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问题分析及对策

2020-06-07朱学林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30期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问题与对策德育教育

朱学林

摘 要:随着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深入实施,德育教育逐渐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班主任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实施者,要把立德树人理念贯彻在班级管理和教学中,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笔者认为初中班主任要结合初中生青春期心理特点,开展网络文化教育,帮助学生理性看待网络,消除过度网瘾;融入感恩教育,让学生懂得感恩父母、师长、同学等帮助自己的人;把班会和公益活动结合起来,带领学生参与公益活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乐于助人、乐于奉献等可贵品质;实施德育量化考核,提升德育工作实效。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 德育教育 问题与对策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30.063

古语有云“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德育教育攸关国家命运,初中生正处在“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德育教育尤为重要。班主任是学生最亲密的“战友”、最贴心的“伙伴”,班主任要把德育教育贯彻在教学、班级管理中,在初中生内心播种下文明、道德的种子,引导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不负青春大好年华,砥砺前行,让初中生在文化课学习、道德修行上都获得成长。初中班主任要把爱、文明、感恩、奋斗等良好道德品质贯彻在班级管理中,注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学习习惯、道德品质的养成教育,帮助学生克服学习、生活、社交上的困难,使其更加茁壮地成长。

一、当前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部分班主任德育教育理念落后

许多班主任把德育教育当作是任务来完成,大都是围绕着学生学习成绩来开展德育教育,忽视了对学生的心理教育、成长教育、道德教育等。这种僵化的德育教育理念无法满足初中生的成长需求,班主任根据学习成绩对学生进行分级,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间接上导致了一些学生出现了厌学、叛逆等心理问题。德育教育并不是单纯地说教,而是要围绕学生的心理健康、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等进行教育。

2.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的形式比较单调

班会几乎是所有班主任的“法宝”,但是班会绝对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要结合不同的班会主题,开展形式不同的班会。但是许多班主任在班会上一般都是讲述一些名人故事、优秀学生学习经验,督促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向优秀学生学习,甚至一些班主任会把班会直接挪作教学课程,班会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3.德育教育和初中生身心发育不匹配

许多班主任德育教育都是围绕学习成绩、班集体荣誉等来开展,并没有关注到学生内心真正的需求和困惑。例如,随着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等技术的发展,大多数初中生存在着沉迷网络游戏、网络流行语、短视频等问题,由于初中生缺乏足够的鉴别能力,很容易受到不良网络文化的影响,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新时期初中班主任优化德育教育的策略

1.关注青春期心理教育,融入网络文化教育

笔者认为德育教育和初中生青春期心理教育是密不可分的,班主任要自主学习一些青春期心理知识,关注学生在校表现,保持和学生良好的沟通,真正挖掘到学生的心理变化和困惑。例如,青少年网瘾问题,近几年来初中生因为沉迷网络游戏,偷偷用父母银行卡充值、打赏游戏主播的事件频发,引发了社會的热议,这种现象折射出初中生缺乏对金钱的正确认知,沉迷网络的问题。班主任应该开设专门的网络文化主题教育,引导学生客观看待网络,班主任要向学生讲解沉迷网络游戏的危害、网络主播的敛财手段,引导学生文明、理性上网,拒绝网络虚拟消费,珍惜父母辛苦工作成果。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还要渗透法治教育,尤其是网络舆论讲解,讲解网络安全相关法律,网络自由并不是传播谣言,而是做到严格自律,不能随意辱骂他人、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泄露他人隐私等,深度开展网络普法教育,培养初中生文明、合法上网意识,帮助他们抵御不良网络文化的侵袭。

2.融入感恩教育,引导初中生继承中华传统美德

感恩历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例如,“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多数初中生都是独生子女,在性格上普遍存在以自我为中心、娇生惯养的问题,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要融入感恩教育,弥补学生性格上的不足,引导他们感恩父母、师长、同学等给予自己帮助的人。例如,班主任可以把感恩作为班级文化的一个主题,组织学生探讨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感恩教育,如对父母的感恩,对师长的感恩,对国家的感恩等,引导学生思考自己身边的感人故事,提升班集体精神面貌。另外,班级中的学习小组,优等生帮助学困生进行课下复习,辅导学困生的作业,这体现了班集体凝聚力,学困生要感恩老师、同学的帮助;班主任播放家长工作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们了解父母工作的艰辛,懂得每一分钱的来之不易,杜绝学生之间的盲目攀比;介绍城市中的平民英雄,如环卫工人、外卖小哥、公安干警等,懂得感恩社会,培养初中生知恩图报、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

3.班会和综合实践活动融合,提升班级精神风貌

笔者认为初中班主任可以对传统班会进行创新,把班会和综合实践活动,尤其是公益活动相结合,把德育教育和学生生活相结合,升华班级德育教育效果。例如,班主任可以结合学生在学习、生活上存在的困扰来组织综合实践活动,根据近期班级学生考前焦虑心理,班主任组织了心理疏导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观看了一些心理疏导讲座,引导学生辩证看待成功与挫折,对学生进行心理、情绪上的疏导,对学生实施激励教育,做好班级考试备战,提升班集体整体成绩。此外,班主任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公益活动,例如,积极响应垃圾分类活动,对班级、校园垃圾进行分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带领学生参与到劳动中,一方面是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另一方面是让学生体验劳动的艰辛,让他们尊重每一份工作、尊重他人。垃圾分类活动可以让初中生体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纠正学生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让每一个学生为班级环境美化而努力,培养学生的班集体主人翁意识,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营造积极向上、敢于担当、团结合作的班级精神面貌。

4.实施德育量化考核

德育工作是否能够落实到位,直接取决于班级德育是否得以制度化落实。德育量化评价作为德育制度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初中班主任落实德育工作的关键前提。初中班主任在落实德育工作时,应建立完善的可量化的德育考核评价体系,以更好地约束学生行为,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与习惯。德育量化考核评价体系的制定,班主任可根据班级学生的日常表现进行初步拟定后,在通过班会,与学生就其中的条例进行逐条沟通,针对学生提出的疑问与合理建议,不断进行优化与完善。德育量化考核评价的具体标准,班主任可根据学生在日常学习、实践活动、言谈举止、仪容仪表、文艺活动、文明礼貌等多方面出发,对学生的道德水平、行为规范进行考核评价。以学科教学评价、班主任评价、同学互评以及学生自评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出来后,班主任对德育表现欠佳的学生进行耐心指导,帮助学生分析自身行为中的欠缺之处,并监督其调整、纠正,提升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

总之,新时期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要着眼于学生身心发育,开展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解决学生的心理、情绪困惑;关注学生生活、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注重班级文化建设,开展感恩教育,让学生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带领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提升班集体精神风貌;实施德育量化考核,提升德育工作实效,为初中生健康、茁壮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孟文元《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名师在线》2020年第5期。

[2] 孔祥林《论新形势下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名师在线》2019年第15期。

[3] 常玉兰《走进学生心灵打开学生心结——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探析》,《名师在线》2019年第27期。

猜你喜欢

初中班主任问题与对策德育教育
初中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创新方式
初中班主任利用自媒体进行学生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信息化条件下供电公司电力营销管理策略探究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班主任如何实现学科教师与教学管理者的角色转换
关于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情感的运用研究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浙江省中小企业民间借贷问题探讨
“生存关注”阶段中学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