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节奏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尝试

2020-06-08张琳琳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0年6期
关键词:节奏教学合作学习音乐

张琳琳

[摘要]合作学习已成为音乐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学习方式。基于合作学习的小学音乐节奏教学,呈现出师生在音乐课堂上的真情合作及真实互助,对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等具有深远影响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精心组织课堂,加强师生互动,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音乐;合作学习;节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18-0043-0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合作学习已成为中小学课堂上重要的互助性学习方式,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优化学生的认知过程,促进个体的相互接纳和小组的团结与创新。节奏是音乐的骨骼,是音乐的灵魂,是音乐中最重要的表现要素之一,因而是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基于合作学习的小学音乐节奏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在音乐艺术的集体表演和实践过程中,与他人充分交流、密切合作,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意义及其在人类艺术活动中的特殊表现形式和独特价值。

下面,以笔者执教的节奏教学片段为例,说说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策略。

一、创设导入情境,营造合作学习氛围

在合作学习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创建一个信任、自由、民主、平等的人际学习氛围。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较強的学习动机和合作欲望,才会专注于学习,才会真诚而和谐地与教师和同伴进行互动。

【案例1】基于《破铜烂铁》视频的教学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每天上课、下课、作业、运动、吃饭、睡觉,生活得很有节奏。”“随着现在科技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这两句话里出现了同一个词语,是什么?

生:节奏。

师:很好,那节奏是什么呢?它和生活又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带着这样的问题来看一段视频。

播放视频:《破铜烂铁》。

师:你们看到了哪些熟悉的东西?

生:笤帚、打火机、拖把、铁锹、刷子、水桶、木棍、折叠椅、篮球……

师:极为平常的生活用品,在他们手里却变成了神奇的乐器,这些表演者和平时所见的乐手有什么不同?

生:一直在变换“乐器”,他们是在无拘无束地交流,配合得非常默契。

师:这是一场来自日常生活的音响风暴,破铜烂铁乐队手里没有一样传统意义上的乐器,他们用独特的方式让我们发现了生活本身潜藏的艺术因素。今天,就让我们对身边的事物重新聆听,相信你们会有重大发现。

破铜烂铁乐队的独特之处就在于他们没有一件传统意义上的乐器,他们把身边的日常物品都纳入“乐器”这一概念中来,甚至还用自己的身体发出声音。导入环节采用这样的视频素材,再加上教师没有任何压力的与学生交流,让学生倍感新鲜、好奇、耳日一新,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精心组织课堂,优化合作学习过程

在合作学习课堂上,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教师要把教学预没充分应用到现实课堂中,把学生与学习资源、学习方式、学习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给学生搭建一个框架,使学生可以在这个框架中自由地进行合作和探索。

【案例2】欣赏《滚核桃》引子部分

1.欣赏《滚核桃》引子部分音频

师:音乐有哪些基本要素,同学们知道吗?

生:旋律、速度、曲式、调式、情绪、节奏……

师:同学们仔细听这段音乐,与平时听到的音乐有何不同?

生:没有旋律,只有节奏。

师:在音乐的诸多要素中,只有节奏能独立成为音乐。这段音乐有什么特点呢?

生:非常自由,速度很快。

师:你认为这样自由的节奏和快速连贯的感觉可以表现什么样的场景呢?

生:下雨、珠子散落……

师:同学们的感觉真不错,这段只有节奏构成的音乐表现的是核桃滚落的声音,犹如大珠小珠落玉盘。能听出它的演奏乐器是什么吗?

生:是鼓。感觉有很多鼓在演奏。

2.播放引子部分视频

师:对,有八面鼓。大家再来看视频,仔细聆听并欣赏她们的表演。你觉得有哪些细节给我们带来了核桃连绵不断、越滚越多的感觉呢?

生:是力度和速度的变化,让我们感觉核桃越来越多。

师:乐曲中鼓手们做力度和速度变化的时候用的是什么方式?

生:传递式的进入。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这就是绛州鼓乐的典型特点。我们的小鼓手不仅配合默契,而且手舞足蹈,丰收的喜悦扑面而来。我们也按捺不住了,可是我们不会打鼓,我们要怎样表现核桃丰收的情景呢?

(学生讨论后认为,可以敲地板,敲桌子)

师:一个,两个,十个,五十个,一百个,三百个,越来越多……怎样表现呢?

