿园的艾草、树木都换上新芽,枝头开满小花,在欣赏的过程中孩子们对花、草、树产生了兴趣;初夏,种植园地的豆荚鼓鼓的,成熟了,孩子按耐不住想要去采摘、尝鲜;秋天,幼儿园野战区硕果累累,枝头挂满的果实,“这是一棵什么树”“我想去摘”“我想尝一尝”;冬天,小朋友们试着给小池塘的动物盖房子,担心小动物们受寒等为导向,创生了《春分》《清明》《夏至》《冬至》等为主题的节气教学。于是通过挖掘幼儿园资源与节气资源互补,形成了《规律式自然活动》主题。

2. 立体式节日活动

《纲要》目标明确指出:“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各民族和世界其他国家、民族

文化,使其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培养理解、尊重、平等的态度。因此,在强调多元文化教育的今天,如何过好凸显中国特色的传统节日活动的设计与运用变得尤为重要。我们梳理省编教材中,仍选择了“春节”、“端午”、“中秋”、“重阳”等这些传统节日,作为我们的《立体式节日活动》主题。让幼儿感知文化的窗口,幼儿通过各类节日活动,从中获得文化的认知和传承。从而激发幼儿源自内心的主观愿望,实现幼儿、教师、家长三维立体式教学活动,共同形成的相互配合、协调,相互督促、促进和达成教育目标的一个有效系统。

3. 联动式成长活动

根据3-6岁儿童发展目标社会领域中提出的“培养幼儿形成积极地自我”这一目标,我们梳理省编教材“认识自己”、“夸夸我自己”、“不一样的我”“我要上小学”等升班主题教育,通过这些主题活动,让幼儿感受自己的优点和可爱、自己不断增长的能力,从而认识自己的特点,提高自我价值感和自信心。又如“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是《纲要》中提出的幼儿园社会领域目标。如何利用家乡资源实施教育活动,我们通过了“弘扬越文化,培养越传人“的风俗文化主题,使幼儿了解家乡民风民俗的基本知识,了解相关民俗文化,感受大自然的变化,激发热爱家乡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围绕学期核心经验目标形成了《联动式成长活动》主题。

三、生成“乐· 知行”生本式小微主题课程。

生本式课程创生是教师直接建立在学前儿童兴趣、需要基础之上,创造性地开发和实施重在促进每一位儿童发展的课程创生,它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儿童本位的课程创生形态。

在确定主题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懂得尊重幼儿,倾听幼儿心声,从幼儿的兴趣点开始确立主题内容。要善于发现孩子们感兴趣的内容中所蕴含的教育价值,从而做方向性的引導。

一次午餐后散步,孩子们对一棵没有树叶的桃树展开了讨论,聚焦孩子们的问题:“到底是先开花还是先长叶?”。可见,小班幼儿对周围事物充满了好奇心,他们喜欢提出问题,弄清究竟,但受年龄特点及生活经验制约,在很多问题的认识上偏颇,还需要我们给予引导和帮助。因此,我们抓住了生活中这一关注点,围绕着他们的问题,开展了“桃趣”主题活动。

四、拓展“乐· 知行”开放式项目活动课程。

开放式项目活动课程是幼儿自主选择,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在教师支持下进行的持续、深人的探究活动。项目活动的产生、发展是一个开放的过程,幼儿可以决定活动的发展方向,在项目活动整个过程中,教师只初步预设活动线索,和幼儿共同规划、推进活动进程,同时,教师要提供充足的资源和必要的技术予以支持。

五、形成“乐· 知行”主题实施路径。

在主题实施的创生上,要注重自主活动性、动态建构性和对话性,就需要一些支架来支持、引领、审议主题的开发与进入。通过实践摸索,我们积累了一条技术路线进行主题整体设计,即问题聚焦——可行性分析(分析主题来源和挑战、形成主题关键经验)——主题网络设计——整合主题资源——预设和生成主题主要活动。

主题设计阶段是搭建整个主题框架,对主题活动的线索和内容进行预设和计划的阶段。在本阶段,教师需要细致地考虑到与主题相关的各种可能性线索,并对这些线索进行初步筛选,为主题活动的开展提供目标指向、主要的活动内容和相关资源,为主题实施提供通道。同时,主题设计将预成与生成相结合,让设计路线成为一个动态的过程,及时把握幼儿的兴趣需要与产生的新问题,使主题活动的设计灵活、充满弹性。

参考文献

[1] 马小芳.课程美学的内涵及其在幼儿园的应用与实践[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20,36(05):87-92.

[2] 李学侠.园本体育课程的建构与实施[J].学前教育研究,2020(04):85-88.

猜你喜欢

园本课程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家园联手实施幼儿园本土文化教育课程
浅谈我园美术园本课程游戏化的开展
传统民间游戏与园本课程的开发研究
民间益智游戏在园本课程开发中的应用
本土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探究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