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经济季度模型的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机理

2020-06-07

社会科学家 2020年3期
关键词:宏观经济季度存款

刘 喆

(武汉理工大学 学工部,湖北 武汉 430070)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发展发生着深刻变化。但我国经受住了这场金融危机的冲击,宏观经济持续增长,甚至在某些年份以高于10%的增长率增长[1]。然而,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还尚不可知。除了经济增速外,中国经济负面影响日益明显,经济发展对全球经济的波动更加敏感,市场机制尚不完善,经济领域的各种矛盾日益凸显,长期以来形成的外向型经济需要做出一定的转变。为了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我国在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还对宏观经济进行了大范围的战略性政策调整,相继出台了具有针对性的决策指导,以求经济健康稳定发展[2]。因此,在这种特殊的宏观经济运行体系下,制定并实施高质量的宏观经济政策至关重要。考虑到我国经济仍然处于转型时期,经济结构相对特殊,不能依靠纯粹的理论指导。另外,我国奉行的对外开放经济模式也大大增加了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这也在无形中增加了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制定的困难。一个良好的宏观经济政策可以有效推动国民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加速我国经济结构体制转型升级。对此,有必要对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进行准确判断,从国内生产总值、消费、货币、外贸、财政、物价等角度全面对各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3]。

一、文献综述

目前,国内对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机理研究成果相对较多。庄子罐[4]认为宏观经济政策或者宏观调控是一种制度形式,并由此提出一种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理论框架。孙立新[5]等专家则建立了向量自回归模型,以我国货币传导机制为主要内容,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实证分析。实证分析发现,个人或企业信用是进一步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关键,同时不同时期的货币政策受到个人或企业信用的冲击响应并不相同。赵晗[6]等教授强调了我国税收和政府支出是影响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因素,税收和政府支出的平衡直接影响经济发展状态。

针对宏观经济模型的研究成果也十分突出。20世纪80年代,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首次提出宏观经济收入、支出与分配的经济计量模型[7]。1985年,上海复旦大学成功提出多部门经济计量模型[8]。同年,中国国家发改委牵头开展了宏观经济建模与经济预测仿真等方面的研究工作[9]。20世纪90年代,国家信息中心首次提出中国宏观经济模型,此后中国社科院相关研究所与国家统计局共同对中国宏观经济模型开展创新与升级研究,该模型经过多次更新,在我国宏观经济的分析与预测展现了强大的作用效果,为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提供有效支撑[10]。1991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组织相关人员对中国宏观经济多部门动态模型和CGE模型展开研究[11]。1992年,中国社科院首次提出中国宏观经济季度影响模型,该模型可以同时面向市场供给与需求导向[12]。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将中国宏观经济季度影响模型应用于货币政策研究;同年,吉林大学商学院提出了一种供给需求双导向的年度经济计量模型[13]。进入21世纪,中国社科院利用协整建模思想,采用我国宏观经济季度数据开发的中国宏观经济季度模型China-QEM[14]。此后,相关高校及科研院所纷纷开展了宏观经济计量模型方面的研究工作。

可见,中国宏观经济季度影响模型在对我国宏观经济分析与政策指引方面产生了巨大作用。因此,本文基于中国宏观经济季度影响模型,对我国主流的宏观经济政策进行影响效果分析,为我国宏观经济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二、中国宏观经济季度影响模型

(一)理论基础

中国宏观经济季度影响模型的设计最初是结合了新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及其他重要经济理论,基于我国经济发展现状,中国宏观经济季度影响模型需要充分考虑当前我国经济结构体系转型的特殊性,由此建立需求导向型的中国宏观经济季度影响模型。该模型的实现公式如下:

其中,T为税收。Y为GDP总产出,包括:居民消费C、企业投资I、政府支出G、净出口额X-M四个部分。居民消费C与可支配收入Y-T及利率i相关。企业投资I既是利率i的函数,也是GDP总产出Y的函数。货币需求M受GDP总产出Y和消费价格P的影响。通货膨胀率是消费价格P的增长率。Y*是潜在生产能力,含义为总供给,是一个外生变量。(Y*-Y)/Y*体现了经济市场的供给与需求矛盾,直接影响通货膨胀率。至此,需求导向型的中国宏观经济季度影响模型整体架构如图1所示。

图1 需求导向型的中国宏观经济季度影响模型架构图

(一)模型结构

根据图1所示的需求导向型的中国宏观经济季度影响模型架构图,该模型包括57个主要变量,其中包含32个内生变量,25个外生变量。模型由7个经济体系组成,分别为:国内生产总值体系、消费收入体系、社会投资体系、货币金融体系、财政收支体系、通货膨胀体系、进出口外贸体系。

(1)国内生产总值体系

国内生产总值的需求方程如下:

