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养下劳动与技术“三会”课堂的创新构建

2020-06-08于靓靓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0年6期
关键词:劳动与技术三会课堂构建

于靓靓

[摘要]小学劳动与技术课堂构建时,教师需要有贴近意识,贴近学科、贴近学生、贴近实践,以“三会”为基本教学目标追求,围绕技术素养、实践能力展开教学布设和发动,通过规范教学行为、优化教学引导、丰富教学活动、拓宽教学训练等施教操作,顺利构建劳动与技术课堂机构,为全面塑造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奠定基础。

[关键词]劳动与技术;“三会”;课堂构建

[中图分类号]G40-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18-0085-02

核心素养下小学劳动与技术“三会”课堂构建,我们需要理清技术素养、“三会”、实践等核心概念。所谓技术素养,是指作为现代公民适应社会发展和生活需求所具备的技术意识、技术知识、技术思维、技术能力、技术态度与情感等要素。而“三会”,是指“会学(习)”、“会思(考)”和“会创(造)”。“实践”是指基于真实情境和问题,以提高学生技术素养为目标,围绕“三会”课堂的构建所展开的理论探讨、课堂观察、课例研究、技能培训、活动反思、成果展示等“研训教”一体化系列活动。教师围绕学科核心素养展开课堂构建,符合学生学习基本诉求,具有更高的推广价值。

一、引入“三会”教学范式,创设课堂构建环境

“三会”是劳动与技术课堂教学的核心日标,也是课堂构架的基本追求,教师适时引入“三会”课堂教学范式,不仅能够给学生提出具体学习要求,还能够为教师施教划定教学日标,并自觉形成教学行动。教师需要有清醒认知,主动为学生布设适宜学习环境,以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品质。

做家务是最为常见的劳动,但对技术的要求却不低,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相关内容时,需要本着“三会”原则展开操作。如“煮饭”,需要用到电饭锅、高压锅等锅具,还需要对米和水进行处理。教师先利用多媒体进行动面展示,要求学生理顺基本顺序,以及注意事项。教师关闭多媒体,让学生现场说说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学生观察动画都比较细心,自然能够给出比较全面的回答。教师为学生布没了课外劳动任务:回家之后,要实际操作一番煮饭程序,而且要将家长的评价意见传递到老师这里。学生听说要实际操作煮饭程序,都显得胸有成竹。家长通过网络交互平台,将学生在家煮饭表现给出具体反馈,教师经过筛选,将一些典型的评价内容展示到课堂中,给学生带来更多心理触动。

教师先利用多媒体播放煮饭的动面演示视频,给学生提供难得学习契机。动画展示更为直观,学生观看更为细致。教师让学生口头表述操作顺序,并给出实践任务布设,将学生学习由理论联系到实践上。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展示等学习环节,自然掌握了“三会”内容实质。

二、优化“三会”教学引导,提升课堂构建效率

教师在具体引导学生学习、思考、创造时,要注意方式方法的精心筛选。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三会”构建时,教师要对教学引导方法展开创新研究,不断进行自我矫正,以提升课堂构建效率。

小学生做家务活时,需要掌握一些技术要领,这样才能将家务做得完美。如教学“炒白菜”这节内容时,教师先让有相关经历的学生白行讲述炒白菜的过程,学生大多不敢讲述,经过教师再三鼓励,终于有学生讲述了操作过程:炒白菜需要用到炒锅、白菜、食油、食盐、味精等东西,先将炒锅烧热,然后放进适当的食油,等油热之后,放进葱姜炸出香味,然后放白菜……教师让其他学生评价其操作是不是符合要求,课堂内顿时热烈起来。有学生认为没有问题,而有学生则说顺序有些颠倒,大家各执己见。教师参与到学生互动交流之中,并给出自己的评价。学生逐渐达成共识,课堂教学圆满结束。

教师让有炒白菜经历的学生展示其操作过程,为课堂教学提供鲜活素材,学生讲述很细致,给其他学生提供更多触动。课堂互动随之被激活,说明学生对操作过程有了自己的认知。不管争辩结果如何,学生从这样的研究性讨论之中获得了鲜活的学习认知。

