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幼儿课件制作课程多元评价体系的构建

2016-06-29王瑞宁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2期
关键词:构建主义课件制作多元评价

王瑞宁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幼儿课件制作课程多元评价体系的构建问题。从当前课件制作的现状,当前的评价标准,提出要建立多元共同体共同参与的多元化评价制度,结合幼儿教育专业教学活动设计相关知识,重视评价主体、评价目标、评价内容、评价方式的多元化,达到教与学的完美配合。

【关键词】课件制作 构建主义 多元评价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2-0101-02

一、中职学前教育学生课件制作的现状

随着国家对中职教育的不断投入,多媒体设备已经成为中职学校的普遍配置。目前中职课堂教学已广泛使用多媒体设备,最为普遍使用的就是PPT课件,特别是一些文化课,既能节省教师大量的板书时间,又可以配上图画甚至视频,轻松地达到较佳的课堂教学效果。但这种最普遍的课堂辅助教学方法,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也存在着是一个非常不利的影响。例如学生耳濡目染,做出来的课件不是密密麻麻的字,就是东拼西凑的图,眼花缭乱的动画。这些课件,要在幼儿园使用,给学前儿童看,显然是不合适的。最糟糕的是,课件制作这门课程一般都是安排在三年级,三年级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知识与经验,都一致认为PPT课件就是应该那样做,认为这样做就可以达到辅助教学的目的了;PPT课件做起来没啥难度,来来去去就那些东西;动画一定要多做,不多做怎样显得水平高,飞来飞去才够炫……并没有站在幼儿课堂教学的角度上分析材料。

面对这种现状,构建一个幼儿课件制作的评价标准,改变学生固有的观念,促进学生进行系统地学习,已成为了迫切需要讨论解决的问题。

二、现行的幼儿课件制作评价标准

现行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评价的主体,一般都以考试作为评价的唯一手段,以分数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情况的标准,幼儿课件制作这门课程也不例外,交个课件,给个分数,这门课就学习完了。事实上,对于课件制作这门课,如果只给一个分数,不注重过程的评价,很难有效提高学生的课件制作水平,更不用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自主学习了。

对于课件制作课程,一个有效的评价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有效的评价,可以不断的强化学生对当前教学内容的认知,激发学生创作的灵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获取被肯定的情感认知。以评促练,以练增评,形成一个良好的教学循环。

正如上述,有效的评价是必要的,而且不能只以一个成绩作为评价,而是应根据幼儿课件制作课程的实际情况,建立多元共同体共同参与的多元化评价制度,结合幼儿教育专业教学活动设计相关知识,重视评价主体、评价目标、评价内容、评价方式的多元化,达到教与学的完美配合。

三、幼儿课件制作课程多元评价的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幼儿课件制作课程与学生的教学法、语文、美术、计算机基础等多门学科相关,学生做出的课件也是各有特色,所以在评价要必须全盘考虑,有所侧重。

(二)客观性原则

每个课件不能单独以一个等级或一个分数评定,而且课件制作本身就是一个使用→修改→再使用的过程,评价要基于客观事实,要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不能因为某一个方面的不足就全盘否定。

(三)激励性原则

学生的学习动力一方面来源于外在的激励,即他人的肯定:另一方面来源于内在的激励,即学习者本身的成功体验。从学生的学习发展来看,评价应充分尊重学生,适当的激励能使学生主体得到充分发挥,个性得到发展;能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的欲望;对于中考落榜的中职生,评价更应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成功的愉悦,从而增强自信心,形成学习→评价→再学习的良性循环。

四、幼儿课件制作课程多元评价体系的构建

当代建构主义者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每个人都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或者说至少说是在解释现实,每个人的经验世界是由他们自己的头脑创建的,每个人由于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于是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便也迥异。所以,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的过程,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在幼儿课件制作这门课程中,从实践中发现不足,再改进,以学促教,是提高学生水平最有效的方法。

学习过程同时包含两方面的建构:一方面是对新信息的意义的建构,另一方面又包含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学习者形成的对概念的理解是丰富的、有着经验背景的,从而在面临新的情境时,能够灵活地建构起用于指导活动的图式。有效的多元评价则是这个学习建构过程中的关键点。

