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治疗方案对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0-06-08陈競芳卓志强洪少贤李明珍苏艺灵
苏 莹,陈競芳,卓志强,洪少贤,李明珍,苏艺灵
0 引言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ylori)是一种革兰阴性、螺旋状、微需氧菌,是具有高感染率的慢性感染性致病菌。H.pylori可通过口-口和粪-口途径传播,京都共识指出,H.pylori感染是一种传染性疾病[1]。研究发现,H.pylori感染率居高不下,是全球最常见的感染源之一,大部分成人H.pylori感染是在儿童阶段获得,并呈持续感染[2-3]。发展中国家儿童是H.pylori感染的高危人群。在我国,农村地区H.pylori平均感染率(66%)高于城市(47%)[4]。H.pylori感染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因素,并被WHO列为I类致癌因子,少数H.pylori感染患者可发生胃癌或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瘤(1%)[5]。目前大量研究表明,根除H.pylori可以显著降低胃癌的发生率。
随着H.pylori耐药现象及耐药菌株逐渐增多,H.pylori根除成功率逐步降低[6]。H.pylori对甲硝唑的耐药率高达49.2%,对克拉霉素的耐药率为34.9%,阿莫西林较少发生耐药[7]。
本文评价儿童患者中抗H.pylori感染的4种方案的疗效,旨在寻找根除H.pylori感染的最佳治疗方案。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2017年4月至2019年3月我院消化内科有消化道症状的患儿共498例,最终诊断H.pylori感染患儿200例。(1)纳入标准:①年龄6~12 岁。②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阳性。③胃镜检查及胃黏膜组织活检:快速尿素酶试验和(或)胃黏膜组织切片HP染色阳性。④既往未接受过 HP根除治疗。(2)排除标准:①年龄<6岁或>12岁;②对本研究药物(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克拉霉素、枸橼酸铋剂)有过敏史者;③近1个月内曾应用过H2受体阻滞剂、质子泵抑制剂(PPI)、铋剂或抗生素类药物者;④有严重心、肝、肺、肾功能不全者;⑤长期应用非甾体类抗炎或激素类药物者;⑥消化道大出血或穿孔、幽门梗阻等,既往有胃、十二指肠手术史者。(3)剔除标准:①依从性差者;②治疗期间出现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③治疗期间出现病情加重或并发症者及其他疾病干扰观察结果;④失访者或拒绝继续试验者。
1.2 方法 纳入200例H.pylori感染患儿,随机分成4组(见表1):A组(52例):奥美拉唑、阿莫西林联合克拉霉素混悬液;B组(51例):奥美拉唑、阿莫西林联合甲硝唑;对阿莫西林过敏患儿进入C组(45例):奥美拉唑、甲硝唑联合克拉霉素混悬液;D组(52例):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混悬液联合枸橼酸铋剂。疗程均为14 d:阿莫西林 50 mg/(kg·d)(最大剂量1 g,2次/d);甲硝唑20 mg/(kg·d)(最大剂量0.5 g,2次/d);克拉霉素15~20 mg/(kg·d)(最大剂量0.5 g,2次/d);铋剂:枸橼酸铋剂(>6岁),6~8 mg/(kg·d)(餐前口服,2次/d);质子泵:奥美拉唑,0.6~1.0 mg/(kg·d),空腹口服。所有患儿在治疗期间及停药4周内均未使用其他药物,日常生活与他人严格分餐。
表1 H.pylori感染根治的4种治疗方案
