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没词儿”
2020-06-04李鸿理
科教新报 2020年19期
李鸿理
近日在“副刊读吧”读张章先生的《没词儿》一文,提到汪曾祺先生的一件家庭趣事:汪先生上小学的孙女说,“爷爷写的东西一点也不好,没词儿。”当时老师让抄写作家的名句名段,可她在爷爷的书中却找不到这样的句子。汪先生聽完哈哈大笑,毫不介意,且觉得“没词儿”这个评价挺好。
写文章喜欢“拽词”,多是初学者的通病。其实,“没词儿”才是高境界。不少语文老师热衷于让学生摘抄积攒“好词好句”,写作文时规定:用一个成语,老师打一个对钩,积累到十个就有奖励,却鲜有深谙此中三昧的老师做出相反规定:用成语多了要打叉。因为,用成语表达观点确实很方便,但刻意用成语就少了真意,有培养虚假文风之嫌。鼓励学生“拽词”,实为一条作文的弯路。
稚拙浅近才是孩子的语言特点,孩子用个性化的话表达,反而比用成语更有真性情。其实,孙女吐槽汪先生的文章“没词儿”即是。说白了,“好词好句”不是打紧的事,意趣与韵味才是文章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