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制度治党思想研究综述
2020-06-07贾小芳杨小妮
贾小芳 杨小妮
摘 要: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党建设的一贯要求和根本方针。只有从严治党,才能真正治好党,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新时代学术界主要从理论渊源、主要内容、实践路径、重要意义等方面,论述中国共产党制度治党思想。
关键词: 制度治党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建思想 综述
十九届四中全会突出强调我国制度建设,制度治党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要把制度建设贯穿党建设的始终,因为制度是管总的、管根本的、管久远的,对党的各方面建设都具有刚性约束力,统领和保障着党的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法治化轨道运行,更好地维护党的权威,党把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作为自己的一切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需要从严治党、制度治党。新时代自习近平首次正式提出“制度治党”以来,这一治党战略就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一、关于中国共产党制度治党理论渊源的研究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伟大领袖关于政党制度建设思想深刻,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制度治党思想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具体实践,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杨慧敏认为习近平同志制度治党新思想的理论渊源主要来自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制度观和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领导集体关于制度建设的思想,特别是列宁的制度观,“他更注重用纪律和制度来管党和国家,他在位时设立工农检察院,遵守‘七次量,一次裁的准则,来提高它的质量,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利用我们社会主义制度中的精华来建立新的人民委员部”[1]。杨家庆认为列宁吸取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经验教训,“主张党政分开,明确地划分党和苏维埃政权的职责,各司其职,给我们学习苏联经验一个很好的启示”[2]。吴莎莎认为中国共产党只有拥有先进的理论,才能指导实践。我们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共产党需要通过科学理论武装自身,这对共产党的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一科学理论指的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3]。邓小平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和改革,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共总结“文革”历史经验教训,强调实行法治,在法制轨道上进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在法制轨道上解决一切问题,他认为共产党员一定要严格遵守党的纪律。无论是不是党员,都要遵守国家的法律,遵守纪律的最高标准,真正维护和坚决执行党的政策、国家的政策。他指出,同个人责任相比,“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4],明确了制度在管党治党中的重要作用,使党的建设走上法制化道路。周秀红认为习近平同志制度治党思想的提出适应了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我们党面临的‘四种考验和‘四种危险仍然尖锐,在全面从严治党实践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党内存在很多问题都同制度问题相关联,党纪和国法界限不够明确、制度执行力不强、对制度执行的监督不够、制度意识淡薄、制度治党理论创新不足等都是因为党的政治建设没有抓紧、没有抓实,迫切需要通过制度治党贯穿党建的全过程以增强党的执政本领”[5]。
制度治党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重视制度建设,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进行探索,新时代制度治党思想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发展创新,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对邓小平制度治党思想研究不够,对新时代制度治党思想的梳理及研究还有不足。
二、关于中国共产党制度治党思想的主要内容研究
通过对现有学术界的梳理发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制度治党思想的主要内容研究不够完善,没有系统性的论著,学者从不同的角度阐述,如罗来军认为制度治党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有力措施,党要管党、要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全方位扎紧制度的笼子,把规矩挺在前面,更多地用制度管党治党,“因为制度关系政党发展和国家治理能力建设”[6]。王立华认为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从严治党的优良传统。“从民主革命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后的整党整风运动,都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加强党的队伍建设作为一件大事来抓”[7]。赵俊毅认为,“党的建设一定要密切联系而不能离开党的政治路线,一定要服从和服务于而不能违背或偏离党的政治路线”[8],对习近平制度治党的主要内容进行五个方面的论述,分别是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建设制度化。周文彰、薛博认为用制度治党,就是要依法依规治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一手抓制度制定,一手抓贯彻执行,依规治党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基础。要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继续制定完善党内法规,注重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的衔接与协调,执行制度没有例外,不留“暗门”不开“天窗”,坚决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建立各方面制度,更重要的是建立巡视制度,要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巡视方式方法、突出重点,加强‘回头看、深化巩固专项巡视,抓紧修改巡视工作条例”[9]。秦德君认为要加强制度系统建设,只有国家制度体系完善,我们才能建立制度自信,建立制度自信需要四个方面的支撑,一是经岁月检验后的稳定;二是制度比较中的“特质型构”;三是持续良好的制度效能;四是经改革获得的制度认同[10],制度自信至关重要。唐洪森认为,制度治党是一个多层次的综合体系。“首先,从根本制度、根本原则、规则层面来看,要形成以党章为核心的完整体系。其次,从基本制度、基本原则、规则层面来着手,要形成党内监督条例、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等法律体系。再次,从具体制度层面,要形成情况通报制度、询问和质询制度等具有可操作性及程序规范”[11]。
通过以上研究可以看出,在新时代制度治党思想内容研究中,学者们强调全面从严治党的传统,党的队伍建设、組织建设、思想建设等方面论述较多,但在培养制度文化、基层制度建设建设、治党理论创新等方面论述得比较少,分析不够深刻。
三、关于中国共产党制度治党思想的实践路径研究
