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插花艺术”课程教学中工匠精神的培育
2020-06-07鲁朝辉张少艾
鲁朝辉,刘 静,张少艾
(1.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广东 深圳 518055;2.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深圳 518055)
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1],这是“工匠精神”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在各行各界引发巨大反响,也激起了笔者的深刻思考。什么是工匠精神?《中国插花艺术》课程如何落实工匠精神的培育?
科技部部长万钢答记者问时说:“工匠精神实际上是一种敬业精神,就是对每个人所从事的工作锲而不舍,对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在每一个工作岗位上的每一件事都不能放松。”[2]一般认为,工匠精神包括高超的技艺和精湛的技能,严谨细致、专注负责的工作态度,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以及对职业的认同感、责任感。[3]
现代科技时代,“工匠”似乎远离我们而去。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仅需要大批科学技术专家,同时也需要千千万万的能工巧匠。更为重要的是,“工匠精神”作为一种优秀的职业道德文化,它的传承和发展契合了时代发展的需要,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与广泛的社会意义。[4]万钢答记者问时表示,工匠精神要从职业教育抓起。职业院校应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产教学研同工匠精神深度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模式,为国家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职业技能人才。
《中国插花艺术》是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首批重点建设的文化素质课程,校选修课程的定位使得本课程的开设目的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中国插花艺术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要以美丽的花为载体,加强对学生文化素养和工匠精神的培育,促进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工匠精神的交融,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水平。为此,《中国插花艺术》课程做了如下粗浅的探索。
1 精炼课程教学内容,构建“寓工匠精神培育于插花”的中国插花艺术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中国插花艺术》课程总学时32学时,分两大模块,中国插花艺术基本知识8学时(理论教学)和中国插花艺术应用创作24学时(实训教学),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相互渗透。课程组精炼课程教学内容,构建了“寓工匠精神培育于插花”的中国插花艺术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具体内容如表1。
表1 《中国插花艺术》“寓工匠精神培育于插花”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序号教学模块“中国插花”教学内容体系“工匠精神”教学内容体系7.匠人的“真心”、“真意”(学习写景花,深刻领会“真”字,不忘初心,享受专注于一件小事所带来的快乐)7.求“真”的写景花(传递“真意”的写景花,用“真”的眼睛看世界,领会“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的哲学意境)2中国插花艺术应用创作(24学时)8.茶花:禅意的幽香(茶花,茶席插花,中国文人插花的精致代表,深藏禅机,是“真善美”的象征)8.大国工匠的明天会更美好!(很多茶人都是安静的匠人,将当下伺花、事茶的心境带入学习、工作、生活之中,融入了工匠精神的人生会有怎样妙曼的风景?)
由表1可见,中国插花艺术的每一堂课都会借由美丽的花导入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工匠精神内涵的讨论与实践,由此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职业道德修养水平。
2 改革教学方法,以花育人,营造注重工匠精神培育的中国插花艺术课堂
精心提炼的中国插花艺术课程教学内容还需借由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方法来实现,为此,中国插花艺术课堂做了以下有益的尝试。
2.1 “身教”胜过“言传”
敬业爱岗是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敬业是从业者基于对职业的敬畏和热爱而产生的一种全身心投入的认认真真、尽职尽责的职业精神状态。宋代大思想家朱熹将敬业解释为“专心致志,以事其业”。
面对来自全校各专业的学生,任课老师如何将这种职业精神传递给他们,让“敬业爱岗”不是一句空洞的说教呢?古代中国艺徒制普遍采取“心传身授”的默会教学方式。[5]笔者也认为:“身教”胜过“言传”。为此,教师精心设计并认真准备每一次课。课前用插花作品来美化教室,用插花与音乐营造怡人的学习氛围,老师着中式服装上课,对每一位同学报以真诚的微笑与问候,言谈举止中无不流露出对中国插花的无比热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骄傲自豪,对大国工匠的由衷敬意。令学生折服惊叹的优雅作品也是无声的老师,使学生从中感受到美的力量、文化的自信,激发学生做中国人的骄傲自豪感。
老师以身作则的同时,也严格要求学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毕竟大国工匠不是一天炼成的。所以,中国插花课堂有很多严格的规定。比如学生着装一定要干净,谢绝“拖鞋”“背心”“吊带”入内;全程保持自己桌面和地面的卫生;老师讲课时,保持安静;插花时,务必要有与花的对话与交流,可以轻声讨论,谢绝大声聊天;手机关机,拒做“低头族”;迟到者,课间休息时方可入内等等。否则,静心、专注、细致的工匠精神培育从何落地?
