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林省国企改革攻坚路径选择

2020-06-04任婧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0年11期
关键词:路径选择吉林国有企业

任婧

[提要] 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拥有着特殊地位,是推进经济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目前,吉林省国有企业改革正处在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必须立足实际,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全面加快推进国企改革攻坚。以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为目标,抓好创新、质量和管理,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吉林全面振兴中的主力军作用。

关键词:吉林;国有企业;改革;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0年3月18日

吉林省作为传统的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在地方经济中占有绝对优势,一直是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不仅肩负着带动其他所有制經济健康发展的职责,而且承担着助推吉林全面振兴主力军的重任。新时代下,立足全省实际,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攻坚,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在要求,是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更是推动吉林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国有企业必须紧扣创新、提升质量、强化管理,走出一条具有吉林特色的国企改革发展。

一、坚持创新发展,焕发国企改革活力

企业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技术的竞争、创新的竞争。企业活力源自改革,源自创新,创新让企业把握机遇,能力更强。纵观新时代国内企业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没有哪个企业的发展成果是脱离了创新而凭空创造出来的。只有创新才能进步,只有创新才能获胜,利用创新为国有企业改革开路,不仅会迎来老树发新芽的春天,也会创造出芝麻开花节节高的美好未来。对于吉林来说,国有企业要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速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快形成以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为主线的创新导向,实现国有企业战略转型和优化升级。

(一)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进产品创新。产品创新源于市场需求,国有企业要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深入研究目标消费者的消费特征和消费偏好,从而更大程度的满足市场需求。近年来,全省国有企业坚持以提高市场资源配置为导向调整优化产品结构,比如吉林银行已成立了金融市场总部,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促进金融市场、投资银行和资产管理业务的协调发展。未来坚持走吉林特色的国企改革之路,必须要瞄准市场取向和问题导向,增强市场意识和创新能力,结合本行业和本企业的特点,匹配企业的供给与市场的需求,实现产品创新和需求驱动共同促进的结果。

(二)坚持以转型升级为依托,推进技术创新。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国有企业无论在过去、现在都是技术创新的主力军,未来也必将继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以吉林化纤集团为例,碳纤维原丝产量全年近16,000吨,国内市场上95%以上的碳纤维原丝,目前均由该国有企业提供生产。而这种具有军民两用的材料,其核心技术曾经一度被国外所垄断,该企业经过十余年的科研攻关、创新驱动,最后才让我国在这一战略性材料领域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新时代下,为了适应、掌控和应用全球最新技术的要求,加快推进全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国有企业要不断注入强大的技术活力,加强核心技术研究。同时,汇集来自全世界的优秀技术人才,建立全球化的技术研发团队,构建专业的研发体系,形成长远的研发布局,努力在新材料、网络安全、北斗产业、数字医疗、新能源汽车、工业互联网、物流大数据等新兴产业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

二、推进质量制胜战略,提升国有企业效益

质量是生命,质量是效益,质量的提高是企业发展的金钥匙。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肩负着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责任与使命。新时代要实现吉林全面振兴,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要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进质量制胜战略,提升企业效益。

(一)做强实业,显著提升国有企业发展质量。肖亚庆曾指出:“实业是国有企业的安身立命之本。”各地区围绕主业做强实业,促进国有企业迈向世界高水平行列,这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长期以来,国有经济在吉林省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国有企业是影响吉林经济发展最为关键的一环。全省必须要一心一意做强实业,始终坚持聚焦质量制胜战略,在现有的基础上向世界高端和先进企业看齐,不断提升国有企业发展质量。作为民族汽车工业的代表、吉林省的第一品牌,一汽一直是全省最富有含金量、最引以为傲的支柱型企业,它在吉林振兴和发展的大局中占有非常特殊和极其重要的地位。巴音朝鲁说过:“必须举全省之力,确保支持一汽改革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得到落实,发挥作用。”在国企改革的大浪潮中,一汽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不仅需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汽车产业赶超之路,早日成为具有世界竞争力的全球一流企业。同时,要努力在推进吉林全面振兴发展大局中实现新作为,发挥好国有企业改革排头兵的引领作用。坚持质量第一、效率优先,把准实体经济,让国有企业做大做强,这是实现吉林全面振兴的关键环节。

