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快课技术接受度调查研究
2020-06-08邓启云阳美林
邓启云 阳美林
摘 要 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开发微课、慕课已成为高校教师的要求之一。快课技术是开发微课、慕课的集合技术。主要参考UTAUT理论对高校教师快课技术的接受度现状进行调查,发现教师对快课技术的作用的认同度高,但在技术上会遇到较多困难,且求助渠道较少,所以他们期待技术简单化。
关键词 快课;高校教师;UTAUT模型;课件制作
中图分类号:G6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0)04-0017-03
Investigation on Acceptance of Fast Course Technology by College
Teachers//DENG Qiyun, YANG Meilin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development of micro courses and MOOC courses has become one of the requirements of university teachers. Fast course technology is a collection technology of developing micro course and MOOC course. This paper refers to the UTAUT theory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Teachers acceptance of fast course tech-nology, and finds that teachers have a high degree of recognition of the role of fast course technology, but teachers encounter difficulties in technology, and there are few channels for help, so teachers expecttechnology simplification.
Key words fast course; college teachers; UTAUT model; course-ware making
1 前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开发微课、慕课已成为高校教师的要求之一,快课被广泛应用于制作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需要互联网支持下的教学活动。快课开发技术受到广泛的运用,拥有可以打破课程资源开发、整合所遇到的经济性问题、技术性问题、时效性问题的突出优势。高校教师对快课开发技术有着怎样的认识?接受度如何?可以从哪些方面提高接受度?本文借助UTAUT模型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
2 理论基础
技术接受模型:UTAUT 技术接受和使用整合理论(Unified Theory of Acceptance and Use of Technology,
UTAUT),是Venkatesh & Davis(2003)在总结了历年技术接受模型(TAM)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研究成果显示,UTAUT模型对用户行为意愿的预测解释能力达到70%,它包含四个核心变量: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群影响和促成因素[1]。四个核心变量均有三个二级指标:绩效期望包括感知有用性、工作适配和相对优势;努力期望包括感知易用性、复杂性和易用;社群影响包括主观准则、社会因素和社会形象;促成因素包括行为控制认知、促进条件和兼容性三个方面。
快课技术概念 美国将快课定义为由内容专家(subject
matter expert,SME)创作并能够在短时间内开发出来的用于培训的项目。这种项目要求内容专家在内容由企业自己设置、预算很少甚至没有的情况下,借助简单的模板制作完成[2]。快课开发技术制作周期短、专业要求低;以内容专家为中心,以学习者的需求进行设计,学习方式多样化,有简易的交互、评价、反馈,快速产出直观的教学内容与资源[3]。同时,它是一种从制作e-learning课程的技术当中进行选择与改良的开发技术,其中还包括一些思维性的技术。可见,快课开发技术就是一种为了快速适应快捷式数字化学习时代的技术,包含所有制作这种课件与课程的软件工具、相应开发策略及设计方案。
3 高校教师快课技术接受度现状分析
研究设计 问卷主要以UTAUT模型为理论基础,调查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群影响和促成因素四个方面,采用问卷星平台进行匿名调查,共回收问卷179份,有效问卷179份,有效率为100%。数据处理参考李克特量表五级指标进行赋值,非常同意为5,同意为4,一般为3,不同意为2,反对为1,采用SPSS 25.0进行分析。
绩效期望:教师认同快課技术的作用 绩效期望指个人感觉使用系统对工作有所帮助的程度,包括三项指标,即感知有用性、工作适配和相对优势三个方面[1],调查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对于快课技术的绩效期望值均值都超过4,教师对快课技术的期待较高,认可快课技术的价值。
在绩效期望的不同群体比较中,感知有用性方面,理科教师高于文科教师(P<0.5)(如表2所示),低教龄组高于高教龄组;在相对优势方面,低教龄组也高于高教龄组(P<0.5)。综上,理科教师较文科教师、低教龄组较高教龄组更认可课件的作用,且低教龄组认可快课技术的优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课件已普遍运用于课堂教学中,教师对课件运用于教学的认可度高,认可快课技术的有用,存在优势且能辅助教学,但团体认可中存在一定的差异。
1)文科擅长文字分析,理科擅长理性分析,课件在辅助教学时作用不同,理科需要借助更多的图表进行理性分析思考,课件对图表、模拟的表达较书本的文字更直观,所以在课件认可度方面,理科高于文科。
2)低教龄组的教师较高教龄组教师年轻,信息化水平较高教龄组高;另外,低教龄组较高教龄组教学经验不足,更需要借助课件的多媒体辅助教学。
