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匠精神”在技校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与培养

2020-06-05吴彬

成长 2020年5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渗透

吴彬

摘 要: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相继出台多部文件,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同时,在开展教育教学中,不仅要做好学生的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培养,而且要做好对学生的品质和习惯的培养,根据其思想和道德素质的培养目标有效展开。工匠精神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内涵。在语文课堂教学教育中,要充分发挥工匠精神的指导作用,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

关键词:工匠精神;技校语文课堂;渗透

1 引言

工匠精神是中国杰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技工院校的语文课堂教育教学中,应积极将工匠精神的内容逐步纳入语文教育教学中,规范指导学生建立和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将其作为技工院校语文的重要任务,加大宣传力度,让学生们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纽带,是教育教学发展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只有将匠人精神与课堂相结合,才能稳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工匠精神。

2 认真准备教学,结合课堂教学的主要地位

课前备课时重视收集体现工匠精神的多媒体材料,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技工学院学生的特点展示出来。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选择涵盖技能发展和职业教育等主题的讨论文章或是时事新闻,加深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知。工匠精神不應只是枯燥的文字材料,不应只是纸上密密麻麻的文本;另一方面,还要注意教授过程中的趣味性和意识形态。在现实中,如果将娱乐和意识形态正确地结合在一起,结果往往会更有效。教师可以选择使用带有趣味卡通的多媒体视频。一方面,视频能会带来舒适和幸福的感觉,从而减少了令人沮丧的文字感受,另一方面,通过视频中丰富直观的内容,学生能够深入领会工匠精神的意图,深入挖掘其含义。

3 强调工匠精神的教学内容

在技工院校进行语文教学研究时,必须做好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工作,必须透彻了解工匠精神的发展过程,深入挖掘其独特含义。讲述工匠精神中蕴藏的深刻文化内涵和优良品质,尤其要注意对学生有益的教育传统文化,以使学生了解前人的精神。在技工院校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激发学生对问题的热情思考,并鼓励学生朝着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向发展。对于那些有关“名人工匠”精神的具体事例,可以搜集整理后让学生模仿,还可以在小说和文章中选择精彩而鼓舞人心的语句,以课堂小组讨论的形式欣赏或分享自身的经验。通过讨论,小组合作,集思广益,增加课堂兴趣的方式,学生可以更轻松地领会其中描述的工匠精神,培养自己的良好素质。之前在讲授叶圣陶先生的《景泰蓝的制作》时,就提到了工匠制作工艺,文章不仅详细介绍了景泰蓝的整个制作过程,也高度赞扬了中国古代工匠高超的技艺,以及卓越的技术水平、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4 人物经历渗透工匠精神,创新学习模式

经常出现在语文教学中的鲁迅先生,其个人“工匠精神”对于学生的深入学习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鲁迅先生第一次去日本学习医学。但是后来发现自己仅仅只是学习治疗人的疾病根本无法真正拯救民族,于是,弃医从文,转而进行文学创作。此后,鲁迅先生终生笔耕不辍,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奠基者。除了鲁迅以外,从古至今,还有许多人物,终其一生,只有兢兢业业做一件事,也做得很优秀。除此以外,就还有就是可以选择时事新闻中体现工匠精神的人物事例,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如2019年热播的《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攀登者》。这些优秀的影片中的主人公,如《中国机长》原型刘传建的故事,其在应对紧急情况和专注于飞行技能时具有很强的心理素质,这种匠人精神值得每一位学生学习。通过这种真实的案例进行现场分析、学习,更能让学生们了解到匠人精神的深层含义。

5 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有效渗透工匠精神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不断强化自身的专业储备知识,增强自身的实力水平,用自身不断学习的匠人精神经验,培养崇高的精神品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首先,要注意因材施教。技工院校的很多学生自控力差,对于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因材施教,通过多种学习方法的相互结合以及采用分层的教学方法,对一些具有学习潜力和学习能力的学生增加适当的学习内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行;对基础比较薄弱、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通过不断鼓励,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其次,要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加以正面引导。在教育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在以优秀工匠为例展开介绍时,仔细观察学生自身的想法,将其兴趣得以有效的发展,引导他们积极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发挥创造力并灌输高素质技术。比如讲到职业素养时,可以提到日本的“寿司之神”——小野二郎,一辈子只做寿司,把寿司做到了极致;可以提到日本“国宝级匠人”——新津春子,一位普通的羽田机场清洁工……通过这些事例,引导学生思考,并指出为什么他们能获得这么高的荣誉,这种精神对于今后走上职场有什么帮助。

最后,鼓励学生充分参与在教学过程。教师必须既注重精品教育又要重视大众教育,为工匠精神的传播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引导学生善于钻研、善于思考,让工匠精神渗透到每个细节中,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将工匠的精神与语文教学相结合。例如,以工作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及时解决工匠精神学习内容上的问题,训练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进行独立的探索和合作。此外,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法,利用角色扮演和个人经验来训练学生严格而细致的职业精神,这种精神会感染教学并无限地发挥作用,而不仅限于日常学习、工作。

6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技工院校的语文课堂中,合理采用多种方式,将工匠精神渗透进课堂教学,让学生真正认识 “工匠精神”,并入脑入心,以不断满足当今社会对人才稳步增长的需求,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的同时,培育更多适应当今时代要求的,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 梅洪.论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J].职教论坛,2016(25):79-81.

[2] 汤艳.高等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的培育[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3(1):142-148.

[3] 沈玉梅.“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职业教育工匠精神的培育[J].机械职业教育,2017(5):12-14.

[4] 李科举.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路径研究[J].现代交际,2017(24):5-6.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渗透
职高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研究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