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地方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
2020-06-08蒙福英
【摘要】本文论述让地方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体会,从而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传承家乡的文化,激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报效祖国的热情。
【关键词】地方文化 课程资源 文化 历史 家乡
新课改明确提出了课程资源的概念,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俗风情等本土文化都可以成为课程资源的有效载体。挖掘地方文化使其成为学科教学的资源,是传承乡土文化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贯彻落实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北流地方文化历史悠久,诞生了铜鼓文化、红色文化、荔枝文化等与当地人民群众血脉相连的文化资产。如何把优秀的地方文化与语文学科教学融为一体?作为一线语文教师,笔者认为可以在以下方面开展地方文化校本教研课程。
一、用好红色文化载体,增加语文教材的思想厚度
“我国语文教育向来注重革命传统教育,希望通过革命领袖人物、英雄人物的事迹传承红色文化经典。”华中师范大学陈秀玲教授说。考虑到学生对于革命历史人物有距离感,在讲解《吃水不忘挖井人》《朱德的扁担》《狼牙山五壮士》等红色经典课例时,笔者主动融入本地方的革命英雄如俞作豫、李明瑞的革命故事,让学生有熟悉感、亲切感。同时,组织学生课后到这两位英雄的纪念碑前献花,以表敬意、怀念,让耳闻目睹的学生心灵受到震撼和洗礼。其次,邀请革命英雄进校园上课。如笔者挂点的学校——北流市新松小学先后还邀请了当地的老红军、抗美援朝老兵、自卫还击战老兵等讲述他们亲自经历的革命故事。再次,积极开设红色校本教研课程,设立红色文化图书角,为学生添置200多本红色文化书籍,并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如红色文化故事会,讲述学生心中的故事;搭起红色征文台,让学生用笔抒写自己心中的红色画面,深化情感。此外,在教学中还综合运用歌曲、民谣、歌谣,让学生重温红色历史,重走革命圣地,开展红色之路的主题教育,探寻红色革命旧址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承红色精神。最后,深挖不同时期的时代先锋,各行各业的英雄模范,挖掘他们的人生经历和所见所闻来对学生进行教育,让红色文化基因从小植根在学生心中,进而渐渐养成爱国、爱党的情怀。
二、溯源容山文化脉络,扩大语文实践的认识广度
寻根问祖,追本溯源,是让每一名学生明确地方文化历史的重要途径。笔者所在地的北流市容山文化是在当地历史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文化脉络。因此,在教学中,笔者非常注重容山文化在语文课堂中的讲述,并把容山文化的实践课程作为多形式开展的保留课程。
一是组织学生提前向专业导游取经学习,了解大容山是一座历史名山。比如,教学三年级习作《这儿真美》时,笔者把美丽的大容山这一景点作为切入点,让学生学当小导游,为前往大容山游玩的游客介绍家乡美丽的景色,同时延伸介绍勾漏洞、会仙河公园等其他景点,让游客对北流的名胜古迹和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而学生通过对家乡美丽景色和地方特色文化的介绍,提高了语言组织能力和交际能力。
二是组织学生前往容山民居实地调研,听古稀老人讲述民居故人对北流的卓越贡献。例如,在实践活动《各具特色的民居》一课中,主要了解客家民居、傣家竹楼的鲜明特点。其间,适时穿插介绍北流大容山脚下的古村落民居和北流上下里富有特色的建筑,让学生对地方民居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由“爱学”升华为“乐学”。
三是让学生结合学习过的《望庐山瀑布》等诗,欣赏大容山最著名的水景——一条海拔1000米的莲花瀑布,在身临其境中体悟这句古诗的韵味,从而开阔视野,自然而然地激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体验铜鼓文化激情,挖掘作文教学的写作深度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体现的是阅读与写作实践不可或缺的两个驱动力。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高度重视写作训练,并倾力将铜鼓文化课程融入小学语文教学,如引导学生关注“新松小学”公众号,阅读《世界铜鼓王的故乡》《赵王赵佗于铸铜》《丹霞之魂》等铜鼓民间故事,让学生在写作时立足常态生活,适时地引导学生“我手写我心”。
