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2020-06-04严青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20年3期
关键词:团团多动症班级

严青

新学期,我来到一个新的班级,成为一名大班老师。进入新班级,我第一个认识的朋友是团团,一个胖乎乎、长得像肉团子一样的可爱小男孩。班上的工作搭档提醒我,你现在觉得他可爱,时间长了你就不觉得了。对于这句善意的提醒,我将信将疑。日子一天天过去,我逐渐发现了团团的“不一样”。他似乎永远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晨间操时间总是一个人玩滑滑梯;上课时跑到旁边的“小吃店”玩各种小玩具;吃饭时一直在玩筷子;睡觉时总是不停坐起来又躺下;大家玩游戏时他却在地上爬来爬去,似乎永远有用不完的力气……对于老师的提醒,他总是装作听不见,或者回答“你说什么?我听不见”,然后继续做自己的事情。他还喜欢各种恶作剧:上课时、睡觉时做鬼脸吓唬小朋友;在桌子下面、图书角、老师的办公桌偷偷贴上许多姓名贴;睡觉时总是带许多小玩具放在床上;教室的墙也常常被他抠得千疮百孔;无论别人说什么,他都我行我素,仿佛外面的一切事物都跟自己无关。老师和家长越是提醒他,他反而越兴奋……

这个孩子的确没有他看起来那么可爱。同时我也开始思考:团团为什么会这样?是多动症吗?我想,要帮助他,我首先应该去充分地了解他。

重新认识特别的你

“多动症”并不是一个罕见的词,每个班级总会有一个或几个特别调皮、坐不住的孩子,他们会被家长和老师怀疑:这孩子是得了多动症吗?当我们开始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必须正确区分孩子的多动是正常的顽皮,还是医学上的多动症。

好动是儿童的特征之一,是儿童好奇心的表现。幼儿的生活经验贫乏,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有好奇心,且容易表现出明显的兴奋和好动行为。再从儿童生理的发展特点看,儿童的神经系统尚处于发育中,兴奋过程仍大于抵制过程,好动是这种发展不平衡的表现。

多动症全称为注意缺乏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简称ADHD),表现为儿童注意力缺乏、唤起过度、活动过多、冲动性和延迟满足困难等核心症状,以及儿童学习障碍、同伴和亲友交往关系障碍、人格心理健康障碍、品行不良等派生症状的一系列心理与行为问题的总称。它是儿童期最普遍、最复杂的心理与行为障碍之一。多动症的发病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可以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探索。内因主要有遗传因素、生理因素、心理因素、脑部病变、生物化学因素等,外因主要有脑外伤、环境因素、教育不当等。一个儿童是否患有多动症,要通过多方面的科学鉴定才能确定。如果轻易下结论,将会影响孩子今后心理的健康发展。

作为普通幼儿园的老师,我们在特殊儿童的教育上缺乏专业的知识和判断力。那么,如何确定这个有明显问题行为的孩子是否患有多动症呢?我们需要家长的配合和专业机构的帮助。

于是,我们先开始做家长工作。在和团团妈妈沟通过程中,我体会到一个母亲的心酸:孩子從小就表现出了和其他孩子明显的不同,上幼儿园以后,所有孩子一年年长大,对团团的了解也越来越深,许多孩子会主动地“排挤”团团,不和他玩,老师也经常因为各种问题批评他,因此他在其他家长和孩子们心中就是一个坏孩子。团团的妈妈希望我不要带着偏见去对待他,能多鼓励他,看到他的进步。她也尝试着带孩子去看医生,找到问题的原因,但她也很怕面对结果。作为一个老师,也是一位母亲,我很能体会她的感受。一旦孩子被确诊为多动症,贴上特殊儿童的标签,那这三个字有可能跟随他一辈子,这对孩子一生的发展都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有时候家长不愿意告诉园方孩子的实际情况,就是害怕班级的老师、孩子和家长们会以异样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的孩子。经过不断沟通,团团妈妈终于在这学期敞开心扉:孩子确实在医院做过量表的检查,被诊断为多动症。

了解情况以后,我们学习了相关知识并更加细致地观察团团,调整了对他在学习和生活上的要求,在教育计划和方式上兼顾集体和特殊幼儿的需求。

特别的引导,特别的要求

1.正向引导,恰当运用“强化”和“消退”

团团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无法参与日常教学活动。集体活动中,他连一分钟都坐不了,口中喃喃自语,甚至乱走乱叫,严重影响了其他幼儿的学习。我们一度认为这是因为他性格顽劣、在家庭中没有形成好的常规,于是采取了个别教育或隔离的应对方式,但收效甚微,反而导致团团产生对立、抵触、发怒的情绪,一些问题行为愈演愈烈。后来我们尝试在不影响常规和其他幼儿安全的前提下,对他的不良行为不予理睬的应对方式。发现自己的行为得不到老师的关注后,团团慢慢停止了这些破坏行为。而当他安静时,我们及时肯定并给予他期望的奖励,比如玩区域游戏时让他第一个选择想玩的游戏。

