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匠心文化培育如何有效融入高职思政教学

2020-06-07周辉

文教资料 2020年36期
关键词:思政教学融合高职

周辉

摘   要: 进入新时代,匠心文化被越来越多地提及。工匠精神,是社会对人才的更高要求。只有独具匠心,才能促进中国建设教育强国,实现教育现代化,提高我国核心竞争力,促进我国经济事业发展。高校在开展思政教学时,要充分融入匠心文化教育,做到文道并重。本文审视高职思政教学融入匠心文化教育的存在的问题,论述如何在思政教学中有效融入匠心文化培育。

关键词: 匠心文化   高职   思政教学   融合

匠心文化在我国由来已久,早在我国古代,就有以鲁班孟子为代表的科技思想和匠心思想,这种思想在当代逐步演化成匠心文化,匠心文化培育融入高职思政教学,能够培养学生认真做事、追求创新的思想品质,促使学生在未来工作和事业中,获取更大的成就与发展。为了为祖国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高职院校在开展思政教学时,要充分将匠心文化与思政教育相融合,培育学生踏实、认真、创新、独立的品质,显著提高高校思政教学效率和质量。当前,高职院校在将思政教育与匠心文化相融合时,还存在许多制约因素。本文针对这些制约因素,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以为各高校在思政教育中融入匠心文化提供参考。

一、一些高职院校思政教学存在的有关问题

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号召下,我国各企业开始积极由传统的制造业经济转变为以文化创意为中心的文创经济,这一转变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高校在培育人才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及职业操守,发展学生的工匠精神和匠心精神,确保学生在未来工作中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及独特的创造能力,为我国的文创产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为此,高校在思政教育中要充分融入匠心文化教育,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当前,这一工作在实际开展过程中面临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社会方面

当前,一些高职院校在将匠心文化与思政教育融合时,首先存在社会层面的制约因素。这一因素,主要指一些人对高校德育工作缺乏正确的认知,没有意识到德育对于学生成才的重要促进作用。我国许多教育家,都曾经提出“成才先成人,育才先育德”的教育理念,表明学校在教授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对学生思想道德与品质修养的培养。党和国家多次强调培养学生工匠精神与劳动光荣意识的重要性,重申营造爱岗敬业社会风气的必要性。学校在这种背景下,要重塑学生对德育教育的正确认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职业素养,让学生未来成为适应社会变化发展的优秀人才。在思政教育工作中充分融入匠心文化教育,促使学生通过思政内容的学习,培养工匠精神,提升整体素养。

(二)学校方面

一些高职院校存在思维局限性,认为学校的主要任务是教授学生职业技能,忽视德育教育,在课程设置方面,各种职业技能课程占据大量课时,思政教育课程的比例小,平时学校更加注重各种技能实操及专业技能实践活动的开展,不注重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围,使得德育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之间脱节。一些学校没有意识到思政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之间的重要关系,在开展教育教学时,没有将思政内容与专业技能知识有效融合,只将思政教育内容作为一门单独的课程与专业知识区分开来,学生上专业技能课时,不能很好地将思政内容与专业知识联系起来思考。

(三)教师方面

在高职院校中,一些教授专业知识的教师职业素养不高,教学思维陈旧落后,不能深刻意识到当前世界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教学仍然喜欢采用老一套思想,着重对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及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认为学生只要学好一门技能,未來一定能够在事业上获得更好的发展。教师教授专业知识时,不会主动将专业知识教学与思政内容联系起来,认为思想道德教育就是思政教师的职责,自己的职责只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二、匠心文化培育融入高职思政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借助课堂教学融入匠心文化

高职学生正处于思想价值观趋向成熟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尤为重要,关系着学生未来毕业走入社会后一生的走向。习近平同志曾多次在讲话中强调,要切实做好对高校青年学子的价值观塑造工作,确保青年在大学时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在时代的发展之下,高职院校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迫在眉睫,国家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促使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真正融入贯彻匠心文化培育,确保学生能够在学生时期就树立良好的工匠精神,培育爱岗敬业、独立创新的匠心精神。学校通过思政教育培育学生匠心文化,首先需要培育学生的匠心意识,让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时,树立爱岗敬业的工作精神,以及面对诱惑仍不忘初心,坚定信念的崇高品质。在这一培育过程中,学校要意识到课堂这一主要教育阵地,在思政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融入匠心文化元素,只有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匠心文化传播,才能真正发挥出二者融合的最佳效果,为社会培育更多具有工匠精神的优秀人才。

要在思政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匠心文化传播,教师就要注重培育学生对匠心文化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加具体地了解匠心文化的本质与内涵。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采用情境教学法,借助实际案例帮助学生更清晰地理解匠心文化。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注重挖掘生活中的典型案例,在教学时联系这些实际案例对学生进行匠心文化讲解,确保学生更加具体清晰地了解匠心文化的含义,更加清楚地感受到匠心文化与实际生活之间的重要联系,对学习匠心文化知识充满强烈的好奇与兴趣,并通过教师对典型匠心案例的讲解,树立正面的榜样,积极朝着这一方向努力奋斗。例如,在讲解思政教材中有关职业道德内容时,教师可以在网上查找近些年我国典型匠心人物的视频资料,借助网络资源中匠心人物典型事迹的介绍,直观深刻地感受到匠心与职业道德间的密切联系,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准确了解学生的想法与需求,在后续教学时,真正从学生角度出发,挑选更多满足学生实际需求的教学内容,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

