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角膜塑形镜对近视力及立体视觉的影响

2020-06-07陈媛婷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33期
关键词:锐度塑形镜片

陈媛婷

(青海红十字医院,青海 西宁)

0 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青少年的用眼程度逐渐在提高,导致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患有近视,在传统的治疗方法中,常常采用为近视患者佩戴框架眼镜的方法进行治疗,但是这只能保证患者能像正常人一样拥有清晰的视角并不能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控制,反而患者在佩戴框架眼镜后近视程度会越来越深,对患者的生活造成负面影响。研究有效的方式对改善患者的近视程度具有重要的意义,角膜塑形镜的诞生能有效控制近视发展,成为青少年近视控制的“三把斧”之一,它主要是应用角膜塑形镜片进行逆几何形态设计,由于内表面是多个弧段组合而成,可以通过平坦基弧来对反转弧下泪液负压以及角膜机械压力进行吸引[1],使角膜上皮移形,从而实现角膜塑形的合理性、可逆性、可调控性程序化的过程,使得角膜屈光度降低,裸眼视力提升,近视进展可以得到有效控制[2]。在临床上,角膜塑形镜的应用广泛,对于矫正、控制近视患者有着显著的疗效。因而本院将进一步探究角膜塑形镜对视力及立体视觉的影响,有效提升裸眼立体视觉,提高远、近视力,安全有效矫正近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随机选取2017 年8 月至2018 年8 月在我院顺利治疗的40 例近视患者,40 例患者患眼80 眼,所有患者均佩戴角膜塑形镜治疗,按照等效球镜度将患者分为低度近视组[10 例,男6 例12 眼,女4 例8 眼,年龄8~19 岁,平均(11.74±2.51)岁,屈光度小于-3.00 D,平均(-1.81±1.01)D]、中度近视 组[20 例,男11 例22 眼,女9 例18 眼,年 龄8~18 岁,平均(11.54±2.50)岁,屈光度大于-3.00 D,小于-6.00 D,平均(-4.81±1.01)D]、重度近视组[10 例,男5 例10 眼,女5 例10 眼,年龄8~18 岁,平均(11.64±2.49)岁,屈光度大于-6.00 D,平均(-6.81±1.01)D],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眼前后节、角膜曲率、中央角膜厚度、主观验光、角膜地形图等检查,患者近视球镜度数为-8.25~-1.00D,平均近视球镜度数为(-3.57±1.25)D,散光度数为0~2.00 D,平均散光度数为(-0.57±0.25)D,所有患者均无佩戴角膜塑形镜的眼部或者全身性的禁忌证。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并皆同意参与本研究,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镜片选择和仪器设备

镜片采用夜戴型角膜塑形镜,DK 值透气系数为100,直径为11 mm,采用逆几何四弧设计镜片内表面。本研究所涉及的仪器:多功能视力检测仪器(MFVA-100)、电脑验光仪(RK-3)、非接触式眼压计(TX-F)、国际标准近视力表、立体视觉检查图、角膜地形图TMS-4。

1.2.2 验配之前检查视力

应用国际标准近视力表进行裸眼的近视力和矫正最佳视力测定。应用验光仪进行验光,进行散瞳以及小瞳检影检光。依次进行眼表检查、眼底检查、裸眼近立体视锐度检查、角膜地形图检查、眼压检查等。

1.2.3 镜片验配

根据角膜地形图的检查结果进行镜片的选择验配,患者可先带上试戴片,于20 min 之后感知镜片的配适状况。定制合适的经过试戴的相应参数镜片,超过-6.00 D 的近视可进行-0.00 D 矫正,所有患者皆应用夜戴,每夜戴镜8~10 h。

1.2.4 戴镜后还需进行检查与复诊

患者第一次进行夜戴戴镜之后,第二天及3 个月早上进行戴镜复诊,此外,若患者的眼部有异常症状也需要进行复诊;复诊的内容:复诊的内容主要包括仔细询问患者佩戴塑形镜后的主观感受,询问完患者的主观感受后,医疗人员还需仔细、客观地观察患者的眼部是否有红、流泪、疼痛等症状,并将患者的这些症状分类记载下来;检查患者佩戴塑形镜后的视力;检查患者摘镜后的角结膜的情况,并观察患者摘镜后的镜片的情况,观察镜片是否存在沉淀、划痕等情况,同时检查患者戴镜3 个月后的裸眼视力,近立体示视锐度,上述复诊内容需在戴镜和摘镜2 h 之间进行。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三组患者在戴镜前、戴镜2 个月后、戴镜6 个月后的裸眼近视力和立体视锐度。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 19.0 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比较,以率(%)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以()表示,若P<0.05 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患者戴镜前、戴镜2 个月后、戴镜6 个月后的近视力和立体视锐度,戴镜后的近视力和立体视锐度明显优于戴镜前,随着戴镜的时间的延长,和戴镜前的差异越来越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近视力对比

表1 三组患者近视力对比

注:*表示戴镜后和戴镜前存在明显差异(P<0.05)。

组别 例数 近视力带镜前 戴镜2 个月后 戴镜6 个月后低度近视组 10 4.56±0.11 4.76±0.15* 5.06±0.05*中度近视组 20 4.32±0.21 4.56±0.17* 4.94±0.10*重度近视组 10 4.08±0.31 4.36±0.18* 4.86±0.11*

