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思维品质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问题设计探析

2020-06-04张金萍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问题设计思维品质阅读教学

【摘 要】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主要阵地,合理设计阅读问题有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文章结合阅读教学课例,从设计多向思考问题、高于文本问题、整体阅读问题、对比语篇问题、深挖文本问题、质疑文本问题等六个方面,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创造思维、概括思维、比较思维、评判思维和批判思维。

【关键词】思维品质;阅读教学;问题设计

【作者简介】张金萍,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一、引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教师设计的活动应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1]。思维品质的培养应当与学科教学相结合,且越早越好,因为越是语言水平低的学生越需要思维性的活动,越需要具有挑战性的活动[2]。那么,什么是思维品质?思维品质是指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其在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造性等方面[3]。具体而言,逻辑性思维包含分析综合、分类比较、抽象概括等技能;批判性思维包含判断推理、质疑解疑、评价预测等技能;创造性思维包含纵横思维、联想想象、隐喻通感、模仿创生等技能[4]。

阅读教学作为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思维深度和广度的有力平台,而阅读教学问题的设计是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思维品质发展的重要因素。合理、有效的问题设置能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5]。

二、阅读教学中问题设计的不足

在现阶段的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设计的一些问题,无法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具体表现为设计的问题具有封闭性、零碎性和浅层性。

封闭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问题答案唯一,限制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这种闭合式问题使学生只能按照既定的方向进行思考,会渐渐丧失阅读兴趣,降低思维品质。二是教师在设问时局限于已有文本,使学生缺乏创意思考的意识,创造思维受限。

零碎性表现为问题只关注细节信息,导致学生缺乏文本整体意识。对文本细节的剖析式提问,使学生获取的信息也是支离破碎的,缺乏对行文脉络、整体框架的思考和对文本的宏观把握,导致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等思维品质的发展受限。

浅层性体现在问题只停留在表层理解层面,学生缺乏深刻思考的机会。具体而言,学生缺乏对文本内涵、写作意图的思考,缺乏结合文本、逻辑和情感得出综合评论、大胆质疑的机会。

三、课例呈现与分析

笔者以译林版初中英语Reading板块为例,探索一线英语教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设计开放性、整合性、深层性的问题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1.设置多元思考的问题,促进发散思维发展

发散思维亦称“求异思维”或“放射思维”,是指对同一个问题,沿着不用的方向思考,探索不同方法、途径及答案的思维[6]。围绕培养发散思维设计的问题并没有固定答案,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并参与课堂,使思考具有多向性与自由性。

在九年级上册Unit 4 Growing up的Reading板块导入部分,教师可以通过问题“Who do you think is the greatest player in the NBA? Why?”,让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这种开放性问题,使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过程中激活发散思维。

在设置开放性问题时,教师应选择贴近学生生活,能够激发兴趣、唤醒学习需求的话题。此外,开放性问题的设计应围绕文本主旨展开,使学生多元思考后的落脚点是对文章内核的分析与理解。对NBA篮球运动员及其品质的学习是本节阅读课的中心内容,设计的导入问题应紧紧围绕文本中心,在触发学生多元思考的同时能很好地导出本课话题。

2.设置高于文本的问题,促进创造思维发展

创造思维需要跳出已有的思维,用新颖的方式分析、解决问题,得出创造性的产物。教师可以抓住文本留白和悬念处,引导学生基于文本、结合生活展开想象,提出富有创意的想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创造思维被不断激发。

八年级下册Unit 4 A good read的Reading板块的课文介绍了格列佛才到小人国时的遭遇,并以“I thought,but I did not know how to get away.”为结尾。教师可以设置“Use your imagination and add an ending to the story.Try to be creative and give different ideas.”问题,让学生深入思考,并分享自己独到的见解。

为故事续构思给了学生思考、想象的空间,在交流过程中不同创意的碰撞进一步激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真实生动的情景,提出富有创意的挑战的任务,如尝试角色扮演、改写续写等活动,让学生在解决任务的过程中发展创造思维。

3.设计整体阅读的问题,促进概括思维发展

整体阅读是英语阅讀教学的趋势之一,阅读教学不能只关注学生对零散信息的读取,更要引导学生对语篇结构、行文脉络和文本主旨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形成对文本的整体理解。

在八年级上册 Unit 5 Wild animals的Reading板块教学中,教师可先让学生将文本分成三部分,并将各部分和相关大意配对(如图1)。接着,提出“Can you describe the main idea of the article? Why did the writer write this article?”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在整体阅读和逐层思考的基础上,学生逐步从了解段落大意到把握文章中心,最后获取作者的写作意图。这一过程促进了学生分析篇章结构、概括思维能力的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先深入解读文本,并有意识地围绕文本结构、语篇中心设置问题。针对信息繁杂且零散的文本,教师可创设表格、网络图、流程图、树形图、时间线等图示,化繁为简,化零为整,在引导学生构建语篇结构图示的过程中,通过分析、综合、概括等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系统化和条理化的思维习惯[7]。在实际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精准定位中心段、主题句、核心词的能力,引导学生提炼段落大意、构建篇章结构图式、理解文章脉络主旨,从而促进概括思维的发展。