(一)评价主体多元化

改变传统的教师评价学生的方式,即评价主体可以是教师、学生、小组成员甚至是受教者。具体的在课堂中,可以采用教师和学生一对一的评价、同学间多对一的评价,或者小组成员之间的互评。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的自身能力有限,教师和学生的一对一评价实施是最方便的,而且相对来说评价内容也比较充实。学生间的评价,特别是小组之间的互评,使用频率非常高,而且对学生能力发展最有促进作用,但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抓住时机,引导互评,否则很容易会出现无人发言的僵局。

(二)评价目标的多元化

多元评价的目标在于让学生在评价中找到不足,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分析,反思,自主寻找所需的信息并处理解决问题,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将其内化成自身的知识体系,从而获得有效的自主发展。多元评价目标分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养、职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等。

(三)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和普通高中学生相比,中职学生个体差异非常大,有些学生美术基础好,做出来的课件界面美观大方,色彩配搭好;有些学生动画制作好,在课件中制作的动画能有效生动的辅助教学;有些学生语言能力好,放到课件中的知识点提炼精辟,能突出重点……学生的学情决定了评价内容必须要多元化。实际教学过程中,可分为以下几点。

1.以教学内容为目标的评价

幼儿课件的受教者是学前的幼儿,认字不多甚至不识字,注意力也不容易集中,所以制作课件时必须提炼知识点,集成文本、图像、动画、声音、影像等素材,创设教学情景,使抽象的学习形象化、实物化,激发幼儿学习兴趣,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教学内容在评价过程中应注意是否与幼儿教学法相结合;是否符合该年龄班幼儿的一般特征和发展需求;是否明确具体,可操作;是否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等。

2.以技术性为目标的评价

在幼儿课件中,有些知识点光凭文字是很难说清楚的,若配上恰到好处的动画设置,不仅能吸引幼儿注意力,增强幼儿的感性认识,还可以大大的提高课堂效率。如自然科学中的地球绕着太阳转,四季变换等。

3.以操控性为目标的评价

课件是否成功,可操控性是一个决定性的指标,幼儿课件通常授课教师与操作的教师是分开的,所以对这个操控性要求就更高。操控性评价内容主要有课件是否流畅、不容易出错,交互界面友好,操作便捷,分层合理,交互性强等。特别是各种各样的互动小游戏在幼儿课件是很常见的,它能吸引幼儿注意力,调动幼儿积极性,效果很好,因而得到广泛使用,如科学中的图形宝宝送回家等。对这类的游戏,在评价过程中着重于评价动画与游戏是否符合该年龄班幼儿的认识能力,是否能达到辅助教学的效果,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4.以艺术性为目标的评价

精美的课件人人都喜欢看,特别是幼儿,漂亮的界面能把他们的注意力都吸引到课堂上来。在评价中着重于界面布局、色彩搭配、文字大小等方面。

综上所述,笔者设计的幼儿课件制作内容评价表如下:

(四)评价方法的多元化

根据幼儿课件制作这门课程特点,评价方法主要有作品展示,角色扮演(模拟课堂)等。

1.作品展示

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要求(课堂内容),自主或合作制作相应的课件。完成后由学生向教师及同学介绍自己课件的教学环节、重点、亮点、特色等,让同学们及教师对其课件点评,最后学生自己总结并提出修改思路。

2.角色扮演(模拟课堂)

学生完成课件后,由学生扮演具体角色(教师与幼儿),模拟整个教学流程。模拟完成后,由其他同学及教师对其课件使用进行点评,最后学生自己总结并提出修改思路。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学前教育是越来越重视,对幼儿教师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幼儿课件制作课程作为学前教育的必修课程,对于学生将来就业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通过建立多元共同体共同参与的多元化评价制度,能有效的帮助基础文化知识薄弱的中职学生学习好这门课程,并在学习过程中建立自信,为他们将来的职业之路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江国龙,邓小文,伍懿君.基于行动导向教学多元评价模式体系的构建,职业教育,2014(9):54-55.

[2]招林.基于多元智能理论下的中职数学教学评价,职业教育,2014(8):79-81.

[3]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评价设计,职业教育,2014(7):61-64.

猜你喜欢

构建主义课件制作多元评价
基于构建主义的数学实验课程三级教学平台的构建
任务型课堂教学中课件的制作和使用
多元评价,不拘一格
探究多媒体教学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