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原人文生态与教育发展①
——以青海发展教育的人文生态为例

2020-06-08

关键词:青海人文优化

王 宁

(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 北京 100875)

我国西北地区经济与文化教育的发展,与东南沿海和中原地区相比,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这与高原的自然生态环境有直接关系。例如青海,位居长江、黄河发源地,民族众多,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我国西部地区,它既具独特性,又有典型性。从实际情况出发,牢固树立“生态保护第一”的理念,护好源头,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建好“三江源生态保护区”,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是从国家大局出发,也是从青海实际出发的战略决策。(1)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时的重要讲话,对青海生态保护提出了如是要求。由青海的发展引发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就是生态环境中人文生态的作用。

一、 人文生态的概念及内涵

生态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是以研究生物个体生存环境为主要目的的,生态环境一般是指与生物个体生存繁衍相关的各种自然要素的总和,所以“生态学”在严格的学科结构中属于生物学研究领域。从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生态”和“生态环境”的概念日渐普及,一部分有关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等知识已经进入千家万户。之后,“生态”产生了一个重要话题,专门指向人类自身,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角度来理解生态,因而,生态环境就必然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2)曾繁仁《生态美学导论》(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中所说的“生态美学”中的“生态学”与资华筠、王宁《舞蹈生态学》(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年版)中所说的“舞蹈生态”中的“生态”,都包括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两个方面。广义的生态系统是直接影响人类(某些人群或个人)生存和发展数量与质量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总称。

人们从海量的事实中认识到,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在可见的江河、土地、生物、气候等自然要素之中,一定会融入人的习俗、观念、规范、准则所决定的行为方式和心理状态,这些潜在的人文因素与自然环境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构成更为复杂的生态系统。基于这个认识,产生了“人文生态”的概念,有些地方也称作“生态文化”(3)“生态文化”的概念有一定局限,这个名称过于广泛,难以进入一定的术语关系。“人文生态”在构词上更为优化:“人文生态”与“自然生态”构成并列关系,在内容上也有互补关系,可以把一些与人类生存直接相关的人文与社会因素直接纳入科学范围内,逐步发展为社会学或生态学的一个命题甚至一个分支。。人文生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方面指的是生存在自然界的人群自身建构的、给予其他人的影响及这些影响的强度; 另一方面指的是人群对自然界的影响以及这些影响所起作用的强度。从人文生态的内容看,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是相互作用的、很难截然分开。 “人文生态”具有层次性:

第一,表层,表现为承载着人文生态内涵的物质实体。例如绿色有机食品、绿色建材、生态建筑等。表层的人文生态以很高的速度影响了习俗与生存方式的外在变化:回归自然的休闲旅游、生态文化节庆活动,住宅向山中与水边的外迁,产业更新,市场转型,谋生方式增加新的内容,等等,它是人们对自然生态的直接要求,也使生态意识产生广泛的影响。所有这些表现引发大众传播、媒体宣传的介入,也引发新的故事和人生体验,使人文因素与自然因素无处不纠葛在一起。

第二,中层,表现为人所构成的社会环境带给人的影响。这些影响的因素包括政治环境、经济条件、人际关系等等。国家、地区、部门或经济实体制定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规定、纪律等管理体制,是核心的要素;因为管理层面的工作,会马上辐射到其他生态环境中,成为优化或弱化甚至劣化人文生态和自然生态的特殊要素。这些人文生态环境直接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优化有制约作用,应当说,人文生态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在某种意义上比自然生态更为重要。

第三,深层,表现为精神层面内在的价值观与使命感。自然灾害带来的人生悲剧、改造自然涌现的英雄事迹、观察各种现象的丰富联想、探索自然奥秘的无穷智慧等等,都积淀了人的时代际遇,从而影响了不同的人价值观和社会使命感的具体化。这种价值观和使命感又反映到自然生态的保护和改造当中,形成一种循环的链条,人文生态与自然生态已经难以完全分割。有人认为,生态环境是外在的,而人的精神层面是内在的,不应当将这一部分要素称为“环境”。这个看法是从表面看问题,要知道,在同一个生存共同体中的人群,他们的精神状态和人文素养是互为环境的。对于自己来说,是内在的,对于他人和社会来说,是外在的。

二、 优化人文生态的途径

对自然生态来说,主要是保护,让有利于人类发展的生态条件不要被破坏,保护自然生态当然包括改造大自然,但有些自然条件是不能随便改动的,人对自然不能不改造,但也不能不适应。保护自然生态、改造自然条件、适应自然环境,都需要优化人文生态。