例如,教学《黄山奇石》一文时,笔者融入北流铜石岭的自然景观和本地区的风土人情,让学生了解北流美丽景致的同时,激发写作欲望。又如,在教学地方风俗《壮族三月三》时,笔者先给学生介绍广西“三月三”的民族风俗的来历,接着播放壮族“三月三”山歌节的视频,并联系生活实际,引入口语交际,让学生了解壮族人民开展的抢化炮、抛绣球、跳竹竿舞等特色活动。同时,让学生讲解自己家乡过“三月三”山歌节开展了哪些活动,并与大家分享“击铜鼓”各项活动的精彩画面。这样做,一方面让学生意识到民族大团结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让学生感受到家乡传统文化的魅力。
四、领略节日文化精彩,拓宽语文课程的阅读广度
尽管农村语文课程资源不足,但仍有自身的资源优势,农村随处可见的自然风物,民俗风情,甚至社会生活等都是潜在资源。笔者以节日民俗文化为媒介,支持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田野、走向社会,以亲身体验、领略地方文化的魅力。
一是把民俗故事与节日体验进行统一教学。如教学《难忘的泼水节》《传统节日》《中国美食》等民俗课程时,笔者积极补充相关地方文化篇目文章,如《“三月三”歌圩节》《上里年例》《木偶戏》《采茶歌》《鬼门关》《望夫山》《伟人山》《龙虎寨》《鸭塘鱼》《皇帝吃了民乐禾杆狗不知回京》等北流市民间传统节日的传说故事、经典美文,这些都是学生在生活中往往容易忽略的。同时,我们还引导学生制订详细的阅读计划,并对学生进行细致的阅读指导。笔者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接受能力、阅读水平等,推荐某些传统节日,如描写“三月三”歌圩节、“喃哆嗬”中元节、裴圣节、灶王节、小年夜等节日的经典美文,或是让学生自主选取自己喜欢的篇目如《挂灯节》《巾帼英雄——裴九娘》《年年有例——年例》等,阅读了解各节日的由来和风俗。然后,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倡导个性化阅读,让学生根据各自的需求对不同文本进行泛读和精读。如低年级学生可以听长辈讲节日传说、风俗习惯,唱山歌民谣,吹“喃哆嗬”自制乐器;中高年级学生可以采访熟悉传统节日文化的长辈学者,分享长辈们从前过节的快乐与忧愁。通过“听”节日文化故事,学生接触到原生态语言,了解了北流市传统文化;通过“访”节日文化,学生以全新的视野审视日常生活中的人与事物;通过“读”节日文化,学生在全面提升语文素养的同时,感受传统节日蕴涵的美好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建设家乡的远大目标。
二是把群众性的节日文化与课程教学进行统一。在教学《藏戏》一文时,我们穿插北流南部年历的传统文化,如每年农历正月初二至农历二月底的年例期间,南部各村镇举行55龙游神作大戏、放鞭炮、烧烟花、宴客人,还有现代篮球、拔河、歌舞等活动,盛况空前的群众文化活动,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北流非物质化遗产的价值观、文化方式、社会关系结构、审美情趣等文化原型,真正促进了传统文化与学科内容的有机统一和相互融合。
三是把文化新媒体传播方式与民谣传唱体验进行教学统一。笔者引导学生关注北流“三知舍”公众号,阅读本地传统习俗的自编诗歌:“特色米粽味儿美,采茶偶戏让人欢,米二烧酒味道美,芥菜包儿有趣味,庙会隆重不须归。”“团团转菊花圆,阿爷叫我赛龙船,我冇想,我要读书中状元。”让学生喜欢阅读,痴迷阅读,使读书成为他们的生活方式。
笔者坚信,让北流市地方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用身边的文化情境无声润泽学生的精神心田,能唤醒学生心灵深处的那份对北流地方文化的传承,从而使中国传统文化在农村小学语文课堂中深深扎根。
【参考文献】
[1]陈秀玲.教学的动态生成过程与教学设计[P].上海:上海教育科研出版社,2004(6)
[2]卢海文,何泽非,卢岱荣.北流民间故事[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13
[3]覃富鑫.大北流族谱[P].北京:北京线装书局出版,2010(12)
[4]覃富鑫.原汁原味话北流[P].北京:中國戏剧出版社,2009(11)
[5]杨裕坚.玉林地区歌谣集[C].内部出版,2000(12)
作者简介:蒙福英(1978— ),女,广西北流人,大学本科学历,高级教师,现任北流市马岭小学副校长,曾任北流市教育局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道德与法治教研员,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有机融入地方文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