对安静、守纪律的行为及时给予鼓励强化;对经常发脾气 、尖叫等不良行为不予回应, “消退”和“强化”结合 ,让团团的问题行为得以有效缓解。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正向引导也不意味着一味表扬。在幼儿园“民族大联欢”活动彩排时,团团没有像以前那样在后面乱滚乱爬,而是跟着老师非常认真地将一支舞的动作完成。彩排后很多老师表扬了他,谁知第二天练习时,他直接躺在地上不跳了。可见表扬也要适度,要让孩子的心情和情绪处在平稳的状态而不是大起大落,过度兴奋也会导致孩子的行为发生异常。

2.降低要求,进行纵向对比

针对特殊幼儿,教师应该关注他点滴的进步,多结合他的发展轨迹进行纵向比较,时刻提醒自己不要把他跟其他幼儿进行横向比较。对于团团在园的表现,只要他的行为没有安全隐患,不会对其他幼儿以及班级正常秩序造成一定影响,我们通常会降低对他的要求,尽量给他一定的自由活动空间,并制订个体化的学习计划。一段时间后,他的行为虽然依旧不当,但已经很少影响到他人,这对他来说已经是非常大的进步。

到了大班学期,幼儿开始承担升旗手的任务了,每周的升旗手都是大家投票选举产生的,班级表现好的孩子都有机会当升旗手。在谈话中,我了解到,团团也有当升旗手的愿望,不过他也知道自己远远不像其他同学那样优秀。于是,在一次集体谈话中,我强调升旗手可以是各方面表现都好的小朋友,也可以是班级进步特别大的小朋友。听了我的话,团团很开心地笑了,他觉得自己当上升旗手也是有希望的。

3.树立榜样,引发幼儿学习良好行为的愿望

表扬班级行为良好的同学并给予奖励,可以帮助幼儿建立并强化奖励跟良好行为间的因果联系。到了大班,幼儿开始有了为班级和集体服务的意识,因此我们安排了相应的公共服务任务,比如照顾自然角、打扫包干区等。对于主动为班级服务的孩子,教师都会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表扬,幼儿也都以帮班级做事情为荣。团团也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很愿意帮助班级做事情。于是,我们会在团团坐不住、好动或出现一些不良行为时,请他帮班级做事情,例如:整理床铺、整理小吃店的物品等,他每次都做得十分认真。这样的方法不仅让他有了为集体服务的自豪感,也用另一种方式减少了不良行为的发生。

特别的关注,特别的爱

对于特殊儿童而言,很多问题行为或多或少都与其内部生理特点有关。多动症的幼儿注意力易分散、多动、多话等问题行为与其生理特点密切相关,很多时候并不是有意为之。因此,教师对他们所表现出来的令人头疼的“与众不同”要多一些理解和宽容。幼儿行为的改善还需要老师、同伴和家长通过更多的爱和行为支持去帮助。

1.特别的座位

关于团团的座位,我们也经过了多次尝试,一开始是和其他幼儿坐在一起,但他周围的孩子每天都会来告状:“团团打到我了”“团团踢我”……甚至有些家长要求老师将自己的孩子和团团分开。换了许多次座位,仍然没有人愿意和他坐在一起。但是如果让他独自坐在一边,那就更难帮助他和其他幼儿建立正常交往了。于是我们想了这样的方法:只把团团左右的椅子空出来。这样的座位安排既给了团团活动的空间,减少对其他幼儿的影响,也让他能和同伴正常地交往。

2.教师的个别关注

集体活动时,配班老师常常会坐在团团后面,以便及时提供个别指导并避免其他幼儿对他的不良影响。有时候在完成个人任务时,我们发现团团做得比较快,就会给他额外的学习任务避免其无所事事从而到处乱跑。比如在他的画作完成后,教师会认真地欣赏他的作品并及时进行评价,鼓励他再完成一幅不一样的作品等。我们发现他有时候在集体活动中出现挑战行为是因为他不愿意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如果老师及时了解原因,帮助他一起克服问题,或者适当降低难度,鼓励他完成任务,就能避免不当行为的产生。来自老师的足够的关注也避免了他为想得到关注而表现出的挑战行为。

3.同伴的关爱

我们观察发现,无论是自由活动还是区域小组活动,没有幼儿找团团一起游戏,他也不主动发起同伴游戏或交往。融合教育的理念是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参与到正常的学校环境中,相互影响,获得正向发展。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如果不提供适当的支持手段,仅仅把特殊的孩子放到普通班级与同龄伙伴放在一起,分享相同的课程,这只是一种表面的、形式上的融合,很难实现真正的融合。