1. 优化人文生态需要吸收其他人文科学的成果。例如它需要吸收社会学关于消极因素向积极因素转化的研究成果,以便对人文生态的优化作出规划。它需要吸收历史学关于某地区、某民族发展的历史事实和规律的探讨,以便对现有人文生态要素存在的原因和发展的趋势有理性的认识,寻求人文生态向有利因素发展的正确途径。它需要从文艺作品中探查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人群的追求和愿望,有效地激发生态环境中的人群奋起改变环境。它也要从民俗学的研究中探讨破除不良积习的方法,同时寻找符合人们生活习惯的管理办法,建立必要的制度来维护人文环境的健康发展等等。这些年,人们根据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的密切关系,正在寻求一种用人文生态和自然生态对任务和成就互相测算的方法来观察一个地区的总体发展速度和质量,这种研究还不是很成熟,但可以看出,改变自然环境与优化人文环境的相互关系,正在科学地被验证。

2. 发展教育是优化人文生态的基础工作。要想让自然生态的保护与改造的质量和速度增长,必须使人文生态的建设加快速度、提高质量。而人文生态的建设关键在人,表现为人的生态保护意识,改造环境的创造精神,在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产生矛盾时的抉择倾向,审美鉴赏力与是非分辨力,享受生活与回报社会的同步思考,克服困难的勇敢精神等等。这些素养的养成和提升在短期内难以用数据和外在的形态衡量,所以是潜在的,是最容易被忽略的。

3. 基础教育是人文生态建设的基石。人文生态的优化关键在于人的综合素养的养成和提升,基础教育是其中的基石。中国的基础教育正在适应新的时代加紧改革的步伐,从知识型、技能型的人才培养,发展为以综合素质带动知识、技能的人才培养。人才的竞争成为国际和国内不同地域竞争的软实力,今后,中国能否真正变强,决定于教育能否真正适应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

三、 从青海教育的发展看人文生态的优化

怎样衡量教育发展的成果?怎样以教育发展来衡量人文生态的优化程度?的确存在一些片面的认识。简单地以学校的多少、学生的多少和升学率高低来看教育的发展,以教育发展的绝对量化值来看问题,这些指数是有一定片面性的。以更多的数据、立体化地测算教育发展的数量和质量,必须考虑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综合的优化程度,因为很多潜在的因素是不能用绝对数量来估算的。我们常常把居于长江、黄河上游的高原地区算作教育落后的地区,甚至对这些地区的教育发展不再给予更多的关注,对这些地区发展教育的人文生态中的潜在因素更是视而不见,认为这些地区的自然生态是限制教育发展的主要原因。这些认识果然正确吗?

教育事业是在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综合的生态系统中发展起来的。以青海的普通高中和大学本科教育为例,根据2017年的统计,西北5省的普通高中及教师数,以及高考录取分数线如下表1:

表1 西北5省高考录取情况对照表

从这个统计看,青海的录取分数线排在第5,而普通高中的数量排在第4。从数量的绝对值比较,我们可以认定青海教育赶不上陕甘宁新地区的发展。但是,如果从人文生态的角度来分析这些数据,可以得到一些新的认识。

青海处于西部高原的尽端,全省实际所辖的面积是1 047 749.253 9平方公里,在西北地区面积居第2位,但地表表面积仅有729 119.65平方公里。在这广袤的土地上,竟有4/5以上的地区是山区。祁连山、巴颜喀拉山、阿尼玛卿山、唐古拉山等山脉横亘境内,平均海拔达到4 058.40米。即使地处东部的省会西宁,海拔都达到2 300米,由于地势高、气压低,与黄河中游平原地区比,缺氧24%。除多山外,峡谷、盆地遍布,湖泊众多,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4)以上数据见《中国统计年鉴2018》(中国统计出版社2018年版)及青海地图。以普通高中为例,仅以青海和宁夏相比。青海的普通高中101所,宁夏只有它的60%。青海的面积大约是宁夏的12倍,人口则比宁夏约少80万人,也就是说,在学生数量偏少的情况下,青海101所普通高中,分布在近73万平方公里上,宁夏65所普通高中分布在6.5万平方公里上。这还不能说明青海高中平均的办学密度和规模是远远小于宁夏的吗?如果我们深入到边远的山区和牧区去看一看,青海有较多海拔较高或气候太差的地区是不宜居住的,因此,人口相当分散,每一个聚居地的人口数量大都偏少,聚居地与聚居地之间的距离也较大。再加上地势复杂,选择一个可以提供给周边聚居地区的最佳校址,非常不易。一旦学校建成,学生的上学路程要比其他省区远得多,有些地方还要翻山越岭、涉河绕湖、穿过森林,想修一条可以行车的路都很困难。这种条件,即使是与排名相邻的宁夏,都无法相比,更不要说与陕、甘这些省份比较了。这就是说,不论是建校还是办学,自然生态对于青海的教育发展相当不利,而且有些条件是很难在短时间改变的。

