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灯盏花素对缺氧/复氧诱导的皮质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2020-06-08赵中华张桃桃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20年1期
关键词:复氧花素灯盏

赵中华,张桃桃,王 慧

0 引言

大脑缺血时诱发氧化应激反应,释放脂质过氧化产物、谷氨酸、兴奋性氨基酸及炎性因子,加重脑组织损伤[1-2]。神经细胞损伤后不可逆,因此,尽快恢复脑组织血流、保证脑组织氧供对神经元突触的重塑及存活有着重要意义。灯盏花素(Scutellarin)是临床常用的脑保护剂,具有减轻组织水肿、改善微循环、抗氧化、扩张血管的作用[3-4]。

缺血性脑卒中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涉及神经细胞凋亡、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等多个环节。Bcl-2蛋白属膜整合蛋白,能够阻止细胞色素C从线粒体释放到细胞质,从而抑制细胞凋亡。Bax是重要的促细胞凋亡基因之一,其过度表达可拮抗Bcl-2的保护效应而使细胞趋于死亡。本实验采用缺氧/复氧模式模拟在体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以原代培养的大鼠皮质神经元为研究对象,研究灯盏花素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科学的实验资料。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灯盏花素(美国Sigma公司,纯度>99%),DMEM培养基(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CCK-8试剂盒(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LDH、SOD、MDA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试剂公司),2′,7′-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2′,7′-dichlorodi hydrofluorescein diacetate,H2DCFDA)荧光探针(美国BD公司),FITC Annexin V凋亡检测试剂盒(美国BD公司),Bcl-2及Bax抗体(上海碧云天公司)。

1.2 方法

1.2.1 细胞培养 取出生24 h内SD大鼠,置于培养皿中,无菌条件下取大脑皮层,快速剪碎后置于含0.125%胰蛋白酶的PBS液中,37 ℃消化15 min,制备细胞悬液,1 000 r/min离心5 min,弃上清液后将细胞接种于塑料培养瓶中,37 ℃、5% CO2的培养箱中培养,3~5 d换液1次。

1.2.2 缺氧复氧模型的建立及细胞分组 共分4组,每组5个复孔。①对照组:常规培养。②模型组(神经元缺氧/复氧模型):细胞置37 ℃培养罐中,缓慢持续通入含有5% CO2+95% N2的混合气体30 min,至罐内氧气含量低于1%,造成神经元缺氧,密封培养罐4 h后,将原来的培养液吸除,重新更换培养液,立即将细胞移至37 ℃、5% CO2的培养箱中继续培养12 h,使细胞复氧。③灯盏花素低、高浓度组:进行缺氧/复氧操作前0.5 h,在培养基中加入溶于DMSO的灯盏花素(1、10 μmol/L),其余步骤同模型组。

1.2.3 CCK-8法测定神经元细胞增殖 神经元培养于96孔板内,每孔200 μl,细胞密度为1×105/ml,弃去原有培养液,将已配置含10% CCK-8的培养基以换液的形式加入,接种后的96孔板37 ℃培养箱中培养4 h,观察细胞已贴壁。用480 nm吸光度进行检测。

1.2.4 各组细胞上清液LDH及细胞内SOD、MDA检测 收集神经元细胞上清液,严格按照LDH试剂盒说明书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LDH活性;另取各组细胞,裂解后按照SOD、MDA试剂盒的方法进行各样本吸光度值检测。

1.2.5 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神经元内活性氧表达 神经元细胞培养于6孔板中,每孔500 μl,细胞密度为1×105个/ml,磷酸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 solution,PBS)冲洗3遍,离心(1 000 r/min)后收集细胞,黑暗中在室温下加入5 μl H2DCFDA染料,15 min后流式细胞仪检测并分析细胞内活性氧表达量变化。

1.2.6 FITC Annexin V细胞凋亡检测 收集细胞后PBS制备细胞悬液,1 000 r/min离心并收集细胞,离心管内加入300 μl缓冲液,混匀后加入5 μl Annexin-V和10 μl PI,避光反应30 min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

1.2.7 Western blot检测Bcl-2及Bax的蛋白表达水平 收集细胞并提取总蛋白,10 000 r/min离心10 min后取上清,行10%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转膜后5%的脱脂奶粉4 ℃封闭2 h,加一抗过夜,室温下孵育二抗1 h,ECL化学发光法自显影并采集图像。

2 结果

2.1 灯盏花素浓度对神经元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模型组神经元细胞存活率为36.68%±4.79%,对照组为100.42%±4.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1、10 μmol/L灯盏花素处理后,细胞存活率逐渐提高,分别为59.87%±4.53%和69.93%±5.27%,与对照组及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灯盏花素对神经元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模型组比较,#P<0.05

2.2 灯盏花素对缺氧/复氧神经元细胞LDH外漏及SOD、MDA水平的影响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细胞外培养基中LDH的释放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灯盏花素能够显著降低缺氧/复氧神经元细胞外上清液中LDH水平(P<0.05),说明灯盏花素能缓解细胞损伤。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神经元细胞内SOD水平降低,MDA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灯盏花素组能显著升高SOD活力,降低MDA水平(P<0.05),且与浓度相关。其中,灯盏花素高浓度组中LDH及SOD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灯盏花素可以部分恢复LDH及SOD水平。见表2。

表2 灯盏花素对缺氧/复氧皮质神经元损伤LDH、SOD和MDA的影响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模型组比较,#P<0.05