其中,GDP为国内生产总值,CT为居民消费总额,IF为固定资产投资,EXPF为财政支出,EXPOT是贸易出口总额。从公式(6)可以看出,GDP的居民消费系数为0.31,固定资产投资系数为0.19,财政支出系数为0.21,贸易出口总额系数为0.27,可以看出居民消费需求与贸易出口总额对宏观经济增长的影响更大。因此,我国不断实施各种宏观经济政策来刺激居民消费,扩大内需,鼓励对外贸易,从而实现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

(2)消费收入体系

消费收入体系包括:城镇居民消费、农村居民消费、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由于篇幅问题,不能把上述4类消费收入情况进行公式化表示。因此,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例进行说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公式如下:

其中,IU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Wages为城镇居民薪酬;ESS为国家财政支出中用于城镇居民社会保障支出部分;TPI为个人所得税。从公式(7)可以看出,社会保障支出及个人所得税的系数分别为0.12和-0.031,相比城镇居民薪酬的系数0.24较小。可见,社会保障支出及个人所得税对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影响较小,但是不可否认,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减少个人所得税会增加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

(3)社会投资体系

社会投资体系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外商直接投资、房地产投资等。其中,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占社会投资体系的比例最大。因此,本文基于资金来源、信用情况、投资成本、利率回报构造固定资产投资,公式如下:

其中,IF为固定资产投资,IFDCKF为房地产投资额,STL为金融机构短期贷款额,LR为贷款利率,INFLA为通货膨胀率。在公式(10)中特别考虑到固定资产投资的长期性和连续性,因此补充了滞后阶数为1的固定资产投资值IFt-1,其系数为0.71。含义为:上1年的固定资产投资每增加1个百分点,会使得当年固定资产投资增加0.71个百分点。除此之外,房地产投资额的系数为0.19,含义为当年房地产投资额每增加1个百分点,会使得当年固定资产投资增加0.19个百分点,影响效果较为明显。

(4)货币金融体系

货币金融体系主要包括: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两个部分。其中,货币供给涵盖了市场流通中的货币及金融机构已有存款。货币需求则包含了各种期限的贷款总额。因此,货币供给可以通过居民存款总额来表示,货币需求可以通过居民贷款总额来表示。则居民存款总额公式如下:

其中,DEPG为居民存款总额,IU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IR为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SRt-1-INFLAt-1为居民存款利率。公式(9)主要为居民长期存款情况,此时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系数为0.91,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系数为0.29,说明居民存款总额受到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影响较大。但是对于短期存款情况,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对居民存款总额的影响基本一致。此外,居民存款利率对居民存款总额具有正向作用。

居民贷款总额公式如下:

其中,TL为居民贷款总额,TDEP为金融机构已有存款额。居民贷款总额包括长期贷款和短期贷款。从长期贷款来看,金融机构已有存款额每增加1个百分点,居民贷款总额增加0.49个百分点;而在短期贷款中,金融机构已有存款额每增加1个百分点,居民贷款总额增加0.79个百分点。可见,短期贷款对居民贷款总额的影响要比长期贷款大。因此,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以多发放短期贷款产品,增加短期贷款购买数量,提高金融机构资金运转速度,进一步扩大居民贷款总额。

(5)财政收支体系

财政收支体系包括三个部分,分别为:基本税收、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基本税收主要取决于政府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方向和力度。财政收支政策变化都会影响财政收支平衡及税收情况。财政收入公式如下:

其中,ICF为财政收入,TAX为基本税收。基本税收的系数为0.852,含义为基本税收每增加1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增加0.852个百分点。GDP的系数为0.19,含义为GDP每增加1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增加0.193个百分点。

(6)通货膨胀体系

通货膨胀体系主要是通货膨胀率的计算,通货膨胀率公式如下:

其中,INFLA为通货膨胀率,IFPI为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IMPI为进口商品价格指数;(MIt-1-MIt-5)/MIt-5为狭义的货币增长率。

(7)进出口外贸体系

进出口外贸体系包括: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出口贸易公式如下:

其中,EXPORT为出口贸易总额,IMP为进口贸易总额,EERC为贸易汇率,GDPN为我国主要的贸易联盟国的GDP总值,FDI为外商直接投资,EXPI为出口贸易价格指数。从公式(13)可以看出,进口贸易总额及外商直接投资增加、贸易汇率下降都会造成出口贸易总额的增长。

进口贸易公式如下:

三、中国宏观经济政策作用机理分析

中国宏观经济季度影响模型所描述的我国宏观经济发展来看,GDP及市场需求是影响我国对外贸易的最关键因素,而关税、外汇等因素的影响效果并不明显。因此,在如今的经济形势下,促进我国宏观经济增长的前提是扩大内需,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刺激国内居民消费,适度增加社会投资,鼓励对外贸易。本文以2017年4季度及2018年1季度为例,基于中国宏观经济季度影响模型,从固定资产投资、居民收入、存款利率、贷款利率、货币供应等角度验证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