1.3 H.pylori感染的检测13C-UBT使用HY-IREXB型13C呼气检测仪。13C-UBT诊断试剂盒(北京勃然制药有限公司)用法用量:①受检患儿禁食2 h以上;②在贴有标签纸的2个气袋上填好所需资料;③受检患儿维持正常呼气,将气体吹进气袋,直至气袋饱满,并立即扭紧气袋盖,此收集的为0分钟呼气;④用80~100 ml凉饮用水送服尿素[13C]颗粒后静坐30 min,按步骤3收集呼气;⑤在相应的仪器上进行13CO2检测,以30 min时样品中所测13C-CO2的δ‰减去0分钟的呼气样品δ‰值,即检测值=δ‰(30 min)-δ‰(0 min)。
检测值(Delta over baseline,DOB)≥ 4±0.4为13C-UBT阳性,提示H.pylori感染阳性。抗H.pylori感染治疗完成4周后,复测13C-UBT,结果阴性者为H.pylori根除。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本组共计198例完成治疗方案,1例患儿未规律服药而剔除,1例失访。纳入6~12岁患儿平均年龄(8.53±1.95)岁。男102例(51.52%),女96例(48.28%)。四组患儿的年龄、性别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四组患儿的一般资料
2.2 临床疗效比较 四组治疗方案对H.pylori感染根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奥美拉唑、阿莫西林联合克拉霉素混悬液组和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混悬液联合枸橼酸铋剂组的疗效较好,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见表3。
表3 四组患儿的根除率比较
3 讨论
H.pylori感染可引起消化不良、慢性腹泻及复发性腹痛等消化道症状[8]。一旦感染难以自然清除,可导致其终身感染,这与细菌的免疫逃逸策略相关[9]。儿童阶段行H.pylori根除治疗可降低成人消化性溃疡及胃癌的发生。然而近年来随着H.pylori耐药株不断出现,临床治疗根除率有逐渐下降趋势。一项研究汇总了2002-2010年10个国家儿童的抗H.pylori感染抗生素耐药率分别为:克拉霉素(13.9%~84.9%)、阿莫西林(0~59%)、甲硝唑(4%~95%)[10]。有报道,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的耐药率分别为34.9%~84.9%、0~6.2%和49.2%~61.6%[7,11]。随着H.pylori耐药菌株的增多,需要对治疗方案做出新的评价。
本研究中用于根除H.pylori的4种治疗方案根除率均≥80%,A、D组治疗方案疗效稳定、根除率>90%。H.pylori对阿莫西林耐不易产生耐药,对甲硝唑、克拉霉素的耐药率呈增长趋势[12]。在H.pylori高耐药率背景下,铋剂四联方案的疗效得到重视。由于铋剂存在神经毒性,长期服用铋剂可引起铋剂相关性脑病。一项关于铋剂安全性的荟萃分析表明,在根除H.pylori治疗方案中,短期(1~2周)服用铋剂安全性较高[13]。2016年Maastricht-V/Florcnce共识表明,铋剂四联根除方案在克拉霉素和甲硝唑双重耐药率高(大于15%)的地区推荐为首选方案[14]。铋剂+PPI+阿莫西林+克拉霉素14 d疗程的方案可在较大程度上克服克拉霉素耐药[15]。2016年加拿大多伦多共识指南也推荐铋剂四联方案为一线抗H.pylori方案[16]。在克拉霉素耐药低地区,首选标准三联疗法。若青霉素过敏者,推荐质子泵、甲硝唑联合克拉霉素[14]。在本研究中,标准三联方案根除效果与铋剂四联方案相仿,由于三联用药所需费用较少、不良反应少及患儿依从性好等特点,故标准三联根除方案为首选方案。C方案H.pylori根除率为80%,青霉素过敏者推荐C组治疗方案,与指南结果一致。若初始根除治疗失败后,由于易产生耐药,原则上不重复应用甲硝唑和克拉霉素。临床选择初始治疗方案需要根据年龄、既往抗菌药物应用史、药物过敏史、经济效益及不良反应等因素综合考虑。对于初次根除治疗失败的患儿,需了解其用药依从性,有条件者可行药敏试验选择有效的抗生素。
综上所述,奥美拉唑、阿莫西林联合克拉霉素混悬液方案为本研究的最佳方案,有较大的临床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