2.2 细节训练从清洁开始
中国插花艺术课堂特别注重“清洁就是美”的教育。台湾作家汉宝德说:“整齐是美感之始”,而“清洁为整齐之本源”[6],蒋勋则一再强调:“美是看不见的竞争力。”[7]所以,无论是对企业还是个人,甚至对国家,都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清洁就是力量!美国旅馆业巨头康拉德·希尔顿回顾他的成功之路时,无法忘怀他年轻时所经历的“能喝的马桶水”的职业精神教育一课,这是他成长、成才、成功的重要精神财富。我们中国也有古语:“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所以,中国插花艺术课堂特别重视包括卫生在内的各种插花细节的训练。比如,每次上课之前,值日生务必提前一个小时来到教室做各项准备,用扑面而来的干净整齐的美,以及芬芳四溢的鲜花迎接其他同学的到来。插花课堂全程保持自己桌面和地面的卫生,废弃的花材务必及时剪短以后才能放入垃圾桶中,以免花枝戳破垃圾袋给工人的清洁工作带来不便。作品完成后,耐心收拾,每一件物品都要得以完美归位,所有垃圾都要“落袋为安”。“人人都是花艺师”“人人都是保洁员”,不仅教会学生“清洁就是美”,而且也教会他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想到他人,“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急躁是当下国人的通病,中国插花就是要教会学生“慢慢走,欣赏啊!”[8]关闭手机,忘记时间,忘记纷扰,专注插花,享受插花的过程,敬业乐业,专心静心做好每个细节。“艺痴者技必良”,精益求精、追求极致、内心笃定,着眼于细节的耐心、执着、坚持的精神,是一切大国工匠所必须具备的精神特质。正如老子所言:“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又如“细节决定成败”。努力学习相关知识,提升综合文化素质和审美情趣,水到渠成,慢慢就能达到一定高度。速成不是工匠精神。
2.3 精益求精从“对话鲜花”开始
中国插花艺术课程特别强调动手插花之前学生与鲜花的对话,“子非鱼,焉知鱼之乐?”中国插花是古人爱花惜花的产物,将花拟人化是中国花文化的特点。所以,每次插花之前,先要认真地清洗花材、花器,装上清洁的水,和花做心的交流,才有可能诞生物我合一的独特的中国插花艺术作品。蒋勋说:“美是回来做自己”,中国插花艺术追求自然、随意、有个性,对话鲜花是插花个性创作的开始,也是精益求精的作品原点。
中国人插花特别强调“赏花”,唐人罗虬的《花九锡》中,后四锡都在讲对花的欣赏。中国插花艺术课堂上的作品赏析,既是点出学生作品的优点和缺点以便日后的改进,养成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习惯,也是教会学生爱花惜花,待花如友,培育学生的仁爱之心。当学生情不自禁地给花拍照,将每一朵花小心翼翼地保护好带回宿舍的时候,美的花种已悄然播种于他们心中。
杜威说:“职业教育并不是使学生获得一种比人家好些的职业,使得他容易赚钱,因为赚钱不一定是快乐的。同时,需要学生知道这种职业本身的好处,使得他对于这种职业有精神上的快乐”。[9]如果学生能将中国插花艺术课堂上领悟到的这种“以‘出世’之心,做‘入世’的事业”(朱光潜)的工匠精神带到自己的专业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对其人生理想的追求与实现无疑是有很大帮助的。
3 丰富中国插花艺术第二课堂,营造良好的工匠精神培育环境
2017年春季,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中国茶艺和中国插花两位老师有幸成立了“花言茶语”大师工作室,以此为契机,建立了学生组织“花言茶语”工作坊,开通了公众微信号“花间一壶茶”,致力于中国茶艺和中国插花的推广与应用。通过行业知名“工匠”进课堂,以及学生到工匠精神氛围浓郁的企业实习或兼职,使中国插花艺术的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从教室延伸到校外。通过中国插花专题讲座、技能比武、毕业设计、兴趣小组、学生社团、主题茶会(比如音乐茶会、书法茶会、莲花茶会、重阳茶会、红楼茶会等)等活动,丰富中国插花艺术第二课堂,营造良好的工匠精神培育环境。
比如每次的主题茶会,学生从主题选定、方案策划、工作计划、人员组织、经费安排、嘉宾邀请、茶会主持、花艺设计、活动流程,到活动结束后的清洁整理、茶会推文等都全程负责,老师只是在旁指导。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茶会活动形式,充分激发了学生的自我学习和自我管理潜力,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团队合作意识,强化了学生吃苦吃亏方面的训练,增强了学生的职场竞争力和后续发展能力。朱永新认为教育就是帮助他成为自己。[10]王鲁湘说:“教育不仅要传播知识,因为知识关乎事物,而智慧与健康的人性才关乎人生,关乎社会与国家”。中国插花艺术第二课堂彰显的正是关乎学生人生的健康以及人性的工匠精神培育的教育理念。
4 探索素养、文化、技艺相结合的中国插花艺术课程综合评价体系,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水平和职业道德修养水平
在实施以工匠精神培育为核心的职业教育中,必须建立多样化的考核体系,考核内容必须符合多元化的原则。为此,《中国插花艺术》课程通过以下三种考核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
第一,笔试考文化,主要通过闭卷方式考核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以及中国插花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方法和技巧的领会。第二,实操考技艺,学生自行构思立意、准备材料,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中国插花艺术作品,写出作品意境,目的是检查学生对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与熟练程度,以及学生创造性地完成中国插花艺术作品的能力。第三,平时考素养,主要根据学生平时上课的考勤、着装、课堂表现、插花习惯、劳动表现等加以评定。素养成绩占35%,以此体现重工匠精神培育的中国插花艺术课程考核体系特点。
通过上述教学改革,《中国插花艺术》课程获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插花课堂变得更加干净安静,学生插花时更加专注细致,学生越来越会插花,越来越会做人。《中国插花艺术》课程得到每位督导的高度评价,学生对该课程的评分每次都是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