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刺夹脊穴至神经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2020-06-05刘超男梁晓淋晋志高

亚太传统医药 2020年3期
关键词:夹脊腰椎间盘针刺

刘超男,梁晓淋,赵 华,晋志高

(1.华北理工大学,河北 唐山 063000;2.应急总医院,北京100028)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又称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指因为椎间盘疾病,纤维环破裂和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和马尾神经而引起的一种综合征[1-2]。本病的症状主要是以腰痛、下肢疼痛和麻木,或感觉异常为主,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较大影响。西医主要采用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3]。而手术治疗不仅风险大,治疗费用较高,且对患者的创伤较大。针刺疗法具有简、效、验、灵等优点,且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4]。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方法,观察深刺夹脊穴至神经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以期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提供更安全有效的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研究所需的60例患者均来自于2018年9月-2019年4月就诊于应急总医院针灸科门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研究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34~71岁,平均(56.6±9.10)岁;病程3个月至5年,平均(12±3.0)个月。对照组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33~70岁,平均(55.4±8.0)岁;病程4个月至6年,平均(15±4.0)个月。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临床比较。

1.2 诊断标准

采用《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患者年龄18~75周岁(包括18和75周岁);③自愿接受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同时有腰椎外伤、肿瘤、结核等,或同时有心脑血管等严重危及生命的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②体表皮肤有破损、溃烂或皮肤病患者;③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1.5 治疗方法

1.5.1 选穴 主穴:腰夹脊穴:取病变节段的上一椎体到下一椎体的夹脊穴(在椎体间旁开1寸处取穴),两棘突之间中点凹陷处旁开0.5 cm处。配穴:常选用肾俞、大肠俞、环跳、秩边、昆仑、委中;伴有下肢疼痛以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及足背外侧部位为主,涉及足太阳经的加殷门、承扶、跗阳、承山、飞扬;下肢疼痛以小腿外侧及足背部位为主,涉及足少阳经的加风市、阳陵泉、光明、悬钟。

1.5.2 操作 对照组:患者俯卧位(或侧卧位),针刺穴位消毒,主穴用规格为0.30 mm×40 mm毫针直刺0.5~1寸,得气后给予电针辅助治疗,选穴为同侧腰部。配穴按常规针刺法针刺,选取同一条经两个穴位加电针治疗。电针的强度以患者耐受为主。

研究组:体位和消毒方法同常规组,主穴针刺时选用0.30 mm×75 mm 毫针针刺,针刺深度约2.5~3寸,以患者有触电感为深刺至神经根,此时将针退出5 mm,以避免伤及神经。接通电针。配穴操作方法与常规组一样。

1.5.3 疗程 两组患者每次治疗30 min,每周治疗3次(周一、周三、周五),共治疗4周。

1.6 观察指标

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用一长约10 cm的线段,其左端为0,表示无痛依次向右端为10,表示剧痛;中间部分代表相应程度的疼痛。镇痛评分=(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

腰椎JOA评分表:通过对患者主观症状、临床体征、日常生活受限度和膀胱功能四个方面给予评价,以反映患者治疗前后腰椎功能的改善情况和临床治疗效果。

1.7 疗效评价

依据199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评定法对疗效进行综合评价:治愈:腰腿痛等症状消失,直腿抬高试验70°以上,可正常工作,镇痛评分≥90%。显效:腰腿痛等症状基本消失,直腿抬高试验接近70°,基本恢复工作。60%≤镇痛评分<90%。有效:症状不完全消失,活动轻度受限,可进行较轻工作,30°<直腿抬高试验≤45°。30%≤镇痛评分<60%。无效: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无法胜任工作,直腿抬高试验≤30度。镇痛评分<30%。

1.8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组间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分)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JOA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组内治疗前后JO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JOA评分比较 分)

2.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经临床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n(%)]

注:与对照组比*P<0.05。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西医病名,中医上并无此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当属祖国医学“腰痛”“痹症”“腰脚痛”等范畴,如《素问》云:“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其病因主要有外邪侵袭、闪挫跌扑、年老久病等;基本病机是经脉痹阻,腰府失养。该疾病的典型症状是腰部疼痛,伴或不伴有下肢的放射痛,中医治疗原则主要是疏通经络和濡养筋脉,而针刺治疗,是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临床观察,现代医家使用深刺夹脊穴治疗该疾病的这一手法,其临床疗效较普通针刺深度效果更好。古代医家对此已有过论述,中医有“病久、痛久则入血络”的理论。《灵枢》有云:“年质状大,血气充盈,肤革坚固,因加已邪,刺此者,深而留之。”现代研究中,不少医家采用深刺方法治疗该疾病,李曌嫱等[5]通过电针深刺“腰突五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满意。但通过查阅文献发现,许多报道只是描述深刺夹脊穴,然而对于深刺的具体深度及位置并没有明确的阐述。我们通过临床实践并结合影像学资料发现深刺至神经根时,病人会产生较强的针感,或可伴有向下肢放射甚至下肢抽动,可使针刺作用直达病所。

神经根是指周围神经与脑或脊髓的连接部,是人体各种反射条件必须要经过的部位。结合临床和所查阅资料发现,本病发病部位多以足太阳经、足少阳经、足阳明经为主。本研究显示主要以L4/L5、L5/S1为主,椎间盘突出压迫L5、S1神经根,症状可出现在大腿后外侧,大腿后侧,经腘窝外侧至小腿外侧、足背及踇趾以及下肢后侧放射到小腿后侧、踝关节以及小趾,故针刺神经根产生的电样传导感,可明显缓解相对应部位的相关症状。

夹脊穴属于经外奇穴,位于脊椎两旁0.5寸,在临床中为治疗“痹症”“痛症”及“痿证”等疾病的主要穴位,夹脊穴区组织中分布有广泛的神经末梢、脊神经后节和相临近穴位的椎旁交感神经,这是针刺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的生理学基础[6]。用毫针深刺直接刺激至神经根可以起到较好的减压、松解作用,可以改善局部的无菌性炎症,从而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7]。临床研究表明,使用毫针深刺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很好地使腰部粘连组织分离,从而起到消炎止痛、松弛肌肉韧带的作用[8]。毫针深刺至神经根可以起到扩张神经周围血管,加速血液循环,改善炎症、渗出、水肿的作用,从而缓解椎间盘压迫神经根的症状[9]。

本研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选腰夹脊穴为主穴,以“经脉所过,主治所及”为理论基础,遵循了“近部取穴”的原则,具体取穴方法是两棘突之间中点凹陷旁开0.5 cm,此处的深处恰巧是相邻两脊椎横突的根部所形成的夹角部位,针尖直刺透过此间隙达到一定深度后即可刺至神经根,此时病人会产生较强的针感,或可伴有向下肢放射甚至下肢抽动,可以使针刺作用直达病所,可以起到疏通经络和气血的作用,从而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10]。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症状、体征、生活质量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由于缺乏较大样本量、多中心的对照,需要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猜你喜欢

夹脊腰椎间盘针刺
夹脊穴考辨
基于适应证与解剖相关研究颈夹脊穴定位研究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案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
腰背部肌肉锻炼联合TDP照射腰痹痛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7例
针刺联合拔罐治疗痤疮50例
针刺治疗糖尿病前期32例
针刺结合聪耳息鸣汤治疗耳鸣80例
推拿辅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