在开展课堂教学时,教师要确保学生同时掌握匠心文化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真正做到教学与实际有效结合,利用各种生活实际讲解匠心文化,让学生对匠心文化知识了解得更加全面透彻,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充分践行匠心精神,利用匠心精神有效指导实习、生活及工作,让匠心精神成为自己工作与生活的行为准则。

高职学生将来都会进入社会工作,学习不同的职业技能,进入社会各个领域。学生只有掌握良好的工匠思想,才能迅速融入社会生活之中,在工作中踏实认真、勤勤恳恳、爱岗敬业、独立创新,为社会与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将匠心文化教育的实际意义完全体现出来。高职学生受教育时间普遍比全日制本科学生受教育时间短,因此,高职学生的大学时光显得尤其珍贵,通过思政课堂培育学生匠心文化,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在课余时间主动学习,广泛涉猎各种知识,不断提升专业技能,时刻注重专业素养培养,并将学到的知识不断应用于实践活动中,创新所学专业知识。在学生毕业进入工作领域后,能够积极主动地践行匠心精神,并利用自身行动感染其他同学。

(二)加强对教师的匠心精神培训

由于一些高职院校教师缺乏匠心精神,为思政教育与匠心文化的有效融合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因此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匠心精神培训,着力打造一支优质的教师队伍,确保全体教师都具有较好的匠心精神,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能够意识到专业知识教育与匠心文化培养之间的关系,自觉主动地在专业知识讲解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匠心文化传播。首先,需要开展学习交流活动,将学校思政教师都集中起来,进行有关学术方面的交流探讨,为教师之间互相交流经验提供机会与渠道,教师们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不断吸收他人的优秀教学经验,反思教学的不足,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交流学习过程中,学校还可以将教学特别优异的教师介绍给所有教师,并请优秀教师上台分析自己的先进教学经验,让所有思政教师都能在聆听过程中有所收获。其次,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搜索中国卓越匠心文化论坛的内容自主学习。新时代中国卓越匠心文化论坛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发起,旨在深入挖掘以墨子、鲁班为代表的匠心文化基因,结合时代要求,做好匠心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探索构建中国匠心文化与新时代人才培养融通机制的专题性、公益性论坛。

(三)建立完善的思政教学体系

要在思政教学工作中有效融入匠心文化教育,学校还需要建立完善的思政教学体系,通过建立科学完善的思政教学体系,使学校思政工作得到更加合理的安排,教师队伍的质量得到有效提高。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要确保完善思政教学体系的建立,学校各级领导需要真正重视匠心文化培育与思政教育工作的融合,并充分将这一教育理念落实到行动中。由于高职院校更加注重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因此许多高职院校都开设了较多的专业,不同专业涉及不同的行业和工作领域,所教授的教学内容千差万别,通过完善思政教学体系,在进行思政课程改革时,所有专业课教师共同参与讨论,不同专业的教师针对本专业思政教学的开展,提出想法,设计出针对每个专业的个性化思政教学内容,促使思政教学与匠心文化培育的融合更加具有针对性。每个专业的专业课教师还能根据教学经验,给予更多有关匠心文化培育的参考意见,大家聚在一起,集思广益,各自发挥优势与长处,促进思政教学工作快速发展。

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文化软实力、科技硬实力和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在开展思政教学工作时,要充分认识到这一时代要求,积极主动地将匠心文化培育融入思政教育工作中,不断完善思政教学工作体系,打造优质的思政教师队伍,培养教师的匠心精神与专业素养,发挥好思政课堂的主战场作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传播匠心文化,确保学生在思政教学过程中有效培养匠心精神。

参考文献:

[1]李华京,陈超群.工匠精神培育目标下高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路径研究[J].南方农机,2020,51(19):140-141.

[2]陈璐,詹忠根.工匠精神培育視域下高职专业课“课程思政”的诉求、困境与对策[J].职教通讯,2020(09):100-106.

[3]温晶媛,朱西括.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路径探析[J].环渤海经济瞭望,2020(07):116-117.

[4]徐浪静,许金友.大思政视角下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衢州有礼”课程思政实践探索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17):83-87.

[5]王伟毅,顾至欣,龚玮,张莹.立德树人视域下的“主题+”文化设计与职业院校文化育人实践——以南京旅游职业学院专业文化艺术节为例[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05):1-5.

[6]刘政虹.创新思政教育教学   践行工匠精神育人——打造思政选修课新时代的工匠精神[J].教育教学论坛,2020(21):58-60.

猜你喜欢

思政教学融合高职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时事政策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探讨
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学的现状及其对思政教学促进作用分析
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理论课相融合的探索与研究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