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改生成理念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2020-06-05陈智仁

成长 2020年5期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实践新课改

陈智仁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发展,人们对高中教学的理念和目标有了新的认识。本文以生成理念为中心,分析了生成理念对教学的影响,并试着探究新课改背景下生成理念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实践运用,希望能够帮助更多政治教师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将学生培养成综合素质优秀的人才。

关键词:新课改;生成理念;高中政治;教学实践

1 引言

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往往会给学生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并引导学生一个个实现。要想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当然离不开目标的预设,但从实际来看,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没有人可以保证学生最终能够掌握多少知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更多地尝试将生成理念运用于教学之中,不断完善政治教学的课程体系。

2 生成理念概述

生成理念视角下,教育是师生双方围绕知识展开的一种反思性交流实践,而不是单方面、重复性的教导。事物的本质应该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不可能事先进行准确的预测,教学的过程也是同样的道理。生成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主张预设与生成的呼应,即在预设的基础上自由生成[1]。用更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该把眼光放得更加长远,而不是局限于这堂课我想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这周内学生必须熟练背诵哪些知识点。只有拥有出色大局观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综合能力优秀的学生,这些学生不光能掌握好基础的理论知识技能,在情感态度、方法、价值观等多方面都要领先与其他人。

3 生成理念对高中政治教学的影响

3.1 创新教育理念

将生成理念应用于高中政治教学中,对传统的教育理念会形成一定的冲击。在以往的教学中,大部分教师的习惯都是在课前制定好详细的教学流程和教学目标,比如这节课有三个重要知识点,那么每个知识点需要花费多少时间讲解,课后学生应该在几天内熟记这些知识点,都是教师在备课时会考虑到的问题。而在生成理念的指导下,教師会拥有更广阔的视野,只要能把握好大体的方向,就不用太过执着于每一个具体的小目标是否实现。

3.2 提高教学效果

生成理念指导下,课堂生成的主体是学生。教师虽然会结合学生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预设,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计划外的问题,这种时候就需要学生发挥出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在思考和交流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自然能够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4 新课改生成理念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4.1 教师调整备课思路

要想更好地在课堂实践中发挥出生成理念的作用,教师必须调整备课思路,找到预设和生成之间的平衡关系,因为两者对推动课堂教学效率来说都同样重要。预设是生成的基础,而预设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的生成。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的教学时,会涉及到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点。在进行课前备课时,教师就应该综合从知识、能力、情感等多方面来预设教学目标。基础的知识目标时让学生明白文化对人产生影响的来源、表现以及特点[2]。能力目标通常可以通过做题提高能力来实现,比如学生要能够对材料进行分析,从中提炼出相关知识点,进一步加深对文化特点和差异的了解。更深层次的目标则是关于在政治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是教师在预设目标时必须要作为重点的任务。在生成理念的指导下帮助学生了解到健康文化对人的促进作用,并且积极去参与文化活动,才算是真正发挥出了政治教学的价值。

4.2 创设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教师更多是以课堂领导者的形象出现,无论是课前计划,课堂教学还是课后作业,都必须严格按照教师的要求来执行,这就很容易导致学生对学习缺乏热情和主动性。生成理念主张教学计划中预设和生成的统一,并且要求预设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的自主发展。要想更好地实现这个教学目标,教师必须要在课堂上通过创设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

必修四的生活与哲学是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难点内容,这种时候教师可以多尝试将哲学知识与生活进行结合,让学生能更好地发散自己的思维,增强对知识点的理解。例如在学习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时,学生要理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两对关系的含义和辩证关系[3]。在抗日战争期间,由于中日民族矛盾日益加剧,导致国内的阶级斗争矛盾从主要矛盾变成了次要矛盾,利用这样的例子就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矛盾分析花,让学生提高自己运用哲学知识的能力。这种生成理念指导下的问题创设,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跟随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自由拓展思路,生成正确的知识、能力和价值观念。

4.3 课外拓展,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生成理念不光指导高中政治的课堂教学,也鼓励学生多在课外扩展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教师的预设大多是围绕教学大纲和课程教学展开的,要想更好地起到生成的效果,则需要学生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外拓展中了解政治,在生活中去发现政治。比如说近期学生们了解了关于政府为人民服务的知识,那么在这段时间如果学生多去关注《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一类的节目,不仅可以知道近期国家又实施了哪些新的政策,还可以切实感受到为了服务人民国家做出的努力。这个过程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政治认同感,促进政治情感和态度的生成。

综上所述,新课改生成理念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实践运用,对于激发学生政治热情,提高教学效率可以起到非常不错的效果。如果教师能在实践教学中随着生成的变化适当调整自己的预设,一定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确认前进目标,实现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 罗永贵.新课改下优化高中政治教学的策略分析[J].才智,2019(28):63.

[2] 邱殿兰.高中政治教学中以生为本模式的构建摭探[J].成才之路,2018(18):17.

[3] 邓桂萍.基于生成理念的翻转课堂学生学习评价体系构建[J].河北职业教育,2018,2(04):15-18.

猜你喜欢

高中政治教学实践新课改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