(二)转换机制,大力提高国有资本配置效率。要进一步推进全省国资国企改革,必须以企业为主体,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促进国有资本的合理流动,提高国有经济的整体质量和效率。一要扎实推动国有资本重点向省内的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优势产业集中,向民生保障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倾斜;二要建立健全优胜劣汰的国有企业准入退出机制,发展打造一批具备高新技术、创新模式的优质高效型国有企业,重组整合一批煤炭、钢铁、化工、装备制造等重复建设型国有企业,清理退出一批低产出、低效率、高消耗、高污染的落后型国有企业和僵尸企业;三要以资本为纽带,支持和鼓励省内国有企业与域外国有企业、中央企业、民营企业间加强合资合作,优化要素和资源配置,实现强强联合和优势互补;四要以提高国有资本配置效率、扩大国有资本功能为目标,稳步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于适合进行混合所有制模式的国有企业,要坚持适应当地情况、结合企业政策、依法稳步推进改革,对于已经改制完成的国有企业,要有效规范现代企业制度,提高资本运作效率。通过转换机制,深化改革,力争到2020年底,形成更加符合省情实际的、结构更趋合理的国有资本布局。

三、加强企业管理,奋力推进改革攻坚克难

管理,是一切企业得以有效运行、正常发挥作用的前提。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才能顺利实现企业的目标,大大增强企业的运营效率。国有企业要切实发挥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作用,归结到根本上,要靠不断加强企业管理得以实现。

(一)加强党建管理,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统一领导。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集中统一領导,是改善和促进国有企业发展的“根基”与“灵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特优势。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就是要将党的领导体现在国有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把党组织的领导、指导、督导责任落实到国有企业的工作运行全过程之中。具体来说:一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与加强企业管理统一起来。省内国有企业需要尽快修订完成国有企业章程,将党建工作的总体要求纳入章程之中,明确党组织在国有企业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确保党委在“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方面切实发挥领导作用。二要实现省内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全覆盖,结合业务分工,扎实做好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各级党委要认真履行从严治党的职责,党组织书记必须严格树立“搞好党的建设工作是本职”的第一责任人意识,同时省国资纪检监管部门要切实担当起“管资本就要管党建”的监督责任,严格日常管理。

(二)建立灵活管理机制,科学有效地推进国企改革。在持续推进吉林省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中,建立“机构设置可增可减、工资水平可高可低、领导干部可上可下、企业员工可出可进”的灵活管理机制,为国有企业的健康良性发展开创新局面。

根据全省国有企业改革发展需要,调整优化国有企业组织架构,梳理企业内部业务板块和相关业务职责,持续改进资产分配与资源配置,真正做到“机构设置可增可减”;健全省内国有企业薪酬制度体系,通过开展薪酬改革,改进工资决定机制,以工资杠杆来撬动企业经营业绩的不断跃升,真正在国有企业内做到“工资水平可高可低”;进一步明确国有企业领导干部考核机制,表扬、激励和奖赏业绩突出、表现优秀的领导干部,及时调整不称职、不担当、不负责任的领导干部,真正做到“领导干部可上可下”;深化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健全与国有企业功能定位相配套的员工管理机制,基于绩效考核结果,淘汰“出工不出力 、懈怠混日子”的闲散冗员,同时着力打造灵活用工、广纳英才的体制机制,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吸引、发现、培养一批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队伍,真正为国有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队伍保障,做到“企业员工可出可进”。

当前,在经济运行稳中有变、改革亟待破冰的大背景之下,大力推进国企改革重要且紧迫。必须从战略高度认识新时代下深化国企改革的中心地位,切实找到符合吉林省实际和企业自身实际的具体路径和方法,以创新为动力、以质量为根本、以管理为抓手,完善企业治理、强化激励机制、突出重点业务、提高运行效率,扎实推进国企改革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为实现吉林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主要参考文献:

[1]周丽莎.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培育世界一流企业[N].经济参考报,2019.4.15.

[2]刘汉峰.从战略高度认识新时代,深化国企改革中心地位[N].经济日报,2019.1.9.

[3]邵安林.国企发展要抓好创新、质量、管理[N].中国科学报,2018.7.4.

[4]唐现杰,张凌宇.东北地区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的困境与对策[J].商业会计,2017(9).

[5]徐侃.吉林省东北老工业基地国企改革思路的探索[J].现代国企研究,2016(18).

猜你喜欢

路径选择吉林国有企业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A Spring Coat for Sarah
吉林卷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吉林卷
吉林出版集团