2.3 灯盏花素对神经元细胞内ROS的影响 H2DCFDA荧光探针标记法是一种检测细胞内ROS生成量变化的检查方法,细胞氧化损伤程度越重,主峰越向右侧偏移。流式细胞技术结果显示,对照组细胞内ROS表达均较低,ROS主峰位于基线左侧,模型组DCF荧光信号明显增强,ROS主峰位于基线右侧,不同浓度灯盏花素干预后,荧光信号强度逐渐减弱,ROS主峰向基线左侧移位。见图1。

图1 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神经元细胞内ROS改变

2.4 灯盏花素对神经元细胞凋亡的影响 荧光显微镜下,对照组未见明显凋亡细胞,细胞核均为暗蓝色低荧光;模型组细胞核着色不均匀,凋亡细胞呈亮蓝色高荧光;1、10 μmol/L灯盏花素处理后凋亡细胞数量逐渐减少。见图2、表3。

图2 Hoechst染色观察神经元细胞凋亡

2.4 Bcl-2及Bax蛋白表达水平检测 Bcl-2蛋白在模型组中的表达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高浓度灯盏花素组Bcl-2蛋白表达逐渐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ax蛋白在模型组中的表达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灯盏花素干预可降低Bax蛋白的表达,低、高剂量灯盏花素组Bax蛋白的相对表达量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高剂量灯盏花素组Bcl-2蛋白的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高剂量灯盏花素促进了神经元细胞内Bcl-2表达趋于正常化。见图3、表4。

表3 灯盏花素对神经元细胞凋亡的影响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模型组比较,#P<0.05

图3 灯盏花素对神经元细胞内Bcl-2及Bax表达的影响

表4 各组Bcl-2及Bax蛋白相对表达比较

组别Bcl-2Bax对照组0.80±0.220.21±0.06模型组0.19±0.12*0.83±0.11*灯盏花素低浓度组0.29±0.16*#0.45±0.10*#灯盏花素高浓度组0.75±0.18#0.39±0.12*#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模型组比较,#P<0.05

3 讨论

临床上,灯盏花素已经用于辅助治疗脑卒中[5-6]。研究表明,灯盏花素通过扩张脑血管改善微循环、恢复缺血病变区血流量等方式复原和改善神经功能;此外,灯盏花素还可减轻脑组织血管损伤和炎症反应,从而减少缺血缺氧对神经功能的损伤,对脑缺血疾病有较好的疗效[5,7]。基于灯盏花素较强的抗氧化损伤作用,可以有效清除自由基,对改善患者生活能力和认知功能有明确效果[6]。

关于灯盏花素对原代培养大鼠神经元缺氧/复氧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不多,徐露等[8]观察灯盏花素联合冰片对缺氧/复氧下原代培养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影响,结果显示,两者联合应用可促进ZO-1和Claudin-5蛋白的表达,维持血脑屏障(BBB)紧密连接的完整性。

多种脑血管疾病的损伤机制与神经细胞的缺氧/复氧损伤密切相关[9]。原代培养的神经元缺氧后,谷氨酸递质及嘌呤类代谢产物增加,复氧后在黄嘌呤氧化酶的作用下大量活性氧族(ROS)堆积,ROS水平高低与脑损伤程度直接相关。当ROS水平较高时,神经细胞氧化应激反应增强,细胞损伤加重[10-11]。本研究结果显示,缺氧/复氧破坏了神经元正常生理功能,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

LDH存在于机体所有组织细胞的胞质内,其含量高低可反映细胞膜的完整性。SOD是细胞内具有抗氧化作用的酶,SOD水平高低反映了机体间接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两者活力和含量可反映细胞抗氧化的能力。MDA是膜质过氧化最重要的产物之一,它的产生能增加细胞膜损伤,因此,可通过MDA了解膜质过氧化的程度,以间接测定膜系统受损程度。本实验结果显示,灯盏花素预处理能显著降低缺氧/复氧神经元细胞外上清液中LDH漏出率,增加缺氧/复氧神经元细胞内SOD的表达,降低细胞内MDA含量。

H2DCFDA荧光探针是一种检测细胞氧化应激状态的染色方法。本研究采用流式细胞技术观察缺氧/复氧对神经元的氧化损伤程度,观察结果显示,模型组神经元氧化损伤明显,灯盏花素可以不同程度地抑制缺氧/复氧诱导的神经元氧化损伤。

Hoechst 33258染色剂能嵌入凋亡细胞的细胞核DNA,使细胞核浓染,呈致密颗粒和(或)块状蓝色高荧光。本实验中,模型组中亮蓝色荧光明显增多,证实缺氧/复氧可以诱发神经元细胞凋亡,灯盏花素低浓度组及灯盏花素高浓度组中凋亡细胞比例逐渐降低。

脑缺血/再灌注引起的细胞损伤可以通过细胞凋亡的方式导致神经元死亡[12]。Bcl-2在氧化应激介导的细胞凋亡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具有潜在的抗凋亡作用[13]。Bax表达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细胞凋亡程度,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模型组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Bax蛋白表达明显增加,提示缺氧/复氧诱导了神经元凋亡,灯盏花素通过改变Bcl-2、Bax蛋白的表达发挥抗细胞凋亡作用。

综上所述,灯盏花素能够有效抑制缺氧/复氧诱导的神经元凋亡,为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及退行性神经疾病提供了理论支持。

猜你喜欢

复氧花素灯盏
灯盏乙素对OX-LDL损伤的RAW264.7细胞中PKC和TNF-α表达的影响
活血解毒方对缺氧/复氧所致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黑暗中的灯盏
灯盏花素分散片溶出度检测方法的改进
灯盏花素注射液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Wnt/β-catenin通路在肾衰康灌肠液抑制HK-2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作用
HPLC法同时测定灯盏细辛注射液中10种成分
芒柄花素的现代研究进展
灵芝多糖肽对培养乳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制剂新技术在灯盏花素研发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