近年来中国共产党制度治党的实践路径研究得比较多,各个学者研究的侧重点不同。石仲泉认为“中国共产党一直重视制度建设,十八大以来更加突出强调制度建设,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在执行的过程中突出增强领导干部的各种本领,与时俱进,按‘四化方针选拔干部”[12],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在现实生活中,一些领导干部政治意识比较淡薄,领导干部应该警醒、行动起来,坚决纠正和解决制度执行不力等问题。他强调“加强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的紧密结合,思想建党是我党优良传统,为了保证思想建设工作做到经常,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制度,通过制度保证和加强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13]。温聪、汪保康认为“制度治党首先党内有完备的法规体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制度治党的生命在于执行,制度治党的关键环节是加强监督”[14]。张志明认为首先要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做到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习近平同志突出强调:“从严治党靠教育,也靠制度。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紧密结合,二者一柔一刚,要同向发力、同时发力。”[15]邓修明认为制度制定、制度执行都需要制度监督,“构建制度执行监督机制,这就需要强化政治监督、做实做细日常监督、创新监督的方式方法、加强制度执行和监督的合力增强监督实效”[16],保证制度的权威和应发挥的作用。江田宪治认为制度执行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对中共基层组织进行研究,分为三个方面:“其一,中共‘党内民主建设的问题。其二,地方基层组织的具体尝试。其三,地方基层组织实施‘党内民主的悖论。”[17]海克·霍尔比格认为从意识层面加强制度建设,“党的领导集体在意识形态建设方面的一系列努力和面临的难题,因为影响着政权的合法性”[18]。约瑟夫·格利高里·迈哈认为胡锦涛同志强调和谐社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增强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破除中国共产党是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怀疑”[19]。薄智跃认为“习近平浙江从政经历到执政再到治吏、改革从中得出执政的特点:依法治国、反腐、整顿作风”[20]。
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对制度治党的路径研究中宏观强调得较多,具体实施制度较少,威慑力不强。其中石仲泉在制度治党这一领域发表文章较多且研究深刻。我们在制度治党过程中始终要坚持党的领导,结合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更切合实际的对策。
四、关于中国共产党制度治党思想的重要意义研究
中国共产党制度治党思想重要意义的研究较少,大多在硕博论文中论述,如孙丹认为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论述制度治党的意义,“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创新制度治党方法,加强制度治党理论研究,在新时代用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指导中国实践,探索适合中国国情中共党情的中共政党建设之路,保证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先进性和纯洁性”[21]。谢璐妍认为制度治党,是依法治国的重要举措,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走对路。如果路走错了,南辕北辙了,那么再提什么要求和举措都没有意义了,“党的性质和宗旨规定了我们要制度治党,有利于提高党员的积极性,党员不仅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而且要严格遵守党章等党规,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22]。贾绍俊认为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层面,中国发展处于新的历史方位,“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中研究中国共产党制度治党的意义和路径等一系列问题,是深入探究和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课题”[23]。李庆认为“制度治党有利于党的反腐倡廉建设,提高了群众对党的认知度,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4]。
从上面论述中发现对中国共产党制度治党意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新时代党的任务同过去不一样了,要求更高了,在此情况下提出全面从严治党、制度治党,符合中国实际情况,从制度层面解决问题。并且中国共产党制度治党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是对马克思党建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加强对中国共产党制度治党思想的研究,有利于进一步丰富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
新时代党坚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地位,在总结以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党内法规、条例等各项制度,注重制度和实际的结合,在实践中形成的理论更好地指导实践,制定的制度更切合实际,更要贯彻执行,加强基层制度管理。在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指导下,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制度治党思想可以解决党内存在的一些问题,加强党的建设。党存在四大风险和四大考验,积极运用中国共产党管党治党的历史经验,能有效解决问题,真正形成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保证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要想实现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就必须依靠制度作保障,因为制度的最大特征是稳定长久,这也是保证党和国家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1]杨慧敏.习近平制度治党思想[D].厦门:厦门大学,2018.
[2]杨家庆.党内监督体系的制度功能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8.
[3]吴莎莎.习近平党建思想的理论渊源及创新发展[J].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理论,2016(33).
[4]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讲话[N].人民日报,1980-08-18.
[5]周秀紅.新时代制度治党的新效应[J].岭南学刊,2018(04).
[6]罗来军.迈向制度治党高度[N].光明日报,2016-11-10.
[7]王立华.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渊源、实践探索及目标追求[J].山西大学学报,2018(11).
[8]赵俊毅.习近平新时代制度治党理论与实践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9(05).
[9]周文彰,薛博.全面从严治党制度建设的重大部署[J].中国纪检监察,2019-12-12.
[10]秦德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更加成熟[N].解放日报,2018-08-07.
[11]唐洪森.略论制度治党[J].观察与思考,2014(08):71-73.
[12]石仲泉.“中国之治”制度建设的伟大工程[N].天津日报,2019-12-12.
[13]石仲泉.中国政治体制走出了新路[N].北京日报,2019-01-21.
[14]温聪,汪保康.习近平制度治党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内在逻辑[J].河南大学学报,2018(08).
[15]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总结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10-08.
[16]邓修明.以强有力监督保障制度执行[N].中国纪检监察报,2020-04-16.
[17]江田宪治.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建设的现实理路及历史警示[J].国外理论动态,2010(12).
[18]海克·霍尔比格.当代中国的意识形态重构:决定因素、进展和局限[J].国外理论动态,2009(12).
[19]约瑟夫·格利高里·迈哈.通往和谐之路:马克思主义、儒家与和谐[J].国外理论动态,2009(12).
[20]薄智跃.习近平地方履历:理念与特点[J].人民论坛,2013(12).
[21]孙丹.习近平制度治党思想研究[D].长沙:长沙理工大学,2018(06).
[22]谢璐妍.中国共产党制度治党探讨[J].探索,2015(01).
[23]贾绍俊.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制度治党的重大意义——基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视角[J].学习论坛,2018(02).
[24]李庆.中国共产党制度治党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8(03).
[25]张志明.思想建党与制度建党相结合[N].学习时报,2018-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