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博物馆陈列展览与社会公众在互动中的信息传达分析
2020-06-04江湉
江湉
摘 要:现代化的博物馆陈列展览,主张灵活使用发达的信息技术来进行直观生动的画面呈现,令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透过多个角度进行观察研究,加强互动交流,方便进行各类有用信息的传达。文章旨在客观阐述博物馆陈列设计的概念、特征基础上,探讨博物馆陈列展览和社会公众互动中的信息传达模式,希望借此做好对公众意见的反馈工作,有机改善博物馆陈列展览的质量。
关键词:现代博物馆;陈列展览;社会公众;信息传达
现代博物馆属于规模庞大的信息存储和交互传输中心,其主张在摒弃传统的展示习惯基础上,沿用更加直观有效的思维模式和融入信息化等科技手段,进行更高水平的陈列设计。同时在陈列展览中加深和公众之间的互动,向他们传达更多有价值的文化信息,引导个体及时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审美观。
1 博物馆陈列设计的概念
陈列展览的具体目标就是进行有关信息传播和促进主体间的互动。而陈列设计则属于一项有较强综合性的工作,要求预先设置明确的主题,并及时向观众传达他们所需的信息。随后依照既定主题方向来开发空间环境,即将展品作为中心,配合一系列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生动直观的道具以及适当的照明技术,对既有的展示空间予以深度改造。在此期间,必须要全面关注和迎合社会公众的种种需要,避免和现代社会发展趋势有过多冲突,从而尽快在授者和受者间锁定平衡点。也就是说,经过文化信息的传达,令公众了解到更多人文、科学知识,进而直接或间接地促使他们日后勤于观察学习,不断净化心灵、完善思维。
2 博物馆陈列设计的特征
博物馆作为文化场所,有较强的公益性,其开展陈列展览活动的核心目标是引导民众去观察、了解过去历史或现代的种种文化精神、人文理念,再经过适当方向的宣传和引导之后,起到规范国民身心素养的效果。博物馆陈列展览和一般的商业展览设计有显著的差异,博物馆陈列展览偏重于呈现浓厚的文化底蕴,不主张融入过多的商业元素。换句话说,博物馆属于宁静朴素的区域,可以令来这的人慢慢沉淀思想,激发智慧火花,获得更多的人文关怀。博物馆的陈列设计要兼顾主题性、精神性等层面,发挥出更加理想化的文化服务功效。
2.1 凭借本身想要传播的信息来引导公众
须知博物馆陈列设计的重大特征就是充满学科的交叉性,可因为馆内系统过于烦琐和功能过于丰富,其陈列设计萌生出更突出的边缘性。基于此,就需要我们更加客观地对待它,既不能盲目地将这部分陈列设计视为完全的造型装饰美化过程,也不可光照顾到个体的观赏需要,而是要融入更多具有综合性、智慧性的内涵和背景。
2.2 多方位地呈现出展品的形态,传达出更加丰富且深入的信息
博物馆的陈列设计实际上就是一类空间组合活动。作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应该适当考虑到参观者的观赏需求,同时融合更多的文化信息和最新的科研成果,从而形成一类完善化的剧本,方便透过多个层面呈现展品外形,传达更多有用的信息。这要求设计师拥有高超的造型设计能力和美学修养,还需要兼顾人类文化历史、科学技术、社会经济、传播学、心理学、行为学、符号学等众多知识内容。
3 博物馆陈列展览和社会公众互动中的信息传达模式
3.1 由實物导向转换为信息导向
第一,为了在陈列设计中进一步强化对公众的教育启迪功效,发挥出博物馆应有的社会价值,就必须要赋予原本单一的实物更多的信息,并透过非实体的方式进行呈现。与此同时,还需要在陈列中传达出丰富的精神实质。
第二,陈列展览形式要进行系统性的更新优化,尽量将所有可以促进信息交流的理念和方法应用起来,从而发挥出更加全面性的文化指导和服务作用。归结来讲,就是要用现代丰富性、交互性的信息展览陈列模式,取代渠道传统单一的陈列模式,使展览内容得到更大范畴的延伸。
第三,现实生活中,部分人期待步入博物馆内进行现场参观,可往往受到空间、时间等因素的限制。选择融入信息化等科技,可以令民众足不出户就可以获取博物馆最新公布的一系列展品信息。在这样的背景下,涉及数字化和虚拟化的博物馆得以衍生普及,这种基于网络信息技术推行的博物馆陈列设计手法,既能够改善一些展品实物的形象,还可以高度还原出博物馆内的真实场景,令民众在远方同样收获身临其境的体验。
3.2 加强对公众的吸引力和教育效果
