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留守学生撑起一片蓝天

2020-06-04夏玉如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28期
关键词:祖辈集体交流

夏玉如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8.064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融入城市建设者的队伍当中。庞大的打工队伍也留下了庞大的留守儿童,这部分义务教育阶段的适龄孩子按照国家规定必须就近入学,于是他们就成了广义上的留守学生。

随着留守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出现的状况已形成新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作为学校,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为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撑起一片蓝天。

一、我校面临的状况

我校地处城市北郊,留守学生占据了全校总人数的12%。留守学生的主要来源渠道有两个:一是附近居住着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他们的子女就近入学,我校毫不犹豫地接纳了他们。二是本地的学生家长有很多外出务工,留下孩子与祖辈一起生活。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逐渐发现了存在于留守学生身上带有集中性的问题:厌学情绪重,课上不听讲,要么走神,要么睡觉,课后不完成作业,学习成绩差;有些脾气暴戾,经常骂同学,与同学打架;有些性格孤僻,不愿与同学老师交流,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甚至个别学生还有轻微的抑郁。而我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发现,许多留守学生的家长爱莫能助,爷爷奶奶们又管不了,出现的所有问题几乎都要学校老师来解决。

二、我们的思考

针对留守学生频繁出现的种种状况,我们进行家访,跟学生的父母沟通,开展分析思考,寻找原因所在。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成长的关键期,父母在外务工,留守学生缺少父母的陪伴与引导,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有些平时与祖辈生活在一起,生活观念、思维方式的不同造成了深深的代沟,孩子不愿意与祖辈交流,祖辈也走不进他们的内心。加之祖辈的文化素质较低,有时教育方式不当或监管不力,在遇到事情的时候往往意见不一致,孩子与祖辈很容易发生不愉快,甚至不服管教,顶撞老人。长期的关爱缺失容易使留守学生产生敏感、孤独、自卑的性格,进而发展成自我封闭、抑郁、感情脆弱、消极孤僻、缺乏安全感等心理问题。

另一种情况,孩子随父亲或母亲来打工。家长从事的大都是最底层的工作,平时为了生计,他们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的生活和学习。绝大部分时间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完全处在“放纵”的状况下。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太少,期望值不高。更有甚者,有些家长直言孩子学不学无所谓。孩子的学习缺乏主动性,再加上考试成绩不理想,他们就很容易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导致厌学情绪的产生。

厌学的许多留守学生迷恋上网络游戏,逐渐荒废了学业,而那些少儿不宜的影像更是毒害学生,再加上家长没有及时正确地干预和疏导,使他们或精神萎靡不振,或打架斗殴,造成很严重的后果。

三、我們的策略

留守学生作为教师工作中的特殊对象,他们既具有一般学生心理特征中的共性,又具有特殊性。

我们在留守学生帮扶策略研究上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确定了遵循主体的原则。充分尊重他们,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循序渐进,从点滴小事入手,对不同类型的留守学生采取不同的帮扶策略,促使其慢慢转变。

创造良好的环境,攻破弱点,让他们体会到关怀和爱护,从内心认可信任老师和同学。对留守学生实行三个优先,即生活上优先照顾,学习上优先辅导,活动上优先安排。每天开展“力争得一个‘赞”活动,以此来激励他们“渴望肯定”的欲望,克服自卑心理。

每周进行一次谈心交流活动,对交流内容进行记录,以便作动态研究。老师主动亲近留守学生,让他们感受到关爱,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向,遇到问题及时进行疏导,进而培养他们阳光的心态。

开展“过一个快乐的生日”活动,在留守学生生日时赠一张生日贺卡,送上美好的祝福,让每一位留守的孩子都能过一个快乐的生日,充分感受到老师及同学的关爱。

重大节日时开展“留守学生联谊”活动,比如端午节前一天,我们组织了全校留守学生的联欢活动,让每一个孩子有机会参与节目表演,表演结束后集体品尝美味的粽子,让每一位留守学生都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馨。

留守学生的内心逐步阳光起来后,以活动为载体,提供平台,每月开展一次“星级班级评比活动”,积极引导和激励每个学生都进步的同时,创造性地抓好机会让留守学生尽显才能,感受到自己是在集体中成长,是集体中的一员,让他们主动融入集体。促使其生成关爱集体之心,体会集体生活的快乐,弥补亲情的缺失,从内心去体会生活在集体中的快乐。

另外,要加强与监护人或委托人交流,推进家校共育。经常与留守学生的监护人或委托人交流情况。定期进行家访,了解其在家里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以便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学校和班级生活,促进留守学生的成长。

学校还开设了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心理解压室,并配备了专业的心理咨询老师,有针对性地对有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实施“手拉手”结对帮扶,老师与留守学生结对,担当妈妈的角色,让留守学生感受到家的温馨。对每一位留守学生建立属于他们自己的生活档案,学生的点滴进步都记录在册,见证他们的成长和进步。

四、我们的成绩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对留守学生的帮扶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留守学生的性格和心理发生了明显变化。教室内能听到留守学生与周围同学讨论的声音,操场上能看到留守学生追逐嬉戏、欢快奔跑的身影;结对老师与留守学生交流时,发现他们也愿意对老师敞开心

扉了。

留守学生的思想意识有了显著的改变。他们的感恩意识增强了,主动帮助同学,主动与老师打招呼。在家访过程中,老师了解到很多学生对长辈的态度有了彻底的改变,能尊敬祖辈,还能主动帮祖辈承担一定的家务。

留守学生的学习习惯有了显著的改变。他们大部分人在课堂上能集中注意力,主动预习和完成作业,学习成绩也有了显著的进步。

还留守学生一片蓝天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我们将继续努力,不遗余力。

猜你喜欢

祖辈集体交流
祖辈-父辈共同养育冲突对祖辈抑郁的影响:祖辈个人掌控感的中介作用与长辈价值感的调节效应
我为集体献一计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父辈和祖辈的情感故事,分外美丽
祖辈学堂:幼儿园隔代开展家庭教育的实践建构
警犬集体过生日
助教带动“夕阳”之爱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