如果仅仅从自然生态对教育发展的影响看,从那些绝对的量化数据看,青海的教育可谓“落后”,但是,从条件与成效的比价看,从发展教育的人文生态看,青海的教育却有它先进的一面。除了国家给予的一些政策上的支持外,更重要的是在深层的人文生态上,有些潜在的因素是必须考虑到的。

首先是普通民众对受教育的渴求。青海在改革开放以前,由于交通不便,各种信息比较闭塞,但民众对教育的渴求非常强烈。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开展全面扫盲期间,许多山区成人识字的普及工作一直深入到60岁以上的老人。最短的时间大约3个月认识500字可以基本脱盲。老人们早上坐在村口等报纸的场景,令人感动。那时的贫困大队,多半在几县交界的峡谷或山顶地区,由于人口太少,无法建校,凡是有识字的人去劳动,都会应家长的要求承担教孩子学文化的任务,家长们将稍微平坦的斜坡或山顶的土地磨平,削尖树枝写字、作算术。在农民收入极少的情况下,一个小队甚至大队凑钱送极少数大家认为有前途的孩子去县里上学,是很平常的事。现在我国进入脱贫阶段,这种对受教育的渴求,本身就是一种潜在的人文生态,更应当看做优化其他人文生态的动力,认真进行开发。

其次是青海教师高度的奉献精神。前面说到青海的自然生态环境,这种条件使青海的老师承负更大的工作量,有些工作是内地和平原地区难以想象的。直到20世纪70年代,很多山区的小学老师要在上学和放学时走十几里路来回接送学生。有些石坎坡度超过70度,需要两位老师将孩子一个一个递上递下。青海牧区有很短小的内陆河,干涸时如同平地,遇到暴雨或融雪季节,河道迅速形成,阻住学生上学的去路,老师们要背着学生蹚水而过,否则只能停课。海拔4 000米以上的牧区,有些终年大雪覆盖,雪深两尺是常有的,步行一里路费时大约是走无雪平地5—7倍的时间,大雪封山时期,有些孩子是不能上学的。在这样的地区,老师们的教学仍要进行,会有多大的难度可想而知。随着改革开放及党和国家的有力政策支持,上述地区的问题局部得以解决,但与内地和平原地区的差距,很难一时改变。如果没有老师们坚定的意志、勇敢的精神、忠于教育的情怀,只顾让这样的省份用一些不合理的指标去排队、比拼,用一些绝对数字去确定“先进、落后”,人文生态中的那些潜在的因素必然会失去作用,甚至被遗忘,得不到发扬,这绝不是一种优化人文生态的积极态度。

再次是历史的传统也必须列入潜在的深层人文生态中。青海高等师范教育也是在极好的人文生态环境中发展的。1958年,全国各省支援青海。北京师范大学分配了81名本科的优秀毕业生到青海支援教育,包括中文、数学、政教、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外语、教育10个专业。他们大都是第一志愿要求分到青海的。这个支援大军65%分配到州县普通中学任教,35%支援青海师专转型为青海师范学院。青海师范专科学校1956年成立,原有中文、数学和政教3个专科,北京师范大学的毕业生不但补齐了师专这3个专业原来所缺的本科课程,在3年间陆续为其他7个专业建系。例如,当时的物理系就是由北京师范大学4位毕业生创建的。1964年青海高校在停止发展后重新起步,1979年文革后青海师范大学第二次扩大办学,这批1958年分到州县中学的教师经过20年锻炼、积累丰厚,又大量从中学调至青海师范大学和教育管理部门工作。这批北京师范大学毕业生对发展边疆教育具有使命感,不计名利、不畏艰苦,学术不断精进并敢于创新,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他们在青海工作的时间距今未远,培养的教师遍布全省,他们乐于奉献的这种精神在青海教育界的影响延续到21世纪初。如果我们看不到这种教育情怀属于一种潜在的人文生态因素,不去发扬就会逐渐被遗忘,这对发展教育不能不说是一种损失。

从青海教育发展的情况看,保护人文生态,优化人文生态,就是看到人的作用,特别是看到人的精神作用。在建立评估制度和按量化绝对值排名的时候,更不可忘记这一点。

猜你喜欢

青海人文优化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优化探讨
关于优化消防安全告知承诺的一些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大美青海
人文绍兴
青海行七首(录二)
青海 管放相宜 渐入佳境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