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途径

2020-06-07刘凤仙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30期
关键词:阅读能力途径小学语文

刘凤仙

摘 要:语文是小学教学的重点内容,在小學语文教学的课堂中阅读教学有着关键的教育意义,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是小学语文教学体系中的一环,同样也是小学语文素养培养的内容之一。因此,小学语文教师的职责是引导学生完成高效的语文阅读学习。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着较多的问题,需要教师将教学理念进行改进,为小学生构建更加高效的阅读课堂。本文将在以下围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途径展开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阅读能力 途径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30.006

我国的古人讲:“读万里书,行万里路。”从古至今阅读的重要性都受到了人们的广泛重视。阅读教学是语文学科的重要内容,小学生是我国社会的未来,为小学生培养起良好的阅读能力是教师的职责。通过阅读能力的提升,小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之路上将更加顺利,同时小学生的文化素养可以得到提升。阅读教学将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进行了贯彻落实。然而,我国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在当下却呈现着不太乐观的教学现状,制约着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进行探索和创新,为小学生构建更加有效的阅读课堂。

一、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1.符合语文素质教育的要求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课堂之中,教师需要为学生培养听、说、读、写四项基础语文能力,阅读能力便是小学生重点培养的四项能力之一。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保障小学打下夯实的语文基础,有助于小学生其他知识学科的学习。同时,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学生的文化知识和认知水平有限。然而,阅读教学的开展可以帮助小学生塑造更加完善的文化知识体系,并且提高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学生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完成对材料的阅读,使小学生对阅读文本中的内容进行探索和学习。

2.积累写作素材,提升写作能力

写作能力的培养同样是小学生语文教育的关键内容。然而,大部分小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会导致无从下笔。因为,小学生的语文写作知识并不扎实,同时学生的年龄较小,小学生缺少了生活的经验,由于社会阅历的限制,小学生无法完成高效的写作任务。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通过阅读教学的开展,小学生写作的问题可以得到有效地解决。小学生在丰富多样的阅读内容中可以进行写作素材的整理。阅读材料中蕴含着丰富多彩的内容,小学生还可以从阅读材料中借鉴作者的写作结构,使小学生自身的写作能力得到提升。通过丰富的阅读积累,小学生的情感能力同样可以得到培养,有助于小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将内心的思想感情进行准确的表达和抒发,有助于小学生完成优秀的作文写作。

3.塑造小学生的品格修养

小学生是祖国和社会的未来,教师身上肩负着教书育人的职责,因此教师需要保障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使小学生成长为具有良好知识能力和思想品德的人才。阅读教学的开展可以帮助小学生塑造正确的品格和修养。阅读教材中的内容是语文专家精心编制而成的,每一篇阅读文章中都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品质。因此,通过阅读教学的开展,学生从阅读内容中不仅学习到了语文知识,还可以完成品格修养的塑造和升华。阅读为小学生打开了一扇窗,学生可以从阅读这扇窗中看到世界的多彩与缤纷,确保了小学生可以健康地成长。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仍存在较多的教学问题,教学问题的存在会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产生消极的影响。首先当前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存在着滞后的弊端。教师应当具备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然而当前部分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缺乏着创新性。小学语文教师没有将小学生的素质教育重视起来,导致了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往往为学生布置大量的阅读习题练习,学生的阅读学习流于表面,无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导致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受限。

其次,教师忽视了小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小学生在语文课堂的学习中往往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中。比如,教师为了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应试能力,通常为小学生开展“填鸭式”的教学。教师忽视了阅读教学形式的创新性,导致了学生在一成不变的传统模式中逐渐失去了对阅读课堂的兴趣。小学生的兴趣将对阅读教学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小学生的兴趣降低将使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降低,从而无法保障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

三、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途径

1.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阅读方法的传授和指导是小学生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关键内容。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阅读课堂时忽视了阅读方法传授的重要性,教师通常对学生展示直白地阅读教学,学生在固定的阅读流程中没有发挥出自身的能动性,导致了学生没有深刻地理解到阅读文本中的内容。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尊重小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小学生自主地开展高效的语文阅读,以此来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方法的引导需要教师对课堂作出精心的设计,使阅读课堂的整体性得到保障。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材中《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一堂课的内容时。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在课下进行阅读内容的预习,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可以对阅读内容结构的整体有着认知。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遇到无法理解的段落和字词时进行标注,使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找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同时,教师带领学生在课上展开阅读内容的精读,在精读的过程中有助于小学生将预习时标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发散了小学生的阅读思维。最后,教师为学生讲解本篇阅读文章的内容,如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以及作者表达出的对西沙群岛的喜爱之情。通过合理正确的阅读方法指导,小学生的阅读学习更加高效,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2.开展丰富多样的阅读活动

在新课程改革的语文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的应当更新教学理念。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将自身传统的教学理念进行摒弃,为小学生创新语文课堂的教学形式和内容,保障小学生对语文阅读课堂的兴趣重新点燃。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因素,教师可以为学生开展丰富多样的小学语文阅读活动,使阅读课堂的氛围得到轻松自由的构建。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材中《陶罐和铁罐》这一堂课的内容时。教师可以根据阅读文本中的内容为学生开展各式各样的语文阅读活动。首先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阅读内容中的角色扮演,学生分别扮演了文章中的“陶罐”和“铁罐”。通过角色扮演的活动,小学生对阅读课堂的兴趣得到激发,同时有助于小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文章中表达的哲理。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开展阅读讨论的主题班会,教师引导学生讲出在自身在《陶罐和铁罐》这篇课文中学习到的道理,使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样得到提升。

3.拓展课外阅读教学

在当下的素质教育环境中,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将小学生培养成为综合型的语文素质人才。然而,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对小学生开展的阅读教学内容仅仅局限于教材之中,导致了小学生的阅读视野较窄,学生的语文知识面没有得到拓展,小学生素质教育无法落实。因此,在当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将以往的教学形式和思想进行突破。小学语文教师需要为学生拓展更加多样和丰富的阅读教学内容,使小学生的语文素质教育得到保障。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材中《女娲补天》这一堂课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将课堂的阅读内容进行拓展,《女娲补天》是我国古代经典的神话故事,因此教师便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神农尝百草》《愚公移山》等神话故事内容。小学生从阅读内容中学习到了更加多样的知识,使小学生的语文知识面得到开阔,培养了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了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我国古代神话故事中蕴含着良好的精神品质,小学生在课外阅读的学习时可以塑造起正确的人格和品质,保障了小学生的素质教育。

总之,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的重点内容。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完善自身的教学素养,为小学生构建起高效的阅读课堂,使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保障小学生的语文素质教育得到落实。

参考文献:

[1] 张玲《小学语文主题式阅读教学设计研究》,《学周刊》2018年第35期。

[2] 张冬梅《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优化策略研究》,《学周刊》2018年第35期。

[3] 龚敏《在体验中乐读 在体验中感悟——体验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年第11期。

猜你喜欢

阅读能力途径小学语文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