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敲低TM4SF1通过靶向PI3K/AKT通路抑制鼻咽癌细胞转移

2020-06-06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血液科武汉430077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肿瘤科通讯作者maildoctorwbhusteducn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孵育鼻咽癌证明

陈 慧,魏 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血液科,武汉 430077;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肿瘤科;通讯作者,E-mail:doctorwb@hust.edu.cn)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2013年中国新诊断NPC的患者人数约为42 100[1]。鼻咽癌是起源于鼻咽部黏膜上皮的鳞状细胞癌,放疗是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可大大提高患者5年生存率[2]。但是鼻咽癌具有很高的转移潜能,常常导致治疗失败,同时也是鼻咽癌死亡的主要原因,更好地了解鼻咽癌的转移机制对于其治疗至关重要。鼻咽癌与环境因素、遗传因素、EB病毒感染有关,此外,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相互作用失衡也是鼻咽癌的主要发生机制之一。四跨膜蛋白家族成员1(transmembrane 4 L6 family member 1,TM4SF1)是一种细胞膜蛋白,也被称为肿瘤相关抗原L6,是一个22 kD大小的四次跨膜蛋白[3]。TM4SF1已经在多种肿瘤中被发现异常高表达[4-6]。此外,TM4SF1在肺癌、胰腺癌和肝癌也被证明能够促进肿瘤的转移能力[6-8],但TM4SF1是否与鼻咽癌转移相关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通过在鼻咽癌细胞系HONE1特异性地敲低TM4SF1,观察TM4SF1是否能够影响鼻咽癌的转移能力,并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以期为鼻咽癌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帮助。

1 材料与方法

1.1 细胞及主要试剂

HONE1细胞系购自ATCC公司,siRNA购自上海吉玛制药技术有限公司,TM4SF1、AKT、p-AKT、E-cad、N-cad、Vimentin和MMP2抗体购自美国CST公司,LipofectamineTM2000购自美国Invitrogen公司,MK2206购自美国selleck公司,Transwell小室购自美国Corning公司。

1.2 细胞培养及转染

在含有10%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中培养HONE1细胞,在转染前将细胞接种于6孔板中,当细胞融合度达到50%左右时,取4 μl的LipofectamineTM2000与5 μl siRNA溶于200 μl的Opti-MEM中孵育10 min,加入6孔板中,孵育48 h,收集细胞进行后续实验。siTM4SF1序列为5′-GCGATGCTTTCTTCTGTATTT-3′。

1.3 分组与处理

为了探讨TM4SF1敲低对HONE1细胞的影响,将HONE1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和TM4SF1敲低组,按照上述转染步骤分别转染siNC和siTM4SF1,然后通过Wstern blot和PCR检测两组TM4SF1表达及转移能力。

为了进一步探讨TM4SF1是否通过AKT调控HONE1细胞的转移,将HONE1细胞分为3组:一组不做处理为正常对照组,一组只加AKT特异性抑制剂MK2206为MK2206组,一组同时加siTM4SF1及MK2206为siTM4SF1+MK2206组。然后通过Transwell实验检测HONE1细胞的转移能力。

1.4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RNA表达

将细胞置于1 ml Trizol试剂中室温裂解5 min,细胞完全裂解后室温12 000 r/min离心5 min,弃沉淀,加入200 μl氯仿上下震荡混匀后室温放置15 min,4 ℃,12 000 r/min离心15 min。吸取上层水相于新离心管中,加入500 μl异丙醇混匀室温放置10 min,4 ℃,12 000 r/min离心10 min,弃上清,加入75%乙醇,4 ℃,8 000 r/min离心5 min,置于通风橱晾干后所得白色沉淀即为RNA。使用DEPC水溶解RNA后用分光光度计检测其浓度和纯度。随后用1 μg总RNA逆转录合成cDNA,按20 μl体系进行qRT-PCR。反应条件为:95 ℃ 10 min,95 ℃ 15 s、60 ℃ 60 s,共48个循环;95 ℃ 15 s、60 ℃ 60 s、95 ℃ 15 s。用GAPDH基因作为内参,每组样品重复3次。TM4SF1-F:5′-CAGCCCTTGGCTTAGCAGA-3′,TM4SF1-R:5′-CCACAATGCTTGGGTTCA-3′。

1.5 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转移能力

将Transwell小室放在24孔板中,下层装有0.6 ml的含10%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并将4×104个HONE1细胞溶于0.2 ml无血清培养基中,并接种在上室中,37 ℃孵育24 h,将细胞用4%多聚甲醛固定40 min,随后并用结晶紫染色40 min并拍照。

1.6 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转移能力

将1 000个细胞接种在6孔板中。当细胞融合达到100%时,用200 μl枪头划擦细胞。用PBS洗涤,将细胞在不含胎牛血清的培养基中培养24 h,用显微镜拍摄细胞。

1.7 Western blot检测转移相关蛋白表达

使用RIPA细胞裂解液将HONE1细胞在冰上裂解30 min。4 ℃、14 000g离心10 min,收集上清液。BCA法测量蛋白质浓度。SDS-PAGE凝胶分离蛋白质提取物,并转印到PVDF膜上。将膜在含有5%脱脂牛奶中封闭2 h,并分别与TM4SF1(1∶1 000)、E-Cad(1∶1 000)、N-Cad(1∶1 000)、Vimentin(1∶1 000)、MMP2(1∶1 000)、t-AKT(1∶1 000)、p-AKT(1∶1 000)及GAPDH(1∶1 000)等一抗4 ℃孵育过夜,随后分别与兔二抗及鼠二抗(1∶1 000)室温孵育2 h。用ECL显影液对条带进行显影。