生:先一个人打,×和×—可以表示一个核桃,××或者××表现两个核桃滚落,三个用×××,四个用××××或者××××……

师:那一百个,五百个,不计其数,越来越多怎么表现呢?一个人能完成吗?

生:不能。要大家一起打,人数越来越多,还要加快速度,还要用力打出声音,这样才能打出气势。

师:太棒啦!看来大家要团结协作才能完美地演绎这段精彩,那就让我们来合作一下。

(学生自由表现,教师手势指挥)

师:很有画面感,感谢同学们。大家再想一想,核桃越来越少该怎样表现呢?

生:速度逐渐放慢,力度逐渐变弱,节奏逐渐变宽,人数越来越少。

师:说得好!刚才大家第一次合作还不够默契,我相信同学们这次演奏一定会给老师带来惊喜。让我们齐心协力,来表现核桃丰收的场景吧。

在欣赏《滚核桃》时,教师通过追问,引导学生体会节奏的丰富表现力。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音乐场景的表现手法,让学生体会合作表现的效果。为了提高学生的节奏表现力,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强弱对比、快慢变化、节奏疏密以及人数的增减来表现农民晾晒核桃时核桃由少到多,由多到少滚落到地面上的情景。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使学生感受到了绛州鼓乐多人合作演奏的特点,还使学生在愉快、探索的氛围中协作完成了学习任务。

三、加强师生互动,点燃合作学习激情

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把自己当作普通的一员,和学生平等地探讨、真诚地交流,在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他们灵活的提示和适当的指导,协助他们自己解决问题。

【案例3】赏析《春节序曲》第一部分片段

1.欣赏主题一的音频

师:这段旋律大家熟悉吗?在哪里听过?

生:《春节序曲》,每年春節晚会都是它开场。

师:现在听起来有何感觉?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生:柔和,明亮,愉悦。有长笛,还有单簧管。

师:同学们的耳朵很聪慧。这明快的旋律由长笛和单簧管主奏,双簧管奏复调,弦乐拨动着舞蹈性的节奏,引人入胜。你能感受到欢乐祥和的氛围吗?

生:感觉还差了一点点,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热烈。

师:为什么?应该怎样调整才有预想的效果呢?

生:虽然速度很快,但是演奏乐器很少,节奏很舒展.应该再加点乐器演奏,让节奏变得再密集一些。

2.欣赏主题三的音频

师:那我们再来欣赏一段视频,这一段旋律跟刚才听到的一样吗?感觉上有什么不同?

生:有相同也有不同。旋律基本相同,但是节奏变得密集,而且这段有弦乐演奏,因此欢快、热烈、流畅。

师:看来英雄所见略同,这是第一主题的加花变奏。我们来感受一下节奏变化带给我们的感觉。(划拍,对比演唱主题一和主题三)

3.欣赏第一部分主题五的视频

师:同样的旋律,不同的演绎方式,带来了不一样的音响效果。这一段视频与前面两段又有何不同呢?你们看到了哪些变化?

生:这段曲调和第二段相同,但这次是乐队齐奏。

师:这段是乐队齐奏,木管和弦乐同奏主旋律。这三个片段通过节奏变化,乐器增多等方法使音乐氛围越来越热烈,最后一段是木管和弦乐同奏主旋律,乐队合奏,力度加强,将音乐情绪推向了高潮。

4.用打击乐器为旋律伴奏

师:同学们,又是一年新春将至,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很多打击乐器,请你选择适合这首中国传统节日乐曲的乐器。

(学生选择了锣、鼓、木鱼、镲……)

师:乐器有了,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节奏组合在一起呢?请大家讨论。

(学生讨论后分别回答)

生:先分别练习节奏和乐器的打法,再合作表现。

师:让我们闹起来,旋律唱起来,锣鼓敲起来,老师再给大家表演一段秧歌舞,让节日的欢乐来得更猛烈些吧!

(师生同台表演,学生分组哼唱主题一、主题三的旋律并拍手)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先把舞台让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再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日标,挑选学习资源,指导学生自己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教师和学生一起表演,更掀起了课堂活动的高潮,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师生载歌载舞,不亦乐乎!

基于合作学习的音乐教学过程是师生一起成长、一起追梦的过程,这对音乐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所谓:教学相长,受益终生。

[参考文献]

[1]伍新春.合作学习与课堂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李勤.在音乐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1(6).

(责编 刘宇帆)

猜你喜欢

节奏教学合作学习音乐
浅谈初中音乐课堂中的节奏教学的意义和策略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