现代博物馆属于全面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核心职责就是定期收集整理、保护研究、传播一系列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满足更多人的学习、研究、观赏需要。因此,博物馆在陈列展览设计中要注重教育性,即加大对民众文化意识和文化素养的教育力度,吸引更多公众自主加入进来,加深彼此间的互动交流,传达给个体更多实用的信息。这部分强调的传达,带有主动、主导等含义,毕竟民众所在的教育机构和拥有的兴趣各异,他们的需求有所不同,博物馆要注意多传达不同类型的人文信息,从而引领民众实时性纠正自身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
3.3 信息传达过程中做好和现代社会的衔接工作
为了更大范围和更有效地向大众传播信息,博物馆要精心设计陈列展览,力求足以纠正人们的审美标准、价值观念。这就要求其不可故步自封,强行进行主观强调,而是要基于受者要求,更加紧密地和现代社会进行衔接。
首先,策划方面。为了令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更加富有说服力,必须经过多重的考验和各种各样的评判,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真正做到为人服务。而当中的策划环节至关重要,可以为后续设计指明方向,保障设计者创意决策的合理性,避免实施过程中出现流程烦琐和资源浪费等消极状况,进一步更好地落实预计设想。而策划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和公众互动交流的过程,涉及社会调查、创意归纳、媒体筛选、计划安排、效果评测等环节。为了避免操作上出现盲目性,在设计策划时要更多地考虑到博物馆自身的特征。
其次,实施方面。要求博物馆在进行陈列展览设计和向公众传播信息的过程中,大力贯彻“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归根结底,博物馆属于服务大众的区域,故要做到在所有工序流程上体现人文关怀,尤其要在设计表达上彰显出对人的尊重与理解。现阶段尽管我国许多地区的博物馆发展迅速,数量暴增,可却没有及时吸引较多人关注和参观,根源就是陈列展览设计不当,未能体现出人性化的特征。基于此,就需要及时处理好对人的研究工作,并做好自身的定位,即预先了解如何满足多数人的参观、知识汲取、感官享受体验、旅游等需求,随后在展览陈列上进行兼容性设计,力求全方位满足大多数人的参观需要。
最后,尊重人们对于各种信息的选择权。结合最新传播学研究结果分析,受众对于自身已有的观点和立场,往往有持续加强的趋势。可每个人的兴趣爱好、个性、审美标准、文化层次等不尽相同,对于信息自然有各自的选择性,包括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等。一旦陈列展览设计和信息传达过程中忽略这些选择性特征,就会出现设计和信息传达的片面性问题,无法深刻凸显出各个阶段展览的主题内涵,严重情况下更会令现场人员出现一定程度的压迫感,接连呈现出疲乏、厌烦等消极表现。因此,今后要集中关注并满足不同人对信息的选择权,从而更加有针对性地完成展览陈列设计和信息传达等使命,发挥出更加理想化的人文教育功能。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环境下,博物馆的陈列展览设计要集中关注高速的信息传达和满意的信息接受等需求,真正做到在信息传达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服务原则。同时,灵活性地融入多媒体等高科技设备,令陈列展品的素材得以全方位地呈现在民众眼前,既不用占用馆内有限的空间,也不需要大众特地挑时间舟车劳顿地赶来,只要利用计算机、手机等设备就可顺利观赏。希望长此以往,可以令博物馆真正摆脱以往缺乏生机的“古董摊”形象,重现生机,进一步向更多人发挥出应有的思想引领和文化、科技的教育职能,实现其该有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施旭升,苑笑颜.仪式·政治·诗学:当代博物馆艺术品展示的叙述策略[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4):91-99.
[2]许崇雯.解读博物馆陈列展览的思想性与观赏性[J].中国民族博览,2019(6):84-88.
[3]郭春媛.试论博物馆陈列展览工程实施问题—以郑州博物馆为例[J].中国博物馆,2019(2):124-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