1.8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数据均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转染siTM4SF1对HONE1细胞中TM4SF1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

与对照组相比,转染siTM4SF1后,HONE1细胞中TM4SF1在蛋白水平显著降低(80.31±3.11)%,mRNA水平降低(85.13±3.59)%,并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1)。这表明siTM4SF1能够在HONE1细胞内特异性敲低TM4SF1。

与NC组比较,*P<0.05

2.2 敲低TM4SF1对HONE1细胞转移能力的影响

Transwell实验和划痕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敲低TM4SF1后HONE1细胞的转移能力分别下降(32.79±5.74)%和(34.01±5.31)%,并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2)。以上结果表明敲低TM4SF1能够抑制HONE1细胞的转移能力。

与NC组比较,*P<0.05

2.3 敲低TM4SF1对HONE1细胞中转移相关蛋白的影响

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转移相关蛋白,与对照组相比,siTM4SF1组转移相关蛋白N-cad、Vimentin、MMP2蛋白水平分别下降(52.53±4.82)%,(38.15±2.23)%,(30.32±4.17)%,E-cad蛋白水平明显升高(76.24±6.2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3)。

图3 敲低TM4SF1对HONE1细胞中转移相关蛋白的影响Figure 3 The effect of knockdown of TM4SF1 on the metastasis-related proteins

2.4 敲低TM4SF1对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

Western blot实验显示,与对照组比较,siTM4SF1组的p-AKT蛋白水平明显下降(73.17±8.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t-AKT蛋白水平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图4)。

与NC组比较,*P<0.05

2.5 MK2206对HONE1细胞转移能力的影响

用100 nmol/L的MK2206和siTM4SF1处理HONE1细胞后,Transwell实验显示,与对照组比较,MK2206组HONE1细胞的转移能力明显下降(64.53±5.38)%,此外siTM4SF1+MK2206组相比MK2206组的转移能力进一步下降为(36.33±4.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5)。

3 讨论

TM4SF1蛋白主要表达于细胞膜和细胞内囊泡,其基因定位于染色体3q21-3q25[8]。有研究表明,TM4SF1能够与肌球蛋白10和β-肌动蛋白相互作用,从而调节细胞伪足的形成以介导细胞运动和定向迁移[9]。TM4SF1被证明与胰腺癌中吉西他滨的化疗敏感性相关[10],同时,TM4SF1能够影响膀胱癌和胰腺癌等癌症的转移能力[11],这些研究表明,TM4SF1在肿瘤的转移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与NC组比较,*P<0.05;与MK2206组比较,#P<0.05

AKT是一种蛋白激酶,在细胞内有着许多AKT的底物,AKT通过调节各种底物的活性能够影响细胞增殖、转移、存活和代谢等相关功能[12]。在所有实体肿瘤中几乎都能观察到AKT的过度激活[13],同时,在小鼠模型中已经证明AKT的过度激活能够导致肿瘤的发生[14]。AKT的激活受到基因突变和磷酸化、乙酰化和泛素化等各种翻译后修饰调节[15]。已经有研究证明,TM4SF1能够通过AKT通路促进肺癌的肺癌和乳腺癌的转移能力[16,17]。但是TM4SF1在鼻咽癌转移中的作用尚未有过报道。

本研究通过Transwell实验证明,敲低TM4SF1后能够显著抑制HONE1的细胞转移能力,同时,E-cad、N-cad、Vimentin及MMP2等蛋白水平也能被TM4SF1敲低明显改变。由于E-cad及N-cad蛋白的变化为上皮间质转化过程的重要指标[18],这意味着TM4SF1可能通过上皮间质转化途径影响HONE1细胞的转移能力。此外,本研究证明TM4SF1的敲低能够显著降低AKT磷酸化的水平,由于AKT的磷酸化决定AKT是否能够被激活,因此TM4SF1的敲低能够明显抑制HONE1细胞中AKT的激活,有文献报道AKT的激活可以促进上皮间质转化过程从而影响细胞的转移能力[19]。为进一步证明AKT在本研究的作用,使用AKT特异性抑制剂MK2206处理细胞,结果证明MK2206能够协同增加TM4SF1对HONE1细胞转移能力的抑制。

综上所述,本研究证明敲低TM4SF1能够通过抑制AKT的激活从而抑制HONE1细胞的转移能力,这提示TM4SF1可能在鼻咽癌的转移中起到重要作用,或许可以作为鼻咽癌临床治疗的一个重要靶标。

猜你喜欢

孵育鼻咽癌证明
扳机日血清雌激素不同水平时授精前后卵母细胞孵育时间对短时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
鼻咽癌患者血清miR-144-3p及miR-151-3p的表达水平及临床价值
保守与手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比较
用课程“孵育”会“发光”的教室
军事电子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孵育与拓展
应用快速孵育法优化酶联免疫吸附实验过程探讨——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检测为例
鼻咽癌有哪些症状?
EB病毒miR-BART4*和miR-BART18-3p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证明我们的存在
Nesbitt不等式的十七种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