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访

2020-06-08魏传传

成才之路 2020年14期
关键词:家庭教育指导亲子沟通家访

魏传传

摘 要: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机构的构建有助于学生积极人格特质的发展和积极主观体验的获得。教师应通过家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架起亲子间沟通的桥梁,消除亲子间的隔阂与障碍,构建积极的家庭机构。教师在家访过程中,要主动反馈学生在校生活,引导家长换位思考,让家长学会沟通和陪伴,以促进亲子沟通,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家访;班主任;亲子沟通;家庭教育指导;德育

中图分类号:G636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0)14-0025-02

当前,家庭教育在教育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积极心理学专家彼得森认为,“积极机构可以促进积极特质的发展和体现,进而促进积极主观体验的产生”。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的家庭教育指导。教师要帮助家长与孩子架起沟通的桥梁,消除亲子间的隔阂与障碍,构建积极的家庭机构。家访是促进亲子沟通的有效途径,是进行个别家庭教育指导的一种有效方式,有助于解决个别学生的家庭教育问题,也能从多角度帮助学生获得积极的主观体验,实现积极品质的发展。现结合教育案例,对家访的意义及技巧进行探讨。

一、回溯案例,认识家访的意义

一天,教师对班级中的一位高中男生进行家访。在倾听了家长长达20分钟对孩子叛逆的种种苦恼后,教师感到此次家访的目的需要改变,因为该男生在学校的表现与他在父母眼中的表现完全不同。在两年的高中生活中,该男生尊重师长,与同学关系融洽,有礼貌,性格较开朗。任课教师都反映他上课认真听讲,作业及时完成。在班级,该男生经常研究问题或做作业,比较踏实刻苦,只是成绩不太理想。对于该男生,教师既要进行学法指导,又要通过家访了解其家庭环境,并对其家长进行必要的家庭教育指导,通过家校合力调动其更强的学习动力,提高其学习效率。

教师通过交流发现,不少家长会抱怨,说自己的孩子脾气差、学习懒散、不听话,与自己存在隔阂。事实上,教师与家长对学生评价的不一致具有普遍性。这反映出一个问题,就是家长对孩子的认知并不全面,对孩子的理解并不深入。因此,教师有必要家访,与家长沟通,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在校积极表现,并引导家长关注孩子在家庭中的积极表现,捕捉细节,全面客观地评价孩子,学会欣赏和悦纳,以积极的态度评价孩子,激发孩子的潜能。同时,要引导家长从学生的立场理解他们,感受他们,并适时恰当地给予引导和帮助。

二、拾级而上,“案说”家访的技巧

1.主动反馈,寻求理解

教师应利用家访这一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的表现,介绍他们每门功课的学习情况,提出对学生的目标要求及需要付出的努力等,让家长更真切地了解孩子。学生每天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度过,家长能看到的只是学生晚上做作业到几点钟,所以教师有必要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学习的强度。教师可以给家长讲述一下关于午休的事情。刚开学时,教师要求学生午休,但多数学生不习惯,他们自觉精力充沛,不需要午休,背诵的背诵,做题的做题,一个个斗志昂扬。可一个月后,当午休铃声响起后,全班同学都趴到桌子上睡觉,这是因为他们很疲劳,真的感到累了。再者,可以向家长介绍,一段时间下来,每个学生都会攒下犹如手腕粗的一捆空笔芯。听到这些,家长就会体会到学生付出的辛苦和承担的压力。可见,教师的反馈,能为家长打开一扇了解孩子学习生活和体验孩子心路历程的窗户,让家长认识到自己对孩子的片面认识,这是消除学生与家长之间隔阂的第一步。

2.换位思考,共情同理

紧张的学习生活容易使学生产生焦虑情绪,但有些家长忽视了这一点。因此,在家访中,教师可以先让家长谈谈自己下班后释放工作压力的方法。接着,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发现自己与孩子在处理压力上最大的区别就是:自己有较充足的时间做一些事情来释放压力,而孩子难得有这样的时间。学生的压力如果一直聚积,得不到缓解,慢慢地,就會像不断膨胀的气球随时都会爆裂。这样的后果,是教师和家长都不愿意看到的。当家长换位思考,感受到孩子的压力时,自然就能与孩子共情,产生同理心。接着,教师可以因势利导让家长思考学生每天回家后能释放压力的时间点,家长发现只有吃饭和洗漱时间了。于是,教师引导家长换位思考:如果吃饭时家长不停地问孩子关于学习的问题,甚至说一些有责备色彩的话语,那么学生的心情会怎样?学生的压力能否得到缓解?会不会在家长面前更显叛逆或者沉默不语呢?当家长有了这种推己及人的换位思考,就会发现亲子隔阂的原因。

3.沟通陪伴,以身作则

有学者认为,家长要多用赏识教育,尊重孩子,平等沟通,注重培养孩子面对挫折的积极心态。那么,家长应如何尊重孩子,与孩子平等沟通呢?上面谈到吃饭时间是可以利用的,既可以帮助孩子释放压力,又可以与孩子有效沟通。为此,教师要让家长认识到创设谈话氛围的重要性,并学会找合适的话题与孩子沟通。家长要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从他喜欢的话题入手,尽量让他提出话题。初始阶段,可以不用聊很多,家长只需一两句点评或赞同就行,让孩子逐渐感受到家长的理解与关心。在多次沟通、进展较好以后,家长就可以多说一些自己的想法,给孩子以鼓励和建议。

陪伴是家庭教育中的重点。教师家访时应提醒家长:孩子在内心深处都希望家长能够陪伴自己,但是,高质量的陪伴不是指时时刻刻陪在他身边,督促他学习,而是在他失落时给予温暖与鼓励,在他骄傲时给予提醒与建议,在他迷茫时给予引导与信心。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需要多一些理解、宽容和鼓励,而不是站在高处批评和指责孩子。这样,亲子沟通就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此外,“言传不如身教”。一个真正尊重孩子并能给孩子以健康的爱的家长,不需要向孩子讲过多道理。给孩子做出表率,就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教育。教师应让家长认识到,不要觉得孩子读高中,自己无法帮他在学业上答疑解惑,就什么也教不了他。家长拥有的是经验、阅历和素养,可以给孩子在很多方面做出表率,如为人处世中与人为善,遇到困难时百折不挠,拥有终身学习的精神,等等。

三、结束语

总之,家访是促进亲子沟通的一种有效途径。教师不仅要通过家访帮助家长消除与孩子之间的隔阂,还要在家访后与学生进行交流,教给他们与家长沟通的技巧。教师在家访中,要主动反馈学生的在校生活,引导家长换位思考,产生同理心,让家长学会沟通和陪伴,以身作则。这样,就能营造和谐、温馨、积极的家庭氛围,让家长与孩子有话可说、有惑可解、彼此可依,以良好的亲子关系构建积极的家庭机构,从而促进学生积极人格特质的发展和主观幸福感的获得。

参考文献:

[1]克里斯托弗·彼得森.积极心理学[M].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

[2]陶新华.教育中的积极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3]梁爽.家校沟通方式对中学生德育效果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15.

猜你喜欢

家庭教育指导亲子沟通家访
家庭教育指导中的问题、成因及对策
共享“心灵之约”
用关心化解家庭教育中的强迫
智障儿童亲子沟通能力评估的研究进展
关于高校辅导员家访的思考
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