表2 三组患者立体视锐度对比

表2 三组患者立体视锐度对比

注:*表示戴镜后和戴镜前存在明显差异(P<0.05)。

组别 例数 立体视锐度戴镜前 戴镜2 个月后 戴镜6 个月后低度近视组 10 216.14±52.24 155.74±25.20* 126.14±25.29*中度近视组 20 246.14±62.52 175.74±25.20* 135.74±35.20*重度近视组 10 256.14±64.32 185.74±55.21* 125.74±35.45*

3 讨论

近视是一种常见的屈光不正的类型,是损害青少年视力的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发作率较高,青少年是近视的多发人群,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近视的发作率正在逐渐上升,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问题,对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影响青少年的正常生长和发育。近视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遗传因素、外部环境、生活方式、用眼方式等都是影响患者近视的重要原因,我国是世界上近视发作率最高的国家之一,青少年近视防治工作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研究有效的方式防控青少年近视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视的防控主要包括对近视的预防、近视的发展、近视并发症的预防这三方面的内容,预防的对象主要为后天性的原发性的近视眼,即单纯性的近视眼。传统的控制青少年近视的方法主要为在患者的患眼滴M 受体拮抗剂,佩戴框架眼镜和角膜触摸眼镜等,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近视症状,帮助患者再次清晰的视物,但是佩戴框架眼镜的方式只能保证患者能像正常人一样拥有清晰的视角并不能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控制,反而患者在佩戴框架眼镜后近视程度会越来越深,对患者的生活造成负面影响。而角膜软性隐形眼镜虽然佩戴简便,但长期佩戴之下,患者的眼部极容易产生蛋白等镜片沉淀物,引发炎症等并发症。

角膜占眼球屈光间质75%以上,其前表面呈非球面,其中央部弧度大,周边弧度小,角膜形态与角膜塑形镜的逆几何设计相反,角膜塑形镜则中央部弧度小,周边弧度大。利用角膜塑形镜中央部小的弧度设计把角膜进行压平,利用其周边弧度大的设计将角膜固定并增加角膜中央压力[3]。在两者协同作用之下将角膜中央变平坦进而实现患者近视矫正,角膜屈曲平坦和近视度数的下降将影响到角膜塑形术的效果实现[4]。角膜塑形术主要是应用角膜塑形镜片进行逆几何形态设计,由于内表面是多个弧段组合而成,可以通过平坦基弧来对反转弧下泪液负压以及角膜机械压力进行吸引。从而实现角膜塑形的合理性、可逆性、可调控性程序化的过程,使得角膜屈光度降低,裸眼视力提升,近视进展可以得到有效控制[5]。因而,角膜塑形术对近视力及立体视觉有着积极的影响,能够有效提升裸眼立体视觉,提高视力,有利于矫正近视[6]。屈光参差或者高度近视的患者佩戴传统框架眼镜,难以达到双眼视力清晰与戴镜舒适的兼备[7]。也就是说在足矫之时双眼虽可获得视力清晰,但在融像方面就比较困难,且由于两眼不等像视容易造成患者戴镜不适。故而传统框架眼睛不得不放弃一眼视力清晰度而进行单眼欠较,以丧失立体视,来获取戴镜舒适。使得视力虽然有所提升但是视网膜成像以及视野都被缩小,造成物象不对等无法融合,难以获得双眼视觉的良好效果[8]。在角膜塑形术通过角膜塑形镜来进行屈光不正的矫正,并且使得高度近视或者屈光参差的患者可以在白天无需佩戴框架眼镜就可获得远、近视力的清晰提升[9],还进行了双眼不等像视的矫正,从而放大双眼物象,以此改善患者双眼视觉功能的水平[10]。

视功能指标检测,运用国际标准视力检测表进行检测,可准确计算其视力数值[11]。在临床上,角膜塑形镜的应用广泛,对于治疗近视患者有着显著的疗效。应用夜戴型角膜塑形镜,采用逆几何四弧设计镜片内表面,验配之前检查视力,应用国际标准远、近视力表进行裸眼的远、近视力和矫正最佳视力测定。依次进行验光、眼表检查、眼底检查、裸眼近立体视锐度检查、角膜地形图检查、眼压检查等[12]。并根据检查结果进行镜片的选择验配,定制合适的经过试戴的相应参数镜片,患者皆应用夜戴角膜塑形镜[13]。如本文研究所示,比较患者戴镜前、戴镜2 个月后、戴镜6 个月后的近视力和立体视锐度,戴镜后的近视力和立体视锐度明显优于戴镜前,随着戴镜的时间的延长,和戴镜前的差异越来越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戴镜后远视力明显比戴镜前提高,戴镜后近视力明显比戴镜前提高,且随着戴镜的时间延长,近视改善的效果越好,而组间差异明显变小,这与患者的近视度数都明显改善,逐渐趋向正常数据有关。角膜塑形术前眼生物学参数明显比角膜塑形术后低,戴镜后近视力明显比戴镜前好。

综上所述,角膜塑形术对近视力及立体视觉有一定的影响,通过角膜塑形镜来降低角膜表面K 值下降,以改变角膜弯曲程度,有利于矫正近视,提升裸眼立体视觉,提高远、近视力,提高患者视觉质量,角膜塑形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锐度塑形镜片
镜片外的星光
佳能RF 70-200mmf/4 IS USM
主题宣传的力度、锐度、深度
既“塑形”又“铸神”——陕西持续深化监察体制改革
隐形眼镜
玄武散文:四弦一声如裂帛——评《死者所知》与《父子多年》
美女塑形计
“三严”铸魂 “三实”塑形 凝聚扭亏增效正能量
眼镜布不是用来擦眼镜的
锐度深挖120亿男士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