三、创新“三会”教学活动,丰富课堂构建形式

劳动与技术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整合教学资源,创新活动形式,以更富有个性的教学活动设计启动学生学习思维,促进“三会”课堂的构建进程。

劳动与技术关涉内容极为广泛,教师在教学活动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其实施条件。如教学“安全第一”相关内容时,教师先为学生梳理教学内容,然后为学生布设了一个地震逃生演习活动:当地震来临时,我们需要有序离开建筑物,在撤离时,如果大家都集中往外跑,肯定会出现拥堵现象,不仅跑不出去,还可能造成更大的伤亡。先安排一个撤离顺序,再规划出撤离路线。大家明确之后,咱们进行实战演习。学生听说要进行地震避险实战演练,都显得非常兴奋,教师先进行组织规划,让每一个学生都清楚操作方法,然后开始实战演练。在活动启动后,教师跟进组织,以防出现意外情况。

学生对实战演练有主动参与热情,教师抓住学生心理展开教学布设,不仅提升了学生安全意识,还增加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学习认知会更为深刻。安全无小事,在教学组织时,教师设计和执行有条不紊,体现教学态度,这样才能赢得教学的主动权。

四、拓宽“三会”教学训练,完善课堂构建程序

劳动与技术课堂训练设计时,教师要有创新拓展意识。为凸显“三会”意识,教师需要对训练内容和训练形式进行多重筛选,手工制作、成果展示、技术创新、社会走访、信息展示、技术归结、生活探索等,都与“三会”有更多融合点,教师要针对教学客观条件实际,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契机,完善课堂构建程序。

学生对手工制作有特殊参与兴趣,教师不妨多给学生提供这样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形成综合劳动技能。如“制作不倒翁”,教师先让学生准备了制作材料:剪刀、胶水、乒乓球、绘图纸、铁块、胶纸等。课堂教学启动后,教师拿出一个成品不倒翁玩具,让学生仔细观察其外形特点,并要求学生具体说说其不倒的原理。学生对不倒翁比较熟悉,自然能够详细说出其中的原理。教师让学生白行制作不倒翁,将制作步骤详细列举出来投放大屏幕上。教师与学生一起动手制作,严格按照步骤操作。经过一番研究制作,学生制作的不倒翁成品出炉了。教师将学生制作的不倒翁放到一起,让学生做分析比较。学生听说要展示自己的作品,都非常认真地对不倒翁进行修饰美化,利用彩笔画上一些图案,增加不倒翁的色彩度。课堂展示开始,学生兴致勃勃地参观这些不倒翁成品,课堂交流氛围逐渐形成。

教师为学生设计了具体的操作步骤,给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路线,成功调动学生制作不倒翁的兴趣。从学生操作情况可以体察到,学生能够顺利进入制作环节,贯彻“三会”意识很强,体现会学、会思、会做的思想。教师结合学生生活认知基础展开教学布设,其教学契合度更高,训练价值也更为丰富,对全面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有重要现实意义。

小学生对劳动与技术课程缺少主动认知意识,教师需要从教学日标、教学情境、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四个核心要素出发,围绕技术知识、技术思维、技术能力、技术态度与责任等教育教学日标,通过结构化、系列化的技术探究、技术体验、技术评价等活动,引导和帮助学生从被动学习、机械模仿走向乐于参与、主动实践和深度思考,同时强调技术问题背景下创新思维的发展、高级智商的开发以及跨学科学习能力的培养,从而逐渐形成内化的、带有显著技术特征的实践能力和思维品质。

(責编 韦淑红)

猜你喜欢

劳动与技术三会课堂构建
高中英语诗歌教学要注重“三会”
南通市“三会”召开学好用好红色期刊总结表彰会
浅谈阳光语文课堂的构建
浅谈“劳动与技术”课程开发和评价的有效性
江苏省“三会”换届合署大会在泰兴召开丁解民任首届江苏省“三会”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