努力期望:教师希望快课技术更简单 努力期望指个人使用系统所需付出努力多少的程度,包括感知易用性、复杂性和易用三个方面[1]。结果如表3所示,教师对简单实用技术的期望较高,均值为4.49;而在一线教学过程中,对于技术的选择、技术的辅助等均值处于3.25~3.45之间,与期望值存在较大差距。可见,教师对于技术的易用性的期待较高,现有技术在满足教学方面,教师认为还是较复杂的。在原因归因中,83.8%的教师认为技术层面达不到想要表达的效果为最主要的原因。可见,教师对于利用快课技术的意愿强烈,但现有的技术要求较高,阻碍了教师运用快课技术改善教学。
社群影响:教师遇到困难时寻求帮助渠道少 社群影响指个人所感受到的受周围群体的影响程度,包括主观准则、社会因素和社会形象三个方面[1]。结果如表4所示,教师群体会因为教学的规范而主动地运用快课技术;学校对于教师快课技术的重视度不够,对于解决课件制作过程中的困难,开展培训少;学校鼓励措施少;教师遇到困难后获得帮助的渠道少。
促成因素:技术与资源需同步保障 促进条件指使用者认为可促成快课的客观因素,包括行为控制认知、促进条件和兼容性三个方面[1]。在促进条件方面,结果如表5所示,学校在意识、硬件和软件资源支持方面,均值都在3左右,校园网的支持力度接近4。在阻碍快课技术原因的调查中,居第二位的为没有合适资源,第三位为教学任务繁重。可见,若使快课技术得以充分利用,除了技术支持外,必须要提供充足资源的支持。
4 建议与对策
由上述分析可知,教师认可快课的作用与优势,但期待与现实之间存在差距。本文将从技术、人员、资源、教师和学校五个方面分析原因并提出建议和对策。
技术层面:技术操作简洁化 课件设计与制作软件呈现效果越来越多样,技术操作越来越简单。从上述分析可知,教师非常认可快课技术的作用,但现状中快课技术水平仍不高,认为操作难度大,技术困难,用技术难以实现理想中的效果,成为阻碍快课技术运用的最大原因。可见,现有的课件制作技术对于教师而言仍较难掌握。
教师认可课件的作用,也认可优秀课件页面的精美、内容呈现的效果,但叹息因技术难度大而自己无法制作,因学科的差异又无法直接运用。鉴于此,建议软件开发人员以技术效果进行分类,制作可移植性的模板,只需替换模板文字和图片,既保证效果,又保证技术的简洁化。同时,扩充软件的兼容性。同样的效果不同的软件实现的难度不同,提高课件制作软件的兼容性,利于不同软件技术的有效结合。
人员层面:在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建议设立技术帮扶岗 教师运用快课技术的意识强烈,但是在运用的过程中面临较多问题,苦于无法自己解决,也难以找到渠道寻求帮助。在课件制作过程中,往往因为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无法实现呈现的效果,会打断教师原有的教学思路,而且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仍面临同样的问题,成为今后教学的拦路虎。因此,建议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利用自身优势,专设技术帮扶岗,能时时帮助教师解决技术难题;還可根据技术难题的频率,开展相关技术培训,保证培训的针对性,提高培训质量。
资源层面:促进资源网络共享 限制教师使用快课技术的不仅包括技术,还包括配套的资源,而资源的重复建设也是一种常见现象。高校相对于中小学,因科目的特点,尤其是专业课程,独立教学较多,自主性更强,首次教学需要大量的资源,于是就存在开设同一门课程的不同高校都自己建立课程的相应资源,相互了解、相互利用较少,导致课程资源的重复开发,而使教学资源网络化可更好地促进资源的共享。此外,筛选出优质资源,提高使用率。专业课程的网络资源较多,优质的网络资源常常隐藏其中。因高校教学的独立性、交流的欠缺,优质资源的利用率会偏低。学校除了自己开发的资源,也可筛选网络中优质的资源,扩充自己的资源库。
教师层面:思想上重视后突破常规思维,积极寻求解决办法 教师认可快课技术,认可快课技术的优势,也期望运用快课技术辅助教学,但因技术的障碍,制作的资源往往与期待的效果之间存在差距。造成差距的原因可从思想的认识与行动的支持两个方面入手。
1)思想上需重视。高校教师不仅面临教学的压力,还面临科研的压力。职称的评定,因教学难以量化,所以较多高校更注重科研。因此,一些高校教师认为教学不好会引起麻烦,但教学好对自己的帮助也不大,在遇到教学与科研的瓶颈时,在科研上付出寻求突破的思想意识高于教学。即教学上思想重视度不够,在教学中遇到问题时寻求解决办法的动力不强。
2)行动上应突破常规思维。在遇到困难时,人们往往会根据以往的习惯去寻求解决的办法。如要制作一个较简单的交互动画,常常先想到动画制作软件Flash等,而PowerPoint软件利用触发器也可实现。即教师不是因为能力不够不能掌握新技术,而常常是因为常规思维的限制,对技术软件的更新或新软件的功能了解不够,导致无法实现想要的效果。
学校层面:协调相关部门满足教师的需求 教师对快课技术有较高的期待,但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寻求帮助不易,降低了使用快课技术的积极性。同时,学校对教师利用技术解决问题的重视度也不够,无激励措施;在提供的硬件资源、教学资源方面,教师的满意度也不高。针对上述情况,学校应制定相应政策并协调有关部门有效实施,如开展技术培训,组织开发资源,筛选与共享网络优质资源,出台相应的奖励措施,配备相应的硬件等。
5 结语
提高高校教师对快课技术的接受度,有利于转化为高校教师使用快课技术的行为。提高接受度不仅需要改变教师的行为,提高教师的技术能力,还应寻求适合高校教师使用快课技术的简捷模式和教学资源。
参考文献
[1]黄耕.基于UTAUT模型的开放教育资源个体采纳研究[D].天津:河北工业大学,2016.
[2]陶佳佳.企业快速e-Learning课程设计与开发:以B公司新员工入职培训项目为例[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5-7.
[3]尹合栋.基于“快课”技术的交互式微课设计[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28(6):144-147.
项目来源:湖南省教育厅一般项目“高校教师快捷式数字化学习开发技术模型的构建”(基金编号:16C0230)。
作者:邓启云,衡阳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技术学(421002);阳美林,道县第五中学(42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