(一)增加固定资产投资支出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降低经济低迷对经济发展造成的负面冲击,可以采取增加固定资产投资支出政策,从而刺激国内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当固定资产投资支出总额计划每季度增加5%,增加固定资产投资支出政策执行的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增加固定资产投资支出政策结果(%)

从表1可以看出,增加固定资产投资支出政策可以有效地推动GDP的增长,并控制通货膨胀,缓解物价上涨的压力。同时,对于企业投资并未出现“挤出效应”,这表明增加固定资产投资支出政策可以降低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作用。但是,增加固定资产投资支出政策的效果还没有达到最佳状态。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较大,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这也会加大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的难度。第二,固定资产投资对企业和个人投资的引导作用并不大,也就是说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还没有充分调动,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在短时间内确实会对宏观经济产生增长作用,但从长远角度看,这种增长作用会不断减弱。

(二)增加居民收入

国内消费需求也是影响宏观经济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消费需求增长缓慢,经济发展内需不足,低水平的边际消费也会影响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对于我国而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依赖于我国广大农村居民的消费增长。全面提高消费需求,必须要增加居民收入。因此,我国也在通过电子商务、税收平衡等手段,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尽可能消除低收入人群。当居民收入计划每季度增加5%,增加居民收入政策执行的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增加居民收入政策结果(%)

从表2可以看出,增加居民收入政策可以刺激居民消费,从而有效地促进了GDP的增长。虽然对GDP增长贡献率并没有想象中的大,但居民消费可以加快固定资产投资步伐,从而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此外,居民消费增加势头略小于居民收入增加势头。可见,居民收入增加并不能完全转化为居民消费增加。

(三)提升存款利率

为了进一步扩大内需,推动宏观经济增长,现对人民币存款利率进行调整,2010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先后对存款基准利率进行了多次上浮调整。当存款利率计划每季度上浮5%,提升存款利率政策执行的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提升存款利率政策结果(%)

从表3可以看出,提升存款利率政策并没有显著地将银行利息带来的收入转化为居民消费。因此,扩大居民消费不能完全依靠银行利息等一次性收入,而需要通过良好的投资与稳定收入来实现宏观经济的发展。

(四)降低贷款利率

与存款利率类似,贷款利率也是影响居民收入和市场需求的重要指标。2008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先后对贷款基准利率进行了多次下浮调整,以鼓励居民多多参与到金融机构的贷款中。

2008年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经历了9月16日、10月9日、10月30日、11月27日和12月23日五次下调,分别调整为 7.2%、6.93%、6.66%、5.58%和 5.31%,当贷款利率计划每季度下浮 5%,降低存款利率政策执行的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降低贷款利率政策结果(%)

从表4可以看出,降低贷款利率政策对居民消费以及宏观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这种作用效果十分微弱。我国居民消费及固定资产投资对贷款利率的波动并不显著,影响了我国经济发展需求对贷款利率作用效果,从而削弱了贷款利率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

(五)增加货币供应量

货币供应量长期以来一直是货币政策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图1所示的中国宏观经济季度影响模型中,强调控制M1货币供应量,同时监测M0货币供应量。当货币供应量计划每季度增加10%,增加货币供应量政策执行的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增加货币供应量政策结果(%)

从表5可以看出,增加货币供应量政策确实会为GDP带来一定的增幅,基本实现促进宏观经济增长的目的。但是,增加货币供应量政策也存有不足之处。第一,增加货币供应量只能从整体上挖掘经济增长潜力,无法强有力地刺激企业或个人投资。第二,无休止地增加货币供应量会恶化市场运营秩序,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诱发宏观经济畸形发展。

四、结论

本文主要创新之处在于建立了中国宏观经济季度影响模型。该模型充分考虑了当前我国经济结构体系转型的特殊性,有利于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中国宏观经济季度影响模型包含国内生产总值体系、消费收入体系、社会投资体系、货币金融体系、财政收支体系、通货膨胀体系、进出口外贸体系等7大经济体系,全面涵盖了宏观经济发展的各个层面。根据中国宏观经济季度影响模型,本文还对我国现有的宏观经济政策进行了深入分析,客观评价了这些经济政策的价值和作用效果。

猜你喜欢

宏观经济季度存款
存钱意愿不减,前5月居民存款累计增加7.86万亿
即时经济:一场实时革命将颠覆宏观经济实践 精读
2021年第4季度航天器发射统计
2021年第3季度航天器发射统计
2021年第2季度航天器发射统计
全球宏观经济短期内的两条主线
从G20视角看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负利率存款作用几何
宏观经济形势与文化消费市场
翻番的1季度与疯狂的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