多动症患儿由于注意力易分散、动作过多、易冲动等特点,常不能正常進行游戏,并且常有攻击性行为,以致人际关系较差。有研究证明:因为得不到同伴的接纳,多动症患儿一般都有交往焦虑。教师和家长应该尽量为他们提供与同伴接触的机会,鼓励他们参与集体活动和小组活动,教给他们与同伴友好相处的方法,适当提供示范或榜样,比如向他们演示怎样和别人打招呼、交朋友、分享玩具和食物等,供其模仿。同时,教师还应该在班级进行正面引导,鼓励幼儿主动去和班上的“有一点不一样的小朋友”一起游戏,帮助他一起进步,营造积极向上、互助互爱的班级氛围。实际上,跟特殊幼儿的交往,也给了普通幼儿在同理心、包容心、耐心等方面较好的发展机会。

4.家庭的关爱

对特殊儿童来说,他的家长也需要特别关爱和体谅,这样才能让他敞开心扉,配合幼儿园去帮助孩子。

首先,家长应抱着接纳和鼓励的态度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家长要对孩子有耐心,避免对孩子的不良刺激,如呵斥、打骂等。让孩子保持心情舒畅,这样才有可能跟他人融洽相处、相互合作。要多和孩子沟通,善于发现他的优点并给予表扬,以提高孩子的自信心。鼓励他积极参加文娱、体育活动,使其过多的精力得以释放,并可培养其注意力。

其次,可尝试对幼儿进行适当治疗。在我接触的多动症患儿中,很多孩子接受了中医诊疗,症状得到一定缓解。根据中医说法,一些多动症孩子是由于肝火旺、脾胃虚。家长可以遵医嘱进行食疗,例如肝肾阴虚者,饮食宜清淡为主,大忌五辛、麻辣。平时用杭白菊代茶饮用以清肝散火,或常食用百合、银耳、山药等。肝旺心火上炎的孩子可常食黑大豆、酸枣仁、茯苓、海带、金针菜、胡萝卜等食物,以养心安神、健脾祛风、平肝泄热。除了食疗,家长也可以带孩子进行中医推拿、针灸、按摩等,帮助孩子从身体上慢慢放松下来,同时,也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一些感统训练。不管哪种治疗,都需要家长付出极大的耐心和时间。

特别的你也让我们成长

普通幼儿园的孩子也存在一些问题行为,他们有的自闭不语,有的多动吵闹,有的对人拳脚相向,有的畏缩内敛。但是,无论是什么样的孩子,他们都有一颗脆弱敏感的心灵,也有着自己的一方美好世界。在那个小小的世界里,他们有着保卫自己的方式,也有着自己的追求。所以,在和他们相处时,除了看到他们的外在表现,更要看到他们的内心、去理解他们的内心。尤其像团团这样多动、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他们与世界的交往并不如我们那样简单直接。很多时候,在给我们制造问题的同时,他们也是在表达着内心的想法。在和团团交往的过程中,我渐渐地意识到,他的多动,他的尖叫,他的抓咬,都是在向我表达他对于交往的需要、对于爱的渴望。当我们在呵斥着他的种种不良行为的同时,我们是否也在呵斥着他的梦想、阻挡着他的追求呢?所以,请多一点耐心和包容,去听听这些特别的孩子们内心的声音,去看看他们的世界。

每一个孩子都是特别的存在,都需要我们用心呵护。作为教师,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性,去了解每一个孩子,尤其是班级中有特殊需要的孩子。只有在充分了解他们的基础上,才能够采取恰当的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如果方法不当,有可能会适得其反。

在团团的问题上,家长也是经过近两年的思想斗争,才愿意带孩子接受诊断和治疗,但并不是所有特殊儿童的家长都能接受这样的情况。在这之前教师可以做些什么呢?我觉得应该是了解一些非医学的评定方式:对特殊幼儿的心理和行为表征有一定专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对照其日常表现,进行初步判断和测量,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特别化的教育,帮助其逐渐进步,同时要与家长多沟通,打开家长的心扉,帮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和治疗。

能够接触到这些特别的孩子,进行融合教育也是我们的幸运,这些特别的孩子教会了我们如何去付出爱,在付出和探索的过程中,我们也逐渐成长起来,并体验到更多的爱和感动。

猜你喜欢

团团多动症班级
班级“无课日”
小学多动症儿童的成因分析及教育干预策略研究
团团抱
People with ADHD(多动症)have Different Brains
赶走“多动症”的小恐慌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以牙还牙
儿童多动症治疗问题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