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2020-06-08张玲
张玲
摘 要英语属于一门工具性学科,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写作是教学难点。学生在面对英语写作时经常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写作来的文章存在中心思想不明确、质量较差等问题。而思维导图可以有效训练学生们的思维,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基于此,英语教师可以将思维导图运用到写作教学中,以此来提升学生们的写作效率。本文主要分析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小学英语;写作教学;思维导图;运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H19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09-0069-01
思维导图属于一种可视化的知识表现工具,其可以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将思维导图运用到小学英语教育体系中,可以对教学产生积极影响。思维导图在各个学科中都有研究,但是在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思维导图还处在初期阶段。所以,英语教师需要认真探索将思维导图渗透到小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对策,以便有效提升小学生们的写作质量。
一、思维导图的概念
从本质层面分析,思维导图主要是从设定图像开始,借助发散性思维将知识点进行联系,然后再进行整合,最后借助可视化的形式体现出来。当前,诸多学者对思维导图重新进行了定义,将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比喻成为蜘蛛网的结成。就是将零散的知识联系到一起,经过有效的整合构建出各个模块之间的内在联系,之后再通过关键词的设定与图像绘来建立相连知识框架。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一)借助思维导图来加强写作词汇的积累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写作主要就是学生将自己的想象与实际融合,然后在进行创作的过程,其中词汇是写作的基础。所以,为提升小学生们的英语写作水平,教师需要科学运用思维导图来提升学生对英语词汇的积累与掌握,进而为英语写作奠定基础。在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关键词,然后让学生进行联想,之后在通过思维导图的形成呈现出来。另外,还可以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积累英语词汇,进而运用到写作中。例如在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8“Ourdreams”这一内容中,在学习完课文以后,英语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们写有关梦想的文章,在过程中可以将小学生们划分为多个小组,并给出主题“My dream”,让学生们说出自己的梦想进行讨论,并选择出关键词。例如“doctor”,然后将自己的想法做成思维导图,如以救人的情景为基础,图片中“He has a pair of big glasses”“With a scalpel in his hand”等内容,之后在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对思维导图的内容进行补充。在讨论时,每位学生都需要思考,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借助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提升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同时还可以在小学活动的思维碰撞中积累很多英语词汇,进而为英语写作奠定基础。
(二)通过思维导图来提升学生们的理解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可以在英语教师的正确引导下积累诸多丰富词汇,但是因为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小学生们不能理解词汇中多蕴含的意识,这也就给英语写作中的词汇运用带来极大的困难。基于此,在小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加强对思维导图的使用,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小学生对英语词汇的理解能力,同时还可以提升学生们的写作能力。英语作文是有多种句子组成的,而句子需要学生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思维导图的作用下,英语教师可以利用主题联想的方式使学生将积累的词汇集结成为句子。例如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们提供关键词,如“My weekend plans”,小学生们在联想之后,可以依照时间顺序写作如下句子:This weekend I will go mountain climbing,I will take a bus to go,I will stay there all day,I will take photos,look at the scenery,I will spend a happy day there.利用这样的方式进行英语写作教学,不仅能够降低英语写作难度,同时还可以让小学生们体会到写作的乐趣,进而提升学生们的发散性思维。
三、结束语
结合全文,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提升英语写作教学质量是教育者面临的重要任务。在过程中,英语教师应重视借助思维导图的形式开展写作教学,思维导图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写作词匯的积累,同时还能够进一步提升小学生们的理解能力与创新意识,以此来促进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毕灵丽.巧用思维导图引领语篇教学——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的实践应用[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7(6):74.
[2]戴薇.如何利用思维导图指导小学高年级学生进行英文写作——以广州版英语五年级下册为例[J].学苑教育,2019(6):63.
[3]殷迪.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的作用——以译林版小学英语高年级语篇教学为例[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8):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