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高专生就业焦虑心理调适研究
2020-06-08孙舒凡
孙舒凡
摘 要:文章分析高职高专生就业焦虑情绪原因,提出高职高专生就业焦虑心理调适策略。首先,利用网络增加教学互动性与体验感,创新就业心理教育模式;其次,搭建“互联网+”大数据平台,建立心理危机预警系统;再次,开展网络心理咨询,扩展心理咨询渠道;最后,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提高甄别信息能力,克服非理性行为。
关键词:“互联网+”;心理健康教育;高职高专生;就业焦虑;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51;G64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0)13-0008-02
一、前言
就业焦虑是指包括高职高专生在内的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择业情境时,对可能出现的无法实现原初就业目标甚至无法就业的情况所产生的忧虑、紧张、恐惧等消极的情绪体验以及由此引起的相应变化。适度的就业焦虑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就业动机,使他们产生紧迫感,处于时刻准备的最佳状态,进而集中注意力,激发潜能,积极向上,增加自身就业的砝码,发挥自己的最大优势面对就业。但过度的就业焦虑,可能引发各种负面情绪,出现退缩、逃避、自卑、失眠、厌食、生理失调等情况,如果没有及时解决,焦虑会逐步发展成抑郁等心理障碍。因此,高校必须从高职高专生就业焦虑产生的原因出发,结合时代特色,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心理健康教育,预防和缓解就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焦虑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培养新时代的高素质人才。本文对“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高专生就业焦虑心理调适进行研究。
二、“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高专生就业焦虑原因
1.个人因素:自我认知模糊,求职易产生消极情绪
不少高职高专生对自身缺乏清晰、客观的评价,主要有以下三种表现:不了解自我、自我评价过低、自我评价过高。有的学生对自己缺乏清晰的认识,不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擅长做什么、适合做什么,无法判断职业方向;有的学生对自己评价过低,只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产生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难以发挥自己真正的实力;有的学生对自己的评价过高,看不到自身的劣势,将求职目标定位过高,一旦用人单位一时无法满足自己的需求,就容易陷入烦躁的情绪之中,甚至频繁更换工作,无法脚踏实地为远大目标而努力。
2.学校因素:心理健康教育缺乏针对性,心理咨询室作用未充分发挥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授以传统的讲授为主,学生坐在讲台下面被动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时间短,内容多,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少,课程设置缺乏互动性和体验性,往往导致学生在课程结束之后依旧维持原有的心理健康水平,无法达到教学目标。另外,现在高校都设立了专门的心理咨询室,但其作用未能充分发挥。一方面,拥有心理咨询资质的专业教师较少,可能造成前来咨询的学生的心理问题无法得到根本解决;另一方面,部分学生对心理咨询认识不够,认为去进行心理咨询就等于承认自己心理有问题,因而羞于去进行心理咨询,导致不良情绪无法得到及时缓解。
3.社会因素:“互联网+”时代对高职高专生提出新的挑战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运用技能已经成为毕业生必不可少的技能之一。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已从单一技术人才向复合型人才逐步转变,毕业生不仅要熟练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要拥有更广阔的视角、更广泛的知识文化和更多方向的培养潜力。但现实情况是,高职高专毕业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尚不够扎实、专业技能尚不够熟练,更别提拥有多学科融合的宽广视角。硬件能力已经欠缺,软件能力又有不足,无法适应新形势下企业发展对人才的新需求,因此,高职高专生求职易受挫,进而产生焦虑情绪。
三、“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高专生就业焦虑心理调适策略
1.利用网络增加教学互动性与体验感,创新就业心理教育模式
高职高专生就业心理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课程多以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感,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应充分利用互联网上各类与就业相关的音视频资源,改变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增加课堂教学的生动性与互动性,加深学生的体验感。例如,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师可以尝试打造信息共享线上平台,在平台上实现课堂教学资源与课外信息共享,既可以邀请相关知名专家进行网络直播,传授求职经验,也可以通过论坛、QQ群、微信群等共享师生之间的教学感受与生活感想,增加教学互动性与体验感,使就业教育更加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学生乐于接受并愿意主动参与。另外,学校应在大学一年级就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组织相应的网络教学活动,尽早使学生接触到职业生涯规划相关内容,尽快使学生在脑海里树立职业生涯整体意识,以便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有意识地锻炼相关能力,为大三的求职做充分的准备,降低就业焦虑发生的概率。
2.搭建“互联网+”大数据平台,建立心理危机预警系统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数据已经渗透到每个行业和业务功能区域。随着自媒体的流行,学生在自媒体平台上的操作都可能被数字化,成为大数据的一部分,这也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学校可以搭建“互联网+”大数据平台,收集学生个人信息,设置心理健康测评等可操作的专业量表,并将以上各类信息数据和测评结果统一收集汇总于数据平台,通过数据分析,及时发现心理健康存在隐患的学生,尽早开展心理辅导,还可以发现心理健康已经存在问题的学生,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这样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平台,可以建立科学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及时为学生提供预防性的、补救性的心理干预系统,防止焦虑情绪进一步发展成为心理障碍。
3.开展网络心理咨询,扩展心理咨询渠道
当前,高职高专院校开展心理咨询的主要方式为设立心理咨询室。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学校应该积极拓展心理咨询渠道,创新网络心理咨询方式,为学生缓解就业焦虑情绪提供多渠道的解决方案。学校可以设立心理健康教育论坛,为学生提供合理宣泄就业焦虑情绪的窗口,安排心理辅导教师和就业指导教师定期到论坛上为学生排忧解惑,并鼓励其他同学从同龄人的角度给予心理开导、安慰和支持,发挥朋辈心理辅导的积极作用,降低学生的防备心理,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供一个畅所欲言的场所。针对学生“机不离手”的日常习惯,学校还可以开发手机APP或者设立微信公众号,经常更新正能量的内容,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加生活化、日常化,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4.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提高甄别信息能力,克服非理性行为
互聯网的隐匿性、开放性、自主性等特点让学生可以在网络上接触到种类繁多的信息,如果学生缺乏一定的鉴别能力,有时很容易在纷繁复杂的招聘信息中迷失自己。特别是在线下求职活动中屡屡受挫的学生,就业焦虑情绪蔓延,很容易被线上虚假招聘开出的丰厚条件所吸引,上当受骗。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师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时候,应直面“互联网+”的时代潮流,注重网络道德教育,引导学生学会辨别网络就业信息的质量,增强抵制虚假就业信息诱惑的免疫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学会理性思考和客观判断,成长为新时代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任化娟.毕业生就业焦虑与职业决策困难特点及关系[D].河南大学,2010.
[2]杜丹.缓解大学生就业焦虑的对策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4.
[3]石静.“互联网 +”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初探[J].科教文汇,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