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学生数学建模素养的培养策略
2020-06-08曹宇
【摘要】本文论述培养学生数学建模素养的策略,建议教师重视学生数学建模素养的培养,通过创设情境、建立关系、合作探究、应用模型等步骤,有效发展学生数学建模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 核心素养 建模素养
数学建模指对现实问题进行数学抽象,运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其主要环节为: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发现、提出、分析问题,建立模型,探寻解决方案,得出结论,验证并改进模型,最后解决实际问题。数学建模将实际生活与数学间的联系搭建起来,为数学应用创造了条件。教师有必要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创新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关注学生数学建模素养的培养,发展学生的应用能力与创新意识。
一、创设情境,奠定模型建立基础
教师可以创设游戏情境、生活情境、竞赛情境、实验情境等,以生为本,让学生自主参与、全身心投入,快乐地参与其中。创设情境后,教师可恰当预设,科学点拨与指导,引导学生找到模型的特征,奠定建模的基础。
案例一:“鸡兔同笼”教学片段
问题:鸡和兔关在同一个笼子中,共有8个头、26条腿,请问鸡和兔各有几只?
师:我们现在玩一个游戏,请大家站起来,都抬起一条腿。
学生按照教师的指示操作,发现现在大家都是1个头、1条腿。
师:这就是金鸡独立法,也是抬脚法。意思是让鸡抬起1条腿(剩1条),兔抬起2条腿(剩2条)。腿的数目是不是少了一半呢?
生1:是的,现在腿的总数应该是26÷2=13条。
师:现在腿有13条,头有8个。那么腿的数量比头的数量多多少?
生2:13-8=5。
师:多出来的是谁的腿呀?
生:兔子的腿。
师:如果全是鸡,现在金鸡独立后,用一只脚站立,脚的数量应该与头的数量一样,但是脚的数量却比头的数量多5,那么这个5代表什么?
学生交流讨论,很快知道,多1只兔子就会多1条腿,5就是兔子的數量。由此,学生给出答案:兔子5只,鸡3只。
教师通过创设趣味的游戏情境,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猜想假设、创新思考与互动交流,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奠定了模型建立的基础。学生意识到“鸡兔同笼”问题可以用代数法“假设猜想”解决,或用方程解决。
二、建立关系,初步形成模型框架
建立数量关系,是建模的初始阶段。建立关系,即“用数学符号建立方程、不等式等表示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数量关系的建立,需要运用数学符号、文字语言,并运用公式勾勒出其基本的数与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变化关系。学生需要通过观察、分析、抽象、概括、选择与判断等活动过程,完成模型的抽象,得到数量关系,初步形成模型框架。
案例二:“大树有多高”教学片段
教师组织学生参与综合性实践活动“大树有多高”,通过多次测量和记录,得出如下数据:
[标杆长 2 3 5 6 标杆影长 3 4.5 7.5 9 ]
根据以上数据,学生仔细分析“比例的应用”相关知识,并查阅了关于物理学的一些知识,认识到“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测量的标杆长、标杆影长是规定的,这个比值也等于其他物体长比它的影子长度”。学生在知识准备充分的情况下,根据多次测量得出的数据,计算出标杆长∶标杆影长=2∶3。将其运用到计算“大树有多高”问题中,得出“一个量扩大几倍,另一个量也扩大几倍,比值相等”。于是,建立数量关系“标杆长∶标杆影长=大树高∶大树影长”。测量大树的影长,运用“比例”知识,就能得出大树的高度了。
通过一系列的动手探究过程,学生建立数量关系,并分析这几个量之间的变化规律,发现了其中的奥秘。由此,建立模型“一个量会随着另一个量变化,变化倍数不变”。给出其他大树的影长,也可以得出其真实高度。这就是建模过程,可以称之为“比例模型”,将其运用到其他物体高度测量中同样适用。
三、合作探究,经历模型建立过程
解决了一个问题后,学生在动手合作探究中掌握了初步解决问题的方法,但还没有形成解决一类问题的思路,也没有模型意识。这时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类比分析,这些问题有什么相似点,解决方案又存在什么类似之处等,引导学生抽象出特点与解决思路,初步培养学生的建模素养。
案例三:“多边形的面积”教学片段
师:平行四边形可以由某条高剪切与拼接形成已经学过的长方形的面积,再进行面积公式推导。那三角形呢?
生:也可以剪切和拼接。
师:是呀,大家再动手做一做,看看有哪些剪切和拼接方法。
学生动手实践,探究转化过程。一些学生发现运用刚才剪切的方法拼不成长方形,还有一些学生灵活转化,将三角形与刚学习的平行四边形联系起来,由相同的两个三角形拼接而成平行四边形。由拼接,很容易看出其中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这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学生得出结论:三角形面积=底×高÷2。
师:很棒,由拼接一步就可以推导出三角形面积公式了,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我选取三角形的高的中点位置,再做底边的平行线,发现上半部分高线分成的两部分,剪切后左右拼接,能形成长方形。长方形的高就是三角形高的一半,长是三角形的底。
师:哇,真的太棒了!是的,剪切与拼接可以有多种方法,不必局限思路。不过,三角形的底和高必须对应哦!
总结:三角形面积=底×高÷2。
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发现任何多边形的面积都可以转化为已知图形的面积。五边形、六边形或一些组合图形等,都可以通过剪切的方式,转化为若干基本图形,再分开求解每个基本图形的面积,之后加和,就可以得到组合图形的面积。通过参与动手探究的过程,学生发现,“基本图形”就是基本的模型,只要将复杂图形转化为基本图形,就可以将其面积计算出来。
四、应用模型,提升建模素养
模型思想的教学,应将鼓励生活应用、解决生活问题作为落脚点,让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应用数学的意识。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收集生活问题,鼓励学生从中抽象出数学问题,运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进而发展学生的建模素养。
案例四:“相遇问题”教学片段
问题:王明与李华同时从自己家出发,相对而行,王明和李华的速度分别为70米/分、60米/分,5分钟后,他俩在学校相遇,请问王明和李华一共走了多远?
师:比较不同的解法,抽象出数量关系。
解法1:王明的路程+李华的路程=总路程
解法2:速度和×时间=路程和(总路程)
通过画线段图,让学生了解(70+60)的真正含义,即为两个人的速度和,在单位时间1分钟内,两个人共走了(70+60)米。
学生总结,相遇问题的计算模型为:速度和×时间=路程和(总路程)。
师:现在我们要运用“相遇模型”解决问题。
问题1:两辆长途客车分别从北京和天津同时开出,相对而行,速度分别为90千米/时、80千米/时,在2小时后相遇,请问这条高速公路长多少千米?
问题2:两个工程队合作开凿一条隧道,同时开工,甲队每天开凿140米,乙队每天开凿180米,6个月开通,问这条隧道共有多少米?
学生运用已学模型,独立解决问题,明晰这个问题的数量关系:工作效率和×时间=工作总量。教师鼓励学生延伸拓展出其他类型的问题。
学生运用新学习的“相遇问题”模型,解决一系列的关于速度和的问题,并迁移延伸到其他类型,如生活中的打字速度和、工作效率和等方面。建立并运用模型,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学会了解决一类问题,发展了建模素养。
总之,教师应关注学生模型思想的培养,还应多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将数学与生活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抽象出模型,并探索出模型的解决思路,展开生活实践应用,在此过程中有效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作者简介:曹宇(1988— ),江苏盐城人,大学本科学历,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
(责编 雷 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