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创客教育研究

2020-06-08吴晓莉

成才之路 2020年13期
关键词:创客教育人才培养互联网+

吴晓莉

摘 要:文章简述“互联网+教育”发展的时代背景,指出高校创客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联系及区别,并探索“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创客教育的实施策略。要充分研究“互联网+”创客教育新内涵,创设高校创新创业新环境;有效利用创客空间优势,进一步促进资源开放共享;开展高校与企业协同创新,助推创业成果转化。

关键词:“互联网+”;创客教育;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0)13-0004-02

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开展得如火如荼,呈现出良好的创业新气象。“互联网+”作为新型的互联网模式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业,助推产业升级。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培养服务社会的创新型人才的重要路径之一,是目前高校不断探索的新命题。本文简述“互联网+教育”发展的时代背景,指出高校创客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联系及区别,并探索“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创客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互联网+教育”发展的时代背景

“互联网+”自被列入政府工作报告以来,涌现出大量新型经济形态,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网络平台,带动了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国家将“互联网+”解释为“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互联网+”是将互联网作为一种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各行各业的跨界融合和应用,重新解构传统的组织结构、社会结构与关系结构,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借助物联网、信息技术、大数据等技术,与传统行业有机结合,诞生了“互联网+医疗”“互联网+农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教育”等新业态。现如今,“互联网+教育”广泛应用于高等教育、中小学教育、课外教育辅导等,打破了教育的时间与空间限制,使得教育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也为施教者与受教育者提供了更多便利。

二、创客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联系及区别

创客教育广义上是指以培育大众创客精神为导向的教育形态,狭义上是指一种以培养学习者的创客素养为导向的教育模式。从目标上来说,创客教育是通过一定的创客活动,将科学技术、艺术创作等融入学科教育之中,以提升学生的创作能力、协作能力、动手能力及创新意识的一个过程。因此,创客教育不仅是一种行动,更是一种理念,是基于创造的一种学习教育。它既是创业教育的一部分,也是创新教育的一部分,是在时代驱使下产生的新的教育模式,目的在于培养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可以说,创客教育是创新创业教育的一种新模式。

创新教育、创业教育、创客教育既具有相关性,又具有差异性。创新教育的根本在于“改变”,在原有科学技术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是创新,产生新的发明创造是创新。而创新教育就是根据创新原理,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创新个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创业教育的根本在于“精神”,与带有市场行为的真正的创业行为相比较来说,高校的创业教育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开创与探索精神,以及培养学生的创业思维、意识和技能。创客教育的根本在于“创造”,是基于兴趣的主动创新与创造,是一种全新的创造性的带有明显实践操作性的学习活动。因此,可以说创新教育是创客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推动创客教育的形成,而创客教育又是创业教育的初期产物。高校实施创客教育对创新创业教育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也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方式之一。

三、“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创客教育的实施策略

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为高校开展创客教育提供了坚实的保障,高校要立足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充分研究“互联网+”创客新内涵,有效利用新型创客空间,结合学科优势,开展校企协同创新,构建高校创客教育路径,打造新型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为成果转化添砖加瓦。

1.充分研究“互联网+”创客新内涵,创设高校创新创业新环境

一是充分利用“互联网+”开放共享的资源优势,发挥“互联网+”的平台作用,为创客活动提供网络条件、网络资源,提供技术保障与创造环境。互联网不仅能为创客活动的开展提供有效资源,而且能为创客文化的传播与成果的展示提供媒介作用。互联网能使线下活动的疑问迅速得到回应与解决,活动所产生的初步成果也能通过互联网及时共享,提高沟通效能与产品的快速更新迭代。二是借助互联网思维,进一步深化创客教育。创客教育是“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的产物之一,创客文化的创新、自主、动手、合作的内涵与互联网多元的开放、合作、共享精神是相辅相成的,能有效强化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要以互联网思维指导创客行为,以创客思想影响互联网环境,灵活运用“互联网+”创新创业新模式,提高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

2.有效利用创客空间优势,进一步促进资源开放共享

创客空间是为创客提供的一个良好的学习空间、实践空间、社交空间与资源共享空间。高校要发挥众创平台集合资源优势,开展线上资源共享,对接线下沙龙活动。要通过开办创业论坛、创意工作坊,组织科技成果展示会等活动,帮助团队成长,实现资源充分配置与利用,进一步促进资源的开放共享,提升科技成果的使用率,助力团队发展壮大。要重视互联网线上模式与创客空间线下模式的相互作用、有机结合,深度融合混合学习模式,进一步促进创新资源共享与产出。

当前,创客空间的发展已不再是“小工厂式”的全能创造型空间形式,越來越多的高校结合学校学科特征、学校优势以及大学生属性,建立适合本校的新型创客空间,使其成为集动手操作、实验平台、交流共享、创业孵化等功能于一体的创新创业基地。例如,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结合其设计学科特点,建立以学院创新实验室为依托,以特色支部、创客工作坊、学科竞赛等为载体,具有学院特色的、卓有成效的,以大学生创新创业为主体的创客空间。学院积极搭建平台,从政策上鼓励、支持和扶助大学生创新创业。重视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并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思想认识高度。同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服务,重视师资建设,进一步做好相关软实力配套工作。

3.开展高校与企业协同创新,助推创业成果转化

成熟的企业拥有完善的研发体系、管理经验、市场供应链等资源,但是相较高校而言,一是在概念性创新意识及创新活力上,需要汲取更多新鲜血液,二是在系统的科研设备上,需要使用高校大批大型科研平台。而对于高校来说,创新的点子如何市场化,以及如何成长为一个企业等,都需要向企业学习。正是这种相互学习、相互哺育的需求,使校企能够共同协作、协同创新,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因此,高校与科研院所要鼓励以众创空间为依托开展科研立项、成果转化与共享,鼓励教师、学生、企业人员相互协作,碰撞出新的思路。同时,创客团队要通过学习企业的经验,在创业初期借助共享成果促进成果转化,孵化高质量创业项目,以此提升创业成功率。

四、结语

创客教育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新型模式,是高校培养服务社会的创新型人才的重要路径之一。高校要充分研究“互联网+”创客教育的新内涵,有效利用互联网开放共享资源优势,灵活结合互联网思维与创客思维模式,服务自主创新合作的创客活动。要精心打造适用于学科特性、高校特征的新型创客空间,为创新创业活动提供新的开放阵地,同时鼓励开展校企协同创新合作,助力创客成果转化。

参考文献:

[1]万力勇,康翠萍.互联网+创客教育: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新生态[J].教育发展研究,2016(07).

[2]尤祖明,赵婧轩.创客教育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2019(12).

[3]陈永霖,金伟琼.中美高校创客教育比较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01).

猜你喜欢

创客教育人才培养互联网+
创客教育中教师创新实践教学的应对和改进
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