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南京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开发
2020-06-04周雨璟
周雨璟
摘 要: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及城市形象的提升,城市建设不断发展,同时造成了一些有历史价值的文化遗产的破坏,导致城市记忆消失。历史文化街区承载着一座城市的历史文脉、地域文化、人文精神等,是一座城市的魂魄。文章主要就南京长江路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开发工作进行探讨,并进行简单的评析。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南京长江路;发展;保护
历史文化街区是整个城市发展历史的见证,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城市的建设需要依托历史文化街区来体现城市的形象,展现城市文化底蕴与特色。南京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而六朝的宫城,明朝、清朝、民国的府邸都曾落户于南京的长江路,这里形成了“六朝文化”、明代“词曲文化”、清代“红楼文化”、民国“建筑文化”和现代人文艺术。南京长江路上分布着众多的历史文化建筑,其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都决定了它们是城市重要的文化遗产。近些年,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对历史文化街区构成了很大威胁,如何让带有城市文化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得到保护与开发显得尤为重要。
1 南京长江路历史文化街区的现状分析
南京长江路历史文化街区是南京历史文化名城文化特色的集中地。这条路上有众多的历史遗迹与建筑,它们集中反映了南京这一文化古都历史、政治和文化的变迁。该街区融合了街巷、古建筑、文化遗迹、名人古迹、民俗风情等,建筑分布相对集中,极具历史文化内涵。
街区内有3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8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主要建筑有德基广场、南京市文化艺术中心、人民大会堂(原国民大会堂)、南京图书馆(新馆)、江苏美术馆(原国立美术馆)、江宁织造府博物馆、总统府、六朝博物馆、梅园新村街区、古毗卢寺等,历史文化含量非常厚重。
1995年,长江路经国务院批准,被定位为“文化街”。整条长江路按照“一轴两区三片”布局。“一轴”即长江路文化景观轴。“两区”:文化展示功能区,如大行宫广场、总统府、南京图书馆、江苏美术馆、六朝博物馆;文化休闲功能区,如文化艺术中心、人民大会堂、江宁织造府博物馆。“三片”:碑亭巷—成贤街文化艺术创意片区,德基广场—估衣廊时尚文化休闲片区,梅园—雍園—桃源新村民国文化体验片区。南京长江路历史文化街区依次“走”过六朝、明代、清代、民国和现代五个时空,整个街区的主体建筑在肌理、规模、地位、功能等多个方面实现一脉相承、融合共生。
2 南京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开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意识的缺乏
国家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方面虽然颁布了相关法律法规,但许多生活在街区内的居民意识缺乏,造成历史文化街区的文化空间和环境遭到人为破坏。南京长江路历史文化街区属于开放型历史街区,街区内居民区产生的生活垃圾以及汽车等排放的有害气体都会对历史文化街区内的文化遗产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历史文化街区内的人流量逐渐增大,这也加速了历史文化街区内人文环境的破坏。
2.2 原住居民搬迁带来的文脉缺失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历史文化街区的商业价值及开发价值逐渐增高。许多房屋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改建和拆建,大量原住居民搬迁,许多珍贵的人文历史信息逐渐消失。而经过改造后的街区,虽有生活区,但人口结构发生变化,多以临时居住为目的,这就造成了街区的历史文化记忆与文脉传承的缺失。
2.3 过度商业开发带来的文化侵蚀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南京旅游业也快速发展。南京旅游资源丰富,长江路历史文化街区、老城南历史文化街区、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等成为南京城市休闲旅游的热门地区,它们也成了南京重点打造的旅游项目。政府对于历史文化街区的开发模式通常会进入过度商业化的误区,忽略了对历史街区整体性的保护以及历史文化街区反映的相关历史文化。
3 南京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开发工作的建议和思考
3.1 倡导社区参与、民众参与
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目前,南京历史文化街区民国建筑的保护效果相对较好,梅园—雍园—桃源新村片区原有的院落、街巷格局保存较为完善。通过采取政府出资、出方案维修房屋和整治整体环境的办法,将历史文化街区的居民生活融入街区整体风貌中。
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原住居民对历史文化的传承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可利用多元化的平台,向民众普及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增强民众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并且完善文化遗产保护的听证会制度、信息公开制度等,让民众能够积极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行动。
3.2 充分借鉴国内外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相关经验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保护理念和方法需要不断创新。国外已有一些历史名城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采取了有针对性、具有地方特色的方式方法。我们可以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的实情,创新出合适的保护措施与方法,从而在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工作中取得新的突破。
3.3 寻求城市建设和历史文化保护之间的平衡点
南京是一座拥有2500多年历史的古城。在城市建设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城市的历史文化特点,将历史文化遗产作为城市发展的基础。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保护之间必须有一个平衡点,不能让商业开发凌驾于历史文化保护之上。
2003年,南京图书馆新馆施工期间,在新馆地基下发现了六朝时期建康城遗迹。在很多专家的提议下,建筑设计方对南京图书馆新馆的原设计方案进行了改动:将发掘的一段六朝砖路、排水沟、古井等遗迹按原状保留,并用特制玻璃罩覆盖保护起来,设成“六朝遗迹展示区”,免费向公众开放。2007年,南京长江路历史文化街区原汉府街车站地块发现了六朝时期建康城宫城城墙遗址。经过多方努力,地产开发商对原先商业开发的方案进行了修改:将六朝建康城宫城城墙遗址原地保护,在遗址位置之上建设六朝博物馆,其余建筑面积继续用于地产开发,建设圣和府邸豪华精选酒店。博物馆与酒店的建筑形成双L形的交错组合,并由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的次子贝建中先生率团队设计。这种将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保护相平衡的做法是值得借鉴的。
4 结语
历史文化街区既是城市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点,也是城市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条线,甚至可以看作是一座城市历史文化发展的缩影。对一座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首先应该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做起,以点带面,以面带片。更好地倡导社区及民众参与进来,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借鉴国内外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相关经验,探索出一条城市建设和历史文化保护之间的平衡之路,是未来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李艳.地域性文化特色的城市街区景观设计研究—以南京市长江路历史文化街区为例[J].艺术科技,2014(4):331.
[2]阮仪三.我国历史街区保护与规划的若干问题研究[J].城市规划,2001(10):25-32.
[3]杨新海.历史街区的基本特征及其保护原则[J].人文地理,2005(5):48-50.
[4]单霁翔.关于城市文化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J].中国文化遗产,2012(3):60-70.
[5]邹羡冰.纵横长江路,斑驳古今[J].风尚玄武,2017(10):22-51.
[6]崔峰.南京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两难与双赢[J].城乡建设,2007(10):60-62.
[7]玄武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玄武年鉴[M].北京:方志出版社,2016:139-140.
[8]刘永进.南京长江路历史文化休闲街区将打造国家5A级景区[N].南京日报,2015-01-07(A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