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幼儿园微课程“五步走”实践路径

2020-06-04车远侠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20年3期
关键词:结构图材料评价

车远侠

幼儿园微课程即微型主题课程,是指幼儿园依据长期的课程实践经验,支持幼儿围绕兴趣点开展的各项学习活动的总和。我园微课程从日常生活的微小事物着手,在师幼真实的互动中深入讨论源于幼儿兴趣、基于幼儿经验的事件或者概念,形成一个个生动、鲜活的微型主题课程,成为幼儿园常态教学活动重要而有益的补充。

微课程是师幼共同创生的生发课程,既要突出幼儿的主体性,还要体现教师的引导性。实践中,微课程的情境性、动态性、不可预测性等特性决定了课程实施的难度,对一线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经过反复研究与探索,我园尝试以简洁、形象的图示动态展现微课程的 “五步”实践路径,以新的实践范式落实课程改革理念,帮助教师解决实施中的一些困惑和难题,以更好地开展微课程活动。本文以大班主题活动“有趣的面粉”为例,阐述微课程开展的实践路径。

第一步:倾听与记录,形成兴趣图

幼儿的兴趣是微课程开展的必要来源,绘制兴趣图是微课程实践路径的第一步。微课程开始时,教师要从幼儿感兴趣的问题入手,多提供机会,多鼓励幼儿讨论、分享关于该主题的疑问和想法,倾听并记录幼儿的兴趣点和疑问点,形成微课程实施兴趣图。教师要创设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让幼儿畅所欲言,真实表达自己的问题和对主题的兴趣,教师则对幼儿的想法不予任何评价,以保证这个环节的完全开放性。对于幼儿的兴趣点,教师可以先鼓励幼儿用绘画、符号、录音、文字等多种形式进行记录,再在师幼交流的基础上由教师来归纳和整理。教师应对幼儿兴趣浓厚、集中关注的问题做标注,为下一步课程开展做好铺垫。关注幼儿兴趣保证了幼儿在微课程活动中的决策地位,倾听和记录确保了教师对幼儿先期经验的挖掘和了解。在整个微课程实施过程中,随着幼儿兴趣的变化和更新,教师要对兴趣图随时做补充记录。

第二步:收集与审议,形成结构图

教师发布和分析班级幼儿的兴趣图,针对幼儿普遍关注或有争议的问题,组织成员多渠道广泛地收集相关知识点,依据对该主题的理解集体研讨和审议,结合对本班幼儿经验水平和发展目标的认知和分析,形成微课程内容结构图。参与审议成员除了本班教师,还可以增加教研组长、同年级教师以及与主题相关的保育员、家长等。大家集思广益,依据幼儿的兴趣和发展需要、过往课程实施经验等,形成适宜幼儿发展的各项内容。虽然集体审议让结构图更加丰富和宽泛,但内容结构图呈现的是教师对该课程的基本认知及对可能开展的活动的先期思考,并不是微课程的活动计划,它只是提供了一些活动的范围和方向,为真实的活动开展提供参考和支持。微课程内容结构图融入了幼儿的兴趣和想法,保证了幼儿参与课程的权利。同时,微课程内容的收集和审议,也体现了教师对课程的支持和引领,保证微课程成为教师与幼儿共同“编织”的活动。

第三步:调查与收集,形成资源图

确定了内容结构图,接下来就要把围绕课程内容需要提供的材料、环境、周边资源等保障条件以图示形式呈现出来,以便教师全面思考和构建幼儿的学习及活动。我们详细梳理并选择微课程活动的材料和资源,充分发动家庭及社区力量,广泛收集相应的材料和物品,以供幼儿在活动中随时与环境、材料进行互动。资源图详细记录了微课程活动的各种材料、环境及场景,但并不限定用来开展什么活动,也不限定活动中如何使用。丰富的资源图可以为教师准备材料提供可操作的思维支架,引发教师对幼儿发展与学习的思考,激发教师围绕课程创设出更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资源图鼓励教师为幼儿的兴趣生发出更多的微课程方案,也使微课程发展走向更加开放。

第四步:观察与支持,做好活动记录

记录活动过程是微课程开展很重要的环节,也是教师和幼儿互动较多的环节。此环节中幼儿在开放的环境和材料中自主探索,教师的重点工作是观察和记录幼儿运用材料和资源开展了哪些活动,并思考还需要提供哪些新材料或开发哪些新活动。教师观察幼儿的行为,记录幼儿的活动,通过建议、提问、参与等方式为幼儿提供必要且适宜的支持,为幼儿搭建探索学习的支架,引导幼儿产生更多样化的活动和更深层次的体验。记录过程是激励幼儿自主探索、持续活动的过程,是教师追随幼儿兴趣,引领和推动课程生发的过程。同时,该过程还是个反刍的过程。课程开展最容易出现前三步的反复,在观察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更新和丰富原来的兴趣图、结构图和资源图,使课程出现灵活发展的动态变化。记录的形式灵活多样,教师可以自己記录,也可以支持幼儿记录,记录方式有视频、音频、作品、图画、文字等。记录幼儿的学习、活动经历,有助于幼儿回顾和理解自己的学习过程与活动过程,有利于教师对幼儿客观的发展评价,有利于留下幼儿学习与活动的痕迹,有利于幼儿向同伴和家长分享自己在幼儿园的活动。

第五步:反思与对应,形成评价图

教师依据幼儿在微课程中的行为表现记录,分析这些活动促进了幼儿哪些领域、哪些目标的发展,并由此绘制出幼儿发展评价图。发展评价图能帮助教师对照和检视通过微课程活动幼儿发展和尚待发展的经验。发展评价图不是给课程和幼儿打分,而是反思微课程活动中幼儿经验的融合性和发展的均衡性,以思考是否促进了幼儿全面均衡的发展。发展评价图也不意味着微课程的结束,它帮助教师审视并改进前期的教学行为,调整和丰富接下来的课程活动。反思评价要涵盖五大领域,不仅关注幼儿的认知、思维,还要关注幼儿的交往、技能、态度、情感等的发展。我们强调评价内容的多元化,注重幼儿发展的持续性和长远性,让幼儿在微课程活动中产生积极体验。

我园微课程“五步”实践路径抓住幼儿兴趣,跟进幼儿话题,架构思维导图,联结幼儿经验,追随幼儿思路,形成了微课程动态发展线索和可持续的课程设计路径,体现了幼儿、教师双主体的课程发展思路,从而使活动不断丰富和深入,课程更加鲜活和有趣,促进了教师和幼儿的共同成长。

猜你喜欢

结构图材料评价
做个皮肤结构模型
可爱的小瓢虫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材料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摇摇鹅
赠送折纸材料
P-3C“奥利安”反潜机结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