4.设计对比语篇的问题,促进比较思维发展

比较思维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同类事物进行比较得出异同的思维方式。在译林版英语教材中,有一些文章是由两个或多个语篇组成的,教师可以挖掘各语篇的联系、巧设对比问题,发展学生的比较思维,增强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把握和提升文本理解的深度。

九年级上册Unit 3 Teenage problems的Reading板块是有关Millie和Simon烦恼的两封信。两封信看似互无关系,故教师往往会分开解读。其实教师可以另辟蹊径,通过设置问题“What are the similarities between Millie and Simon?”,让学生横向比较两个写信人的共同点,锻炼学生研读、分析、比较的能力。这个问题使学生的思考由浅入深,层层推进,既能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两封信,又能引出单元的核心话题(teenage problems、hobbies、schoolwork)。接着,让学生思考第二个问题“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ir problems? ”,并引导他们得出结论“They both need to achieve a balance between their schoolwork and their hobbies.”。这是单元的中心主旨,也是学生在平时学习生活中要努力达到的目标。

教师要细致品读各种文本,宏观把控,挖掘对比点。比较问题的设置是为了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促进逻辑思维的发展,并不是流于形式、刻意的比较。除了横向比较,教师还可以尝试进行纵向比较,比如比较同一人物在不同时间的思想、际遇等。不同文本具有不同特点,教师需要根据文本具体特点选择适切的比较方式。

5.巧设深挖文本的问题,促进评判思维发展

评判思维是对事物或者观点的判断,是找寻信念或者假设的依据,是对结论的合理推导,是有目的的诠释、分析、评估和推论[8]。教师可以结合文本设计一定的参阅型和评估型问题,合理设置问题链,引导学生依托问题支架不断深入思考,挖掘文本内涵,培养其分析、评估、推论的思维品质。

在八年级上册Unit 4 Do it yourself的Reading板块中,当学生读完主人公的DIY故事后,教师可以围绕文章标题“My cousin and DIY”设置问题,如“What do you think of doing DIY?”“What do you think of Andrew?”“Can you use some clues in the story to support your ideas?”,并追问“Do you have any different ideas?”,让学生深度思考。

提出的问题前后要关联,层层深入,使学生的思维不断走向深处。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剖析、提炼、运用,结合生活体验得到想法,在给出观点时还需要在文中找寻依据,这就是评判思维的过程。教师可以不断挖掘培养评判思维的切入点,鼓励学生对作者观点、文章内容、文本语言等进行分析,在疑惑、研究、分析、证实中加深对文本内涵的理解,发展思辨能力,促进学生评判思维的长足发展。

6.巧设质疑文本的问题,促进批判思维发展

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设置的问题往往只是引导学生对文本信息进行表层理解,如感悟、接纳文本内容和观点,缺乏大胆质疑、敢想敢问的意识。质疑是积极思考、深层阅读的表现,也是培养批判思维的一个重要方式。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深层次阅读问题引导学生质疑文本内容、作者观点、文本标题等。

八年级上册Unit 5 Wild animals的Reading板块文章的标题为“The story of Xi Wang”。文章第一到第三自然段介绍了名为Xi Wang的大熊猫的成长历程和变化,第四到第六自然段介绍了大熊猫面临的问题和人类可采取的措施。但文章的标题只涵盖了前三段的中心思想,故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这个标题是否恰当?如果不合理,请想出更符合文章内容的标题。有学生提出用“Lets protect giant pandas”作为标题更能突出作者的写作意图;有学生提出以“Can giant pandas survive?”为标题,既能体现作者意图又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和对大熊猫未来的思考。教师在肯定学生想法的基础上,追问“Why does the writer choose ‘The story of Xi Wang as the title?”。学生积极思考,深层次分析文本,进而说出精彩绝伦的观点,如“The writer writes in the last paragraph,‘We do believe that where there is Xi Wang,there is hope.So we know Xi Wang stands for all the pandas.This report is about the story of one panda called Xi Wang.It is also the story of all the pandas.If we people take action to protect them,their story can continue.”。

这种大胆质疑标题的问题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更深入理解文本。同时,在思考、分析、质疑的过程中,不同观点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使学生的批判思维得到进一步提升。

问题是教师推动学生思维发展的有力手段,在阅读教学中设计开放性、整合性、深层性的问题,能够增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阅读问题往往是教师自己研读、思考后提出的,来源比较单一,也容易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師可以加强问题来源的开放性,尝试让学生提出、收集、筛选问题,这样的问题更贴近他们的学习需求和生活经历,更能激发他们思考、分析、解决的兴趣,也能更好地促进他们思维品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WATERS A.Thinking and language learning [J].ELT journal,2006(4):319-327.

[3]陈琳.颂“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J].英语学习,2016(1):5-6.

[4]黄远振,兰春寿,黄睿.为思而教:英语教育价值取向及实施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14(4):63-69.

[5]贵丽萍,黄建英,周勇,等.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思维活动:评判性阅读视角[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6]顾海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J].英语教师,2015(6):147-150.

[7]黄维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融入思维品质培养的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7(11):6-12.

[8]陈则航,邹敏.中学英语教师对批判性思维的理解和教学实施[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6(7):12-17.

(责任编辑:周彩珍)

猜你喜欢

问题设计思维品质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精设计,巧提问
媒介运营管理者应具备的一种新的思维品质
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喜爱度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微课提问的设计:以一件获奖作品为例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