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微时代”环境下的技工院校德育方式

2020-06-05杨发财

成长 2020年5期
关键词:微时代技工院校德育

杨发财

摘 要:将德育工作贯穿于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可有效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并激发学生提高道德意识的热情。同样,这也是“微时代”环境下促进技工院校朝多元化方向发展迈进的首要任务之一。由于技工院校的学生特点存在一定的特殊性,无形之间为德育工作开展增添了许多问题,学生的发展也受到一定影响,使得德育教学效果甚微。下文,笔者将对“微时代”环境下的技工院校德育管理策略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微时代;技工院校;德育;教学改革

在教育不断普及推广的现今,无论是初中、高中、高职、职业院校对德育教学重视度极高。所谓德育,就是教育者有目的对受教育者进行品德教学的活动。随着“微时代”不断带动教学理念的优化改革,学校的德育工作也要与之相匹配。要改变以往单一灌输式德育教学方法,“微时代”可帮助获取更多教学理念与方法,促进新颖德育教学方法的构建。

1 以“微时代”为核心更新教育观念

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微时代”的到来可有效提升德育教学效率,并且还能促进德育教育与时代发展趋势快速相融。通过教育观念更新,还可更深刻引导学生认识微博、微信等一列类辅助软件,对改变目前德育现状提供的有利依据。与此同时,教育者还可通过辅助软件向学生家长传递正确的教育观念,并未家长提供明确的德育引导目标。[1]学生可通过微信、微博等交流平台,做到“身体力行”和“现身说法”。这时教育者就需紧握机会,以多元化的方式辅助学生树立与自身发展相符合的发展观、价值观,并将学生自主学习兴趣进行良好保持。

2 调整优化“微时代德育”的有效性

首先,技工院校要通过本校主管德育教学的部门,联合教育相关部门对本校德育教学质量进行综合评定。技工院校还需要构建本校微博、微信群等,便于及时将考核评定结果进行公示。并将微德育向常态化、规范化进行转变,要更加贴近学生实际生活。[2]同时,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做好辅助决角色,技校“微德育”工作的实施构建合理的体系与制度。在校内组织“微德育”工作考核中,教学质量效果明显的部分或个人教育部门应当及时给予鼓励或表彰奖励。在将“微德育”深入学生层面时,教育者要建立专门年级、班级的微信群、德育微博等。并且,在德育教学开展过程中可向学生引导讲解真实案例,以此来促进学生对德育的认知与理解。同时,教育者还需对“微德育”教学方案进行实践检验,要保证德育方案是构建在执行、监督、反馈机制等条件下的。

3 将课堂教育与“微德育”相互结合

据教育学专家对目前“微德育”融合现状分析来看,目前部分院校在进行其他学科教学时也将教学内容与“微德育”进行有机结合,促进提升德育效率与质量。同时,教育行政部门还应当定期筛选调查技工院校德育活动实施情况,要严格降低学科教育抢占德育教学烦人时间。此外,还需对学科教学计划中加入每日德育课题。在教学手段应用时教育者可通过微信群来传递教学内容,将学生抵触德育的情绪进行消除。[3]此外,还可通过对德育教学改革来形成对“微德育”的起引导和督促。且教育者在筛选“微德育”教学内容时,要以开放性、认可率高的德育项目為核心。还需针对现阶段社会发展现状及学生身心发展情况为依据,对德育内容进行筛选整合。要将传统固化的德育理念进行摒弃,严谨避免出现与教学现状脱节的情况,这些都是精选德育内容需考虑的问题。与此同时在德育教学制度改革方面,要以时间自由、内容丰富为根本进行“微德育”的推广。此外,德育教育者还可对院校内现存的德育课程的架构体系、组织内容进行合理的优化调整。

4 以活动方式构建课外德育活动体系

德育教学不能单一只体现在学校课堂内,还可体现在课外活动、业余活动等方面。针对课外德育活动的推进,学校可通校广播站、校报、宣传栏等方式,为学生树立正确的舆论方向引导和知识的普及,使学生对“微时代”有所了解,还可有效体现实施“微德育”的重要意义。同时,还可通过多媒体、互联网交流平台、课堂教学等方式。帮助形成崭新的学习生活理念,并能快速与“微德育”进行有机结合构建成适合学生发展、指导、操作的教学体系。与此同时,还要形成生动形象的校园文化,来为“微德育”形成强大的引导和宣传。

除此之外,院校还可一方面通过本校德育管理部门,多开设德育交流活动提升教育者对“微德育”的认识,同时提升教育者的德育综合素养等,并且巩固德育在教学工作中的地位。在学校学科教学过程中可融入课外德育活动内容,为学生提供每周固定的德育知识学习时间。在活动过程中,院校高层领导还需亲临现场参与德育活动的具体工作,并在带头人的领导下,形成齐心协力、全民动手的校园德育氛围。另外一方面,要积极参与德育社团的构建,将德育方面兴趣相投的学生“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且帮助社团形成丰富的德育主题活动,进而满足现阶段学生对德育活动的需求,并且为创设轻松无压的德育学习环境。轻松环境的设定不仅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还能使学生掌握更多德育知识。

5 结语

总而言之,要想使技工院校的“微德育”教学实现可持续发展,院校应当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引导方向,并大力宣传德育教育的重要性等。在德育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要积极优化德育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德育学习氛围,将传统枯燥压抑的德育氛围进行驱赶。还要加强领导、教育者、组织者的管理保障,科学合理设置管理制度,突破目前德育现状的瓶颈。在教学模式方面,还要引进先进德育教学理念,为德育内容增添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德育的热情。

参考文献:

[1] 蒙剑.新时代背景下的职业院校德育工作探索[J].职业,2018,No.472(10):104-105.

[2] 王京涛.“微时代”背景下的初中德育管理新方式探索[J].好家长,2014:104.

[3] 许金生.“微德育”——“微时代”中职德育方式的新探索[J].《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上)》,2016(4):17-17.

猜你喜欢

微时代技工院校德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微时代语境下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方法探析
微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考
“微时代”视阈下医德教育的变革、创新与坚守
关于技工院校学生德育课堂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基于技工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的思考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