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教学法在护生沟通能力培养中的探索与实践
2020-06-05邢海花
邢海花
【摘要】目的 探究体验式教学法在护生沟通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20名在校护生为研究对象,将2016年护生划为对照组,2017年护生划为观察组,各60人,给予对照组传统教学方法,而观察组则实施体验式教学法,其后对比两组护生的沟通实践能力。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生的沟通实践能力考核成绩明显较高,组间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验式教学能够有效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在提高学生沟通实践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法;护生;沟通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6..0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2017年我院实习的120名在校护生为研究对象,将2016年的实习护生划为对照组,2017年的实习护生划分观察组,各60人。其中对照组有男生5人,女生55人,观察组则有男6名,女54名,两组差异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传统教学方法,而观察组则实施体验式教学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2.1 传统式教学法
该种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并辅以课后练习和案例分析,通过反思日记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整个过程中教师仅以学生的作业为学习结果的评价依据。
1.2.2 体验式教学法
教师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并将学生置于主动地位,辅助其学习。体验式教学法按照循环式学习的原理,遵循首尾相接、互为前提与结果的原则,教学内容包括:①一般体验:教师通过播放视频的方式来展示学习项目目标,并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明确学生要完成的学习项目,事先做好预留工作,并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②反射观察:合理应用案例教学法,分析学生的作业,并组织他们进行角色扮演,其后展开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共同解决问题。最后,教师应当给予学生适当的点评,总结不足之处。③抽象概括: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角色扮演,并组织学生讨论最终结果。同时也要主动情境分析和评价。④临床应用:指导学生进入临床,与患者面对面沟通交流,具体分为两步,首先要安排学生采集患者的一般信息,其次是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最后与学生共同进行实践反思,并梳理总结护患沟通要点。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护生的实践能力测评结果。
1.4 评价工具
采用本校编制的护理专业学生护患沟通能力评价量表来评价学生护患沟通实践能力,评价表中包括量表包括43个条目、6个维度:计划和准备、护患沟通的启动、收集信息、给予信息、理解患者的观点及护患沟通的结束等内容,项目计分采用Likert5级,实践证明量表信度较好,总α系数为0.904。
3 结 果
在沟通实践能力方面,两组的启动因子差别不大,而其余因子的对比,观察组的情况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院与(P<0.01),见表1。
3 讨 论
传统教学方法以理论讲授为主,注重学生知识的改变情况,学生通常要机械记忆相关护理内容,缺少实践训练。而体验式教学法的重心在于学习程序性知识,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具体解决“做什么”和“如何做”两个问题,对于学生主动思考学习具有积极意义。从护理角度来说,沟通能力的培养需要从知识、技能和情感三方面着手,教师以学生为主题,有针对性的开展体验式教学,并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结合护患沟通的特点,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使其感受更加真实的学习体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体会、干預,其后通过小组分享的形式总结相关经验,最终合理解决问题,符合现代教育理念。
综上所述,体验式教学在护生沟通能力培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田林燕.体验式教学法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7(52):106-107.
[2] 权明桃,黄瑞瑜,江智霞,吴华炼,冷远琴,黄 英.体验式教学法对护理专业学生学习效果影响的Meta分析[J/OL].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2[2019-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